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诊断男性先天性性器官发育不全一例

    作者:姜宏;王雄;石磊;陈红

    患者男,28岁,因婚后3年,无避孕未育就诊.患者自述平素性生活存在,有性快感,但无精液射出.无特殊既往病史.查体:第2性征发育差,无胡须,腋毛稀少,双乳房明显发育,阴毛稀少,阴茎及睾丸小而质软.实验室检查:睾酮1.56 ng/ml,卵泡刺激素57.73 mIU/ml,黄体生成激素44.14mIU/ml,催乳激素11.59 ng/ml.染色体核型:46XY.

  • 乳腺实性病灶组织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时间-应变曲线分析

    作者:刘卫勇;隋秀芳;李红苗;赵志宏;张琼;周海红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TDUE)时间-应变曲线在乳腺实性病灶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在我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6例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4个乳腺实性病灶(良性病灶39个,恶性病灶15个)行TDUE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灶内及病灶周围乳腺正常脂肪组织内分别建立面积1 cm2的圆形感兴趣区(ROI),得到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记录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乳腺恶性病灶解压时大应变绝对值(max-ARS).结果 (1)每个乳腺实性病灶及病灶周围乳腺正常脂肪组织均重复测量3次,共得到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乳腺正常脂肪组织162条,乳腺良性病灶117条及乳腺恶性病灶45条.(2)乳腺正常脂肪组织162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均为正向波形,未出现负向波形;乳腺良性病灶117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中正向波形108条,负向波形9条;乳腺恶性病灶45条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中正向波形12条,负向波形33条.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及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修正法,χ2=172.37,P<0.0001).乳腺正常脂肪组织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与乳腺良性病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3),与乳腺恶性病灶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01);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形态与乳腺良性病灶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2.92,P<0.0001).(3)乳腺正常脂肪组织、乳腺良性病灶和乳腺恶性病灶max-ARS分别为(15.57±8.91)%、(6.78±4.48)%及(1.14±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21,P<0.05).且乳腺正常脂肪组织max-ARS大于乳腺良性病灶和恶性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32、1.85,P均<0.05);乳腺良性病灶max-ARS大于乳腺恶性病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q=0.67,P<0.05).结论 乳腺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多呈负向波形,乳腺良性病灶max-ARS大于恶性病灶.ROI解压时时间-应变曲线可为判断乳腺实性病灶良恶性提供参考.

  • 超声造影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类中应用的价值

    作者:罗佳;郑艳玲;谢晓燕;黄光亮;梁瑾瑜;黄蓓;吕明德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在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并获得病理诊断的乳腺病变资料.首先由3位不知患者身份、病史、病例结果、其他影像学信息且未参与该患者超声检查的医师共同阅读全部病灶的常规超声图像,行BI-RADS分类,若3人意见不一则取其多数人的意见;随后阅读超声造影动态影像,记录各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的差异;然后随机抽取其中100例,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优势较大超声造影指标;再用所得超声造影指标修正全部病灶的BI-RADS分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超声造影修正前后的BI-RADS分类的诊断性能.结果 在良恶性病变间,超声造影的增强程度、灌注方式、增强范围变化、造影剂分布、增强边缘、肿瘤血管图像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其中优势比(OR)较大的超声造影观察指标为:增强边缘(OR=12.173)、增强范围变化(OR=6.182)、肿瘤血管(OR=4.124).常规超声的BI-RADS分类结果为:2类3例,3类132例,4类154例,5类9例;经超声造影修正后的BI-RADS分类结果为:2类3例,3类157例,4类109例,5类29例;参考超声造影结果后BI-RADS 4类病例减少,BI-RADS 3类或5类病例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超声造影前后行超声B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6和0.885(95%置信区间分别为0.772~0.880、0.839~0.932).结论 超声造影的增强程度、灌注方式、增强范围变化、造影剂分布、增强边缘、肿瘤血管等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意义较大的图像特征是增强边缘、增强范围变化、肿瘤血管.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联合行BI-RADS分类,可减少BI-RADS 4类的例数,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 乳腺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与手持超声探头的对比评估

    作者:矫健;刘娜;侯新燕;孙欣;周志丹;陆娜

    目的 比较乳腺自动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与手持探头在检出乳腺病变中哪种检查手段更具有优势.方法 187例乳腺疾病患者,先由一位医师(A)用传统手持高频超声探头进行常规乳腺检查,再由另一位医师(B)应用Acuson S2000 ABVS系统进行再次扫查并独立阅片.两位同年资的医师分别计数病变的数目并结合美国放射学会制定并为国际采用的乳腺影像及报告系统(BI-RADS)评估指标,对其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归纳,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187例患者共187个病变,医师(A)经手持探头检出的病变数目为45个,经病理证实检出率24%(45/187);而医师(B)应用ABVS系统独立阅片后检出的病变数目为63个,经病理证实检出率34%(63/187);二种检查手段在病变的检出率上ABVS优于传统手持探头,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4,P<0.05).结论 ABVS扫查过程客观,避免人为因素的遗漏,是一种全新的超声检查方法,对简化操作手法及全面扫查等均有较大意义.

  • 超声对乳腺分型与乳腺退化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丹;金睿;李燕东;孟焱;翟林;郑蓉

    目的 应用超声分析乳腺的超声分型与乳腺退化的关系,探讨乳腺的年龄在乳腺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3445例女性乳腺受检者,其中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173例,乳腺癌107例.根据受检者乳腺结构的声像图表现分为腺体型、腺纤维Ⅰ型、腺纤维Ⅱ型及脂肪型;以单侧乳腺为统计单位,取乳腺病变周围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乳腺的超声分型基于乳腺小叶单元的退化程度,4种乳腺超声分型见于各年龄段.腺体型、腺纤维Ⅰ型、腺纤维Ⅱ型及脂肪型在30岁以下组的比例为50.0%、39.2%、10.4%、0.4%;30~39岁组为27.4%、37.2%、31.9%、4.1%;40~49岁组为9.2%、38.6%、49.1%、3.2%;50~59岁组为3.3%、27.3%、58.6%、10.8%;60岁以上组为2.1%、10.6%、55.5%、31.9%.其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4.415,P=0.000).乳腺癌在脂肪型中的发生率为3.0552%,高于腺纤维Ⅱ型(1.9241%)及腺纤维型Ⅰ型(1.111%);腺体型中尚未证实有乳腺癌的发生.病理检查:乳腺实质的萎缩以脂肪型为明显,乳腺小叶明显萎缩;其次为腺纤维Ⅱ型,腺纤维Ⅰ型次之,乳腺小叶的增生与萎缩共存;腺体型乳腺的萎缩程度轻,乳腺小叶以增生为主.结论 乳腺的超声分型与乳腺的退化关系密切,分型提示了乳腺的年龄,确定乳腺年龄是乳腺超声筛查的重要环节.

  • 乳腺病灶超声全容积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翠京;张彦;史秀云;白玲;毛京宁;范雪;王勇;张康

    目的 探讨常规二维超声、弹性成像、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对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弹性成像、ABVS对8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个乳腺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6例良性患者共46个病灶,48例恶性患者共52个病灶,二维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78.9%(41/52),特异度为76.1%(35/46),准确性为77.6%(76/98),阳性预测值78.8%,阴性预测值76.1%;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灶敏感度为82.7%(43/52),特异度为95.6%(44/46),准确性为88.8%(87/98),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83.0%;ABVS 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敏感度为84.6%(44/52),特异度为73.9%(34/46),准确性为79.6%(78/98),阳性预测值78.6%,阴性预测值81.0%.结论 ABVS在乳腺病灶定性诊断上有一定优势,与二维超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ABVS较弹性成像诊断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稍低.

  • 几种形似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的声像图分析

    作者:米科睿;米素萍

    一、资料与方法2003年4月-2005年10月我院超声体检发现的乳腺实性占位性病变患者22例,经手术或病理检查均证实为乳腺良性病变.其中乳腺增生15例,乳腺导管扩张并局限性积乳4例,乳腺脂肪坏死2例,乳腺纤维瘤样增生1例.患者年龄26~56岁,中位年龄38岁.所用仪器为HP Image Poin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10 MHz.超声检查时嘱患者充分暴露乳房,自乳房边缘向乳头方向行垂直于乳腺导管方向的扫查,按顺时针方向作轮辐状滑动,再转动探头辅以平行于乳腺导管扫查,同时注意扫查断面相互覆盖;常规扫查腋窝,先用二维超声观察病灶,再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其血流特征.所有病例均行病理活检证实.

  • 孩子多吃反变瘦或是糖尿病

    作者:

    医生提醒,如果孩子出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的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这很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现,尤其是有家族史、体重超标的小胖墩,更要警惕.出现这些症状,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内分泌专科检查.案例晨晨10岁了,在班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胖墩,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个小胖子,起初觉得胖乎乎的挺可爱的,家长也不在意.每天他的嘴巴几乎没停过,书包里总是装着各种各样的零食,吃饭时也只爱荤不食素,体重是年年大幅度增长,整个人肥得连乳房都发育了,上体育课就成了他的一大难题.

  • 青春期脸泛油光要防糖尿病

    作者:

    女孩子步入青春期后,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乳房开始发育,初潮来临,脸上出现青春痘……在人们看来,这些符合正常的人体规律.然而,有关专家指出,某些青春期异常特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信号,因为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环境的改变与身体的血糖代谢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小胖墩儿脖子黑好查查血糖

    作者:

    邻居王大妈有个宝贝孙子,每天快餐、饮料不离手,今年才12岁,体重已经快追上高中生了.前不久,在电梯里遇见,发现孩子的脖子处皮肤又厚又黑,出于职业的习惯,提醒王大妈有时间要带孩子查查血糖,刚开始老人很不解,认为皮肤黑是太阳晒得太多造成的,后来检查结果出来,才又信服又着急地咨询起这个病.王大妈的孙子得的是儿童良性黑棘皮病,也叫假性黑棘皮病.假性黑棘皮病属于黑棘皮病中的一种,其发生诱因是因为肥胖患者的皮肤皱折处,出汗不易干,皮肤常处在湿润的状态下,再加上皱折处皮肤受到反复摩擦,就导致了此处皮肤增厚、发黑.这些皮肤损害易发生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女性乳房下等皮肤皱折部位.

  • 55岁南非男子打胰岛素30年肚子长出俩"乳房"

    作者:朱蕾

    据报道,一名55岁南非男子患1型糖尿病三十多年,这些年来他一直靠注射胰岛素降血糖,不久前他的身体突然出现古怪的变化,肚皮上长出两个肿块.近几个月来这俩肿块越长越大,现在肿块的大小和形状看上去颇像一对乳房.

  • 小胖墩的糖尿病警报

    作者:杨锋

    肥胖的男孩出现颈部皮肤粗黑、乳房增大的现象,皆与过度肥胖有关.

  • 高血糖患者癌症风险的前瞻性调查

    作者:顾楠

    2型糖尿病伴随的高血糖和高胰岛素水平与肝脏、胰腺、结肠、子宫内膜、肾脏及乳房等肿瘤的发生有关.但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水平的轻度升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尚不清楚.

  • 纵隔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瘤一例

    作者:夏继森;沈晓东;周金良;邵康为;何汝文;张仁元

    患者男性,22岁.因" 咳嗽、气急伴发热1个月",于1998年4月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体温38.4℃,血压110/75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24次/min,脉搏96次/min.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乳房肿大,挤出少许无色透明黏液.左肺叩诊实音,呼吸音减弱,右肺呼吸音粗.心脏(-),腹软,肝脾未扪及,两侧睾丸正常.入院痰培养、痰找结核分支杆菌、痰细胞学检查均阴性.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口服沙利度胺致男性乳房发育一例

    作者:戴冽;郑东辉;劳国娟;韩智娟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能参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发病.沙利度胺可抑制TNF-α,因而被用于难治性AS的治疗[1],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我们已应用此药满意地治疗了多例难治性AS,其中1例男性用药半年后出现双侧乳房发育,现报道如下.

  • 17α-羟化酶缺乏症一例

    作者:丁茜;李东野;夏勇;李文华;钱文浩

    患者女,19岁,因四肢乏力10余年,伴头晕、无月经就诊.体检:血压220/16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型瘦长,身高169 cm, 指距170 cm,体重53 kg,皮肤色黑,乳房未发育,腋、阴毛缺如,心肺腹未见异常,外阴呈幼女型,肛检未扪及子宫及附件.

  •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

    作者:王人彭;马小静;万海燕;彭剑;宋丹;陈国洪;戴阳阳

    目的对35例先天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房缺)患者行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的研究.方法35例患者确诊为中央型房缺,其中1例为2乳房缺,1例为卵圆孔未闭,2例合并肺动脉瓣中度狭窄.经胸超声(TTE)测ASD直径5~32mm.2孔ASD大孔为15mm、小孔7mm,间距3mm.

  • 超声下置定位针在引导切除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中的应用

    作者:苑著;屈翔;王宇;张忠涛

    乳腺钙化灶是触诊阴性早期乳腺癌的特异征象,乳腺钙化灶的准确切检能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影像学引导下穿刺定位是钙化灶准确切检的前提.作为指南推荐的钼靶引导下定位有一定的局限性,高频超声使得乳腺钙化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成为可能并具备一定的优势.

  • 乳腺腺体塑形在腺体局部缺损一期修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华锋;江志远;吴登东

    目的 探讨乳腺部分切除术后腺体塑形一期修复局部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肇庆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201 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乳腺部分切除术后采用腺体塑形一期修复局部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平均住院时间7d,平均总费用5 216元.切口感染1例,局部血肿6例.随访12~36个月,未见明显变形,自然对称,美观效果评价优良87.1%(54/62),一般12.9%(8/62).结论 乳腺部分切除术后采用乳腺腺体塑形一期修复局部缺损手术应用安全可靠、经济简便.

  • 乳腺诊断与治疗中的微创和微入路问题

    作者:蒋宏传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形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房是女性形体美的一个标志,它的形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传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多以诊断准确和治病彻底为主要基本思路.而现代诊断和治疗的发展方向是在诊断准确、治病彻底的基础上,增加美学要求,以微创和微入路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乳房诊断和治疗手段逐渐被临床所接受.微创观念和微创操作是现代外科的重要标志,以微小的手术创伤为代价治愈病人一直是外科学家们不懈的追求.

2211 条记录 13/111 页 « 12...10111213141516...1101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