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米力农与卡维地洛联用对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京炬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力衰竭的症状,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由于40%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副作用[1],致心力衰竭恶化,所以其应用于严重心力衰竭受到了限制.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对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产生持续的正性肌力作用[2].本实验旨在观察间断应用米力农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联用卡维地洛后的临床效应.

  • LY294002对人卵巢癌细胞中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晓宁;辛晓燕;王晓峰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体外培养的高转移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H08910PM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 经细胞培养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实验技术,将实验数据进行Dumengt t检验.结果 LY294002处理组细胞ILK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LY294002作用浓度的增加,ILK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P13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人卵巢癌H08910PM细胞中ILK表达的调控,LY294002可以抑制ILK在蛋白和转录水平的表达.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其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在抗分支杆菌方面的作用

    作者:张忠顺;肖和平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回顾1.青霉素的发现及头孢菌素类的发展Tyndall于19世纪下半叶观察到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能拮抗细菌生长,并作了记载,但对拮抗现象是否由于青霉素的存在还不清楚.

  • ACEI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原则和选药方案

    作者:卜培莉

    心力衰竭(HF)是由于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损害了心室的充盈或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1]随着人口老龄化、急性心肌梗死生存率增高和心衰患者寿命的延长,HF患者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ACC/AHA在1995年首次发布了心衰的评估与处理指南,并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进行了修订.[1,2]Hf的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和疲乏,造成运动耐力受限和体液潴留,不是所有病人都有容量负荷过重,因此2005年指南用"心力衰竭"取代传统术语"充血性心力衰竭".

  • 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孔霄;高春燕

    目的 探讨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地参游离酚的酚含量,并采用HPLC对其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通过体外实验,以抑制率为指标,测定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 地参游离酚的酚含量为502.33~ 586.53μg GAE/mg EDW,主要酚类化合物是迷迭香酸,含量为319.70~ 400.46 μg/mg EDW;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及胰脂肪酶均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地参游离酚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值范围为0.238 4~1.2818 g/L,抑制胰脂肪酶的IC50值范围为2.030 5~3.042 7 g/L.结论 地参游离酚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作为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剂.

  • 服用强心药勿随意增加剂量

    作者:刘芸

    强心药物主要从含强心甙的植物中提取,所以医学上又把强心药称为强心甙.由于强心甙的治疗剂量已接近中毒剂量的60%,因而用药不当,或同时应用排钾利尿剂时,很容易出现中毒反应.从我国发布的居民用药安全报告中我们可以得知,自主用药已经成为了居民安全用药的隐患.其中,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强心药存在着一定误区.强心药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出量的作用,是治疗各种慢性心力衰竭及某些心脏手术后的常用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肌收缩力严重损害时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心药主要有强心苷类和非苷类(包括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钙敏化剂、β受体激动剂等).由于强心药适用于心衰竭,而不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没有掌握正确的用药原则而造成不良的服用效果,因此,掌握正确的服药原则十分重要.

  • 中药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大面积烧伤后胰腺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晓彬

    临床上,大面积烧伤后并发胰腺损伤的病例较多[1],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广谱酶抑制剂,可有效保护重要脏器.中药清胰汤具有清热解毒,泻腹通便,活血化瘀之功效.笔者应用中药清胰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大面积烧伤后胰腺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对象为我院自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20例住院患者,20例确诊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治疗组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60岁、平均(42.3±3.8)岁,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2例.对照组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30~60岁、平均(43.8±3.2)岁,其中重症胰腺炎患者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抗HIV活性植物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左国营;段德良;张志军;徐筱杰

    以鞣质为代表的植物多酚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大类次生代谢物,这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随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对植物多酚作为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药物先导化合物进行了筛选,希望从中找到有效药物.

  • 骨碎补与夜交藤组合物对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吴慧平;陈建伟;许婷婷;席昱;戴晓明

    目的:研究骨碎补与夜交藤组合物对α-糖苷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设酶、骨碎补与夜交藤组合物的提取物、拜唐苹阳性药和空白对照,以及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空白对照.把阳性药和以上中药组合物的提取物,加入到α-淀粉酶和α-麦芽糖酶不同微量反应体系中,分别用Bernfeld法、葡萄糖氧化酶(GOD)法测其酶活性.结果:骨碎补与夜交藤组合物的水提物和浸膏对α-糖苷酶中的α-麦芽糖酶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拜唐苹的作用一致,其抑制存在量效关系,但呈可逆性、混合性抑制.结论:骨碎补与夜交藤组合物的水提物、浸膏是对α-糖苷酶起抑制作用的主要部位.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作者:钱静

    1病因病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生育年龄妇女日趋增多的常见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易于侵润和复发,是个令人困惑的难治之症[1].西医的主导理论是经血逆流、种植和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内膜之种植与生长要完成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三部曲",激素和受体在促进和抑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局部的或盆腹腔的各种酶、酶抑制剂、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亦在其中产生影响.可概括为EM患者处于一种免疫功能降低状态,反流入盆腔的内膜碎片不能被正常地清除,并在雌激素、细胞因子和酶的作用下,形成异位病灶,产生临床症状[1].同时,异位灶在增长过程中需要新生血管供血,故血管形成因子具有重要作用[2].

  • 磷脂酰肌醇3激酶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激活γδT细胞的影响

    作者:王克强;侯彦强;段衍超;陈岱韻;吴家锋;刘晶;王雅姝;李清华

    目的 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CD3单克隆抗体(CD3mAb)活化的T细胞及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激活γδT细胞的影响,探讨PI3K在CD3 mAb活化的T细胞及Mtb-Ag启动的γδT细胞TCR途径信号转导中作用.方法 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CD3 mAb、佛波醇酯+离子霉素(PMA+IM)、Mtb-Ag刺激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T细胞和γδT细胞0、6、12、24、48 h和72 h的CD69分子的表达情况.PBMC经LY294002(0、0.4、2、10 μmol/L)处理后再刺激培养,用EIA试剂盒检测CD3 mAb和PMA+IM刺激组CD3+T细胞白细胞介素(IL)-2的含量;经CD3 PE和CD69 FITC、γδ PE和CD69 FITC双染后,检测LY294002对CD3 mAb活化T细胞和Mtb-Ag活化的γδ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数培养扩增10 d的细胞数量.结果 用CD3mAb刺激24 h CD3+T细胞和γδT细胞CD69的表达均达高峰(均在56%左右),用PMA+IM刺激6h,均达高峰(均在99%左右),用Mtb-Ag刺激24 h,亦均达高峰,但CD3+T细胞和γδT细胞CD69的表达分别为(16.0±0.0)%和(75.2±0.7)%,3组同时间点CD3+T细胞CD69的表达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γδT细胞CD69的表达在PMA+IM刺激组高于CD3 mAb刺激组和Mtb-Ag刺激组(均P<0.05),后两组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用LY294002终浓度分别为0、0.4、2、10 μmol/L处理的样本,CD3 mAb刺激组CD3+T细胞CD69的表达分别为(52.0±0.5)%、(46.3±0.4)%、(33.2±0.4)%和(19.1±0.0)%;Mtb-Ag刺激组γδT细胞CD69的表达分别为(66.2±0.6)%、(58.4±0.5)%、(38.1±0.3)%和(19.3±0.1)%.0、0.4、2、10 μmol/L LY294002处理CD3+T细胞后,CD3 mAb刺激组IL-2的含量分别为(561.1±86.2)、(477.0±75.5)、(280.3±53.9)、(36.0±8.7) ng/L,PMA+IM刺激组为(1 922.2±371.3)、(1 928.3±381.7)、(1 938.1±262.1)、(1 915.4±201.6)ng/L.CD3+T细胞的总数由培养前的1.5×106分别增殖到(35.6±8.4)×106、(31.1±7.3)×106、(18.7±5.0)×106和(7.0±2.0)×106;γδT细胞的总数由培养前的1.5×106分别增殖到(7.0±1.1)×106、(4.7±1.0)×106、(1.3±0.8)×106和(0.2±0.1)×106.结论 Mtb-Ag可特异性的激活γST细胞,其活化信号转导需通过TCR通路,LY294002对CD3 mAb活化的T细胞及Mtb-Ag启动的γδT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发育和感染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易德保;王秀虎;肖小芹;舒景丽

    目的 探索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发育和入侵宿主细胞能力的影响,寻找弓形虫发育和入侵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为弓形虫病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建立弓形虫病BALB/c小鼠模型,观察体外培养和小鼠体内速殖子发育在蛋白酶抑制剂作用下的形态变化,观察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感染鼠存活时间的影响. 结果 加入蛋白酶抑制剂,体外培养和小鼠体内发育的速殖子部分发生形态变化;蛋白酶抑制剂+弓形虫感染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弓形虫感染+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后的小鼠生存时间分别为Aprotinin组(204.8±5.2) h,Cystatin组(288.4±4.3) h,Pepstatin组(289.5±6.2)h,对照组(91.2±6.7)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丝氨酸蛋白酶、半光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弓形虫发育和入侵宿主细胞中起关键作用,相应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弓形虫发育和入侵细胞有明显影响,尤以Pepstatin的作用更显著.

  • 3',4',5,7-四(二乙基磷酰基)-木犀草素对碱性脂肪酶活性影响机制的研究

    作者:陈玉保;胡佑帆;熊芳琪;刘欣;彭国平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3',4',5,7-四(二乙基磷酰基)-木犀草素对碱性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3',4',5,7-四(二乙基磷酰基)-木犀草素作为抑制剂,以改进后的铜皂法测定脂肪酶活性,测定3',4',5,7-四(二乙基磷酰基)-木犀草素的浓度与脂肪酶活性的关系,得出该化合物对脂肪酶活性影响,并测定其 IC50值。
      结果该化合物对碱性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为非竞争性抑制,其 IC50为3.17×10-7 mol/L。米氏常数 Km=100 mmol/L,抑制常数 Ki=2.7×10-7 mol/L。
      结论3',4',5,7-四(二乙基磷酰基)-木犀草素对碱性脂肪酶的抑制机制是其与酶的活性部位以外的基团作用而导致酶活性降低,呈非竞争性抑制。

  • 结核分枝杆菌FtsZ抑制剂的筛选和活性研究

    作者:林媛;朱宁屿;蒋建东;司书毅

    目的筛选结核分枝杆菌 FtsZ 的特异性抑制剂,为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
      方法应用本实验室已经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 FtsZ 抑制剂筛选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获得能够抑制 FtsZ 的化合物202E,对其进行 IC50以及分子水平活性测定,并利用 DS 4.0软件将化合物202E 与 FtsZ 的活性位点进行对接。
      结果化合物202E 能够抑制结核分枝杆菌 FtsZ 的 GTP酶活性,其 IC50为15.46μmol/L。202E 还能够抑制 FtsZ蛋白的聚合。通过分子对接,发现202E 能够与 FtsZ 的GTP 结合位点结合,抑制 FtsZ 的 GTP 酶活性。
      结论化合物202E 是活性较好的结核分枝杆菌 FtsZ 抑制剂。

  • 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高通量抗结核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周爽;蒙建洲;关艳;胡辛欣;司书毅;肖春玲

    目的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新型高通量抗结核药物筛选模型,筛选丙氨酸消旋酶的抑制剂,获得以丙氨酸消旋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先导物。
      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基因组为模板,pET28a表达质粒为载体,将 alr 基因克隆至 pET28a ,构建pET28a:alr 重组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得到重组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通过测定反应产物 NADH 在340 nm处光密度变化速率,检测酶反应活性,构建并优化该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化合物库进行筛选;测定活性化合物 IC50以及对结核分枝杆菌的 MIC。
      结果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 alr 基因的表达载体;得到了纯度较高的重组丙氨酸消旋酶,测得该酶的比活力为13.53 kU/mg;所建立的丙氨酸消旋酶高通量筛选模型稳定性高,符合高通量筛选的要求;通过对70000个化合物进行筛选,得到了5个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其中,IMB-XZ5对结核分枝杆菌的 MIC 为4~8μg/ml,且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结论建立了稳定性好、灵敏度较高的结核分枝杆菌丙氨酸消旋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筛选得到了具有较好抗结核活性的丙氨酸消旋酶抑制剂。

  •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莽草酸脱氢酶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陈小娟;崔佳飞;杨延辉;关艳;张雪莲;肖春玲

    目的 建立以结核分枝杆菌莽草酸脱氢酶为靶点的新型抗结核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用此模型筛选莽草酸脱氢酶抑制剂;进一步评价化合物对莽草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表达并纯化结核分枝杆菌 H37Rv 莽草酸脱氢酶;利用还原型辅酶 II(NADPH)在溶液中的光吸收,测定酶的活性,构建了该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用 Z′因子法评价该模型的可靠性,并对 5 万余个化合物进行筛选;测定了各抑制剂的 IC50 并对抑制剂 6186050 的酶抑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菌液稀释法评价了抑制剂对某些临床分离菌株包括耐药菌株的影响.结果 得到了重组莽草酸脱氢酶;测得比活力为 20987 U/mg,所建的莽草酸脱氢酶高通量筛选模型 Z′因子为 0.76,符合高通量筛选的要求;对 5 万余个化合物进行筛选得到 9 个抑制率较高的化合物;抑制剂 6186050 为竞争性可逆抑制剂;抑制剂 6230384 和 6186050 对海分枝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都是 32 μg/ml.结论 建立了稳定性好、灵敏度较高的结核分枝杆菌莽草酸脱氢酶抑制剂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应用该模型筛选得到的抑制剂可能具有抑菌活性.

  • 应用双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

    作者:张舒林;张汴娜;徐兴芳

    常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患者HBV和HCV需要分别检测,因而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增加了污染的机会,为此,我们建立了双重PCR技术,实现一步法同时进行HBV和HCV的检测。  选取肝病患者血清标本115例,20例正常对照标本采自HBsAg阴性、肝功能正常的献血员。核酸提取采用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将提取的DNA和RNA复悬于焦碳二乙酯处理过的蒸馏水中,并加入2U RNA酶抑制剂Rnasin。PCR反应在核酸提取管中进行,总体积50μl,反应条件为10 mmol/L Tris·Cl(pH8.3),50mmol/LKCl,2mmol/LMgCl2,0.5μmol/L HBV和HCV引物,0.2 mmol/LdNITP,AMVRT逆转录酶2U,Tag DNA聚合酶2U,RNA酶抑制剂Rnasin 10 U,混匀。

  • HCV准种的结构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作者:陈嵩;王宇明

    本实验从1份HCV持续性感染者血标本中随机筛选的8个C/E1/E2克隆序列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neo,并转染大肠杆菌DH5α,经氨苄青霉筛选、酶切鉴定及DNA测序,构建为插入C/E1/E2的重组质粒.将1μg重组质粒、0.36 mCi/ml H3-亮氨酸加入TNT/T7 Couple Reticulocyte Lysate Systems (含有25μl TNT Lysate、4U T7 RNA聚合酶、20μmol/L不含亮氨酸的氨基酸混合物、40U RNA酶抑制剂),总反应体积50μl.取5μl反应液进行12%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抽干凝胶,-70℃放射自显影3 d.

  • 慢性肾衰时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研究

    作者:杨宏;江骥;胡蓓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氨基酸代谢异常 .其可能机制和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厌食、低蛋白饮食及对低蛋白饮食适应性的损伤、酸中毒、激素抵抗、能量代谢的异常、细胞因子的异常及支链氨基酸代谢异常等.目前营养和药物治疗包括低蛋白饮食并补充酮酸/氨基酸制剂,使用影响蛋白质/氨基酸代谢的药物生长激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entoxifylline和Amrinone等.

  •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软骨修复组织蛋白多糖代谢和胶原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炜;江建明;王吉兴;刘晓霞;金大地;刘安庆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对软骨修复组织蛋白多糖代谢和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双侧股骨髁间关节面全层软骨缺损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组和iNOS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SMT)组.术后1年处死动物.应用组织切片番红O-快绿染色检测蛋白多糖,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胶原的分布情况,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糖胺聚糖含量和胶原的表达以及软骨厚度.结果 术后1年,SMT组软骨修复组织番红O-快绿染色百分率(89.28%)明显高于BMP组(36.54%)和对照组(13.4%),SMT组软骨修复组织番红O-快绿染色平均灰度值(134.5)分别为BMP组(56.8)和对照组(26.4)的2.5倍和7倍.修复组织软骨平均厚度,SMT组(1.75 cm)分别为BMP组(0.76 cm)和对照组(0.25 cm)的2倍和7倍.SMT组修复组织Ⅰ型胶原表达量为65.9%,明显少于BMP组(88.5%)和对照组(94.6%);Ⅱ型胶原表达量(30.7%)多于BMP组(10.8%)和对照组(4.5%).结论 iNOS抑制剂SMT的应用能明显增加软骨修复组织中糖胺聚糖含量,并能明显增加Ⅱ型胶原表达,对于维持软骨表型和提高软骨修复质量有积极意义.

400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