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原地区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附154例报道)

    作者:公保才旦;卓么加;杨明飞;祁万乐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严重创伤救治一体化及应用损伤控制理论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7-01~2009-09收治的环青海湖地区154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资料.按救治方法 (一体化救治和非一体化救治)和手术原则(损伤控制手术和确定性手术)分为三组.结果 急救一体化救治、非一体化救治和确定性手术组比较,急救一体化救治和损伤控制(或确定性手术)组的病死率降低(P<0.05),确定性治疗前时间、手术持续时间、LTD恢复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输血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高原地区采用急救一体化救治模式并早期应用损伤控制理论能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 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周德平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接收的92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针对下肢创伤患者采取常规创伤治疗的方法,而观察组针对下肢创伤的患者采取损伤控制的急救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后优良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在急救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损伤控制可提高患者治疗优良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 浅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张发;李承宁;陈维忠

    目的:评价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新技术理论落实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在改进前,2015年1-10月医院共收治严重多发伤患者56例,改进后,2016年1-10月收治严重多发伤55例;落实的强化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主要包括限制性输血、脏器损伤控制技术、高致死性创伤控制等.结果:改进后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住院红细胞输注总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改进前,改进后血压恢复正常时间长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严重残障率、残障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已成为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的必须技术,但仍在不断完善发展之中,新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救治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腹腔负压填塞救治腹腔感染合并腹腔大出血患者的护理

    作者:彭南海;叶向红;陈月英;李巍;徐丹丹

    目的 总结对严重腹腔感染合并腹腔大出血患者采用腹腔负压填塞救治时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腹腔负压填塞救治20例腹腔感染合并腹腔大出血患者,其中胰周和腹膜后出血14例,肠瘘口及周围脓腔出血6例.护理应 (1)严密观察出血潜在征兆;(2)实施应急预案;(3)加强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20例患者均应用腹腔负压填塞救治,存活16例,死亡4例;平均填塞时间为(4.8±1.1)d.结论 腹腔负压填塞是救治腹腔感染合并大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完善应急预案和快速加强护理措施,医护密切配合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损伤控制理念用于食管异物致胸主动脉假性瘤1例护理

    作者:赵钧;戴薇

    损伤控制(damage control,DC)是一种外科治疗理念,普遍应用于创伤外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治疗中,该理念将止血、控制污染和稳定机体内环境作为抢救过程的首要目标.随着对损伤控制理念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很多外科医师对之重视程度提高,其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DC理念发展至今,已不仅体现在严重创伤的救治中,其同样适用于非创伤患者的救治.目前认为,损伤控制应理解为控制手术本身的创伤,而不是针对控制病变损伤而言[1].

  • 闭合性腹部损伤有关问题的再认识

    作者:吴新民;刘林勋

    闭合性腹部损伤(blunt abdominal injury,BAI)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随着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BAI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损伤的程度有加重的趋势.BAI病情复杂、变化快,因其往往是多脏器损伤,且具有隐蔽性,加上感染等因素,容易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如诊治不及时,易造成不良后果.腹腔实质性器官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引起出血以及空腔脏器破裂造成腹腔感染,是威胁此类病人生命的主要因素,及早准确地规范化诊治,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是外科医师首诊时面对的问题.本文就有关问题并结合文献,谈谈看法,以期与同仁进行交流.

  • 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从切除坏死到损伤控制

    作者:黄志强

    经历了1889年Fitz详细描述急性胰腺炎的病理变化、1901年Opie提出的“共同通道”学说、1929年Elman应用血清淀粉酶试验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之后,人们认识到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重症病人在内科治疗死亡率高,而外科治疗的地位也一直未能确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的争议从未停止过,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迫切寻求治疗上的观念更新.估计美国每年约有220 000急性胰腺炎病人入院,其中SAP约占20%,死亡率为10%~30%[1];其并发症发生率高,大量消耗国家财政和卫生资源.在中国,SAP亦日见增多,预计未来的10年将是“胰腺”年代,期望对胰腺问题能作出答案.

  • 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崔世涛;葛奎;徐兵;庄育刚;彭沪;陈蓓敏

    目的 总结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108例严重多发伤的经过及损伤控制救治措施的选择情况.结果 除19例因发展很快的失血性休克(7例)、严重脑挫伤(6例)、难以控制的感染(4例)、MODF(2例)而死亡外,89例得到救治,抢救成功率82.4%.结论 建立主诊医师负责的急诊救治小组,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开展救治是当前急诊严重多发伤救治较好的模式.

  • 超声引导穿刺引流联合胆道镜清创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胰周脓肿

    作者:王华;汪涛;汤礼军;刘炼炼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区域性循环障碍疾病,在疾病早期患者多死于全身性炎症反应引起的多器官衰竭,而在疾病晚期,感染引起的死亡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SAP的治疗始终未得到有效规范.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晚期手术效果比早期手术好;微创手术效果比开腹手术好.

  • 肩关节前脱位治疗的临床调查

    作者:吴晓明;高伟;李凡;桑伟林;王秋根

    早在2000多年前,Hippocrates就对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表现进行描述并详细介绍了复位方法[1-2].然而迄今为止,对如何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仍缺乏共识[3].据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对参加"第三届全国微创和损伤控制学习班"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了解目前骨科医师治疗创伤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情况,为制定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损伤控制性理念在胃肠术后肠瘘中的应用

    作者:曹兵;周斌;徐建峰;程志荣;焦桂良;蒋志龙

    肠瘘是胃肠道手术后出现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在外科临床仍然是较为棘手的问题.现结合本院2005年10月~2011年6月胃肠术后并发肠瘘1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 损伤控制理念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应用研究

    作者:徐亚香;李琴

    目的 探讨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的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在损伤控制理念指导下61例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不常规留置胃管,术中注意保温,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注意鼻肠管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 全部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排气时间69 h(51~82)h,平均住院时间11 d(9~14)d,无死亡及吻合口瘘.结论 将损伤控制理念运用于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实践、改进了传统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手术耐受度,降低感染,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损伤控制性外科理论在合并腹部创伤的严重多发伤的应用分析

    作者:谢玉宏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理论在合并腹部创伤的严重多发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4年来本院就诊的合并腹部创伤的老年患者60例,所有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 =10)和存活组(n =50),入选患者按 ISS 评分分为3组:A 组(n =25)16~24分、B 组(n =23)25~34分、C 组(n =12)>35分,观察死亡和存活患者的颅脑损伤例数、ISS 平均值和并发症例数,ISS 评分与损伤部位数、手术部位数、确定性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出现颅脑损伤和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SS 评分平均值分别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1)。A、B 和 C 3组 ISS 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确定性手术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随着 ISS 评分增加而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出现并发症和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SS 评分能对临床合并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能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损伤控制性手术能明显降低老年创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 加速康复理念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陆谦;陈钟

    现代外科学正在蓬勃发展,无疼痛、低风险的手术仍是外科医生共同追求的目标[1]. 因此,外科医生在采用手术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应关注手术创伤导致机体应激可能带来的病人康复等问题. 微创技术、精准切除、损伤控制等理念已被外科医生广泛关注并且应用于临床,因此,外科医生探索总结出一套全面的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ERAS是医学伦理和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目标是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减轻机能损伤,减少住院花费,缩短住院时间,加速病人康复[2]. 本文总结国内外文献报道,对ERAS理念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损伤控制技术在危重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朱东波;龚辉;沈丛林;王建;江振华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危重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均给予控制性液体复苏,早期处理凝血异常,尽快在短期内行简单有效手术控制损伤对生命的威胁.然后转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处理低体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继续治疗凝血异常,生命体征平稳后一期或分期手术.结果:痊愈73例(89.02%),死于严重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9例(10.98%).结论:危重多发伤的救治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损伤控制”原则是先控制出血后控制性液体复苏.

  • 损伤控制理论对野战卫勤保障的影响

    作者:黄强;杨洋;魏安卿;龚跃华

    目的 探讨在战创伤早期即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念并形成临床路径,为改善我军战伤救治进行尝试.方法 2007-2012年收治的按DCS纳入的严重多发伤患者,86例采用整体DCS,56例仍按传统DCS进行救治,对两组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传统DCS组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整体DCS组(P<0.01).结论 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应尽早积极实施整体DCS,有利于伤员的高效、批量的救治,大限度地提高战伤救治能力和野战卫勤保障能力.

  • 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长途转运中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作者:严智勇;李颖;吴继明;傅庭斌;周强;王飞;张昌辉;杨俊生

    目的 探讨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长途转送途中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石膏和真空夹板固定并进行长途转送的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63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外固定支架组24例、石膏组19例、真空夹板组20例.对比三组患者长途转运前后的X线片情况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 外固定支架组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石膏组和真空夹板组(P<0.05),石膏组和真空夹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外固定支架组骨折移位发生率明显低于石膏组和真空夹板组(P<0.05),石膏组和真空夹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外固定支架固定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控制损伤,提高患者长途转运的安全性,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 腹腔填塞在损伤控制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张文波;王革非;李幼生;李宁

    腹腔填塞是损伤控制外科的有效手段.文中就腹腔填塞的历史背景、填塞方式的改进、填塞材料的更新、腹腔填塞的适应证和指征、具体操作方法、并发症及其处理,以及再手术时机的选择进行综述.

  • 伴严重骨盆骨折的多发伤急救中骨盆外固定应用体会

    作者:俞伟;陆男杰

    伴有骨盆骨折的多发伤救治是创伤急救中的难点,早期死亡率较高。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出血性休克,死亡率为6.4%~15.0%,国内有文献报道高达42%[1]。2006年8月-2012年12月期间笔者应用外固定架并结合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 DCS)理念治疗伴有骨盆骨折的多发伤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损伤控制在骨盆骨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陈明敏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多发伤及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不稳定或多发伤骨盆骨折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在急救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的时间为界限,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折恢复情况、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Cole疗效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81.0%,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和13.9%,远期Cole疗效评分(34.5±9.1)分;对照组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61.5%,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和25.6%,远期Cole 疗效评分(29.4±8.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型或多发伤骨盆骨折急救中应用损伤控制理论,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术后骨折恢复质量,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和降低该类骨盆骨折患者的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远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49 条记录 8/18 页 « 12...567891011...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