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诊科,怎么看?
急危重症看急诊患了急症的病人就可以看急诊.因为这些病人看急诊有意义,像急性心脏的病、急性脑血管的病、急性消化道的大出血、急性的宫外孕、急性的阑尾炎等,对于这些病经过急诊医生和护士的处理,可以迅速控制病情的发展;轻的说,治疗后可以不留后遗症;重的说,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
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院前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接收并治疗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将本院在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接收和治疗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观察组加强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制订统一化的规范处理方案.接诊后快速对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解,给予电话指导,在120急救人员到达之后立即实施急救处理.对比和观察两组的死亡及伤残率等.结果: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和伤残率等做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够挽回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生命,并且降低患者的伤残率.
-
急性脑血管患者的中医辨证饮食宜忌
急性脑血管疾病又名脑卒中、中风,是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多发于中老年人,常见病因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
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数据库系统应用介绍
脑血管疾病在我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给整个社会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救治率明显地得到提高,然而致残率在其存活者中却高达80%以上[1].脑血管病后患者的致残表现在多方面,不仅表现在躯体运动功能方面,而且也表现在认知功能、言语功能、神经功能、精神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
-
55例卒中后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体会
卒中后的精神障碍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很常见,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四大特性[1].故这类病人的精神、心理护理应该引起重视.我院精神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55例卒中后的精神障碍病人,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超声评估吞咽运动的应用现状
吞咽是指将摄入的食物咀嚼形成食团,经口腔运送至胃的过程,通常包含口期、咽期和食管期。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阶段出现异常均可能导致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在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发病率可达30%~78%[1-2],其可影响机体康复,并引起脱水、营养缺乏、吸入性肺炎,甚至导致死亡。因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吞咽障碍的准确评估非常重要。对吞咽困难的评定手段有很多种,包括: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 VFSS)、纤维内镜吞咽功能评估(fiberopticendoscopic examination of swallowing,FEES)、电磁关节造影术(electro-magnetic articulography)、表面肌电图检查(electromyography)、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腭动测量法(palatography)、舌压测定(tongue pressure measurement)、闪烁扫描法(scintigraphy)及各种测量量表。其中,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被公认为诊断吞咽障碍的金标准[3-5],但该方法对病情较重或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该方法对患者有一定的辐射损伤,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重复操作。
-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急性脑血管患者62例,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分析2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而ADL评分呈明显上升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且研究组下降、上升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4.1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在急性脑血管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奥美拉唑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共7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治疗组,患者为36例,该组患者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药物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35例,该组患者采用口服西咪替丁的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4个星期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其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和其患者的临床疗效,可以得出: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其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胜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应用奥美拉唑药物的治疗方式对其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诊断方法和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并发意识障碍患者34例,根据疾病状况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各17例。然后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和观察发现缺血组患者痊愈3例,显效7例,好转4例,有效率为82.4%,明显高于出血组(P<0.05)。结论及时检查和诊断是降低急性脑血管疾病意识障碍患者死亡率的重要举措,意识障碍也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按照患者不同的病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治愈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急性脑血管患者心肌酶谱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析急性脑血管患者的血清心肌酶谱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该院符合标准的急性脑血管患者116例为观察组,均于发病7 d内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即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同时选取116名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和脑出血组相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识障碍组患者的AST、LDH、CK、α-HBDH、CK-MB水平变化和无意识障碍组患者相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肌酶谱的改变,临床可以通过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谱对临床病情轻重与预后的判断。
-
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血管患者肾损害的分析
目的 探讨在采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血管患者时对其肾功能损害情况. 方法 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单独采用甘露醇脱水治疗的患者42例(甘露醇组),单纯采用甘油果糖脱水治疗的患者45例(甘油果糖组),采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脱水患者43例(联合组),对比三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 结果 甘露醇组患者用药2周后,出现肾功能损害比例16.67%(7/42),查尿素氮为(24.29±6.17)mmol/L,肌酐为(228.84±30.77)μmoI/L,甘油果糖组出现肾功能损害比例4.44%(2/45),查尿素氮为(14.38±4.71)mmol/L,肌酐为(160.12±29.45)μmoI/L,联合组肾功能损害比例4.65%(2/43),查尿素氮为(15.19±5.54)mmol/L,肌酐为(170.63±32.84)μmoI/L. 发现甘露醇组患者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受损患者平均尿素氮以及平均肌酐均要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甘露醇联合甘油果糖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脱水效果确切,且用药相对安全,能够减少对肾功能的损害.
-
血清心肌酶谱检测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该院15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58例作为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观察组患者在入院第1、7、14天抽取,对照组体检当天抽取,进行心肌酶谱测定.结果 两组AST、LDH、α-HBDH、CK、CK-MB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好转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恶化患者,好转患者第1、7、14天各项指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结论 心肌酶谱的检测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治疗及预后情况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多器官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多器官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特点。方法采用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患76例病案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76例病患中有33例为两项脏器的衰竭,死亡率为57.57%;21例为3项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为76.19%;18例为4项及以上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为100%。结论当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情况时死亡率将相对更高,无论是年龄还是疾病的特性都会成为死亡风险的因素,因此,及时确诊并采取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院前急诊急救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和分析院前急诊急救对急性脑血管患者急救效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院前急诊急救,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总时间、住院时间、后遗症发生率及梗死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总时间为(2.1±0.2)h、住院时间为(10.2±3.6)d,短于对照组的(4.1±0.6)h、(42.8±5.2)d(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为17.95%(7/39)、梗死再发率为10.26%(4/39),低于对照组的48.72%(19/39)、46.15%(18/39)(P<0.05)。结论院前急诊急救有利于提高急性脑血管患者急救效果,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及梗死再发率。
-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2例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手段,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了康复治疗.在治疗28 d后,通过对神经系统受损情况进行评分,以评价康复治疗的意义.结果 经过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康复组28 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相比,评分存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危重患者的急性脑卒中的治疗
在尽可能寻找急性脑血管病机制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患者支持治疗以保持基本病理生理状况稳定.特别注意监测液体出入量、血清和尿电解质水平以保证适当的液体平衡.对于大面积或进展性脑梗死和大多数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需要在神经科加强护理病房(NICU)中密切观察其生命征.如果没有NICU,患者需要进入内科加强护理病房观察.
-
230 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并发症的治疗分析
目的:急性脑血管病足一种老年人常见病,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其病死率大多是由其并发症引起,积极有效控制并发症,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方法:对我院 2006 年 5 月至 2008 年 8 月收治 230 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全身并发症的防治进行研究总结.结果:230 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 91 例含并会身并发症,经治疗,76 例并发症完全纠正和治愈,15 例死亡.结论:脑血管病急性期并发症的治疗十分重要,通过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死亡率是可以得到减少的.
-
128例急性脑血管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共128例,按照出血、梗死及不同年龄、既往合并慢性疾病情况及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分析MOF数目、MOFS评分及MOFS存活时间。结果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 MOF数目、MOFS存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MOFS评分明显低于脑出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组的 MOF 数量明显少于60~70岁组及≥70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OFS评分及存活时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肺部感染组患者的 MOF数目、MOFS评分高于无肺部感染组, MOFS存活时间明显低于无肺部感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及发病年龄是急性脑血管并发多脏器衰竭发生的重要因素。
-
脑出血的护理
一、脑出血的概念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波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讯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脑出血是我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急性脑血管的20%-30%。年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急性期病率为30%-40%。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
-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方法 对既往五年中护理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同,并能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干预.结论 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可避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