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徐涛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主要是由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junctionobstrction,UPJO)引起,发病率报道不一,一般为0.13% ~0.16%[1],目前公认合理的手术方法是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Anderson Hynes术),此术式裁剪肾盂,切除了肾盂输尿管狭窄处及肌细胞发育异常的部位,吻合口宽阔、低位、漏斗形,使连接部蠕动能力恢复,重建新的肾盂输尿管蠕动传导,保证了吻合口通畅,使排尿功能正常,是近年来治疗先天性UPJO 的金标准[2].目前大多数医院仍以开放性肾盂成形术作为治疗UPJO的主要手段,但该术式创伤大,术后疼痛,呼吸受限,可并发切口感染或切口疝,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从而促使人们寻找更加微创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微创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关于尿道下裂手术后疗效评价标准的认识

    作者:吴荣德;刘伟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常见先天性畸形之一,确切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在男婴中发病率约1/300,且其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增加趋势[1,2]。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已报道的手术方法虽多达300余种,但目前常用的仅30余种[3]。目前公认的治愈标准为:①术后能正常站立排尿;②修缮阴茎畸形,取得满意的外观效果;③成年后可以进行正常的性生活[4,5]。对尿道下裂手术效果而言,准确的评估应包含并发症的发生率、阴茎外观、排尿及性功能、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健康状况[6,7]。但至今国内外尚无一种能被所有医师接受的、比较客观、全面、同时又能量化性比较的术后评判标准,而这样的标准,对评价手术效果,比较不同尿道下裂术式的疗效,指导现阶段的治疗,改进今后的手术方式都是非常重要的。现笔者将从术后并发症、阴茎外观、排尿功能、性功能及心理等方面,对尿道下裂术后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 小儿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治

    作者:孙宁;张斌

    膀胱和尿道作为功能单位需要具备两个基本功能,即一定容量适当压力储尿和尿液正常排空.在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参与下,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及盆底肌协调工作方能实现.任何原因引起的中枢或周围神经损害导致的下尿路某些功能丧失或协同失调,使正常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受到破坏,即为神经源性膀胱,也称神经源性下尿路障碍.该病可导致膀胱出口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反复泌尿系感染甚至肾衰竭.

  • 低出生体重儿排尿功能观察

    作者:文建国;常庆龙;陈燕;杨黎;毛淑平;徐千雅;李燕;晋朝娜

    小儿正常膀胱储尿排尿功能在20世纪中期逐渐受到医学专家的关注.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小儿排尿研究,但大部分是针对较大儿童(大于3岁)的有创性尿动力学检查[1].目前缺乏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I)的尿动力学和排尿方式的相关参数.为了明确这部分新生儿生后排尿的情况,本研究对LBWI进行12h自由排尿观察,并与正常体重新生儿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赵慧;贺利明;王善龙;张永升;韩胜;杜凌云;郝春林

    目的:对比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在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前列腺癌患者68例,全部患者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统计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中并发症情况,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对比研究治疗前后患者IPSS评分、尿大流速、膀胱内参与尿量及血清PSA含量.结果:本研究纳入研究患者前列腺平均体积为53.3±12.38mL;出现尿路梗阻症状55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4.6±4.89mins;术中平均出血101.5±9.66mL;平均住院天数为6.4±3.18,以上3项指标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统计学相关性.在术中共有4例患者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3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患者经6个月随访后IPSS评分、尿大流速、膀胱内参与尿量及血清PSA含量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

    作者:潘火英;李玲;黄坚

    目的 探讨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55例脊髓损伤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间歇导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后,泌尿系感染、自主排尿量、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以及残余尿量等观察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治疗后,LSI-B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基础上,接受间歇导尿治疗,有助于其排尿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椎管内手术恢复截瘫后膀胱控制功能的应用解剖

    作者:李忠华;石瑾;尹庆水;钟世镇

    目的:为恢复截瘫病人膀胱控制功能的椎管内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男3,女7)成人脊柱标本上,暴露T11节段以下全部脊髓,对各神经根进行观测.结果:全部L2~S1神经根与S2神经根呈重叠关系;3例男性和2例女性L1神经根与S2神经根与S2神经根呈重叠关系.除1例男性的T12神经根和S2神经根有重叠外,其余全部T12和T11神经根之间有距离,分别为29.1 mm和52.6 mm.结论:椎管内S2神经根与上位神经根直接吻接,在男性高多数可达L1神经根,在女性可达L2神经根;少数(1例)男性可提高至T12神经根,少数(2例)女性可提高至L1神经根.

  • 无菌间歇导尿对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君桂;范建中;庞战军;罗丹

    目的 探讨无菌间歇导尿与常规留置尿管行膀胱训练对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7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的留置尿管下膀胱训练方法,观察组34例采用拔除尿管间歇导尿方法,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每日自排尿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早,残余尿量少,每日自排尿量多,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损伤4周后即使未出现拔管指征,也可以将尿管拔除采用间歇导尿的方法继续训练膀胱功能,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残余尿量,增加每日自主排尿量,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 亚甲蓝动脉灌注应用于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贺孝文;李广权;张锐江;王津道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亚甲蓝对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患者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和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收治的44例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入组5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试验组患者在游离直肠系膜前于直肠上动脉内缓慢注射1%亚甲蓝8 ml观察其对TME手术区域的显示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包括勃起功能和射精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3.28±0.63)h比(4.01±0.94)h,P<0.01],术中失血量减少[(92.5±36.4)ml比(174.1±61.4)ml,P<0.01],淋巴结清扫数目增多[(15.8±7.6)枚比(11.9±4.3)枚,P<0.01].术后1年,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排尿功能Ⅰ、Ⅱ、Ⅲ和Ⅳ级者分别为33例(58.9%)、15例(26.8%)、6例(10.7%)、2例(3.6%)和24例(42.9%)、15例(26.8%)、12例(21.4%)、5例(8.9%),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勃起功能Ⅰ、Ⅱ和Ⅲ级者分别为36例(64.3%)、18例(32.1%)、2例(3.6%)和25例(44.6%)、23例(41.1%)、8例(14.3%),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射精功能Ⅰ、Ⅱ和Ⅲ级者分别为36例(62.5%)、18例(32.1%)、3例(5.4%)和24例(42.9%)、22例(39.3%)、10例(17.9%),试验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直肠癌TME手术中动脉灌注亚甲蓝能清晰区分手术界面,减少因盆腔自主神经损伤的机会,降低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同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淋巴结检出数量.

  • 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勃起功能和排尿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军;康亮;雷育清;邓艳红;林金鑫;郑坚;黄美近;汪建平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勃起功能和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入组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7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依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分为观察组(新辅助放化疗序贯手术治疗化疗方案为mFOLFOX6,放疗总剂量50 Gy,手术方式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剔除中途退出试验、失访及复发病例,终30例观察组和29例对照组患者纳入分析. 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IIEF-5)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对治疗前和术后12月患者勃起功能及排尿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2月IIEF-5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积分差明显高于对照组(9.6 ± 6.1比5.3 ± 5.3,P<0.01). 两组术后12月IPSS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 ± 3.4比1.5 ± 3.0, P>0.05).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位置和肿瘤大径与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有关(均P<0.05);年龄与新辅助治疗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有关(P<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勃起功能存在较大影响,但对排尿功能无明显影响.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比较

    作者:林鸿悦;池畔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差异.方法 前瞻性非随机对比2008年6月至2009年7月122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LS组)和74例开腹直肠癌根治术(OS组)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的差异.结果 LS组和OS组术后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5.7%(7/122)和8.1%(6/74),男性术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6.7%(8/48)和20.7%(6/29),男性术后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20.8%(10/48)和20.7%(6/29),女性术后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7.5%(12/32)和42.9%(9/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会增加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和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对男性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卫洪波;黄江龙;郑宗珩;魏波;方佳峰;黄勇;陈图锋;刘健培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是否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对男性患者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前瞻性纳入的88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化法进行随机入组: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观察组)41例;不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对照组)47例。术中使用神经电刺激仪辨认盆腔自主神经并检测膀胱收缩压变化;采用尿流动力学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对患者排尿情况进行评价;采用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表(IIEF)和射精功能分级来评价性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实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在神经电刺激双侧盆丛神经后,膀胱水柱均有增加。观察组刺激Denonvilliers筋膜,与对照组刺激前列腺及精囊腺表面相比,膀胱水柱升高更加明显(P=0.002)。术后1周,两组膀胱收缩力状态均有所下降,IPSS评分较术前上升,而术后4周逐渐改善。术后IIEF评分两组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观察组术后3个月IIEF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术后12个月观察组90.2%(3/41)的患者射精功能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仍高达42.6%(20/4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Denonvilliers筋膜能够在保证肿瘤根治前提下更好地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减少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

  • 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及精囊对改善原位新膀胱功能及勃起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学华;罗旭;陈善勤

    背景与目的:膀胱全切是浸润性膀胱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方法很多,其中原位新膀胱下尿路重建在近年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中保留前列腺远端包膜及精囊对改善原位新膀胱功能及勃起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改良根治性膀胱全切及新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27例,同期应用经典术式治疗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新膀胱(术后6个月)的储尿、排尿、控尿功能及患者的勃起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3~84个月.术后6个月改良和经典组新膀胱容量[(385±68)mL vs.(388±71)mL]、大充盈压[(24±16)cmH2O vs.(25±15)cmH2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大尿流率[(18±5)mL/s vs.(14±7)mL/s]、剩余尿[(35±16)mL vs.(97±35)mL]、完全控尿率[(24/27)vs.(3/9)]、夜间尿失禁[(3/27)vs.(6/9)]、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4/27)vs.(3/9)],以及患者正常勃起功能术后得以保留[(19/23)vs.(3/7)]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中保留远端的前列腺包膜及精囊,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储尿、排尿、控尿功能,保护阴茎的勃起功能,同时可有效防止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 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拔除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作者:范珍兰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拔除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干预组在留置导尿管时开始进行护理干预,常规组则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拔尿管后排尿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成功42例,相对失败3例,失败0例;常规组成功33例,相对失败8例,失败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6.749,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并急性尿潴留患者拔管后排尿功能的恢复,降低再次导尿率.

  • 自控镇痛泵镇痛对术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及处理

    作者:阮珍连;方文;诸蕊玉;黄夏雷;蔡兰辉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PCEA)镇痛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及处理.方法:外科手术患者286例随机分成PCEA镇痛组(n=143)和非PCEA镇痛组(n=143),比较两组尿潴留的发生率,同时观察尿潴留患者的拔尿管时间对再次发生排尿困难的影响.结果:PCEA镇痛组与非PCEA镇痛组比较尿潴留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尿潴留患者不同的拔尿管时间对再次发生排尿困难有影响.结论:术后置镇痛泵镇痛患者易发生尿潴留,尿潴留拔尿管时间应在镇痛泵停止后5~8 h.

  • 妇科手术对女性排尿情况的影响分析

    作者:缪缙;张羡;王晓玉;黄新可

    [目的]通过测定妇科手术患者尿流率参数了解妇科手术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行妇科手术,无其他合并症及并发症的10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除外合并泌尿系感染及器质性疾病者.包括开腹子宫切除术组(27例),阴式子宫切除术组(28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组(24例),腹腔镜附件手术组(21例)测定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AFR)、排尿量(VV)、尿流时间(FT)等.应用B超测量膀胱三条径线:a、b、c,以a×b×c×0.7mL估算残余尿量(PVR).[结果]腹腔镜附件手术组和开腹子宫切除术组手术前后的Qmax、AFR、FT、VV、PV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大尿流率均在正常范围.阴式子宫切除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组的Qmax、AFR、VV、PVR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Qmax、AFR、VV明显低于术前,术后PVR明显高于术前.[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和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等手术使患者的膀胱产生了明显的功能障碍,特别是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患者膀胱的影响是严重的和深远的,这种影响的产生可能与手术中的神经损伤、膀胱创伤等有关,今后在两类手术中如何大限度减小手术对排尿功能的影响是未来手术改进的方向之一.

  • 电针俞募穴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

    作者:罗翱翔;由天辉;童钟

    目的 观察电针俞募穴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脊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俞穴组、募穴组、俞募穴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饮水计划及间歇性清洁导尿,俞穴组患者电针治疗主要针刺背俞穴,募穴组患者电针治疗主要针刺腹募穴,俞募穴组患者电针治疗同时针刺背俞穴和腹募穴,在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排尿主观症状、尿流动力学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俞募穴组患者膀胱初感觉容量、大排尿量、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肾功能优于俞穴组、募穴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俞募穴可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

  • 不同时机导尿对全麻胆道手术患者苏醒期排尿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燕;陈金春;姚智姑;朱小舟;薛晓燕;吴安生

    目的:探讨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4例胆道手术患者男女各自按手术先后奇(观察组,n=67)偶(对照组,n=67)分组,分别给予观察组患者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对照组于麻醉后留置.观察两组苏醒期第1次排尿时间、排尿异常(排尿困难、尿潴留)和尿道刺激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苏醒期排尿时间分别为(4.16±3.61)h和(11.72±9.78)h,两者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排尿异常及尿道刺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6%和25.37%,13.43%和20.90%,两者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胆道手术患者麻醉前导尿可促苏醒期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道刺激症状的发生率.

  • 几种护理方法在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李舜;梁琬屏;苏小妹;杨丽霞;赖燕萍

    目的 研究对术后采用膀胱治疗仪治疗的尿潴留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膀胱治疗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 术后首次排尿时间、 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术后恢复有效率和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膀胱治疗仪对术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术后恢复有效率,缩短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以盆腔自主神经为解剖标识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排尿、性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海永;杨鹏远;兰海生;黄海舸;梁亮;韦维;黄许森

    目的 探讨以盆腔自主神经为解剖标识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术后排尿、性功能影响.方法 将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符合人选标准的54例男性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L-PANP(Laparoscope-Pelvic autonomic nerve preservation)组和LS (Laparoscope)组,其中L-PANP组的28名患者以盆腔自主神经为解剖标识进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S组的26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3月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分析两组病例术后排尿功能情况;术后6月采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分表》(CIPE),分析两组病例术后性功能情况.结果 术后3月L-PANP组患者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IPSS总分均显著低于LS组;术后6月L-PANP组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LS组,IIEF总分、CIPE总分均显著高于L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以盆腔自主神经(PAN)为解剖标识进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可在贯彻TME理念的同时,大程度地降低对男性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287 条记录 11/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