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形成蛋白和氯己定双缓释的壳聚糖温敏凝胶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志伟;张勇杰;王荣;王勤涛;董广英;吴织芬

    目的 观察双重缓释骨形成蛋白和氯己定的壳聚糖温敏载药凝胶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制备犬前磨牙Ⅱ度根分叉牙周组织缺损模型,分5组于牙周组织缺损处分别注入:①自制的双重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氯己定的载药凝胶(T1组);②仅加载缓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壳聚糖温敏凝胶(T2组);③仅加载缓释氯己定的壳聚糖温敏凝胶(T3组);④未加载任何药物的壳聚糖温敏凝胶(C1组);⑤不注射任何载体及药物(C0组).术后不使用抗生素,常规护理,8周后取材进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牙龈炎性反应及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 应用壳聚糖温敏凝胶,可以方便地通过注射方式局部安放载体.T1组新生牙槽骨高度平均达到缺损高度的99.2%,T2组新生牙槽骨高度平均达到缺损高度的87.8%,T3组为63.6%,C1组为37.0%,CO组为34.3%;牙龈炎性反应细胞浸润情况显示T1及T3组炎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其他组.结论 自制双缓释壳聚糖温敏凝胶有效发挥了骨形态发生蛋白和氯己定各自的作用,并且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具有简便性和有效性.

  • 注射用大蒜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G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王志远;郭涛;宋洪涛;何进;颜鸣

    目的:建立注射用大蒜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G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GC法测定注射用大蒜油HP-β-CD 包合物指纹图谱.色谱柱为HP-5毛细管柱(30 m× 320 μm,0.25 μm),柱温60~170 ℃,以8 ℃/min的速度程序升温,N2作载气,流速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 ℃,FID检测器,检测室温度300 ℃.结果:标示出注射用大蒜油HP-β-CD 包合物15个特征指纹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为注射用大蒜油HP-β-CD 包合物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 羟丙基-β-环糊精及其荆芥挥发油和丹皮酚包合物的超滤适用性

    作者:李存玉;郑云枫;段金廒;彭国平;尹楠;林勇

    目的 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及其包合物的超滤适用性.方法 以温度、压力、浓度、超滤膜截留分子质量4因素进行正交设计,成分含量为检测指标,测定超滤前后药液成分的浓度,计算透过率来观察HP-β-CD及其包合荆芥挥发油和丹皮酚溶液超滤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 HP-β-CD不被膜吸附,透过率高;荆芥挥发油及丹皮酚的HP-β-CD包合物均能被膜吸附,透过率高;超滤膜相对截留分子质量因素对荆芥挥发油包合物的透过率有显著影响(P<0.05);浓度因素对丹皮酚包合物的吸附率有非常显著影响(P<0.01).结论 HP-β-CD在超滤过程中溶液浓度不发生变化,荆芥挥发油及丹皮酚的HP-β-CD包合物在超滤过程中因被膜吸附而有一定损失.

  • 阿司匹林为配体的聚阳离子复合材料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

    作者:王中仁;陈丹;周峻;汤谷平

    目的:以阿司匹林为配体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EI-β-CyD)生物复合材料,观察其理化特性和转基因功能.方法:通过N,N'-羰基二咪唑(1,1'-carbonyldiimidazole,CDI)将阿司匹林偶联到PEI-β-CyD载体材料上,制成PEI-β-CyD-ASP复合材料.用1H-NMR、FT-IR、UV和XRD对合成的载体材料进行了化学表征,用凝胶电泳阻滞实验观察PEI-β-CyD-ASP浓缩质粒DNA的能力,用MTT法在A293、B16、Hela细胞上对载体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以及体外转染实验.结果:成功合成了以阿司匹林为配体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复合材料,在N/P为4∶1时其能有效浓缩质粒DNA;而且其在A293、B16、Hela细胞上的毒性较低,在B16肿瘤细胞上表现出较高的转染效率.结论:以阿司匹林为配体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复合材料是低毒、选择性高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 TAT短肽修饰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基因载体

    作者:来利华;姜启英;陈丹;虎义平;余海;王青青;汤谷平

    目的:将HIV-1的转录反式激活蛋白(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protein,TAT)中的片段短肽(RKKRRQRRR)偶联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olyethylenimine-β-cyclodextrin,PEI-β-CyD)聚合物,构建出低毒性、高转染率的新型基因载体.方法:β-环糊精(β-CyD)和低分子量树枝状聚乙烯亚胺(PEI 600)通过羰基二咪唑(1,1'-carbonyldiimidazole,CDI)聚合形成骨架结构,通过琥珀酰亚胺-3-(2-嘧啶二硫)丙酸酯[N-succinimidy-3-(2-pyridyldithio) propionate,SPDP]将TAT短肽偶联于PEI-β-CyD,构成新的聚合物TAT-PEI-β-CyD.采用1H-NMR和FT-IR对聚合物进行化学结构表征;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粒径测定和透射电镜观察TAT-PEI-β-CyD对DNA的浓缩能力,以及浓缩质粒DNA后颗粒形态和粒径大小;MTT法测定载体在A293和B16细胞上的毒性,并对A293和B16细胞进行体外细胞转染实验,以PEI 25 kDa作为对照.结果:1H-NMR和FT-IR结果显示,TAT短肽已成功偶联到PEI-β-CyD.凝胶电泳阻滞试验显示,TAT-PEI-β-CyD在N/P为4∶1时可以完全阻滞DNA的迁移.粒径测定结果和透射电镜图像表明,TAT-PEI-β-CyD/pDNA(N/P=30∶1)复合物粒径在100 nm左右.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B16和A293两种不同细胞中,聚合物毒性低于PEI 25 kDa.体外转染结果表明,在N/P为30∶1时,聚合物在A293、B16和B16BL6细胞中的基因转染效率高;TAT短肽的偶联能提高PEI-β-CyD在B16、B16BL6细胞上的基因转染效率.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TAT短肽修饰的PEI-β-CyD新型基因载体.该载体毒性低,基因转染效率高.

  • 多肽MC10介导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聚合体作为靶向Her-2受体基因载体的研究

    作者:刘君;虎义平;姜启英;陈丹;余海;王青青;汤谷平

    目的:多肽MC10 (MARAKEGGGC)介导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聚合物载体作为新型靶向性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研究.方法:低分子量的聚乙烯亚胺(PEI)通过羰二咪唑(1,1'-carbonyl-diimidazole,CDI)偶联β-环糊精(β-CyD)合成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EI-β-CyD)作为载体骨架,用琥珀酰亚胺-3-(2-嘧啶二硫)丙酸酯[N-succinimidy-3-(2-pyridyldithio)propionate,SPDP]将MC10偶联到PEI-β-CyD上,制成新型转基因载体材料MC10-PEI-β-CyD.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载体的结构进行化学表征,凝胶电泳阻滞实验研究载体材料对质粒DNA的浓缩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其浓缩质粒DNA后形成的微粒粒径.MTT法检测聚合物的毒性,用SKOV-3、A549和MCF-7细胞株进行体外转基因实验,确定MC10-PEI-β-CyD具有基因携带能力及靶向选择性.结果:成功地合成了MC10-PEI-β-CyD,且MC10-PEI-β-CyD在N/P为5时,能够有效浓缩质粒DNA,形成粒径约为(170±35)nm的微粒.结论:MC10-PEI-β-CyD具有低毒和高转基因效率,对Her-2受体的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靶向性.

  • 氟尿脱氧核苷键合聚阳离子载体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赵丹军;陆晓;姜启英;陈丹;周峻;余海;王青青;汤谷平

    目的:合成5-氟尿嘧啶的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的高分子前体药物,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将氟尿脱氧核苷(5-氟尿嘧啶的一种前体药物)偶合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载体材料,得到5-氟尿嘧啶的高分子前体药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紫外光谱(UV)以及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在人肝癌细胞HepG2上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和细胞迁移实验.结果:1H-NMR、UV以及FT-IR的结果表明氟尿脱氧核苷已以共价键的方式偶合于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载体材料上;紫外光谱测得其载药率约为2%;细胞实验结果表明,该高分子前体药物对肿瘤有一定的药效,并且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结论:成功合成了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氟尿脱氧核苷,其对人肝癌细胞HepG2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 抗肿瘤药物瑞戈非尼—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学性质研究

    作者:刘开航;孙梦莹;汤谷平;胡秀荣

    目的:设计制备三种瑞戈非尼环糊精包合物,以改善瑞戈非尼的溶解度、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重结晶、饱和水溶液等方法对瑞戈非尼—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核磁共振、核欧佛豪瑟效应频谱等方法对瑞戈非尼—环糊精包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并采用SW620结肠癌细胞荷瘤裸鼠模型考察其体内抑瘤效果.结果:瑞戈非尼被环糊精包合后溶解性能明显改善,溶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瑞戈非尼-β-环糊精包合物>瑞戈非尼—羟丙基-β-环糊精>瑞戈非尼-γ-环糊精包合物.优选包合及溶出效果好的瑞戈非尼-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裸鼠体内抑瘤试验,结果表明,瑞戈非尼-β-环糊精包合物抑瘤效果比瑞戈非尼明显提高.结论:难溶性药物瑞戈非尼被环糊精包合后其溶解度和溶出度改善,从而瑞戈非尼的生物利用度提高.

  • 微囊蛋白1及细胞内钙离子在TGF-β1诱导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增殖中的作用

    作者:王瑞丽;戴威;李凤琴;吴立琴;戴元荣

    目的 探讨微囊蛋白1、细胞内钙离子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诱导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离体培养大鼠ASMCs,并分为正常组、哮喘组、TGF-β1干预组、TGF-β1+β-环糊精(p-CD)干预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微囊蛋白1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SMCs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结果 哮喘组OD值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TGF-β1组OD值较正常组、哮喘组明显增加(P<0.05),TGF-β1 +β-CD组OD值较TGF-β1组明显增加(P<0.05).TGF-β1组较正常组和哮喘组微囊蛋白1含量减少(P<0.05),TGF-β1+β-CD组较TGF-β 1组微囊蛋白1含量减少(P<0.05).TGF-β1组较正常组和哮喘组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加(P<0.05),TGF-β1+β-CD组较TGF-β1组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加(P<0.05).相关关系分析示细胞增殖水平与微囊蛋白1含量呈负相关(r=-0.51,P<0.05),细胞增殖水平与钙离子荧光强度呈正相关(r=0.60,P<0.05),微囊蛋白1含量与钙离子荧光强度呈负相关(r=-0.87,P<0.05).结论 微囊蛋白1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ASMCs增殖,这种抑制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减少胞内游离钙离子来实现的.

  • 响应曲面法优选香橼配方颗粒挥发油包合工艺

    作者:李雪利;高杰;李哲;常云凤;孙福仁;高晗;李军山

    目的 运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优选香橼配方颗粒挥发油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香橼配方颗粒挥发油β-CD包合工艺进行优选.以挥发油包合率及包合物收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CD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优选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比例为1:16.23,包合温度39℃,包合时间3.85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包合率为90.97%,包合物收率为75.64%,综合评分为97.36分,相对标准偏差为1.4%.结论 Box-Behnken响应面法适用于香橼配方颗粒挥发油-β-CD包合物制备工艺优化,其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 N,N’-二甲基甲酰胺(DMF)桥联-β-环糊精/尼莫地平超分子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杨月琴;杨润萍

    目的 通过利用尼莫地平与桥联环糊精形成超分子配合物,以进一步提高尼莫地平的水溶性及稳定性.方法 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通过实验合成N,N’-二甲基甲酰胺(DMF)桥联-β-环糊精(简称桥联环糊精1),并对尼莫地平进行包合,用荧光光谱、一维核磁和红外光谱技术对尼莫地平和桥联环糊精1的超分子配合物在水溶液和固体状态中的包合行为进行考察和表征.结果 桥联环糊精1与尼莫地平形成包合物后,尼莫地平的溶解度显著增加桥联环糊精1可增加尼莫地平的溶解度、每毫克从1.88×10-3 mol/L增加到4.62×10-6 mol/L,由于主客体分子之间采用的协同键合模式,相比较天然环糊精,桥联环糊精1对尼莫地平给出了较高的键合常数.结论 包合物使尼莫地平的稳定常数和水溶性均得到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