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草次酸修饰的壳寡糖-硬脂酸药物载体的合成及其胶束性质研究

    作者:韩晓燕;张毅;赵培莉;谢春娴;齐学洁;张师愚

    目的 制备壳寡糖-硬脂酸(COS-SA)及具有肝靶向性的甘草次酸-壳寡糖-硬脂酸(GA-COS-SA)药物载体,并研究其形成胶束的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碳二亚胺作为偶联剂,使硬脂酸、甘草次酸先后与壳寡糖中氨基发生取代反应,制得两种壳寡糖嫁接聚合物.采用超声方法制备二者的胶束溶液,染料增溶法测定二者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激光光散射仪测定胶束的粒径,透射电镜观察胶束的形态.结果 成功制得两种壳寡糖聚合物,所形成的胶束具有较低的CMC,胶束粒子呈较规则的球形,粒径分别为250、228 nm,且随疏水链段取代度增加,粒径变小,CIVIC降低.结论 胶束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具有发展前景的药物载体.

  • 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应用

    作者:蒋刚彪;冯英;赵慧;方羽生

    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具有优良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表现在其能增溶疏水性抗癌药物,增加抗癌基因药物与蛋白类药物的稳定性和提高基因的转染率,提高药物针对肿瘤的靶向性.聚合物纳米粒子作为抗癌中药的载体将为中药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张琳华;王海;马桂蕾;张超;孙洪范;宋存先;孔德领

    目的 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为载体材料,制备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并评价其对EMT-6乳腺癌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分析紫杉醇在载药聚合物胶束中的分散状态;采用MTT法研究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对EMT-6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建立荷EMT-6乳腺癌小鼠模型,以市售紫杉醇注射液为对照,研究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为表面粗糙的球形,具有明显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93nm;DSC研究结果表明,将紫杉醇制成缓释纳米粒后其结晶状态发生了变化,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聚合物胶束中;MTT研究表明,在相同紫杉醇含量下,紫杉醇聚合物胶束的细胞毒性低于市售紫杉醇/聚氧乙烯蓖麻油注射剂;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对小鼠EMT-6乳腺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相同给药剂量下其抑瘤效果优于紫杉醇注射剂(肿瘤抑制率:85.79% vs 63.37%,P<0.05).结论 制备的载紫杉醇聚合物胶束高效低毒,是一种有潜力的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纳米载药体系.

  • 载紫杉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胶束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琳华;马桂蕾;王海;张超;孙洪范;宋存先;孔德领

    目的 制备新型可注射用载紫杉醇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胶束,并评价和比较其与市售紫杉醇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方法 以PCL-PEG-PCL为载体材料,通过薄膜-水化-超声法制备出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以市售紫杉醇注射液为对照,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后观察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并用DAS 2.0药代动力学数据软件计算相关参数.结果 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呈大小均匀的球形,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93 nm,多分散系数为0.19;载药量为28.98%,药物包封率为94.36%.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具有缓释效果.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两种制剂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市售紫杉醇注射液和紫杉醇聚合物胶束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96±0.27)h和(12.65±1.77)h,平均滞留时间(MRT)分别为(0.93±0.19)h和(11.18±1.41)h,体内总清除率(CL)分别为(0.44±0.05)L·kg/h和(0.10±0.01)L·kg/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17.15±2.35)mg·h/L和(73.82±10.38) mg·h/L.结论 成功制备了新型可注射用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所研制的载紫杉醇PCL-PEG-PCL胶束明显延长紫杉醇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及消除半衰期,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是一种有潜力的紫杉醇缓控释新剂型.

  • 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作者:邹柳;邓湘萍;熊淑娟;王哲;郭玉;廖龙彪;唐国涛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建立灯盏花素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包封率。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UV)测定灯盏花素含量,并计算其包封率。结果薄膜水化法制备的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20.00±2.62) nm,平均包封率为(90.00±2.14)%。结论薄膜水化法可简单快速地制备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UV可准确、可靠地测定灯盏花素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

  • pH敏感性VE-hyd-DOX的合成及其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作者:熊淑娟;邓湘萍;王哲;熊润德;刘娟;邹柳;唐国涛

    目的 制备TPGS/VE-hyd-DOX酸敏感聚合物胶束,延长阿霉素在体内的循环时间,并降低阿霉素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盐酸阿霉素(DOX·HCl)上的氨基与D-α生育酚琥珀酸酯(VE)上的羟基连接,用薄膜溶剂水化法制备TPGS/VE-hyd-DOX聚合物胶束,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阿霉素的含量,计算包封率,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及电位,并对其体外释放药物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TPGS/VE-hyd-DOX聚合物胶束的平均粒径为(85.06±3.20)nm,Zeta电位为0.315 mV.平均包封率为(93.00 ±2.49)%,TPGS/VE-hyd-DOX聚合物胶束较TPGS/VE-amid-DOX聚合物胶束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结论 该聚合物胶束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缓释效果,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传递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pH敏感性PAMAM-PEG-C12-hyd-DOX的合成与体外释放研究

    作者:伍小娟;熊淑娟;邓湘萍;王哲;熊润德;刘娟;邹柳;曹轩;唐国涛

    目的 制备PAMAM-PEG-C12-hyd-DOX酸敏感高分子聚合物胶束,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方法 树状高分子聚酰胺通过酸敏感的腙键共轭阿霉素形成两亲性高分子聚合物.通过改良的薄膜溶剂法自组装形成胶束,1 HNMR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确证PEG与阿霉素的接枝率,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及电位,并对阿霉素胶束的体外释放药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树状高分子聚酰胺通过腙键键合阿霉素聚合物胶束的平均粒径为(68.4±2.4)nm,Zeta电位为-8.42 mV.通过酰胺键连接的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63.4±3.6)nm,Zeta电位为36.03 mV.PAMAM-PEG-C12-hyd-DOX聚合物胶束较PAMAM-PEG-C12-amide-DOX聚合物胶束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结论 该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特性和缓释效果,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向传递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聚合物胶束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宗蕊;沈丽霞

    聚合物胶束通常由具有两亲性或带有反向电荷的共聚物在水中聚集而成.疏水性嵌段和亲水性嵌段构成胶束的核-壳结构.拥有亲水性外壳以及纳米级粒径(约为10~100 nm)的聚合物胶束不仅能够使其不易被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识别吞噬,并且可以通过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EPR effect)实现药物胶束对癌组织和炎性组织的被动靶向作用.聚合物胶束可以作为抗癌、抗炎、基因治疗药物的载体.该文总结并分析了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包括胶束的分类组成、制备、胶束的特征、药物胶束的释放以及聚合物胶束的应用.

  • 9-硝基喜树碱叶酸聚合物胶束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表征及体外药效评价

    作者:徐金军;韩雪;倪京满;陆伟跃

    背景:近年来,两亲性聚合物胶束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和叶酸介导的肿瘤细胞靶向给药系统在药剂学研究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目的:制备包载9-硝基喜树碱的叶酸聚合物胶束并进行理化表征及体外药效评价.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得载药胶束,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胶束粒径大小,反相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载药量,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利用肿瘤细胞摄取及体外生长抑制试验,对叶酸聚合物胶束作体外药效评价.结果与结论:制得的9-硝基喜树碱叶酸聚合物胶束粒径为24~26 nm,载药量为3.24%,24 h累积释放百分率约90%.叶酸修饰的聚合物胶束对肿瘤细胞的亲和性及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普通胶束.提示叶酸修饰的聚合物胶束可为难溶性药物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主动靶向纳米载药系统.

  • 紫杉醇新型制剂及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徐佳茗;夏学军;刘玉玲

    紫杉醇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其独特的阻碍微管蛋白解聚的作用机制使其对多种实体瘤具有良好的疗效。但由于紫杉醇的水溶性极低,早期上市的传统制剂采用了高浓度的聚氧乙烯蓖麻油( Cremophor EL)作为增溶剂,后者易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用药前需进行脱敏处理,严重限制了紫杉醇的临床使用,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不含Cremophor EL的紫杉醇新制剂的开发多年来持续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中成功上市的有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Abraxane?)和紫杉醇聚合物胶束Genexol?-PM,进入Ⅰ~Ⅲ期临床研究的有脂质体LEP-ETU、阳离子脂质体EndoTAG?-1、胶束化纳米粒NK105和新型口服制剂DHP107。本文对上述新型制剂的特点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综述。

  • 蟾酥聚合物胶束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刘琪;孙萍;贾小晴;孟莹

    目的:优化蟾酥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薄膜分散-微射流法,以普郎尼克F123和脱氧胆酸钠为聚合物胶束的载体材料,以包封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星点-效应面法,以F123和脱氧胆酸钠质量比、蟾酥和载体的质量比、水化体积、微射流压力、循环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优化蟾酥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结果:蟾酥聚合物胶束制备的佳工艺为:F123和脱氧胆酸钠质量比为1.5∶1,蟾酥和载体的质量比为45∶1,水化体积为9mL,微射流压力为120MPa,循环次数为7次;蟾酥聚合物胶束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20 nm,包封率为94.12%,载药量为0.14%.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蟾酥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 紫杉醇载药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作者:曾剑夫;乔明曦;宏伟;胡海洋;赵秀丽;陈大为

    目的 以胆酸修饰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丙交酯-胆酸(mPEG-PDLLA-CA)聚合物为载体材料,制备紫杉醇载药胶束,并对载药胶束的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芘荧光法测定mPEG-PDLLA-CA聚合物的临界胶束质量浓度,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载药胶束,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应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胶束的制备工艺.结果 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载药胶束平均粒径为(54.35±1.80)nm,包封率为(92.74±0.64)%,载药量为(24.05±0.16)%,载药胶束在室温条件放置48 h,载药量无显著变化,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 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紫杉醇载药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该载药胶束物理稳定性良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两性霉素B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胶束的制备与体外评价

    作者:崔莹冰;纪克红;赵海霞;赵秀丽;陈大为;乔明曦

    目的 制备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AmB)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嵌段共聚物(polyethyleneglyco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G-PE)载药胶束,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AmB载药胶束,分别利用透射电镜、粒径仪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胶束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表征.分别采用超速离心法、透析法和吸收光谱法考察载药胶束的载药量与包封率、体外释药行为及AmB在胶束内的聚集状态,并通过溶血试验和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AmB胶束的溶血性及体外抗真菌活性.结果 胶束粒子外观圆整且分散良好,粒径在48.28~62.02 nm内,载药量质量分数在16.7% ~41.2%内,包封率质量分数在94.4%~ 99.8%内.胶束的体外释药具有明显缓释特征,释药速率随载药量增加而降低.载药量质量分数低于16.7%时,AmB主要以单体形式在胶束内存在;载药量质量分数高于16.7%时,AmB在胶束内的聚集程度随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与AmB溶液剂相比,AmB胶束的溶血性明显降低,抗真菌活性略有提高.结论 AmB胶束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体外缓释特征明显,并可显著降低AmB的溶血性,有望开发成为AmB的新剂型.

  • 聚合物胶束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

    作者:阚默;陈锡俊;兰兴成;石晓征;曲晓波

    血脑屏障(BBB)是大多数药物从中枢神经系统(CNS)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障碍.两亲性聚合物胶束是双层膜的纳米尺寸囊泡系统,具有粒径小、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特点,能够显著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在其表面进行脑靶向修饰,可获得主动靶向功能,更利于跨越BBB,递送药物至脑内,提高对脑类、神经类疾病的药效.主要对聚合物胶束的特点和跨越完整BBB的药物转运机制进行介绍,并对其新研究进展和脑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新型接枝聚合物Soluplus@的结构性质及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作者:叶小强;司俊仁;李新月;陈钱;时念秋

    本文对新型接枝聚合物Soluplus@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介绍,并对以Soluplus@为载体材料制备难溶性药物的固体分散体、聚合物胶束和缓释微丸提高药物的溶出速度及吸收进行了总结,阐明了Soluplus@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前景。

  • 酮康唑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朱贺;尹寿玉

    [目的]制备酮康唑聚合物胶束(KTZ-PMs)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KTZ-PMs,以胶束的包封率或和形态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形态、粒径及包封率等进行考察.[结果]所制备的KTZ-PMs澄清透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圆整的球形或椭圆形,大小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9.2nm,Zeta电位为+65.60 mV,平均包封率为85.32%.[结论]用本处方工艺制备KTZ-PMs稳定,可行.

  • 氟维司群纳米聚合物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作者:范迎方;庄波;杨双;徐雪莲;刘堂荣;宋清平;殷加奇;王成

    目的:本文目的是制备氟维司群纳米聚合物胶束,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表征.方法: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甲氧基聚乙二醇-b-聚D,L-丙交酯(mPEG-b-PDLLA),并用固体分散法制备氟维司群聚合物胶束.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与马尔文激光粒度测定仪分析胶束的形态与粒径.用X射线单晶体衍射仪定性测试胶束包封性.建立并验证氟维司群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定量测定胶束载药量与包封率.采用透析袋法分析胶束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氟维司群聚合物胶束形态圆整、分散均匀无粘连,粒径为89.97±4.33 nm,多分散指数为0.162±0.023,载药量与包封率达8.95%±0.86%与97.25%±0.86%.胶束释药具有明显的缓释特点.结论:成功制备氟维司群胶束并显著提高其水溶性,表现良好的缓释行为,能够开发为氟维司群的新型纳米制剂.

  • 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及其在肿瘤靶向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韫韬;张依依

    聚合物胶束具有粒径小、稳定性高、滞留时间长、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这些优良性质使得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涌现了许多围绕聚合物胶束设计肿瘤靶向给药系统的报道,包括利用肿瘤的病理学性质,设计被动靶向给药系统和对聚合物胶束进行表面修饰,设计主动靶向给药系统.本文主要综述了聚合物胶束作为肿瘤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 载多柔比星pH敏感型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细胞毒性

    作者:李玲;程亮;程丽芳;田晨敏;陈大为

    以pH敏感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2,4,6-三甲氧基苯甲缩醛季戊四醇碳酸酯)为载体,采用透析法制备了多柔比星胶束,并表征了胶束的理化性质.所得载药胶束呈球形且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63.3±2.1)nm,ζ电位为(-17.54±0.26) mV,载药量为10.3%,包封率为68.9%.不同pH值介质对载药胶束的粒径和体外释放行为有显著影响.在pH 5.0介质中胶束粒径会在24 h内明显增大至800~1 000 nm,且2h时有明显突释,48 h累积释放率达90%.体外毒性试验表明,空白胶束对正常和肿瘤细胞均没有明显毒性,载药胶束对B16黑素瘤细胞具有明显毒性,且呈浓度依赖性.

  • 四乙酰芍药苷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赟;安佃云;沈腾;王建新;蒋晨

    以Pluronic P123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水化法制备包载四乙酰芍药苷(1)的聚合物胶束,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优化所得胶束包封率为97.4%、载药量为10.5%、平均粒径为20.5 nm;胶束中1溶解度是原药的585倍.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聚合物胶束显著增加了1在I/R损伤大鼠脑内,特别是脑缺血侧的蓄积量,降低了40%的脑部梗死总面积,显著改善了脑损伤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表明1聚合物胶束有效克服了芍药苷的生物药剂学缺陷和1注射液采用增溶剂的刺激性问题,取得预期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122 条记录 3/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