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41组胺与前庭功能

    作者:韩军;王忠植;倪道凤

    组胺作为中枢神经递质参与前庭功能的调控.本文就中枢组胺能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组胺与前庭功能、组胺与前庭代偿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调制参与脑干前庭信息整合

    作者:蒋子栋;温彦华

    目的 通过分析大鼠前庭神经损伤后,分别在静止、角加速度刺激状态下,c-Fos/NR1(NMDA recep-tor 1)阳性神经元在脑干的前庭神经内核、舌下神经前置核分布的改变,初步分析NMDA(N-methyl-D-aspertate,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参与前庭代偿的机制.方法 用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组(20只/组):(1)无手术组;(2)单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3)双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每组中一半动物在静止状态,另一半接受角加速度刺激.用NRI免疫组化和c-Fos免疫组化双染法,观察c-Fos/NR1阳性神经元分别在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区分布的改变.结果 在静止状态下的正常鼠、双耳手术组鼠和旋转刺激后的双耳手术组鼠,在双侧前庭神经内核、舌下神经前置核无c-Fos/NR1阳性神经元.单耳手术组鼠,在同侧前庭神经内核、对侧舌下神经前置核有c-Fos/NR1阳性神经元分布.旋转刺激后的正常鼠和单耳手术组鼠,在双侧前庭神经内核、舌下神经前置核有大量的c-Fos/NR1阳性神经元.结论 前庭损伤后,c-Fos标志的同侧前庭神经内核、对侧舌下神经前置核参与前庭代偿,NR1受体被激活,表明NMDA受体甘氨酸位点的调制参与前庭信息在脑干整合.

  • 单侧迷路切除术后GABAA受体α3亚型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

    作者:刘琚;孔维佳;刘波

    目的 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GABA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迷路破坏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 d、3d、7d)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 术后1 d、3d、7d组两侧比较及术后1 d、3d、7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表达的变化极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 迷路瘘管反复发作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饶秀丽;尹时华;侯涛;朱子昂;龙吉

    目的:建立豚鼠迷路瘘管导致的反复发作的眩晕模型,用于后续探讨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前庭代偿机制。方法选取成年实验用豚鼠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单侧迷路破坏组,B组为迷路瘘管+术耳鼓气耳镜鼓气组,C组为单纯迷路瘘管组。三组分别进行手术,动物苏醒出现单侧前庭功能紊乱症状后(以此记为术后零时),A、C组作为对照组不做处理,B组用鼓气耳镜适当的增加患耳外耳道内的压力,每天1次。分别于术后0h、24h、48h、1w、2w、3w等不同时间段记录三组动物的失衡症状即自发性眼震频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评分。结果通过对动物自发性眼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评分的定量观察,可知同一时间段(除0h外)各失衡症状B组与其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同组内自发性眼震、头偏斜和失衡行为评分在各个时间段之间均有差异,各时间段失衡症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轻直至消失,B组减轻程度不及其他两组。至术后48h,三组均已无自发性眼震,B组用鼓气耳镜给术耳外耳道适当鼓气仍可出现(5~6次/15秒)的眼震,其他两组无。至术后2w,A、C两组各失衡症状均已不存在,B组仍存在头偏斜等失衡症状,用鼓气耳镜给术耳外耳道适当鼓气仍可出现(5~6次/15秒)的眼震。这种现象直到术后3w还存在。结论1.制造迷路瘘管并且用鼓气耳镜适当增加术耳外耳道压力方法可建立眩晕动物模型;2.本实验建立的眩晕动物模型通过诱发眩晕可反复发作。

  • 梅尼埃病鼓室注射庆大霉素前庭功能的变化及代偿

    作者:张雷;许辉杰;黄魏宁

    近十年来,为了控制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的发作,利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作用,用经鼓室内注入庆大霉素的方法进行"化学性迷路切除",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该治疗后的前庭功能的变化及代偿情况进行综述.

  • 前庭代偿动物模型方法综述

    作者:黄青;尹时华

    前庭疾病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常在前庭系统发生病变或受到非生理性刺激时出现,患者可出现平衡失调、眼球震颤、眩晕等前庭功能障碍以及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悸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这些症状在人或动物身上都可通过前庭代偿机制在数周或数月得到改善,但代偿的时间和终的恢复水平都有极大的个体差异,所以研究前庭代偿的机制对提高前庭疾病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由于临床伦理的诸多限制,建立相应动物模型成为了研究前庭代偿机制的重要手段.目前的建模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化学性迷路破坏、手术+化学方法破坏迷路及空气注射.经过各国科研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诸多可喜成果,但还远远不够.明晰前庭代偿机制并指导临床的诊疗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建立相似性高、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十分必要.在此综述已有模型为研究人员构建合适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 前庭损伤后脑干相关神经元C-FOS的表达

    作者:蒋子栋

    目的 观察大鼠内耳前庭损伤后,在静止和角加速度刺激状态下双侧前庭神经核C-FOS阳性表达的改变,初步探讨前庭代偿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5组(12只/组):(1)无手术组;(2)单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3)单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对照组;(4)双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5)双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对照组,每组一半动物给予角加速度刺激.用免疫组化ABC法观察C-FOS在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的神经元表达的改变.结果 在静止状态下,正常鼠和手术对照组鼠的双侧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无C-FOS阳性神经元;给予旋转刺激后,双侧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皆有C-FOS阳性神经元.单耳手术组术后24小时,同侧前庭神经内核、对侧舌下神经前置核有C-FOS阳性神经元,旋转刺激后双侧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皆有C-FOS阳性神经元.双耳手术组24小时,在静止状态和角加速度刺激状态下,双侧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皆无C-FOS阳性神经元.结论 一侧前庭损伤后,同侧前庭神经内核、对侧舌下神经前置核C-FOS阳性神经元在前庭代偿早期可能起启动突触联系的作用.

  • 一氧化氮参与前庭代偿机制

    作者:蒋子栋;张连山

    目的探讨一侧耳前庭功能丧失后,一氧化氮(NO)在中枢代偿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18只豚鼠双侧耳后造瘘,然后随机分为2组:a组6只,为对照组,给予左耳滴人生理盐水;b组12只,为实验组,给予左耳连续滴人庆大霉素.在5、10 d时,两组各取一半动物处死,然后取听泡、脑干做冰冻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a组豚鼠双侧壶腹嵴、前庭神经核皆有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表达.b组豚鼠5 d后,右侧壶腹嵴、前庭神经核为NOS阳性,左侧皆为阴性;10 d时,右侧壶腹嵴为NOS阳性,双侧前庭神经核、左侧壶腹嵴为NOS阴性.结论当一侧前庭损伤,对侧前庭神经核NOS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前庭代偿机制之一.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前庭代偿
  • 前庭代偿过程中脑干相关c-Fos/NADPH-d的表达

    作者:蒋子栋;温彦华

    目的 通过研究大鼠前庭神经损伤后,分别在静止、角加速度刺激状态下,c-Fos/NADPH-d阳性神经元在脑干的前庭神经内核、舌下神经前置核分布的改变,探讨前庭代偿机制.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无手术组、单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和双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3组,每组20只.每组一半在静止状态,另一半接受角加速度刺激.用NADPH-d组织化学和c-Fos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观察c-Fos/NADPH-d阳性神经元分别在前庭神经核、舌下神经前置核区分布的改变.结果 静止状态下的无手术组、双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鼠和旋转刺激后的双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鼠在双侧前庭神经内核、舌下神经前置核无c-Fos/NADPH-d阳性神经元.单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鼠在同侧前庭神经内核、对侧舌下神经前置核有c-Fos/NADPH-d阳性神经元分布.旋转刺激后的无手术组鼠和单耳前庭神经切断手术组鼠在双侧前庭神经内核、舌下神经前置核有大量的c-Fos/NADPH-d阳性神经元.结论 一侧前庭损伤后,同侧前庭神经内核、对侧舌下神经前置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在前庭代偿早期可能起启动作用,一氧化氮为关键神经递质.

  • 前庭代偿机制研究新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时海波

    前庭系统是一套感知及控制平衡的精密操作系统,司职运动感知、凝视、肢体平衡等功能,并参与情感、记忆等认知功能.前庭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失平衡、视物模糊、眩晕等,并由此导致严重的社会行为障碍.在前庭功能障碍早期,前庭中枢结构具有自发的、功能强大的再平衡功能,亦即前庭代偿.前庭康复是一种外源性干预策略,已经明确在单侧前庭损害中具有积极的促代偿效果.该文阐述了前庭代偿机制的研究新进展,以及基于此的前庭康复理念,亦即佳前庭代偿效果并非依赖于佳康复技术,而是有赖于把握神经网络发生内在可塑性改变的时间窗.

  • 单侧迷路破坏后大鼠前庭神经内侧核区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作者:于海玲;安英;姜海英;金清华;金元哲

    本实验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经利多卡因或对氨基苯胂酸盐预处理以阻断单侧外周前庭器官)后大鼠同侧及对侧前庭神经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区部分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含量的变化,以了解前庭代偿的部分神经化学机制.实验观察到,对照组大鼠MVN区天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牛磺酸和丙氨酸浓度分别为(6.15±0.59),(18.13±1.21),(33.73±1.67),(9.26±0.65),(9.56±0.77)和(10.07±0.83)pmol/8 μL透析样本.左侧中耳内灌注2%利多卡因后10 min,同侧MVN区天冬氨酸、谷氨酸含量立即减少(P<0.05),牛磺酸含量增加(P<0.05);对侧MVN区谷氨酸含量立即增加(P<0.05),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减少;双侧核团间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失衡.而用对氨基苯胂酸盐永久阻断单侧前庭器官2周后,同侧MVN区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减少,谷氨酰胺含量增高;对侧MVN区谷氨酸含量也减少;同侧MVN区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对侧MVN区.结果提示,单侧迷路破坏后双侧MVN区氨基酸含量立即失去平衡,随着前庭代偿的进展,此差异减少,但是在前庭代偿后却出现双侧前庭核区谷氨酰氨的含量失衡,说明在前庭代偿过程中氨基酸含量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 单侧前庭神经切断后猫运动方式的改变和补偿

    作者:孙久荣

    本工作首次将一种运动分析系统,即视觉自动电视摄相信息处理系统(optical automatic TV-image processor,E.L. I.T.E system)用于动物运动方式的定量分析,比较了猫一侧前庭神经切断前后在跨越转动横梁测试中运动方式的变化.结果如下:在横梁静止条件下,猫术后行走的初始身高明显下降,步距变短,步频降低,呈缓慢的蹒跚步态,继而各参量逐渐增加,分别在术后45和70d恢复到术前水平.在横梁转动条件下,猫初始均降低身高,但步距、步频和运动速度的相对变化因转动速度和恢复时程的不同而异,显示了动物在代偿初期运动行为的不协调和在不同动态平衡条件中所采取的不同运动方式和代偿策略.

  • 前庭功能的中枢组胺能神经调制

    作者:

    组胺能药物已经长期用于治疗人类的平衡紊乱,但对于它们在前庭系统中作用的机制还缺乏了解.在本文中,我们综述了关于脑内(特别是脑干前庭核中)的组胺能神经传递,以及组胺在脑可塑性--"前庭代偿"(一种单侧外周前庭损伤之后发生的行为学恢复)中作用的新近文献.我们在综述组胺能类药物促进前庭代偿证据的同时,也讨论了这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 迷路损伤增强大鼠前庭内侧核生长相关蛋白mRNA水平

    作者:孙久荣;余瑞元;刘文胜;王燕峰

    前庭代偿是研究神经可塑性的一个理想模型.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神经再生和突触重组中起重要作用.用DIG(digoxigenin)标记的GAP-43 cDNA片段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了大鼠迷路损伤5、12、20和30 d后前庭内侧核GAP-43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迷路损毁后两侧前庭内侧核GAP-43 mRNA的水平以不同的幅度和时程明显升高.这一结果表示,GAP-43 mRNA水平的提高可能与前庭代偿中突触重组和神经可塑性相关.

  • 单侧外周前庭病变的中枢代偿

    作者:李康之;司丽红;凌霞;申博;杨旭

    前庭系统疾病诸如急性单侧外周前庭病变、脑干及小脑病变等,常常涉及前庭受损后的代偿、再康复问题.既往研究表明,前庭受损后的代偿主要通过3种方式实现:修复(生化、细胞水平)、适应(包括感觉替代、行为替代的大脑皮质水平为主)及习服.不同的前庭疾病前庭代偿的方式不同,各种方式所占的比重也有差异.临床上,单侧外周前庭病变患者常常存在静态症状和动态症状,与此同时,机体常相应进行静态代偿与动态代偿.其中,①静态症状的缓解主要通过静态代偿,症状常在数周内消失,代偿较为完全,是脑干水平的前庭核团电活动的再平衡结果;②动态症状的缓解主要通过动态代偿,皮质通常参与,通过相应的感觉替代、行为替代等方式,形成新的躯体控制模式/策略,其代偿发挥的时间较慢,且代偿不完全.

  • 前庭代偿过程中代谢性谷氨酸受体Ⅰ组在大鼠小脑绒球中的表达

    作者:

    目的:阐明大鼠小脑绒球中代谢性谷氨酸受体Ⅰ组在前庭代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对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前庭代偿过程中代谢性谷氨酸受体Ⅰ组在小脑绒球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代谢性谷氨酸受体Ⅰ组在双侧绒球中均有表达,双侧的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双侧之间无差异.结论:大鼠小脑绒球存在代谢性谷氨酸受体Ⅰ组,在前庭代偿过程中有变化,表明其参与前庭代偿的过程.

  • 单侧迷路切除术后毒蕈碱受体亚型在大鼠小脑绒球中的变化

    作者:邹宇;孔维佳

    目的:观察左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小脑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切除大鼠-侧迷路.观察小脑绒球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表达的变化,及其在前庭代偿中可能的作用.结果:单侧迷路切除术(UL)后可诱导双侧绒球内毒草碱受体MI、M3、M5亚型减少,术后1 d少,此后3~7 d处于上升趋势,7 d时和假手术组比较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手术两侧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L后可诱导绒球内毒蕈碱受体M1、M3、M5亚型减少,但其在前庭代偿中的作用尚有待研究.

  • 前庭代偿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作者:张亚民;孔维佳;刘俊

    目的:探讨建立手术加化学方法破坏大鼠迷路的前庭代偿模型的建立及评价.方法:动物全身麻醉后行手术加化学方法建立模型,出现单侧前庭功能丧失症状后,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段记录其自发性眼震频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评分.结果:通过对动物自发性眼震、头偏斜及失衡行为的定量观察, 各时间段的失衡程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结论:手术加化学方法破坏大鼠迷路的前庭代偿模型是一个很好的模型建立方法.

  • 单侧迷路切除后γ-氨基丁酸A受体α1亚单位mRNA在大鼠小脑绒球中的表达

    作者:余其林;孔维佳

    目的:阐明大鼠小脑绒球中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α1亚单位在前庭代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迷路切除后GABAA受体α1亚单位mRNA在前庭代偿早期大鼠小脑绒球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GABAA受体α1亚单位在小脑绒球中有表达,但迷路切除后在损伤同侧和对侧绒球中其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小脑绒球中存在GABAA受体α1亚单位,在前庭代偿的早期,GABAA受体α1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极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 慢性头晕患者的颈肌张力和静态平衡的客观评价

    作者:YOUJI ASAMA;FUMIYUKI GOTO;TOMOKO TSUTSUMI;KAORU OGAWA;张甦琳

    目的:头晕患者常诉有颈部僵硬的症状.本研究拟探讨颈部症状在头晕患者中的病理机制.方法:26例因单侧前庭病变导致慢性头晕的患者和24例健康对照者参与本次研究,通过客观测量慢性头晕患者双侧斜方肌的肌张力,探讨其与静态姿势干扰的关系.采用颈肌张力仪客观测量双侧斜方肌张力,计算双侧颈肌张力(ANT)和双侧颈肌张力比值(右/左)(RNT).静态平衡仪测量重心移动轨迹的总长度(LNG).结果:头晕患者闭眼状态下,ANT和LNG呈负相关(r=-0.44,P<0.05).头晕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在闭眼状态时,RNT和LNG呈正相关.结论:ANT平均值升高提示前庭代偿导致的维持静态姿势平衡的颈肌张力增加.颈肌张力的不对称和姿势不平衡有关.

2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