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颅底外科的进展

    作者:袁先厚

    颅底外科的迅速发展是与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进展分不开的.20世纪初颅底外科已开始被重视,但由于颅底解剖结构复杂,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经聚集于颅底,颅底外科进展缓慢,直至近20~30年来颅底外科发展才较迅速,这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包括手术显微镜、显微外科器械如高速微型磨钻等的应用,颅底外科的发展与手术显微镜的使用是极其相关的,加拿大的Parkinson是显微神经外科的开创者之一,他指出手术显微镜作为精细的颅底结构的放大设备取代了眼镜式手术放大镜的作用,在当初,其他的手术领域,如泌尿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已将手术显微镜应用于常规手术时,多数神经外科医生尚不愿使用这种新设备,因为他们才刚刚完成从裸眼到眼镜式手术放大镜的转变;②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如CT、MRI、DSA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包括脑干肿瘤在内的颅底外科的发展;③颅底显微解剖学的进步改进了各种不同的手术入路;④跨学科的通力合作,共同研究颅底外科相关性病变的治疗问题,如与神经麻醉技术、眼耳鼻喉科的合作等;⑤术中脑干诱发电位等神经生理监护以及先进激光的使用.

  • 手术显微镜辅助下疑难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易飞跃

    目的 探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疑难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疑难根管共计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显微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钙化不通根管、器械折断根管、MB2根管、"C" 形根管和再治疗根管的成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显微镜辅助治疗疑难根管的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喉部良性病变显微手术摘除

    作者:陈闽琪;陈立燕

    喉部良性肿物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肥厚、白斑、囊肿等。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以前用间接喉镜或支撑喉镜肉眼下病变摘除,因与患者配合不好或病变组织不能清晰分辨以致疗效欠佳。我院自1996年3月至1998年2月在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摘除喉部良性肿物8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经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诊断为喉部良性肿物患者85例,男23例,女62例。年龄2~74岁(平均33岁)。双侧声带息肉53例,单侧声带息肉15例,双侧声带小结9例,声带囊肿7例,室带肥厚1例。(2)手术设备:手术显微镜:德国Leica,655型。支撑喉镜:上海医疗器械厂。喉显微手术器械:苏州医疗器械厂。(3)手术方法:①麻醉:本组病例均采用经鼻插管静脉给麻醉药(异丙酚2~2.5mg/kg)和肌松药(卡肌宁0.5mg/kg)及芬太尼0.02mg/kg。②手术步骤:支撑喉镜下充分暴露前联合及声带区,显微镜10倍放大后可分辨正常组织及肿物界限。对范围大的息肉、小结及分界明显的肿物,用侧开喉钳钳夹向内侧牵拉,显微喉刀沿基底部将病变切除。对囊肿则分离囊壁后取出或用侧开显微喉钳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前提下尽量剥离囊壁并压迫止血。对伴有声带肥厚的将声带粘膜纵行切开(利用伤口愈合后瘢痕收缩以减少肥厚程度)。手术时间为3~0min。术毕,撤出支撑喉镜及显微镜。(4)术后处理:术后绝对禁声3d,使用抗生素和激素3~4d。

  • 显微镜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志雄;柳雅桢

    目的 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加压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冷凝定位,并与直接检眼镜下定位肉眼下冷凝相比较观察疗效.方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9例(59眼)均由同一术者进行手术,均采用巩膜外加压排除视网膜下液,其中32眼应用显微镜直视下定位和冷凝,27例应用直接检眼镜定位进行同样手术,随访观察3个月~1年比较两组手术的定位准确率,手术时间,复位率.结果 应用显微镜组的定位率达到100%(32/32),一次性复位达到96.8%(31/32),明显优于直接检眼镜组74.0%(20/27),62.9%(17/27),x 2检验,P<0.05.显微镜组裂孔定位和冷凝封闭的平均时间为(7.3±3.6 )min,低于检眼镜组的(10.5±3.8)min,t检验P<0.05.结论 应用显微镜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直视下定位冷凝与传统的直接检眼镜比较具有定位精确、冷凝程度准确、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特点,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 显微镜下脊髓损伤微创处理

    作者:于建农;马云霞;吴煜;庄汝杰;肖鲁伟

    目的总结脊髓损伤后早期显微镜下清创与修复的手术经验.方法脊柱骨折或脱位后路手术经伤椎弓根撬拨复位、植骨完成后,损伤区域在手术显微镜下行挫伤坏死碎片、凝血块清除,修复损伤的微小血管和神经,早期恢复血运.结果 94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 X线摄片及 CT检查示椎体复位率 95% ,且椎管有效容量复原.按 Frankel分级标准,术前 A级 7例术后无变化; 87例患者获得 1~ 2级以上的改善,有效率 93%,其中获 2级以上恢复患者 57例,占有效率的 66%;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 7.6h;镜下平均手术时间 46min;术后平均开始出现功能恢复时间为 36h.结论脊髓损伤早期显微镜下清创和修复有利于减少原发性、继发性损伤反应,降低神经组织水肿,缩短神经功能恢复时间.

  • 显微外科在手外科的应用与进展

    作者:庞水发;常湘珍;张方晨;汪华侨

    显微外科借助手术显微镜,使外科手术从肉眼操作发展到微观操作,实现了以往未能做的手术,不断突破各个"手术禁区",并大大提高手术疗效.在20世纪,显微外科的兴起,从宏观进入微观,我国显微外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开创了多项世界第一的成果.

  • 显微外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作者:朱家恺

    显微外科学是借助手术显微镜进行精细手术的一门外科学的分支.自从其建立以来,一直为外科学各个专科所应用,并为临床医学尤其是手术领域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由于它是一门纵向的学科,它虽有一个"五小"的工作范围,但没有一个实际工作"阵地".各个专科都可以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当各个专科能熟练地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后,那显微外科专业人员就得"班师回朝"了,到后就连个"阵地"都没有.

  • 显微微创技术应用于脊柱相关手术的优势

    作者:李佛保

    显微外科借助手术显微镜使手术从肉眼操作发展到微观操作,以往许多未能做的手术得到开展,且疗效大大提高.上世纪60年代初,断肢(指)再植成功,掀起应用光学放大设备进行微细组织的修复手术的热潮.显微外科技术在相关外科领域得以广为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我国显微神经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赵继宗

    20世纪50年代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其中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三大领域为迅速,推动着医学进步,神经外科是受益大的学科之一.以应用手术显微镜为标志的显微神经外科学,成为近代神经外科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将神经外科学带进一个崭新的阶段.显微神经外科学的建立,使得神经外科的治疗水平明显提高,20世纪80年代,世界神经外科领域普及了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 视网膜脱离巩膜外路显微手术的临床探讨

    作者:梁伟亮;关卫文;余超明;胡小玲

    目的:探讨手术显微镜下行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术中对裂孔的定位,放视网膜下液,及巩膜外顶压冷凝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6例同时行环扎术.术后随访3~9个月.结果: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患眼视网膜冷凝反应均清晰可见.轻度屈光间质混浊不影响眼底病变观察,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21眼中视网膜复位20例,再次手术复位1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3者15例占71.42%.结论: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具有方便、可靠、安全、快捷等优点,提高手术成功率.

  • 上颌第二前磨牙3根4根管1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李红;辛秉昌;滕琦

    目的 探讨上颌第二前磨牙多根多根管的发现及根管治疗方法,以期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例上颌第二前磨牙咬合不适伴冷热刺激痛及自发性痛的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病例通过CBCT明确了患牙的牙根及根管数目为3根4根管,在口腔手术显微镜的辅助下使用机用镍钛器械和热塑牙胶进行了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上颌第二前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借助CBCT和口腔手术显微镜可发现和定位根管,并完成高质量的根管治疗.

  • 口腔手术显微镜下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形成根尖屏障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王吓勇;黄慧芳

    目的:评价根尖孔敞开的恒牙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 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形成根尖屏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临床根尖孔敞开的无牙髓活力的恒牙32颗,口腔手术显微镜下用MTA形成根尖屏障,MTA硬固后进行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术后定期复诊,进行临床检查及X线片影像学评价。结果经3个月~5年的术后复查,32颗患牙临床检查均无不适,X线片显示根尖区低骨密度影像消失或缩小。结论对于根尖孔敞开的恒牙,在口腔手术显微镜下用MTA形成根尖屏障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微创根管治疗术

    作者:吴补领;陈明

    微创根管治疗术是指在根管治疗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多地保存健康的牙体组织,控制根管感染,治愈牙髓根尖周病。在过去的15年,微创概念在牙体牙髓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快速传播与发展,让根管治疗过程更安全、更精确、更高效。微创根管治疗术非常依赖于各种治疗器械与设备的发展,术前需要三维影像设备辅助诊断,术中全程需在根管显微镜或小型放大镜的视野下,配合超声根管荡洗技术、新型根管预备器械、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等来完成整个根管治疗。微创根管治疗是现代根管治疗术中重要的治疗理念,它将重新定义成功根管治疗的标准。本文根据根管治疗中的主要步骤,对完成微创根管治疗包含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

  • 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方法及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张成飞;尹兴;丁瑞宇;林琼光;刘萌;楚小玉;张静;崔静;魏克立

    目的探讨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56个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应用根管治疗显微镜和不同取出方法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器械折断的56个根管中,有41个取出,4个通过断针并根管充填.其中,根管上部断针5个全部取出;根管中部断针28个,25个取出;根尖部断针(包括全根管)23个,11个取出.结论应用适当方法,根管内中上部的断针大部分可取出,根尖部的断针取出较困难.

  • 对国产玻璃体手术设备应用的评价

    作者:张翼飞;郑通枢;徐锦堂

    玻璃体手术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眼后节显微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上的一大革命,使许多过去被认为不治之症的眼疾获得治疗.而设备是开展此项技术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手术显微镜和玻璃体切割机等设备.由于进口设备价格昂贵等原因,使玻璃体手术在我国发展滞后,未能普遍开展[1].为尽快开展该手术和了解应用国产设备可行性,我院应用国产手术显微镜和玻璃体切割机等设备,经动物眼试用后,于1994年3月~1996年8月进行临床玻璃体手术14眼,现报告如下.

  • 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及冷凝技术的应用

    作者:余建洪;赵刚平;朱敏;黄智;吴晓云;雷玉;胡丹

    目的 观察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裂孔定位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89例89眼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眼,术前利用三面镜仔细检查裂孔位置,裂孔大小和视网膜脱离范围;术中预置硅胶块和(或)环扎带,然后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进行视网膜裂孔定位、放液及冷冻.手术结束前检查裂孔是否确实封闭,调整或直接结扎缝线和(或)环扎带,必要时玻璃体腔注入过滤空气.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86眼,再次外路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眼,另有1眼因术后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明显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佳矫正视力提高78眼,不变5眼,下降6眼.术后佳矫正视力在0.3以上者67眼.结论 在简单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中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裂孔定位及冷凝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裂孔定位准确、疗效确实可靠的优点.

  • 手术导航系统及其在骨科中的应用

    作者:徐林

    导航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探险、军事、勘探等许多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图形技术的飞速进展,出现了计算机辅助外科(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CAS)这一崭新领域.由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是将空间三维立体导航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及三维可视化技术与临床手术结合起来,又被称作计算机辅助导航外科.简单地说导航技术可以利用信号传输和接收发射器的位置,通过计算机计算出各位置点的数据,得出所需的各种曲线和角度,使无形的和虚拟的人体各种参数转变成直接的和动画的图像,1986年美国的Roberts率先在神经外科应用手术导航系统,他将CT图像于手术显微镜结合,利用超声定位引导手术,在临床获得成功.近年来,CAS为活跃的领域为骨科.CAOS已经涉及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骨肿瘤和矫形外科.其中,导航系统在脊柱外科和关节外科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辅助骨科导航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edics surgery,CAOS)有可能成为未来骨科手术的首选方案.

  • 声带疾病在喉显微镜下手术124例报道

    作者:汪渡华;曹明根;沙婉芬

    在耳鼻咽喉科中,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囊肿、声带白斑均为常见的声带疾患.临床上一般在表面麻醉下采用间接、直接喉镜施行手术.多年来我们总结中发现该手术方法往往使患者增加痛苦,并易造成声带损伤或病灶切除不彻底.我科于1999年购置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sxe-1手术显微镜后,在全麻下采用支撑喉镜固定应用显微镜进行手术,其术野清晰明亮、立体感强、操作精细彻底,减少复发等优点.在病灶摘除与恢复和改善声带发声功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手术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作者:张勇鹏;徐全芳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国内外治疗颈椎疾病的常用术式,便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治疗在欧美国家非常普遍[1-2]。我科从2011年1月开始应用手术显微镜至2013年10月,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 耳内镜下耳外科微创手术

    作者:杨仕明;韩东一;杨伟炎

    耳外科兴起于 19世纪,但取得突破性进展则是在 20世纪中叶. 1952年, Wullstein将手术显微镜用于耳科手术,奠定了耳显微外科的基础.随后,手术显微镜得以广泛应用,使中耳显微外科技术不断提高.继之,显微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内耳和桥小脑角的手术,进而开创了耳神经外科的先河,并促进耳科医师开展颅底外科和侧颅底外科 [1].至今,手术显微镜一直是耳外科常用的手段.手术显微镜因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高质量的放大图像 ,四十多年来在中耳手术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术者只能观察物镜轴线正前方的结构 ,隐蔽部位的手术操作往往需要人为地破坏中耳腔正常结构 ,为后期功能重建增加了很大难度.在耳神经外科方面,也同样存在如何彻底清除病变和保存功能的问题 [1].因此,对耳外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微创技术 (minimally invasive technique)正是为实现功能外科的要求应运而生,是近年来随科技发展建立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它要求手术中尽可能少地损伤健康组织结构 ,在安全、准确、有效去除病变的基础上,减少创伤,保护功能,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2].为了达到微创的要求, 20世纪 90年代以后,国内外学者相继采用耳内镜作为耳及神经耳科手术操作的辅助手段,取得了可喜进展 [3~ 7].

220 条记录 9/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