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丁司特治疗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鸿;陶泽璋;严能兵;梁晋军;王鹏举;王锦云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组胺H1受体拮抗剂氯雷他定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异丁司特治疗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异丁司特组35例,氯雷他定组34例.采用记分方法比较2种药物对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缓解.结果:异丁司特对临床症状总积分和体征总积分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氯雷他定(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异丁司特组治疗后3、7、14d的症状和体征的记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异丁司特能有效缓解类同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可靠的疗效和安全性,对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小能采取加大类固醇剂蘑或延长疗程的方法,可采用白三稀受体拮抗剂--异丁司特治疗.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吸入性皮质激素在变应性鼻炎中的应用

    作者:瞿申红;李添应;陈彦球;林志斌;欧志英

    目的:探讨吸入性皮质激素(ICS)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s)联合应用对变应性鼻炎(AR)的影响.方法:将对ICS无反应的47例患者用LTRAs孟鲁斯特治疗2周,其中单独应用孟鲁斯特26例(B组),与糠酸莫米松合用21例(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和口服维生素C的10例AR患者为对照组(A组),治疗前后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对各组间症状进行评分.结果:在AR患者中有少部分患者对激素不敏感; 且出现的比例在并发有哮喘症状的AR患者中较其他无并发症状的患者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症状控制更为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S不敏感的AR患者可以选择LTRAs辅助治疗;并可同时用ICS和LTRAs控制AR的症状.

  • 白三烯研究进展及其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作者:罗鸿;陶泽璋;龚树生;孔维佳

    白三烯(leukotrienes,LT)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的代谢产物及炎性递质,也膊被认为是一种致敏性慢反应物质,是由白三烯C4(leukotriene C4,LTC4)、白三烯D4(leukotriene D4,LTD4)及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组成.

  • 地氯雷他定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腔灌洗液中血栓素B2和白三烯的影响

    作者:赵宇;Van Hasselt C A;吴港生;黄约爱;梁秉中

    目的:观察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的鼻腔灌洗液(NLF)中血栓素(TX)B2和白三烯(LTs)水平及地氯雷他定对这些递质的影响.方法:将36只豚鼠分为阳性对照组、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2只.阴性对照组未予抗原致敏和激发,阳性对照组和地氯雷他定治疗组经卵白蛋白局部致敏,卵白蛋白溶液反复局部激发后,收集并测定各组NLF中TXB2和LTs水平.结果:NLF中,阳性对照组TXB2水平[(271.8±36.5)pg/1mlNLF]较地氯雷他定治疗组[(156.4±34.0)pg/1mlNLF]及阴性对照组[(62.1±16.0)pg/1mlNLF]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地氯雷他定治疗组较阴性对照组高(P<0.01).阳性对照组LTs水平[(114.5±40.0)pg/1mlNLF]较地氯雷他定治疗组[(66.0±16.7)pg/1mlNLF]及阴性对照组[(12.4±2.3)pg/1mlNLF]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地氯雷他定治疗组较阴性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中,其NLF中的TXB2和LTs水平在抗原激发后显著升高;地氯雷他定能显著抑制TXB2和LTs水平,提示地氯雷他定的治疗机制与抑制TXB2和LTs的产生或释放有关.

  • 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轻度哮喘患儿血白三烯的影响

    作者:吕广秀;来文;晋晓艺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轻度哮喘患儿血白三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39例轻度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08例.治疗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mL,im,qod,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 mg;对照组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 mg.两组均以36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相同时间血白三烯的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92.6%(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白三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可明显降低轻度哮喘患儿血白三烯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哮喘30例

    作者:刘光辉;祝戎飞;王忠喜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过敏性哮喘患者30例给予孟鲁司特10 mg·d-1,连用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8周,进行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检查,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所得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0例治疗前症状评分为(5.8±1.1)分,治疗2周为(3.4±1.4)分,治疗8周为(0.8±0.6)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前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2.301±0.262) L、(80.2±18.6)%,治疗2周分别为(2.629±0.499) L、(91.4±15.7)%,治疗8周分别为(2.792±0.522) L、(98.0±21.3)%(P<0.01);治疗前大呼气流量(PEF)及PEF占预计值百分比为(174.0±54.9) L·min-1、(37.0±10.7)%,治疗2周分别为(243.9±81.7) L·min-1、(52.5±20.5)%,治疗8周分别为(254.3±73.3) L·min-1、(54.0±14.7)%,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期间未发现一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结论:孟鲁司特能显著改善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孟鲁斯特致不良反应2例

    作者:李志敏;王伟群

    孟鲁斯特(又名顺尔宁)是一白三烯拮抗剂(浙江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F1454).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现将我科用孟鲁斯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生的2例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 抗哮喘药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朱琳;邓婕;宋洪涛

    目的:综述三类常用抗哮喘药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较为全面地概况了β2受体激动荆,白三烯调节剂和糖皮质激素三类常用抗哮喘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结果:ADRB2、LTC4S、ALOX5和NR3C1等基因的多态性能够影响三类常用抗哮喘药物的治疗反应.结论:了解抗哮喘药物治疗反应和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可以用于指导用药前的预测试验,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强疗效.

  •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何小波;殷义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逐溉发展的不完全可逆性气流阻塞为特征,其发病机制包括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症,多种炎性因子如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三烯B4(LTB4)参与其中.本文就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及部分机制进行探讨.

  • 难治性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作者:朱建军

    临床上仍约有5% ~10%的哮喘患者,经常规治疗(包括大推荐剂量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仍难以控制[1],被称为难治性哮喘.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定义为:经第4级治疗方案,即2种或2种以上的控制药物加缓解药物(中高剂量的ICS联合LABA、白三烯调节剂或缓释茶碱并按需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仍不能取得满意控制水平的哮喘[2].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刘亚平

    目的:观察顺尔宁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观察2组喘憋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7天内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7.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尔宁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改善患儿的喘憋症状及减轻肺部体征有明显的疗效,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 顺尔宁 白三烯
  • 孟鲁司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

    作者:梁松荣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甲泼尼龙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中重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孟鲁司特组予静脉应用甲泼尼龙,口服孟鲁司特,对照组仅静脉应用甲泼尼龙;记录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所用甲泼尼龙总量等情况.结果: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孟鲁司特组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体征消失所用甲泼尼龙总量,孟鲁司特组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可缩短控制哮喘发作所用时间,可减少控制哮喘发作时的激素用量,可减轻大剂量应用激素所致副作用.

  • 白三烯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卫民;梁标

    白三烯(LTs)是花生四烯酸(AA)经5-脂氧合酶(5-LO)途径代谢的产物,是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其可促进炎性细胞在气道的聚集,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增加及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气道重塑,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抗白三烯类药物治疗哮喘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 成人哮喘慢性持续期肺功能与白三烯水平相关性研究

    作者:银维谋;李凤献;韦彩周;韦碧妙;冯广弘;农向阳;覃雪军

    目的:观察机体白三烯水平与成人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及FEV1值的相关性,探讨白三烯水平对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募集成人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按常规吸入福莫特罗/布地奈德进行基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用ELISA检测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FVC值及FEV1值。同时募集健康对照者40例,检测尿LTE4水平。比较健康对照者与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哮喘患者尿LTE4水平的差异,以及FEV1/FVC及FEV1值与尿LTE4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1)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及重度持续期哮喘患者尿LTE4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严重度增加尿LTE4浓度也升高。2)初始治疗前中度持续期患者FEV1/FVC及FEV1值与尿LTE4浓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度持续的哮喘患者肺功能与体内白三烯水平关系更为密切,中、重度持续的哮喘患者初始治疗时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能会更快改善肺功能。

  •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缓解期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钟敏

    老年支气管哮喘一般病情较长,肺功能损害严重,长期反复发作易并发其他脏器功能的损害.多项研究显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montelukast)是一个特异性较强的药物,它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用量.本研究使用孟鲁司特治疗缓解期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同时作随机对照研究,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肺泡灌洗液中白三烯水平研究

    作者:黄寒;钟礼立;彭力;厉娟;林琳

    目的 检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LTB4及CysLTs水平,探讨RMPP患儿病变局部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RMPP患儿(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及相关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等将42例RMPP患儿分为特应性组(11例)和非特应性组(31例).以同期因支气管异物在该院住院,异物取出4周后纤维支气管镜复查的患儿为对照(12例).对RMPP患儿及对照患儿BALF中细胞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BALF中LTB4及CysLTs水平.同时测定BALF标本的蛋白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RMPP组患儿BALF中细胞总数上升(P<0.05),其中以中性粒细胞上升为主(P <0.01);RMPP组患儿BALF中LTB4及CysLTs较对照组儿童均有升高,其中LTB4显著升高(P<0.05),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LTB4浓度呈正相关(γ=0.742,P<0.01).特应性组及非特应性组BALF中CysLTs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特应性组较非特应性组BALF中CysLTs有显著升高(P<0.05).特应性组及非特应性组BALF中LTB4较对照组均有升高,以特应性组升高为甚,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RMPP患儿BALF细胞数显著增加,尤以中性粒细胞为甚,LTB4可能参与了RMPP患儿气道炎症的变化调节.在具有特应性体质患儿LTB4的水平高于非特应性体质者.RMPP患儿BALF中CysLTs升高不明显;但具有特应性体质患儿CysLTs含量升高明显,提示CysLTs的水平可能与机体的过敏状态相关.

  • 5脂氧合酶途径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葛颂;刘新峰

    白三烯是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由花生四烯酸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生成,其中5脂氧合酶是关键酶,因此该反应途径称为5脂氧舍酶代谢途径.近年来发现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阻断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5脂氧合酶代谢途径的基因多态性也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本文就5脂氧合酶途径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白三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武生;刘新峰

    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机制,白三烯是参与炎症反应的一种重要炎性介质.本文综述了白三烯及其代谢途径中的相关物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以及抗白三烯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疗效与自三烯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吴婕翎;陈爱欢;彭秋莹;陈荣昌;钟南山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半胱氨酰白三烯合成与分泌水平与吸入糖皮质激素(ICS)疗效个体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32例5~12岁已规律使用ICS 6个月以上非急性发作期哮喘儿童,按病情控制程度分为ICS控制良好组(14例)与ICS控制不良组(18例),取1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L)白三烯C4合成酶(LTC4S)mRNA表达与尿白三烯E4(LTE4)分泌水平.LTC4S mRNA表达水平以qCt值表示,qCt值与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结果 哮喘儿童组PMNL LTC4S mRNA表达(qCt值:1.12±0.27)明显高于对照组(qCt值:1.42±0.12),P<0.05.ICS控制不良组PMNL LTC4S mRNA表达水平高(qCt值:1.03±0.17),与ICS控制良好组(qCt值:1.24±0.33)和健康对照组(qCt值:1.42±0.1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分别P<0.05和P<0.01).3组间尿LTE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哮喘儿童外周血LTC4S mRNA表达水平增高,且规范使用ICS控制不良患儿显著高于ICS控制良好患儿,提示体内白三烯水平增高可能与ICS控制不良有关.

  • 孟鲁司特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白三烯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洁;潘家华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三烯B4及尿白三烯E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12月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75例随机分为孟鲁司特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片(4 mg),每晚1次,连续口服7 d;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三烯B4及尿白三烯E4水平,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对血清白三烯B4及尿白三烯E4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白三烯B4及尿白三烯E4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孟鲁司特治疗组血清白三烯B4及尿白三烯E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显著(P<0.05);孟鲁司特治疗组咳嗽、喘息、肺部喘鸣音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P<0.05);血清白三烯B4与尿白三烯E4水平存在正相关(r=0.723,P<0.05)。结论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与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三烯B4及尿白三烯E4水平有关。

356 条记录 14/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