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α糜蛋白酶引起过敏性剧烈腹痛1例

    作者:刘水生

    α糜蛋白酶是酶制剂中使用广的一种.此药是一种分解蛋白素,有溶解瘢痕、粘连和粘稠性分泌物的作用.我科用于急慢性炎症收到一定效果,用于手术后瘢痕局部水肿均收到满意效果.一般肌注α糜蛋白酶5mg,每日1次,配合局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我们在对1例左耳(胆脂瘤型)慢性中耳乳突炎并耳后脓肿,轻度面瘫患者.施行乳突根治术,术后应用α糜蛋白酶肌注,每日5mg,连续使用8天,未发生过敏反应.第9天肌肉注射1min后,即引起心悸,烦躁不安,剧烈腹痛.经及时抗过敏治疗好转,才未发生过敏性休克.因目前关于应用α糜蛋白酶引起过敏性剧烈腹痛尚属少见.

  • 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60例疗效分析

    作者:冯世斌;封继明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60例(62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62耳)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3例、短暂性眩晕2例,均在术后2~3d内消失;出现轻度耳鸣4例,取出填塞物后消失;出现皮肤切口流脓1例,经换药等积极处理后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60例患者均获得干耳,获得干耳时间为术后4~12(8.6±1.2)周。术后随访(12.5±2.3)个月,移植物(颞肌筋膜)均生长良好、形态正常、未见明显移位现象。术后6个月患者气骨导差、气导听阈明显低于术前( P<0.05)。结论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干耳获得率高,患者听力得到显著改善。

  • 鼻内镜下乳突根治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黄雄超;廖首本;董仕婷;钟海建;覃永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病,大多是由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未彻底或者治疗受到延误而迁延为慢性;在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农村地区,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较为多见,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乳突根治术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有效方法.我科采用鼻内镜下行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霉菌性中耳炎二例临床分析

    作者:蓝建平

    目的:提高临床对霉菌性中耳炎的认识及探讨手术结合药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方法:运用乳突根治术结合二性霉素B及先锋Ⅴ治疗2例患者.结果:手术后2例皆治愈,分别随访1年和6个月患者恢复良好,无后遗症和并发症.结论:乳突根治术加抗霉菌药物治疗霉菌性中耳炎,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 乳突根治术56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海平;苏嫦

    中耳乳突手术是耳科常见手术之一,术式多种多样.经典的乳突根治术可以彻底清除病灶,获得干耳及防止颅内外并发症.我科1996年8月至2003处8月共行乳突根治术5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作者:杨德芬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就医环境的改善,人们对疾病认识的提高,使许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得到很好的救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多发病,患者常有听力下降,术后部分患者仍会出现耳流脓,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如何使患者通过手术获得干耳,是临床耳鼻喉科医护人员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时传统的乳突根治术已不适应疾病的变化[1].

  • 提高乳突手术后干耳率的对策

    作者:李雪蕾;李朝军;钟时勋;关力谦;张燕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干耳率的对策.方法对360例行乳突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后,330例住院手术患者中有27例术后未干耳,干耳率为91.8%.门诊发现30例在外院行中耳手术后未干耳病例.在所有未干耳患者中18例术腔内肉芽增生或胆脂瘤复发,24例面神经嵴过高,12例外耳道口狭窄,3例术后换药不当.结论术中彻底清除病变,术腔引流通畅,重视术后术腔换药是提高乳突手术后干耳率的重要环节.术后不干耳患者经术腔换药治疗无效,可再次手术治疗.

  • 儿童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张小君;陈绩;陈燕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及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为急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治疗所致,为耳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耳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本病三大特征,该病进一步发展,可造成颅内外一系列并发症,重则危及生命.胆脂瘤型中耳炎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种,由于此病造成患者耳内长期持续流脓,有特殊的恶臭,伴听力下降,所以患者迫切需要很好治疗.一经确诊即应考虑手术治疗,根除病灶.本科成功为25例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实施了乳突根治术,现将该手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改良乳突根治术25例护理体会

    作者:尹艳丹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5 例(25 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全身麻醉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相对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果 治愈22 例,复发3 例.18 例听力较术前好转,4 例听力与术前无改善.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改良乳突根治术患者的康复,降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复发率.

  • 乳突根治术后鼓室自然成形初探

    作者:张学斌;高永平;赵培红

    目的 探讨部分慢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鼓室自然成形病例的发生机制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1987年5月至2006年4月所做46例乳突根治手术及术后2l例发生鼓室自然成形病例的资料,研究其病理特点、手术操作特点及术后换药特点等与术后鼓膜再生愈合现象的关系.结果 46例乳突根治术病例中有21例(46%)术后发生鼓膜再生愈合现象.其中听力完全恢复2例,明显改善6例,部分改善11例,无改善2例.结论 如严格按手术要求,保护残存鼓膜及中耳传音结构,术后合理用药,胆脂瘤型和混合型部分患者鼓膜常可发生自然再生愈合现象,听力也有明显改善.

  • 乳突根治术中乙状窦沟的解剖学观测

    作者:赵丽娜;崔英健;蔡克万;朱传军;魏军;杨小康;陈静;冯志杰;杜志祥

    目的 测量乙状窦沟到周边结构的距离,为乳突根治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模拟乳突根治术耳后入路进行解剖,测量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乙状窦前板到砧骨短脚中点的距离,乙状窦前板到外半规管隆凸的距离,乙状窦上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乙状窦下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结果 (1)乙状窦前板到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3.19±2.37) mm;(2)乙状窦前板到砧骨短脚中点的距离(18.25±1.97)mm;(3)乙状窦前板到外半规管隆凸的距离(14.58±1.66) mm.(4)乙状窦上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6.95±2.06)mm;(5)乙状窦下膝距外耳道后上棘的距离(19.59±2.24) bmm.结论 测量乙状突窦沟距其与周边结构间的距离,为手术安全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 13例乳突根治术后术腔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陶安周;宋为明

    目的 报道我科在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术后换药中处理13例真菌感染病.方法 在耳显微镜下,先用镊子夹出真菌丝团块,用3%过氧化氢清洗术腔,生理盐水冲洗并吸干净,再用棉签蘸酮康唑乳膏涂术腔.结果 7~10天后所有病例外耳道及乳突腔清洁干燥,真菌镜检为阴性.结论 3%过氧化氢清洗术腔,配合酮康唑乳膏可有效控制乳突根治术后真菌感染.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乳突根治术后出现不干耳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郑树国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乳突根治术的12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药物过敏史、鼻咽部炎症状况、中耳炎类型以及致病菌等因素对术后不干耳的影响。结果干耳组与不干耳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药物过敏史、鼻咽部炎症状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干耳组中吸烟者比例以及骨疡型中耳炎患者比例高于干耳组,胆脂瘤中耳炎比例低于干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常见致病菌构成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中耳炎类型、致病菌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不干耳显著相关( OR值分别为8.201、10.801和7.273)。结论术前中耳炎类型、吸烟史以及真菌感染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术前应积极做好充分准备。

  • 37例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分析

    作者:汪桂英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手术技巧及干耳率.方法 对我科2000~2007年收治的37例乳突根治术失败患者的再次乳突手术所见进行分析,并行二次(或三、四次)乳突根治术.结果 术后1~3个月患者原有症状消失、干耳.结论 乳突根治术失败原因主要是术者对中耳乳突解剖不熟、基本功不过硬、临床经验不足导致病灶残留、引流不畅和乳突尖开放不够及某些特殊情况所致.术中彻底去除病灶,保证术后引流通畅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是防止二次手术的关键.

  • 改良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肖仁国;耿勇;何胜

    目的 探讨改良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5年来48例(52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施行改良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干耳及听力提高46耳,4耳听力无明显提高,术后复发2耳,治愈率为88.5%,复发率为0.39%.结论 改良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愈率高,疗效满意.该术式为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理想术式,对于有条件的医院及有适应症的患者,应提倡此方法治疗.

  • 10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工期鼓室成形术临床分析

    作者:黄燕莉;刘隆跃;周天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是造成听力障碍的常见病.随着耳显微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和日臻完善,目前手术治疗CSOM已从传统的清除病灶,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向着重建听功能发展,强调恢复听功能的鼓室成形术逐渐取代了经典的乳突根治术.

  • 中耳乳突手术后治疗中耳内窥镜的应用

    作者:李宇;郑虹

    目的 探讨乳突根治术后耳内窥镜换药与常规换药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10月对89例共89只耳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45例45只耳采用耳内窥镜换药,对照组44例44只耳常规换药;分别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耳人数及干耳的时间,计算干耳率及干耳的平均时间.结果 试验组45只耳中42只干耳,干耳率93.3%;对照组44只耳中40只干耳,干耳率9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2例干耳患者平均干耳时间为术后(50.8±13.4)d,对照组40例干耳患者平均干耳时间为术后(60.75±1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中耳乳突根治术后耳内窥镜下换药与常规换药相比不能显著提高干耳率,但能有效缩短干耳时间.

  • 骨疡型中耳炎伴罕见乙状窦畸形1例

    作者:覃萍;王晋;杨怡静;宋斌

    患者,男,20岁.主诉为双耳反复流脓19年,明显听力下降4年.检查:右耳鼓膜大穿孔,仅前下留有残边约3mm,中耳腔内粘膜肿胀、见淡黄色黏液分泌物,未见肉芽及胆脂瘤组织.左鼓膜紧张部中央型穿孔,中耳腔干燥.电测听检查示:右耳全聋、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乳突X线摄片报告:双慢性中耳乳突炎、右疑有胆脂瘤形成,乙状窦及脑膜板无异常.于2000年12月在局麻下行右乳突根治术,耳内切口,暴露骨性外耳道后壁,见其骨壁坡度大(呈陡斜坡样),外耳道后上棘明显,考虑到患者系硬化型乳突及有可能乙状窦前置,进入鼓窦的方法为皮质下凿人法,即凿人选点在外耳道后壁和上壁的交角,当凿入约2mm时(面积约5mm直径),有骨皮质菲薄(如蛋壳)及皮质下空腔的感觉,随及大量暗红色血液涌出,立即用纱条填塞并用手指加压于此,5分钟后抽出纱条仍出血不止,高度怀疑乙状窦出血,不得不停止手术,碘仿纱条填塞局部,关闭术腔,加压包扎.1周后术耳完全减压,未再出血.

  • 乳突根治术失败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因素探讨

    作者:古庆家;周水洪;林山;凌玲;徐静;汪审清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后胆脂瘤残留、复发或流脓不止的原因,以提高手术技巧及干耳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2005年收治的34例(35耳)乳突根治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后仍有耳流脓者4耳,经反复局部换药2年后于耳.术后随访时间1~5年,31耳干耳,未发生面神经瘫,干耳率为88.6%;听力改善7耳,听力下降5耳,听力无变化23耳.结论乳突根治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术者中耳解剖不熟悉,基本功不过硬,临床经验不足,导致病灶残留和引流不畅及某些特殊情况所致.术中彻底清除病灶,保证术后引流通畅及特殊情况的处理,是防止再手术的关键.

  • 中耳胆脂瘤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治疗

    作者:王进;何跃;丽丽

    目的:总结中耳胆脂瘤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66例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6耳,女30耳,年龄9~54岁,均行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以术耳干耳时间为标志,对术腔的转归预后进行随访。结果54耳术后1个月内干耳,术腔上皮化。余12耳术腔反复长肉芽、流脓,经刮除肉芽、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反复灌洗术腔、氯霉素地塞米松纱条换药,2个月内干耳,术腔上皮化。此12例患者年龄在16~33岁,而其余54例极少数位于该年龄段。结论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主要发生于青年中耳胆脂瘤患者,其实质为肉芽生长型,肉芽刮除及预防对干耳很重要。

299 条记录 13/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