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作者:李如民;袁平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出生1-3天,临床拟诊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颅脑CT平扫.结果:24例HIE中CT表现正常5例,轻度11例,中度5例,重度3例,合并大脑出血1例,合并小脑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硬膜下血肿3例头皮血肿3例.结论:颅脑CT扫描对新生儿HIE病变的范围、程度、部位、性质具有确诊的价值.

  • 脑弓形体病的CT诊断

    作者:吴金星;李珊

    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群中感染率很高,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出现症状的少见.病原体是刚地弓形体,属球虫.刚地弓形体首先发现于刚地梳趾鼠,滋养体多呈弓形,其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假包囊、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等时期,人被弓形体感染有先天及后天获得两种.母体病原体经胎盘血流而传染胎儿,可致胎儿先天性弓形体病.后天获得的弓形体病可能与食入猫粪中卵囊污染的食物或食入含有包囊或假包囊不熟的肉类、乳类、蛋类食品有关.

  •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CT诊断

    作者:吴金星;李珊

    脑神经元移行异常包括脑裂畸形、灰质异位、无脑回畸形、巨脑回畸形、多小脑回畸形等.临床主要表现为难治性癫痫、智能发育不全等.在CT、MR问世以前脑神经元移行异常诊断是靠病理学,现主要依靠CT和MR检查诊断.国内文献报导不多,本文对4例脑神经元移行异常的临床及CT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对其进行分析讨论.

  • 52例周围型小肺癌的CT图像分析

    作者:刘瑛璐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加深对周围型小肺癌的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直径≤30m周围型小肺癌的CT表现.结果:发现周围型小肺癌有独特的CT表现:小结节征、深分叶、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小泡征及支气管充气征和磨玻璃病变共存,对周围小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CT诊断

    作者:王立莎;顾卫萍

    目的:探讨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CT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急性闭合性胰腺损伤CT平扫检查结果分析.结果:胰腺表现为体积增大者5例;胰腺周围脂肪层增厚,模糊并有左侧肾前筋膜增厚者10例;胰头、颈、体区见垂直于长轴的条形低密度影,胰腺密度不均,并有胰周,胰系膜上动脉周围,横结肠周围,脾肾周围间隙内积液者6例.结论:CT能及时准确地检查出胰腺的损伤,确定损伤程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分析(附8例报道)

    作者:牟仁琪;唐小峰;兰受昌;周承涛;张光辉

    目的:分析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例经过手术证实的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病变发生于股骨上端6例.胫骨上端2例.病变在X线平片上呈溶冰样破坏,边界不清,部分有轻度硬化边,在CT上其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CT值在34-45HU左右,而MRI图象上则可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影,周围软组织改变更清楚.结论: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但通过各种影像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明显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肝后胆囊的CT诊断

    作者:吴兵;徐忠欣

    目的:探讨肝后胆囊CT诊断及其与合并症的关系.方法:对9例肝后胆囊病例的临床及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其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CT和B超诊断.结果:9例均伴有肝脏形态学改变,表现为肝右叶不同程度发育不良或不发育,而左叶体积增大,其中1例同时伴尾叶不发育.9例中,2例伴有肝内胆管胆汁淤积.5例伴有肝内胆管结石,1例伴有胆囊结石.6例伴有不同程度胆系感染,2例伴肝内脓肿形成.2例并发肝内胆管细胞癌.结论:肝后胆囊的形成为先天发育异常,常易合并胆汁淤积、胆系结石及感染,少数发展成为胆管细胞癌.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骨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贾虹玉;杨永波;李亚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疾病中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方法:对50例有颌骨破坏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层厚2.0-3.0mm,重建间隔1.0mm,螺距比1.5-2.0.数据传入工作站,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和多平面重建成像(MPR)进行处理.结果:全部病历三维重建后经SSD、MPR处理骨破坏均被立体、直观、清晰地显示.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作为颌面骨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确定佳治疗方案的重要检查手段;

  • 中央型肺癌的X线表现与纤支镜对照分析(附病例分析118例)

    作者:刘震;韩金花;邹治宁

    目的:为评价X线胸部平片、体层摄影和纤支镜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作用,对其进行对照分析.方法:男97例,女21例.全部病例摄有平片、体层片,均行纤支镜检查,并取活检和刷洗涂片,部分病例还作其他检查.结果:平片拟诊肺癌85例诊断正确率为72%;体层片诊断支气管肺癌96例,诊断正确率80.1%,显示肺门及纵膈肿块92例,合并淋巴结肿大16例;纤支镜诊断支气管肺癌108例,诊断正确率91.3%.结论:X线胸部平片,体层摄影和纤支镜各有长处,相互结合提高中央型肺癌诊断的正确率.

  • 输尿管小结石的C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对照

    作者:罗金辉

    目的:探讨输尿管小结石的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本文把5mm以下的输尿管结石定为小结石,回顾分析经尿道排石证实的52例输尿管小结石(≤5mm)病人的CT检查资料,并与X线平片及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所有输尿管结石在CT上均表现为高密度,CT确诊率为98%(51 /52);CT对结石引起的继发性改变,如肾盂、输尿管积水,输尿管壁水肿等评价较好;CT对输尿管小结石确诊率显著优于X线平片、B超等常规影像学检查.结论:CT是目前确诊输尿管小结石有效的方法,对观察继发改变和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老年性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CT诊断

    作者:杨永绥

    目的:分析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探讨其价值.方法:对23例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CT颅骨内板下方可见新月形或半月形等密度影,脑室系统,脑中线受压向对侧移位,颅内板下方无脑回、脑沟和脑灰白质界面向内移位.结论:CT对正确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经济、快速无创伤性,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有重大意义.

  • CT导向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

    作者:金跟来;李云卿;周浩;陈威

    目的:评价CT导向下肺内肿块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总结2001.11-2003.05经CT导向下穿刺活检的195例肺内肿块病例.其中左肺86例,右肺95例,肺门区14例.CT定位后选择佳的进针方案,并分别测量从进针点至肿块近端、远端和中心的距离.以18-20G切割针从前(124 /195)后(71 /195)胸壁避开心脏及大血管进针,穿刺次数1-3次作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186例明确诊断,阳性率95%.25例(12.8%)有少量气胸,均自行吸收,13例(6.7%)有肺内少量出血.结论:CT导向下穿刺活检对于明确肺内肿块性质及治疗有重要价值,且安全可靠.

  • 急性脑溢血的CT征象及护理要点

    作者:王传武;郭敬香

    目的:探讨急性脑溢血(脑出血)的CT征象,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大小血肿引发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掌握其护理要点.方法:对22例不同部位的急性脑出血病人的CT征象进行对照,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16例发生于大脑半球;4例发生于小脑半球;2例发生于脑干,CT平扫血肿均呈高密度影,所有患者均施以合理系统的治疗与护理.结论:CT检查对诊断急性脑出血有重要价值,积极治疗配合细心护理非常重要.

  • 鼻咽癌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评价

    作者:薛开义;陈铃;方瑞东

    目的:分析鼻咽癌的CT影像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病理证实的鼻咽癌36例,对其影像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1)咽隐窝变浅、闭塞.(2)咽旁间隙移位.(3)颈部淋巴结转移.(4)颈动脉鞘区浸润.(5)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结论:CT平扫加增强能清楚显示病灶大小、部位、范围,对鼻咽癌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螺旋CT诊断小肠间质类肿瘤的价值

    作者:周建春;郭亮;沈海林;付引弟;诸伟

    目的:探讨CT对小肠间质类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类肿瘤的临床CT资料.结果:小肠良性间质瘤5例;恶性间质瘤11例;CT扫描初诊肿瘤检出16例,定性诊断准确10例.主要CT表现为小肠腔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及肿块内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增强扫描有明显不均匀性强化.结论:CT是定位诊断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较可靠的价值.

  • 脑转移性肿瘤的CT影像表现

    作者:高德培;丁莹莹;谭静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的CT影像表现.方法:本组188例病例,男120例,女68例.11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69例发生于大脑,17例发生于小脑,中脑、脑干各有1例.环状29例,结节63例,多形状55例,低密度及囊状41例,瘤周水肿151例;单发转移瘤56例,多发转移瘤132例,明显强化52例,中等度强化45例,无强化17例.结论:脑转移瘤主要表现为:(1)多发于大脑组织:(2)脑实质多发病变;(3)多表现为环状、结节状及多形状;(4)瘤周基本都有水肿;(5)大多表现有中等度以上的强化.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的CT征象分析

    作者:杜明俊;陈正花;殷志强;张巧玲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年龄相关性脑损伤的CT征象。方法:根据年龄将随访的118例HIE患儿分为5组,分析脑损伤的CT征象和发病机制。结果:外部性脑积水36例,脑白质病24例,混合性脑损害13例,局限性脑萎缩23例,可恢复性脑白质低密度7例,额骨改变6例,弥漫性脑萎缩5例,胼胝体异常2例,脑梗死及软化2例。损害好发部位依次为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胼胝体、枕叶。结论:部分HIE脑组织改变具有一定特征,CT征象改变可判断是否可恢复及永久性脑损害。

  •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作者:廖非非;赖国军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率.方法对38例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2例,女16例;年龄8~62岁.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穿刺活检证实,8例经抗结核治疗痊愈证实.结果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1)斑点状、斑片状、虫蚀状骨质破坏(38/38例);(2)椎间盘破坏(27/38例);(3)椎管狭窄变形(8/38例);(4)死骨形成(22/38例);(5)椎旁脓肿(31/38例);(6)椎体压缩改变(21/38例).结论 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螺旋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云岩;刘辉;王暖林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脊柱结核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结果 单椎体受累4例,2个及2个以上椎体受累28例,椎体骨质破坏32例,30例有死骨形成,椎体骨质增生硬化30例,椎体、附件骨质破坏5例,椎间盘破坏24例,椎旁软组织脓肿块或脓肿23例.结论 螺旋CT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的病理改变和病变的空间信息,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 肝肾囊肿CT导向下硬化剂治疗

    作者:王成华;王京泉

    目的评价肝肾囊肿CT导引下经皮硬化剂治疗的疗效.方法先行CT扫描定位.41例41个囊肿用24G、21G穿刺抽吸针抽吸,一次或多次抽吸囊液并注入硬化剂-无水酒精到囊腔内.囊肿直径为4~19cm.抽出囊液30~2700ml.其中肝囊肿30例30个囊肿,2例5个囊肿分3次抽吸;肾囊肿11例11个囊肿.结果有5例肝大囊肿3次抽吸,但是2例不能完全抽尽,复查CT见囊肿仍较大,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囊肿穿刺术中囊肿破裂,有囊液溢出,造成腹膜炎,急行普外手术.随访32例囊肿半月~2年,疗效明显,其中31例中小囊肿消失,或仅留不规则小囊腔,其中1例术前18cm×14cm×11cm的大囊肿囊腔仍有6cm×8cm×5cm大小.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硬化剂治疗肝肾囊肿是一种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的方法.但大囊肿疗效差.

1301 条记录 64/66 页 « 12...58596061626364656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