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5-脂氧酶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喘息发生中的意义探讨

    作者:黄柳一;岳智慧;王青梅;孙良忠

    目的:探讨血5-脂氧酶(5-LO)及5-脂氧酶激活蛋白(FLAP) mRNA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喘息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20例毛细支气管炎及无喘息下呼吸道感染(LRTI)患儿鼻咽分泌物并检测RSV.RSV阳性者为病例组,其中毛细支气管炎伴喘息17例为A组,无喘息LRTI8例为B组;同期入院非感染性外科疾病术前患几10例为对照组.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外周血5-LO及FLAP mRN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5-LO及FLAP mRNA水平均高于B组及C组(P<0.05或0.01).结论:RSV感染患儿伴喘息者5-LO及FLAP mRNA水平明显高于无喘息者,提示白三烯可能参与RSV感染患儿喘息的发病.

  • 孟鲁司特在儿童哮喘的治疗作用——附82例报告

    作者:陈树立;张雪峰;常艳美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2例6岁以上中、重度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盂鲁司特疗效观察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控制率(59%比17%)和治疗后吸入肾上腺皮质激素剂量[(105±42)μg/d比(340±227)μg/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孟鲁司特安全有效,有助于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用量.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呼吸系统之支气管哮喘专题

    作者:吴为群

    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5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有关支气管哮喘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疾病;B.气道高反应性;C.治疗此类气道炎症有效的药物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氨茶碱、白三烯受体拮抗药;D.重症哮喘应注意充分补液及应用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E.重症哮喘应及早使用吗啡.

  • 热毒宁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尿白三烯水平的干预作用

    作者:叶雨华;何雄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尿白三烯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白三烯水平、 咳嗽症状改善情况、 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尿白三烯水平、 咳嗽症状改善情况和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其中一个作用靶点可能是拮抗白三烯受体,值得进一步研究.

  • 过敏性疾病怎样用药

    作者:陈金伟

    过敏是指机体对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食物等)的过度反应,在反应中释放炎性介质组胺、5-羟色胺和慢反应物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其中以组胺为主要,引起过敏反应性炎症,出现皮疹、皮肤瘙痒、支气管哮喘等症状。过敏性疾病是指因过敏所致的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季节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其发生除与外因(过敏原)有关外,还与内因(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白三烯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芬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的哮喘,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与典型哮喘相似,两者均以持续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为特点,平均约有30%的CVA患儿终发展为典型哮喘.白三烯(LTs)是体内重要的炎症介质,LTs及其拮抗剂在CVA的发病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在CVA的治疗对策中,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众多合理、有效的指导与治疗选项中,LTs拮抗剂不失为一项有效、安全的选择.该文就CVA与LTs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白三烯研究进展

    作者:何爽;代艳;杜华

    白三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前炎症介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在许多疾病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目前对白三烯及其受体的下游信号传导与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本质的研究以及白三烯调节剂的临床应用前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变应性鼻炎患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L-17、IL-2、IL-9和白三烯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作者:杨培培;冯纬纭;叶辉信;黄卓燕;李婕;黄瑾明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IL-2)、白介素9 ( IL-9)和白三烯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 AR患者90例,根据疾病活动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各30例,分别采用半定量PCR、免疫组化法检测外周血、鼻黏膜组织IL-17、IL-2、IL-9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S-IgE、白三烯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结果 外周血、鼻黏膜组织中轻度组IL-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重度组(P<0.05),重度组IL-9、IL-1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5). 重度组外周血S-IgE、白三烯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5). IL-2与AR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关系、IL-9、IL-17、S-IgE、白三烯与 AR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S-IgE、白三烯、IL-2、IL-9、IL-17在AR的发生发展中均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其表达水平与AR的疾病活动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检测其表达水平对临床判断AR的炎症活动程度有一定价值.

  • 磷脂酶A2活性与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艳;陈莉延;梁标

    目的 研究磷脂酶A2(PLA2)活性及其相关炎症介质在肺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64只3月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肺纤维化模型组(B组),每组于给药后第3、7、14、28d各随机处死8只,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肺组织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含量、PLA2活性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前列腺素E2(PGE2)、白三烯C4(LTC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变化.结果 第3、7、14、28d,模型组肺组织匀浆中PLA2活性和BALF中的PGL2、LTC4及TGF-β1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肺组织HyP含量于第7d开始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第28d达高峰.相关性分析显示,PLA2与LTC4、PGE2,TGF-β1及HyP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LTC4、PGE2及TGF-β1三者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PLA2可能通过LTC4、PGE2、TGF-β1在体內综合作用结果参与了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

  • 寻常痤疮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的检测分析

    作者:陈静宇;王雷;吴红;程桃英

    目的 探讨白三烯(Letukotriene,LT)在寻常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65例寻常痤疮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三烯浓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寻常痤疮患者组血清LTB4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痤疮患者组血清LTC4、LTE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痤疮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LTB4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各级痤疮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LTC4、LTE4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级痤疮患者组血清LTB4、LTC4、LTE4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三烯B4可能在寻常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与寻常痤疮的病情轻重程度无关.白三烯C4、白三烯E4可能未参与痤疮的炎症过程.

  • 孟鲁司特钠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白三烯E4水平的影响

    作者:曲桂红;孙志芬;张媚霞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尿白三烯E4(uLTE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COPD患者(COPD组),并选择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COPD随机分为常规组(n=30)与孟鲁司特组(n=30),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的uLTE4水平,并比较常规组和孟鲁司特组患者治疗前后的uLTE4水平、FEV1/FVC和FEV1/预计值、圣乔治问卷(SGRQ)评分。结果 COPD组患者的uLTE4为(214.35±32.81) pg/(mg·尿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1.45±18.29) pg/(mg·尿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EV1/FVC、FEV1/预计值在孟鲁司特组为(56.42±7.53)%、(55.62±5.41)%,均较治疗前的(52.46±6.14)%、(51.54±6.22)%有了明显的提高,uLTE4水平为(180.19±28.63) pg/(mg·尿肌酐)及SGRQ评分为(30.56±5.37)分,较治疗前的(213.24±33.2) pg/(mg·尿肌酐)、(40.83±6.43)分降低明显,且孟鲁司特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52.32±7.81)%、(52.15±6.27)%和(210.84±31.41) pg/(mg·尿肌酐)、(39.68±5.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E4在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明显增高,孟鲁司特治疗COPD可有效降低uLTE4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过敏性紫癜患儿尿白三烯E4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叶成海;张燕钦;黄惠仪;杜雄章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尿白三烯E4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检测4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18例为紫癜性肾炎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尿LTE4水平.结果 对照组尿LTE4:(132.07±20.71)ng/L,HSP尿LTE4:(704.31±118.66)ne/L,HSPN尿LTE4:(1 185.21±208.39)ne/L,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SP、HSPN、对照组间尿LTE4两两比较,差异有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三烯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白三烯可预测HSP的严重性及预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过敏性紫癜治疗上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 白三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意义

    作者:严能兵(综述);罗鸿(审校)

    白三烯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炎性介质,是从花生四烯酸脂氧代谢过程中得到的具有共轭三烯结构的二十碳不饱和酸,白三烯主要由炎性细胞合成,其受体广泛富含于炎性细胞颗粒和其他组织中,作为重要的炎性介质,在气道炎症中起着效应物质的作用,促进平滑肌痉挛和血管扩张。白三烯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研究,对于免疫以及发炎、过敏的治疗都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对白三烯的生物学特性、测定方法及白三烯与疾病的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脂氧素研究进展

    作者:吴升华;何祚光

    脂氧素是花生四烯酸的一类脂氧化酶产物,近年来,对脂氧素的合成途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在疾病中的变化与作用、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许多进展.

  • IL-13IL-18LTB-4在哮喘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作者:刘永生;段莉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8(IL-8)、白三烯(LTB-4)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选择健康者、哮喘急性发作者、临床缓解者各36例.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IL-13、IL-18、LTB-4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哮喘患者血清IL-13、IL-18、LTB-4水平急性发作者显著高于缓解者,且两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L-13、IL-18、LTB-4参与了哮喘慢性炎性反应的形成,检测IL-13、IL-18、LTB-4可评估哮喘病情发展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三烯及免疫功能指标测定的意义

    作者:王智斌;李兰;谭太昌

    目的 检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白三烯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水平;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流式细胞仪用于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白三烯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血清IgM水平升高,P<0.05;血清IgE水平升高,P<0.05;T细胞亚群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D3+CD4+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3+CD8+检测结果升高、CD3+CD4+/CD3+CD8+比值降低,P<0.05.结论 部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能存在免疫缺陷,血清白三烯水平升高,血清IgA水平降低,IgE水平升高,有助于呼吸道、肺部感染的形成,可能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和哮喘的因素之一.

  • 51例哮喘患儿白三烯和C反应蛋白检测分析

    作者:杨裕明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的白三烯(LTE4 )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以及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31例、哮喘缓解期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比浊法测定患儿尿液LTE4和血清CRP.用孟鲁司特钠片辅助治疗.结果 哮喘发作期、缓解期患儿尿中LTE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哮喘发作期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CR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期患儿LTE4、CRP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LTE4在哮喘患儿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其高水平表达可加重哮喘.CRP则与哮喘伴感染或并发症有关.

  • 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广秀;晋晓艺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方法:67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咀嚼片,≥10岁10 mg/d,<10岁5 mg/d,疗程为1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和尿中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优于对照组(84.4%)(x2=3.24,P>0.05),但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之间的白三烯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三烯参与了HSPN的发病过程,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HSPN有效.

  • 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温晓娜;孟舒献

    防治哮喘的常用药物有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M胆碱受体阻滞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白三烯等,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对抗哮喘药物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哮喘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邓渝林;刘皋林

    哮喘是一种以呼吸道炎症和支气管高度敏感为特征的病理现象,了解炎症过程和治疗目标有利于哮喘的处置.哮喘中敏感气道对特定抗原的反应有速发型哮喘反应(EAR)和迟发型哮喘反应(LAR)之分.EAR由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前列腺素D2(PGD2)和含硫肽白三烯等具有气道收缩作用的介质造成.在抗原进入体内4h~6h后,嗜中性和嗜酸性白细胞迁移到呼吸道,从而导致LAR的发生.炎症和气道狭窄为LAR的特点.

356 条记录 16/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