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绝经前后乳腺癌组织E2和ER、TGF-β1、Bcl-2的比较

    作者:徐少艳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绝经前后肿瘤组织雌二醇(E2)、雌激素受体(ER)、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2基因(Bcl-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别选取绝经前乳腺癌患者(n=68)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n=49),术中取癌组织及癌周正常组织,检测E2水平、ER阳性率和TGF-β1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癌组织E2水平与绝经前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者均高于癌周正常组织(P<0.01);两组癌组织的TGF-β1和Bcl-2表达水平均高于癌周正常组织(P<0.01),但组间无差异(P>0.05);绝经前、绝经后两组各有18例(52.9%)、16例(47.1%)ER阳性患者,其阳性率无组间差异(P>0.05);经线性回归分析,ER阳性患者的癌组织TGF-β1和Bcl-2水平均与其E2含量呈正相关(P<0.05),而ER阴性患者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绝经前和绝经后癌组织TGF-β1和Bcl-2的表达量均受E2水平的影响,且在ER阳性患者中的表现尤为显著.

  • 新交泰饮对顺铂肾毒性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淑贞;杨桂染;郭秋红;张再康

    目的:观察新交泰饮对顺铂肾毒性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顺铂肾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苯那普利阳性对照组(苯那普利组)、新交泰饮低剂量组(低剂量组)、新交泰饮高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顺铂5 mg/kg,1 次/w,连续3次的方法复制顺铂肾毒性模型.于第1次注射顺铂当日,各组开始进行相应药物灌胃,6 w后观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及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模型组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强阳性表达,各给药组TGF-β1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新交泰饮能减轻肾脏的病理变化,使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这可能是本药抗顺铂肾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 TGF-β1与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程朋;曾维政;张涛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同步检测我院2002~2004年外科住院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原发性HCC 41例组织中的TGF-β1和AFP的表达,并按病理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CC组织TGF-β1表达增强,TGF-β1主要着色于细胞浆内,呈深棕色或黄褐色颗粒状,弥漫性或灶状分布,其阳性率为78.0%(32/41);AFP阳性率为70.7%(29/41)(P>0.05).(2)癌组织AF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1.7%,13/41),而癌旁组织TGF-β1的阳性率(95.1%,39/41)显著高于癌组织.结论:(1)HCC组织TGF-β1表达显著增强,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HCC组织中TGF-β1与AFP的表达均增高,二者的表达均是肝细胞癌的恶性表型,二者之间相关系数r为0.255(P>0.05),无显著相关关系.(2)同时表达AFP与TGF-β1的癌旁肝细胞很可能是已经启动、尚未产生表型转化,但已具备肿瘤性增殖的癌前样细胞.TGF-β1作为人HCC的肿瘤特异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惠霞;李淑红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环氧和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在医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25例为A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50例为B组,正常宫颈者30例为C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三组宫颈组织的TGF-β1、COX-2、IL-6、IL-17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TGF-β1、COX-2、IL-6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而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水平又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P<0.05).IL-17在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低于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上皮内瘤的表达低于宫颈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COX-2、IL-6、IL-17的表达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相关,可能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演变至宫颈癌的发展过程.

  • 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DN患者MCP-1、TGF-β1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作者:王琳琳;李志鹏;郝秀轻;程锦绣;左路广;刘华;刘圣君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D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血压及营养神经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采集两组DN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及尿液标本,采用放免法测定血TGF-β1及尿MCP-1、TGF-β1;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0)、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水平;肌电图仪测定治疗前后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2组DN患者治疗后血TGF-β1及尿MCP-1、TGF-β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TGF-β1及尿MCP-1、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N患者治疗后IL-6、TNF-α、sICAM-1、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NO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2组N患者治疗后MNCV、SNCV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MNCV、SNCV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酚酸盐对老年DN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TGF-β1、MCP-1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 泻浊化瘀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博;詹继红

    目的:观察泻浊化瘀方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Ⅳ型胶原(Ⅳ-C)及胱抑素C(CysC)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慢性肾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疗法等基础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泄浊化瘀方治疗,对照组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Ⅳ型胶原(Ⅳ-C)及胱抑素C(CysC)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57%,治疗组为86.3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GF -β1、Ⅳ-C、CysC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泄浊化瘀方对早中期肾衰竭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改善肾功能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 - β1、Ⅳ-C、CysC表达,从而抑制肾脏纤维化有关.

  • TGF-B1因子及其中医药拮抗的研究概况

    作者:范新民

    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本文概述了TGF-β1在肺内分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中西药对其拮抗作用的研究动态.

  • 临产前后妊娠组织MMP-9、TGF-β1表达变化意义的研究

    作者:王杜平;王豫黔

    目的 研究临产前后妊娠组织MMP-9、TGF-β1表达的变化,探讨它们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平滑肌、胎盘、蜕膜组织MMP-9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临产组妊娠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强于未临产组,而TGF-β1的表达明显弱于未临产组.TGF-β1与MMP-9的表达负相关.结论 (1)MMP-9、TGF-β1表达的变化在宫颈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临产前后TGF-β1表达下降,解除对MMP-9的抑制,从而宫颈细胞外基质降解,宫颈成熟而临产.

    关键词: 妊娠组织 MMP-9 TGF-β1
  •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与肺结核活动性的关系

    作者:姜君

    结核病主要免疫保护机制是细胞免疫,在结核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能够抑制T 细胞的反应,也能使巨噬细胞失活,可能是结核病免疫发病中的一个关键因素[1]。为此,我们对726例患者TGF‐β1浓度水平进行测定,探讨其浓度水平与肺结核活动性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2μm激光犬前列腺及膀胱颈切除后前列腺部尿道及膀胱颈创面TGF-β1表达研究

    作者:王礼鑫;尹丹;张赟;曹颖;官志忠

    目的 观察2微米(μm)激光犬前列腺及膀胱颈切除后前列腺部尿道及膀胱颈创面修复后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初步探讨前列腺部尿道创面修复后少瘢痕愈合的可能原因.方法 建立2 μm激光犬前列腺及部分膀胱颈切除动物模型,于术后3、4、8及12周留取前列腺部尿道及膀胱颈创面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两创面TGF-β1表达.结果 与术后3周相比,术后4、8及12周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内前列腺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细胞)TGF-β1表达均降低(P<0.01,P<0.05);膀胱颈创面内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细胞)TGF-β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膀胱颈创面相比,前列腺部尿道创面修复后期TGF-β1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与前列腺部尿道创面“少瘢痕”愈合有关.

  • 前列腺上皮细胞对成纤维细胞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礼鑫;尹丹;张赟;褚明亮;曹颖;官志忠

    目的 观察人前列腺上皮细胞(BPH-1细胞)对人成纤维细胞(HFF 1细胞)TGF-β1、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BPH-1细胞与HFF-1细胞非接触性共培养(共培养组),另单独培养HFF-1细胞(对照组),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HFF-1细胞的TGF-β1、α-SMA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共培养组HFF-1细胞TGF-β1、α-SM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腺上皮细胞可能对成纤维细胞TGF-β1、α-SMA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

  • 氯沙坦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CD68和MCP-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晓伟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联合环磷酰胺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CD68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45只雄性健康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肾病模型组和氯沙坦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大鼠各15只.造模成功后,观察三组大鼠的血生化指标和肾脏病理学改变等,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其TGF-β1、CD68和MCP-1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的体质量较低,在尿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肌酐等血生化指标以及TGF-β1、CD68和MCP-1表达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甘油三酯、肌酐以及TGF-β1、CD68和MCP-1表达均较低(P<0.05).结论 氯沙坦钾联合环磷酰胺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时,可以通过降低肾组织中TGF-β1、CD68和MCP-1的表达水平来降低炎细胞浸润和免疫反应程度,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的进展,但是否能用于临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在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中的表达及补肾中药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严瑞;章嵘;朱春玲;李龙;李在楠

    目的 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补肾益寿片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法制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指标,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及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α-SMA及TGF-β1表达明显升高(P<0.01);补肾益寿片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α-SMA及TGF-β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补肾益寿片能降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尿蛋白、Scr、BUN、α-SMA及TGF-β1水平,延缓或减轻肾组织损伤,保护肾功能.

  • 隔药饼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兔血清TGF-β1及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左政;陈晓梅;姜云武;杨艳梅;王斌尧

    目的 探讨隔药饼灸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兔血清TGF-β1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兔45只随机分成A组(空白对照组):5只;B组(模型组):10只;C组(隔药饼灸组):10只;D组(直接灸组):10只.E组(氯纱坦钾组):10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腺嘌呤灌胃致兔肾间质纤维化,建立CRF动物模型,C组运用肾衰药粉制成灸饼,艾绒制成支柱,隔药饼灸进行干预,B、D、E组给予相应治疗,3个月后检测各组兔血清TGF-β1及肾功能、24h尿蛋白变化.结果 除A组外,其余各组家兔在造模后肾功(尿素氮、肌酐)和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显著升高,表明本实验用腺嘌呤造模成功.除A组外,其余各组经相应治疗后血清TGF-β1、肾功和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所恢复,其中C组(隔药饼灸组)恢复较明显,与B、D、E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D、E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隔药饼灸能明显降低CRF兔血清TGF-β1及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是临床治疗CRF的有效方法.

  • 四物汤对COPD气道重塑大鼠血清TGF-β1、VEGF、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作者:卞瑶;管翰粟;韩妮萍;石安华;袁嘉丽

    目的 探讨四物汤对COPD气道重塑大鼠血清TGF-β1、VEGF、MMP-9/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复制COPD气道重塑大鼠模型,观察药物干预前后大鼠行为学改变及支气管、肺的病理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GF-β1、VEGF、MMP-9/TIMP-1水平.结果 大鼠行为学改变及支气管、肺的病理变化显示COPD气道重塑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GF-β1、VEGF含量明显增高(P<0.01),MMP-9/TIMP-1比值有升高趋势.四物汤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TGF-β1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四物汤高、中剂量组血清VEGF含量明显下降(P<0.01),低剂量组下降(P>0.05);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血清MMP-9/TIMP-1比值有下降趋势.结论 四物汤可降低COPD气道重塑大鼠血清中TGF-β1、VEGF的含量,调节MMP-9/TIMP-1失衡状态,抑制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降解胶原的合成以及支气管壁和血管壁的基质沉积,减缓COPD气道重塑病变.

  • 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肾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桦;杨秋萍;赵燕;白云凯;宋滇平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大鼠血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健康雄性昆明种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只、糖尿病组(DM)和糖尿病灯盏花治疗组(EB)各25只,后2组用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N组和DM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EB组灯盏花素20mg.kg-1d->腹腔内注射,3组给药后2w和6w宰杀,收集血标本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6w时收集尿标本检测尿肌酐水平.结果:(1)血TGF-β1、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为糖尿病组>灯盏花组>正常组,而血肌酐降低以2w组更明显(P<0.01);(2)尿肌酐排泄比较:正常组>灯盏花组>糖尿病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对TGF-β1的影响而抑制肾脏增生,增加尿肌酐排泄,降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浓度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 傣药咪多领(云南琵琶甲)对兔耳增生性瘢痕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文斌;李娅;赵川;黄玉芍;欧阳晓勇;黄虹

    目的 观察傣药咪多领(云南琵琶甲)提取物制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术后28天将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阳性药物(康瑞保)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外用琵琶甲制剂、康瑞保或生理盐水,4周后取材观察各组瘢痕组织形态,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3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TGF-β1 mRNA表达量无差异(P>0.05).结论 傣药咪多领(云南琵琶甲)可以减少增生性瘢痕TGF-β1 mRNA的表达.

  • 骨蚀宁Ⅰ号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文君;周正新

    目的:探讨中药骨蚀宁Ⅰ号胶囊对实验性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兔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空白组、骨蚀宁胶囊组、模型组和仙灵骨葆对照组4组,观察治疗前后TGF-β1的表达.结果:各组 TGF-β1值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蚀宁Ⅰ号胶囊能够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 藤茶总黄酮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邝满元;罗明英;贾蕾

    目的:探讨藤茶总黄酮(Tengcha flavonoids, TCF)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5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CF组及复方鳖甲软肝片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各组分别灌胃给予TCF、复方鳖甲软肝片及生理盐水治疗.于第12周末检测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检测肝组织TGF-β1阳性面积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CF组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内TGF-β1阳性面积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TCF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及肝组织内TGF-β1有关.

  • 扶正化瘀抗纤方对肝硬化大鼠TGF-β1及PDGF表达的研究

    作者:马国珍;祁莲芳;田旭东;张慧君;徐中;郭军;卢雨蓓;田甜;廖志峰

    目的:通过观察扶正化瘀抗纤方对肝硬化大鼠TGF-β1及PDGF表达的影响,探讨扶正化瘀抗纤方保肝抗纤的可能机制.方法:本研究中运用随机设计,将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模型组、 熊去氧胆酸组和扶正化瘀抗纤方组,每组各10只大鼠.采用复合因素复制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时给予30%食用酒精为唯一饮料,并结合皮下注射CCl4(首次剂量给予5 mL/kg,以后每隔3 d皮下注射40%CCl4油剂3 mL/kg)联合造模,连续给药6周成模.动物成模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熊去氧胆酸组和扶正化瘀抗纤方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6周后,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运用RT-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TGF-β1及PD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熊去氧胆酸组和扶正化瘀抗纤方组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TGF-β1和PDGF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以扶正化瘀抗纤方组降低为明显.结论:扶正化瘀抗纤方可明显降低肝硬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和PDGF的表达水平,同时改善大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组织中致纤细胞因子TGF-β1、PDGF的表达水平有关.

1606 条记录 72/81 页 « 12...69707172737475...80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