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及网膜素-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士彦;陈剑泉;罗承志;李丹妮;符玲玲;陈昌明;甘平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微炎症反应及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肾内科2010年6月至2016年11月MHD患者70例,依据是否合并CHD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A组)和非冠心病组(B组).检测接诊3 d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omentin-1及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并于观察期当月、第3月、第6月用同样方法重复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参考.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其与CHD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较B组升高(P<0.05),Alb、Hb均降低(P<0.05).外周血SCr及BUN在MHD两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omentin-1水平分别为(12.85±6.35)、(18.58±7.68)ng/mL, 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omentin-1水平与hs-CRP和IL-6呈负相关(r=-0.235, P<0.05;r=-0.186, P<0.05),与Alb、Hb呈正相关(r=0.324, P<0.05;r=0.296, P<0.05),与SCr及BUN之间没有相关性(r=-0.028, P>0.05;r=-0.032,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IL-6水平的升高、omentin-1水平的降低为CHD发生的危险因素,而Alb、Hb、SCr及BUN均与CHD的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hs-CRP、IL-6水平的升高及omentin-1水平的降低均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生发展过程.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作者:刘娜;周露;丁鲲;陈仁贵;赵文琪;叶婷;苏东东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治疗尿毒症患者15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2例,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73例,给予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2组均持续透析治疗1年,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采血,测量2组患者透析前后的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肾功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β2微球蛋白,血肌酐,血磷)、营养状态指标(体质量指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透析前比较,2组患者透析后微炎症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降低,营养状态指标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透析后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透析后微炎症状态、肾功能、营养状态改善的更明显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更好地改善尿毒症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态.

  • 生血宁片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娟;吴小燕

    目的 观察中成药生血宁片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铁代谢指标、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维持性腹膜透析肾性贫血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生血宁片,对照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两组均同时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针.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肌酐、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贫血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及82.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贫血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用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贫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7例不良反应,而治疗组患者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其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生血宁片可有效纠正腹膜透析患者贫血状态,改善铁代谢和营养不良,同时并未增加腹透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采用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微炎症状态及其与透析时间的临床分析

    作者:缪世梅;范亚平;徐学康;钱桐荪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微炎症状态(micro-inflammatory state,MIS)指标与透析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稳定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44例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组(MHD组),根据透析时间不同分为4个亚组:MHD-1亚组45例,透析时间3~24个月;MHD2亚组41例,透析时间25~60个月;MHD-3亚组37例,透析时间61~120个月;MHD-4亚组21例,透析时间>120个月.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9名为对照组.入选对象均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MHD组与对照组各指标及其与透析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MHD各亚组患者血清AOP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MHD各亚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在透析治疗24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OPP与CRP、IL-6、TNF-α呈正相关(r=0.810,P<0.01;r=0.876,P<0.01;r=0.919,P<0.01);④AOPP、CRP、IL-6、TNF-α与透析时间均呈正相关(r=0.823,P<0.01;r=0.894,P<0.01;r=0.940,P<0.01;r=0.929,P<0.01).结论 MHD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二者关系密切,且均随透析时间延长而呈逐渐加重趋势.

  • 人工虫草制剂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的影响

    作者:易晔;卢远航;冀倩倩

    目的 观察口服人工虫草制剂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10月在本院透析时间超过6个月的4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碳酸氢盐血液透析治疗,每周3次,每次治疗4h.治疗组为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人工虫草制剂口服,0.5克/粒,每次5粒,每日3次.2组均治疗3个月.2组研究对象均于研究开始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过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3个月后对照组患者血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SOD、GSH-Px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3个月后治疗组IL-6、TNF-α、Hs-CRP、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SOD、GSH-Px显著升高(P<0.01).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普遍存在氧化应激及微炎症,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加重,而口服人工虫草制剂能改善老年患者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

  • 微炎症反应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士彦;甘平;廖彧;巫建芳;龙贵华;马梅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ed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脂水平以及微炎症反应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3月MHD患者90例,诊断均符合慢性肾脏疾病5期的诊断标准.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的血脂、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t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分析上述炎症指标对血脂及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的影响.结果 (1)90例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26例(占28.9%),三酰甘油升高37例(占41.1%),总胆固醇升高31例(占34.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62例(占68.9%).(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组ESR、hs-CRP和IL-6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组ESR、hs-CRP和IL-6高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组(P<0.05).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升高组和正常组ESR、hs-CRP和IL-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SR、hs-CRP和IL-6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r =-0.263,P<0.05),ESR、hs-CRP和IL-6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r =0.413,P<0.05),hs CRP和IL-6与AIP呈正相关(r=0.289,P<0.05),ESR与AIP无相关性(r=0.046,P=0.725),上述炎症指标未见与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有关(r=0.038,P>0.05).结论 MHD患者体内的微炎症反应可能影响其血脂水平.

  • 胰岛素抵抗与非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作者:池向耿;禤杏华;胡绮雯;丁德良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78例非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胰岛素敏感度分为胰岛素抵抗组(A组)和胰岛素敏感组(B组),比较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和各相关因素指标;同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胰岛素抵抗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A组血脂、血磷、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甲状旁腺素(iPTH)、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与B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胰岛素敏感性与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与高血脂、微炎症相关(P<0.05).结论 胰岛素抵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微炎症、脂代谢异常有关.

  • 肠外营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晓宁;吴小燕;YU Wen-li

    目的 研究静脉营养治疗是否可以通过逆转营养不良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方法 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法对65例MHD患者进行评分,按照得分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同时测定与营养不良相关的血生化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周3次在血液透析中给予肠外营养治疗(IDPN),共4周,治疗期结束后再次进行MIS评分及以上指标检测,对照组不接受IDPN治疗.结果 治疗期末,治疗组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17.14% 和 2.86%)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MIS评分下降[治疗前为(13.92±2.18)分,治疗后为(8.48±1.32)分,P<0.05)];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升高,铁代谢和贫血指标改善;治疗后CRP和IL-6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RP治疗前为(6.82±2.71) mg/L,治疗后为(3.05±1.86) m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治疗前为(82.65±22.38) ng/L,治疗后为(33.19±12.50) n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DPN可改善MHD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

  •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功能与其认知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熊长青;王维平;何萍;朱鹏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动静脉瘘功能与其认知功能关系,及其初步机制.方法 收集50例MHD中年患者,评估其认知功能,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应用彩超评估动静脉瘘功能状态.根据动静脉瘘功能分为两组.结果 (1)50例MHD患者,手术前血清CRP水平,均明显超出正常范围(5.12±0.03) g/L;手术后动静脉瘘血流量均在200~250 ml/min之间.(2)与动静脉瘘功能正常组比较,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组,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分别为(2.56±0.69) g/L,(5.87±0.41)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动静脉瘘功能正常组比较,动静脉瘘功能不良组即刻记忆功能、注意和计算能力和延迟回忆均明显降低(P<0.01).(4)相关性分析,动静脉瘘功能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543,P<0.01);即刻记忆力,延迟回忆与动静脉瘘功能正相关(r=0.611,P<0.01;r=0.532,P<0.01);即刻记忆力,延迟回忆,注意和计算力与CRP负相关(r=-0.512,P<0.01;r=-0.499,P<0.05; r=-0.576,P<0.01).结论 监测、维持动静脉瘘良好的功能,对于改善MHD患者微炎症有一定帮助,同时可能减缓其认知功能障碍的进程.

  • 透析患者血清瘦素与微炎症状态关系的探讨

    作者:彭大振;黄亮;田丰;赵江滨;祝旭飞;孟庆利;郑永庆;冯船洋;王立新

    目的 探讨尿毒症患者高瘦素血症与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外科透析中心尿毒症患者73例为尿毒症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体质量指数(BMI)、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结果 尿毒症组BMI、IL-10均低于对照组,SCr、BUN、血清瘦素、TNF-α、IL-6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毒症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尿毒症组血清瘦素水平与TNF-α、IL-6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1.00,P<0.05),与IL-10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高瘦素血症及其相关的微炎症反应共同参与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且瘦素是重要的炎症调节因子.

  • 辛伐他汀对糖尿病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朱俊;朱玉娴;顾珍凤;张玉强;徐成钢;梅长林

    目的 观察糖尿病肾脏病(DKD)微炎症状态及辛伐他汀对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长期随访的DKD患者6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其中慢性肾脏病(CKD)3期组19例,CKD 4期组23例,CKD 5期组18例.同时从我科医护人员中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对CKD 3、4、5期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口服,每次40 mg,每晚1次,连用8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并测定正常对照组IL-6、CRP、铁蛋白等微炎症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KD 3、4、5期组治疗前IL-6、CRP较高(P<0.05),CKD 5期组铁蛋白较高(P<0.05).治疗后,CKD 3、4、5期组IL-6、CRP、铁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CKD 4、5期组LDL降低(P<0.05),CKD 3期组LDL及各组TG、T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能够改善DK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其改善与血脂的下降无明显相关性.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踝臂指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丹;夏瑗瑜;吴军;李相友;周秀珍;孙琪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微炎症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53例,根据其ABI值分为2组:正常ABI组(ABI≥0.9)32例,低ABI组(ABI<0.9)21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血脂、肾功能、血清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将ABI与年龄、hs-CRP、IL-6、TNF-α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2组患者血压、血脂、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ABI组Alb低于正常A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低ABI组hs-CRP、IL-6、TNF-α高于正常AB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ABI与年龄、hs-CRP、IL-6、TNF-α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3、-0.531、-0.406、-0.466,P<0.01),与Alb呈正相关(r=0.451,P<0.01).结论 踝臂指数降低预示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

  • 左旋肉碱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梁碧琴

    目的 探讨左旋肉碱(L-CN)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微炎症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肾内科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CAPD患者3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L-CN(每次1 g、每周3次,共16周).治疗前后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同时测定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肌酐、尿素氮、钙、磷等牛化指标.并用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MSGAN)对患者进行微炎症和营养状态评估.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hs-CRP、IL-6、TNF-a较治疗前均降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较治疗前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钙、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肉碱可改善CAPD患者的微炎症和营养状态.

  • 左卡尼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作者:王晓慧;樊福成;王展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组和对照组,检测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血肌酐(SCr)值,计算Kt/V值.结果 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左卡尼汀组患者治疗后CRP水平下降,Alb、H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RP、Alb、Hb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患者治疗前后SCr、Kt/V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左卡尼汀可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 高通量透析更有利于减轻肾衰竭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作者:郭琦;许树根

    微炎症、胰岛素抵抗是终末期肾脏病(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并发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1].本文探讨高通量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及低通量透析(low-flux hemodialysis,LFHD)对于防治ESRD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效果.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建民;张亚琴;王静;刘黎明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对照研究,HP联合HD治疗时间为3个月.血液灌流开始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采集血样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水平.结果 HP联合HD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个月的尿素氮、血肌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联合HD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个月的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P联合HD可以明显清除血液中分子物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β2-MG和CRP水平,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

  • 虫草制剂联合复方α酮酸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刘金凤;韩洪波;王芹;王振

    目的 探讨虫草制剂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全身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肾内科和黑龙江省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肾内科确诊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并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治疗1个月以上的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CAPD治疗(CAPD治疗方案为:患者使用由美国百特公司生产的1.5%及2.5%腹膜透析液2 L/袋,白天用1.5%腹膜透析液3袋,每袋留腹4 h,夜间使用2.5%腹膜透析液1袋保留过夜约10 h,第2天清晨放出)治疗;治疗组在CAPD治疗的同时给予虫草制剂与复方α酮酸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on protein,hs-CRP)、采用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并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3个月时hs-CRP和IL-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患者存在全身微炎症状态,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虫草制剂与复方α酮酸联合应用能减轻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全身微炎症状态.

  • 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力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6例,随机分成常规血液透析组和联合血液透析组(常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另选取不需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3例为对照组,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9、12个月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①常规透析组中的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联合透析组中的CRP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和常规透析组(均P<0.05).②常规透析组中的Hb、Ch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透析组中的Hb、Ch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常规透析组(均P<0.05).③CRP与IL-6、Hb、Ch和Alb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联合血液透析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状况,微炎症指标与营养指标在糖尿病肾病发生过程中有相关性.

  • 百令胶囊联用复方α-酮酸对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的影响

    作者:孙馥云;李丽华;孙文英;郭东杰;李福坤;朱一堂;杨洪娟;王卫松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用复方α-酮酸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腹膜透析6个月以上的患者119名,首先按照不同的原发病将患者分层,再将同一原发病患者随机分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62名,对照组患者57名;两组患者分别在开始观察时、1个月、3个月时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治疗组患者连续应用百令和复方α-酮酸三个月,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HS-CRP及IL-6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令胶囊和复方α-酮酸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腹膜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 辛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王瑞;刘红艳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56例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空腹抽血查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检测炎症指标: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对照组进行上述相同的检查,并与对照组基础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高血脂和微炎症状态,二者密切相关;经过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TC、LDL明显下降,而HDL明显上升,结果具有显著意义;经过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炎症因子Hs-CRP和IL-6水平显著降低,而抗炎因子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血液透析患者有显著的降脂和抗炎作用.

402 条记录 14/21 页 « 12...11121314151617...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