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皮质激素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

    作者:何家骥;魏进旺;张建生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20例)与非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10 mg/d,共7 d.正常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5例.采用ELSIA法检测两组患者伤后第1、2、7、14天血浆中TNF-α、IL-1β含量.结果在颅脑损伤第1、2天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第7、14天明显低于非激素组(P<0.01),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非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对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具有明显的延迟性,使损伤早期因TNF-α、IL-1β显著升高引起的有害作用未能消除,至恢复期又使TNF-α、IL-1β明显降低,其神经保护作用不能发挥.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宛丰;吕衍文;李钢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1( IL- 1)、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40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和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对照组40例仅采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和4周后外周血hs-CRP、IL- 1 IL- 6和TNF-α水平,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结果 康复组治疗后2和4周时外周血hs-CRP、IL- 1 和IL- 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FMA、MBI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清hs-CRP、IL- 1 、IL- 6 和TNF-α水平,并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变化

    作者:李文静;刘光辉;祝戎飞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脱敏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健康者作对照(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AR患者(AR组)脱敏治疗(1年)前、后血清IL-18水平.结果:AR组脱敏治疗前血清IL-18水平(88.33±35.95 )ng/L低于对照组(149±47.37)n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组脱敏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199.22±58.82)ng/L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在AR组中低表达,而在脱敏治疗后表达增高,提示IL-18在变应性炎症的发生、发展和脱敏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

  • 白细胞介素-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甲成;李晓燕;孙凤;夏凌云;曾宪涛

    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白细胞介素-1β(IL-1p)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和中国知网,检索时间截至2016年5月26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后,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v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8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5种基因模型均未发现IL-1β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敏感性分析证实总体结果稳健性良好,亚组分析与总体研究的结果也基本一致.结论:当前证据尚不能证实IL-1p基因T-31C多态性与牙周炎易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

  • 颌骨骨髓炎中IL-17、IL-6和IL-1β的表达

    作者:王俊英;撒国良;刘志康;何三纲

    目的:对化脓性及放射性下颌骨骨髓炎患者病变骨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17、IL-6和IL-1β在2种不同病因的颌骨骨髓炎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取化脓性及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患者病变骨组织做样本,HE染色观察局部骨组织的结构,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局部组织中IL-17、IL-6和IL—1β的表达情况,与健康骨组织作对比.结果:IL-17、IL-6在化脓性颌骨骨髓炎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局部组织中IL-17、IL-6的表达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化脓性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局部骨组织中IL-1β的表达水平与正常骨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而在2种骨髓炎中的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IL-17、IL-6在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成骨与破骨失衡中可能有更重要的作用,而与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关系不密切.IL-1β是颌骨骨髓炎发生的重要因素.

  • 妊娠中期孕妇血清IL-1与牙周病的关系

    作者:陈莹;汪涌;许晓红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与牙周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中期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其中牙周炎30例,健康对照者30例.分别检查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以ELISA法测定血清IL-1水平.结果:牙周炎组和对照组之间,PLI、PD、CAL、BI和血清IL-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IL-1与牙周临床指数PLI、PD、CAL、BI间相关系数为0.692、0.556、0.342、0.683.结论:血清IL-1与PLI、PD、CAL、BI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妊娠中期血清IL-1水平与牙周炎存在关联.

  • 白细胞介素-1与种植体周围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

    作者:邵艳琳;刘玲;陈一;谢永林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与种植体周围病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Ovid、EBSCOhost、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8年9月,检索种植体周围炎和IL-1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207篇文献,由两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IL-1β含量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IL-1β含量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种植体周围炎组与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组IL-1β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健康牙组与健康种植体组IL-1β 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结论:种植体周龈沟液中IL-1β含量可以用来协助早期诊断种植体周围病,并且炎症一旦发生,其含量在种植体周围炎和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并无差异.

  • IL-1β基因3954C>T位点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病易感性的Meta分析

    作者:徐晓明;陈睿;胡亚军;冷卫东;罗志晓;牛玉明

    目的:通过Meta分析进一步探究IL-1β基因3954C>T位点多态性改变与侵袭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IL-1β基因3954C>T位点多态性与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相关文献,以OR值和95%的可信区间为效应指标,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进行检验.结果:纳入22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965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和1234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人群中,IL-1β基因3954C>T位点多态性与牙周病风险之间没有显着关联(T vs.C:OR=0.966,95 %CI=0.696~1.341:CT vs.CC:OR=0.936,95%CI=0.761~1.151;TT vs.CC:OR=0.892,95%CI=0.464~1.715;CT+TT vs.CC:OR=1.026,95%CI=0.795-1.323;TT vs.CC+CT:OR=0.864,95%CI=0.436、1.713).相应的亚组分析未发现IL-1β基因3954C>T位点多态性和侵袭性牙周炎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IL-1β基因3954C>T位点多态性多态性可能与侵袭性牙周炎的发生无关.

  • IL-1β与IL-10mRNA在牙龈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秦春平

    目的:检测IL-1β与IL-10mRNA在正常牙龈及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炎症的关系及内源性抗炎因子IL-10对致炎因子IL-1β是否有拮抗作用.方法:采集14例成人牙周炎患者炎症区牙龈组织,6例正常牙龈组织,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中IL-1β与IL-10mRNA的表达及其强弱程度.结果:成人牙周炎组牙龈组织IL- 1β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92.86%,IL-10mRNA阳性表达率为71.43%,二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两者与临床指标间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致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均可在牙龈组织中表达;机体自身IL-10水平不足以完全拮抗IL-1β活性;IL-10对致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 HGF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武云霞;段燕

    目的:观察HGF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与HGF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IL-1β梯度浓度、佳干预浓度和TGF-β1梯度浓度干预第5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并运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中HGF的表达.结果:经IL-1β单独作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上清液中HGF的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高,并优选出IL-1β的佳干预浓度为10ng/mL.当一定浓度的TGF-β1和10ng/mL的IL-1β联合干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该细胞上清液中HGF的含量较单独IL-1β作用组低.结论:TGF-β1能够抑制IL-1β诱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泌HGF.

  • IL一1及L-NMMA对兔髁状突软骨细胞NO生成和iNOS表达的影响

    作者:邹淑娟;胡静;高占巍;王志国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和L-单甲基精氨酸(L-NMMA)对兔髁状突软骨细胞一氧化氮(NO)合成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硝酸还原酶法和RT PCR反应分别检测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浓度和细胞内iNOS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单独使用IL 1,软骨细胞培养液中NO水平和iNOS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配伍加入L-NMMA能有效降低由于IL-1刺激引起的NO水平升高,但不能降低iNOS表达的升高幅度.结论IL-1能显著增加体外培养的兔髁状突软骨细胞iNOS的表达而促进NO的生成,而L-NMMA对这种效应有明显抑制作用.

  • 白细胞介素-1与牙槽骨的改建

    作者:袁林;赵云凤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骨的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口腔的特殊环境,牙槽骨总是受到力的作用.本文就IL-1对骨的改建,力对牙槽骨的改建以及IL-1、力与牙槽骨改建的关系作一综述.

  • 肝素在高糖影响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增殖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1中的作用

    作者:刘作海;王钢;车文体;伍靖武;眭维国;晏强;张清勇

    目的:初步观察肝素在高糖影响大鼠腹间皮细胞(Rat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RPMC)增殖及其表达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中的作用,从而为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eal dialysis,CAPD)中肝素的临床应用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建立RPMC的体外培养;并用四四氮唑蓝(MTT)细胞增殖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来分析肝素对高糖(3.86%葡萄糖)影响RPMC增殖及其分泌IL-1的作用.结果:3.86%葡萄糖能显著抑制RPMC的增殖,而1.25U/ml肝素能部分逆转高糖对RPMC增殖的抑制作用(P<0.01);3.86%葡萄糖能显著增加RPMC表达IL-1β,而1.25U/ml肝素能部分减少高糖增加RPMC表达IL-1β的作用(P<0.01).结论:本文结果提示,肝素可能通过逆转高糖对RPMC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减少高糖增加RPMC表达促炎细胞因子IL-1的作用,而延缓CAPD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发生,终有益于CAPD进行.

  • 苗药健脑安神胶囊对睡眠剥夺大鼠行为及其白细胞介素-1和褪黑素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作者:潘晓蓉;余莹;杨琳

    目的 探讨苗药健脑安神胶囊对睡眠剥夺大鼠行为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褪黑素(MT)及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艾司唑仑组、枣仁安神组、苗药健脑安神组,每组12只.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进行睡眠剥夺,造模成功后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观察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测定大鼠血清5-HT、IL-1、MT及脑组织中5-HT、MT的含量.结果 PCPA所致失眠大鼠行为学积分明显降低,血清中5-HT、MT、IL-1含量及脑组织中5-HT、MT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药健脑安神组、艾司唑仑组、枣仁安神组治疗后失眠大鼠行为学积分明显升高,血清中5-HT、MT、IL-1含量及脑组织5-HT、MT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药健脑安神组、艾司唑仑组、枣仁安神组治疗后失眠大鼠行为学积分、血清中5-HT、MT、IL-1含量及脑组织中5-HT、MT的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苗药健脑安神胶囊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提高IL-1、MT及5-HT的含量有关.

  •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药列洛西普

    作者:雷兵团;白秋江;吴叶红

    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药列洛西普是由Regeneron制药公司生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8年2月27日批准上市,并将该药用于治疗成人及>12岁青少年罕见病周期性综合征(CAPS),商品名为Arcalyst.CAPS是一种遗传性炎症疾病,是与3种疾病相关的广泛性疾病: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综合征(FCAS)、淀粉样变性-耳聋-荨麻疹-肢痛综合征(MWS,穆-韦综合征)、新生儿期多系统炎症综合征(NOMID).列洛西普阻断IL-1β信使,通过诱导受体与IL-1β结合并阻止受体表面细胞的互相结合,同时还能结合IL-1α和IL-1,减少 IL-1受体对抗物(IL-1ra)的亲合力,能够改善CAPS患者的所有症状,持续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 螺旋藻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吕小华;陈科;陈文青;许碧莲;罗世英;吕世静

    目的:观察螺旋藻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和胸腺细胞周期变化;运用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分泌IL-1功能;采用Greiss法检测各组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功能.结果:螺旋藻多糖能增加免疫低下小鼠脾和胸腺S期和G2/M期的细胞;显著提高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和分泌IL-1和NO的功能.结论:螺旋藻多糖能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IL-1和TNF-α的影响

    作者:范利锋;曾敬;许明军;翁庚民

    目的观察玄武膝痛颗粒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将20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玄武膝痛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临床疗效、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及IL-1和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8%、77.89% (P <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WOMAC评分及IL-1和TNF-α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玄武膝痛颗粒联合双醋瑞因胶囊治疗KO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下调外周血清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作者:范利锋;翁庚民

    目的 观察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MDP)注射液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9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及柳氮磺吡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99Tcm-MDP及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IL-1和TNF-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仅为64.4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IL-1及TNF-α的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99Tcm-MDP联合加味四妙勇安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降低外周血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血清IL-1在近期感染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白舒霞;董梦久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在近期感染中与血清IL-1的关系.方法 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外周血IL-1含量,同时将126例患者分为感染组78例和未感染组48例,按证候评分将感染组患者分为火热证31例、痰证20例、痰热(火)证27例,对比IL-1在不同证候中的水平.结果 感染组外周血IL-1含量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火热证组外周血IL-1含量明显高于痰证、痰热(火)证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伴感染患者外周血IL-1含量变化对探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理有意义,同时IL-1水平升高可作为判定火热证与非火热证的指标.

  • 风湿3号膏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清中IL-1及TNF -α的影响

    作者:范利锋;陈汉玉;翁庚民

    目的 观察风湿3号膏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外用血清中IL-1和TNF-α的影响.方法 10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使用甲氯蝶呤+羟氯喹+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风湿3号膏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包括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IL-1和TNF-α)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风湿3号膏方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症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中IL-1和TNF -α的表达水平.

573 条记录 20/29 页 « 12...17181920212223...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