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热解毒化浊片对ETM兔肝组织CD14及TNF-α、IL-1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国荣;张衎;何宜荣;艾碧琛;肖碧跃;贺又舜;左亚杰;熊焰;陈兰玲;尹周安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化浊片对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ETM)模型兔肝功能、肝组织CD14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将21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解毒化浊片组(清化组),每组7只。将模型组及清化组兔沿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μg/kg),于造模后2 h干预,灌胃后2 h心脏采血检测家兔的肝功能、TNF-α和IL-α的变化,采肝脏组织检测CD14及观察肝脏病理形态。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清化组ALT、AST上升(P<0.05),肝组织CD14表达及血清TNF-α、IL-1下降(P<0.05);(2)模型组肝细胞排列结构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且出现空泡样改变,清化组及正常组改变不明显。结论清热解毒化浊片能下调ETM模型兔CDl4、TNF-α和IL-1的表达,具有多靶点、多效应的干预作用,推测其有阻断早期LPS诱导信号通路的作用。

  • 类风宁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TNF-α、1L-1的影响

    作者:徐爱良;彭韡;丁志高;蒋孟良;谢勇

    目的 观察类风宁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理形态学及肿瘤坏死因子-a (INF-a)、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按照随机分组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类风宁低、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后,观察类风宁汤剂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关节病理形态改变和INF-a、IL-1的影响.结果 类风宁汤能显著抑制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足跖滑膜、骨和软骨组织的破坏;与模型组比较,类风宁治疗组大鼠样本中INF-a、IL-1表达的灰度值(Grey)明显升高,光密度值(Density)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类风宁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降低大鼠佐剂性关节炎INF-a、IL-1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三虎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I-α和IL-1的影响

    作者:毛以林;旷惠桃;黄安华;赵武能;高晓峰

    目的 探讨三虎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将SD大鼠24只制成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分为三虎丸组、益肾躅痹丸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造模第18 d开始,治疗组和益肾躅痹丸组分别灌服三虎九和益肾蠲痹丸,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灌服蒸馏水.于给药后1 w腹腔注射30 g/L硫代羟基乙酸盐2 mL/只诱导腹腔产生巨噬细胞(Mψ),于第4天给药2 h后断颈放血处死,收集血清免疫复合物(CIC)、总补体(CH50);收集腹腔Mψ检测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结果 三虎丸能明显降低CH5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益肾躅痹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AA大鼠血清CIC含量方面,三虎丸组与益肾躅痹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虎丸在抑制脂多糖(LPS)诱导腹腔Mψ产生IL-1活性方面,与益肾躅痹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抑制LPS诱导腹腔Mψ产生TNFα活性方面,明显优于益肾蠲痹丸组(P<0.05).结论 三虎丸能降低AA大鼠血清CH50、CIC含量,抑制LPS诱导AA大鼠腹腔M中产生IL-4、TNFα的活性,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 关节镜下冲洗与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廖瑛;田英;贺丽萍;乔新惠;李春;蒋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冲洗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与关节液中IL-1、NO水平的影响.方法 38例有膝关节腔积液的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关节镜下冲洗后分别行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治疗组)和非甾体药治疗(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关节疼痛(静息痛、运动痛)、关节腔积液及肿胀与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与关节液中IL-1、NO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在治疗停止后1年,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关节镜下冲洗并透明质酸钠注射联合治疗早、中期骨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

  • 活性维生素D3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缨;汪国平;李弼民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3对IgA肾病(IgAN)大鼠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对照模型组(MC组)20只、活性维生素D3治疗组(干预组)20只.干预组给予活性维生素D3灌胃8周.灌胃第4和8周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血浆清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1(IL-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与MC组比较,干预组血肌酐和24h尿蛋白均下降(均P<0.05);②与NC组比较,MC组TLR4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MC组比较,干预组TLR4蛋白表达下降(P<0.05);③与NC组比较,MC组IL-1表达增加(P<0.05);与MC组比较,干预组IL-1表达下降(P<0.05).结论 活性维生素D3可通过抑制IgAN大鼠的TLR4的表达及细胞因子IL-1的表达,对IgAN大鼠肾脏损伤有预防保护作用.

  • 痹肿消汤及湿热毒淤各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

    作者:郭亚静;陈疆;熊新贵;吴丹;祝浩

    目的 从湿热毒淤各方面研究痹肿消汤及拆方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滑膜IL-1和TNF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9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简称全方组)及清热解毒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1组)、祛湿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2组)、活血中药干预组(简称拆方3组).除正常组之外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与完全弗氏佐剂建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模型,观察痹肿消汤及拆方对实验性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因子IL-1和TNF的水平.结果 造模21d后,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拆方1、拆方2组、拆方3组大鼠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TNF和IL-1水平明显高于全方组及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P<0.01);随着时间延长,模型组TNF和IL-1水平逐渐升高,痹肿消汤组及各拆方组则逐渐降低.而全方组TNF和IL-1水平低于各拆方组(P<0.05).其中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作用依次减弱.结论 痹肿消汤及拆方在胶原诱导型关节炎模型大鼠中可以下调致炎因子IL-1和TNF的水平.

  • 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杰斌;叶启发;明英姿;夏宗江

    目的探讨在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α,IL-1的表达及银杏叶提取物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Kamadas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EGb组).观察移植肝再灌注后2 h、6 h和24 h肝组织中TNF-α、IL-1含量及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学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清ALT、AST含量,肝组织TNF-α、IL-1活性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NF-α、IL-1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q,HIRI)的重要发病因素,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TNF-α、IL-1,减轻HIRI.对供肝有保护作用.

  • 白细胞介素-1对子宫腺肌病内膜微血管发生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莉;王秋伟;虞斌;许培箴;刘嘉茵

    目的 探讨IL-1对血管形成促进因子与抑制因子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分离纯化培养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细胞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IL-1,收集不同时间的培养液,采用ELISA法检测IL-8、VEGF、ENS的表达.结果 子宫腺肌病的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对IL-1作用的敏感性增高,产生较高水平的IL-8、VEGF(P <0.01).一定浓度IL-1作用下,培养液中IL-8、VEGF的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浓度IL-1作用下IL-8、VEGF的量与IL-1剂量呈依赖关系.IL-1作用下的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培养液中ENS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ENS的表达与IL-1作用的时间、IL-1的浓度改变无关(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在IL-1作用下IL-8、VEGF的表达均增强,而ENS的表达无明显改变.血管发生的平衡被破坏,致使内膜血管增生活跃,这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 GBE对COPD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1、IL-8含量的影响

    作者:谭玉萍;张鹏飞;冯玉清;杨益宝;梁炜;杨红梅;梁爱武;邓祯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9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称重后,随机分为A、B、C、D、E、F组,每组15只.B、C、D、E、F 5组采用烟雾吸入等复合因素复制COPD大鼠模型;C、D组分别在1~14 d和29~42 d用GBE干预;E、F组分别在1~14 d和29~42 d用红霉素干预,实验结束取各组大鼠肺动脉血和BALF,检测各组血清和BALF中IL-1、IL-8的含量.结果 A、C、D、E、F组与B组相比,血清中IL-1、IL-8含量及BALF中IL-1含量低于B组(P<0.05).在降低血清IL-1水平方面,早期GBE干预优于晚期;在降低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IL-8水平方面,GBE与红霉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E具有抑制COPD气道及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

  • IL-1B基因多态性在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廖娜;胡勇;翟德胜;薛萍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IL-1B-51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在十二指肠溃疡(DU)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某院54例DU患者及94例同院同期非DU患者(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Hp IgG抗体,PCR扩增IL-1B-511,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检测其SNP.结果 DU组Hp阳性率为90.74%(49/54),而对照组则为54.26%(51/94),病例组高于对照组,OR为8.26(95%CI为3.02~22.59).DU组IL-1B-511基因T/T、C/T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1.48%,35.19%,33.33%;而在对照组则分别为38.30%,46.81%,14.89%,IL-1B-511 C/C型能增加DU的患病危险,OR为3.05(95%CI为1.23~7.57),但按有无Hp感染进行分层后,则IL-1B-511 C/C只在有Hp感染时才有作用,OR为4.60(95%CI为1.40~15.12).结论 Hp感染时IL-1B-511C/C能增加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病风险,机体的遗传基因与Hp共同影响Hp感染者的临床结局.

  • 稀土氧化钕粉尘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研究

    作者:刘建国;王素华;苏鑫;高艳荣;黄丽华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稀土氧化钕(Nd2O3)粉尘所致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95只,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一次性灌注法建立肺损伤模型。①剂量-效应关系实验:设置25、50、100和150 mg/kg剂量组(每组15只),分别予相应剂量的Nd2 O3混悬液染尘,对照组(10只)予生理氯化钠溶液处理,均于染尘后第28天处死。②时间-效应关系实验:染尘组大鼠(75只)予剂量为100 mg/kg的Nd2 O3混悬液染尘,对照组大鼠(50只)予生理氯化钠溶液处理,分别于染尘后第3、7、14、21、28天各处死15和10只大鼠。称量大鼠体质量并计算肺脏脏器系数,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IL-1和TNF-α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成功建立染尘大鼠肺损伤模型。4个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 P<0.05),肺脏脏器系数和BALF中IL-1、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大鼠体质量随染尘剂量的增加而减轻,肺脏脏器系数和BALF中IL-1、TNF-α水平均随染尘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5、0.953、0.566和0.544,P<0.01)。大鼠体质量在染尘处理和观察时间的主效应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两者的交互效应上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大鼠肺脏脏器系数在染尘处理与观察时间的交互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其中,染尘组大鼠在5个时间点的肺脏脏器系数均高于相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并呈现随观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时间-效应关系( P<0.05)。染尘组大鼠BALF中IL-1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1),但未发现Nd2O3粉尘染尘处理与IL-1、TNF-α水平之间存在时间-效应关系。结论稀土Nd2O3粉尘可导致大鼠发生具有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特征的肺损伤,并可导致大鼠BALF中IL-1和TNF-α水平发生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特征的升高,表明IL-1和TNF-α在Nd2 O3粉尘所致肺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三氯乙烯致敏豚鼠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6和-8表达的研究

    作者:朱启星;戴丹;冯晓亮;沈彤;俞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1、IL-6和IL-8在三氯乙烯(TCE)致敏豚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CE药疹样皮炎发病机制.方法 将白色雌性豚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TCE实验组、2,4-二硝基氯苯(DNCB)阳性对照组,根据豚鼠大值试验(GPMT)方法处理豚鼠,在终末激发后(依据致敏结果以及取材时点的不同,将TCE实验组以及DNCB阳性对照组分为TCE致敏组24 h、TCE致敏组72 h、TCE未致敏组24 h和TCE未致敏组72 h;DNCB组24 h和DNCB组72 h)进行皮肤反应评分,并采取皮肤组织,制成蜡块,采用Elivis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皮肤组织中IL-1、IL-6和IL-8的表达情况.结果 根据皮肤反应评分≥1判断为致敏阳性,TCE实验组致敏率为62.1%;ICE致敏组24 h和ICE致敏组72 h的IL-1水平要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CE致敏组24 h与TCE未致敏组24 h比较、TCE致敏组72 h与TCE未致敏组72 h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6和IL-8水平在各个组别和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E对豚鼠皮肤具有致敏作用,IL-1在TCE致敏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IL-6和IL-8可能不参与TCE致敏作用.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赫为;丁劲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和细胞间粘附因子(sICAM-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包括急性期43例,恢复期43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展开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较恢复期发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可推断TNF-α、IL-1β和sICAM-1相互作用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发展,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加味参芪地黄汤对大鼠系膜细胞分泌IL-1、IL-6的影响

    作者:龚学忠;贾秀琴;李雪梅;聂李平;李明;刘立昌;张永锋

    目的探讨加味参芪地黄汤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加味参芪地黄汤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分泌IL-1、IL-6的影响,并用雷公藤多甙作为对照.结果加味参芪地黄汤能显著抑制经LPS刺激的大鼠系膜细胞对IL-1和IL-6的分泌,而雷公藤多甙仅对IL-1的分泌有抑制.结论加味参芪地黄汤能干预活化的系膜细胞分泌炎症介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桃红四物汤对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早期IL-1、IL-6、TNF-α的影响

    作者:蔡国雄;钟强;张雄辉;张翼飞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治疗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早期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白细胞介素(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种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并探讨桃红四物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从入院第1天开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口服桃红四物汤1剂,对照组每天给予常规治疗,2组连续治疗7天.在入院第1天(给药前)、第3天、第5天、第7天采集气滞血瘀证临床症状积分,并检测IL-1、IL-6、TNF-α血清学水平.结果:2组入院第1天气滞血瘀证临床症状积分、IL-1、IL-6、TNF-α血清学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而2组以上各指标在第3天、第5天、第7天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第5、7天以上各指标与入院第1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明显改善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早期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调节IL-1、IL-6、TNF-α血清学水平,推断桃红四物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IL-1、IL-6、TNF-α血清学水平有关.

  • 滑膜膏辅助独活除湿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研究

    作者:柳庆坤;秦杏坤

    目的:观察滑膜膏辅助独活除湿汤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1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联合滑膜膏治疗;观察组给予滑膜膏联合独活除湿汤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 (IL-1)、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膝关节评分量表(Lysholm)的功能、疼痛、活动范围、畸形评分高于治疗前,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评分量表的功能、疼痛、活动范围、畸形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IL-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8.24%,高于对照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滑膜膏辅助独活除湿汤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IL-1、TNF-α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1例疗效观察

    作者:贺宪;魏春山;陈孝银;梅汉尧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关节镜手术配合益肾宣痹汤(处方:制附子、狗脊、当归、秦艽、骨碎补、独活、地龙、川牛膝、威灵仙、生地黄、防风、全蝎、蜈蚣、制川乌、炙甘草)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术后1月、1年的临床疗效及术后1月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结果:膝关节功能评分2组术后1月、1年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术后1月、1年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1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为7.9%,对照组为30.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月治疗组除血清TNF-α含量变化不大外,其余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复发率.

  • 白细胞介素-1β在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LTP中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钟祎;黄阳亮;许继德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坐骨神经部分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和腰5前根切断(lumbar 5 ventral root transection,L5 VRT)方法复制大鼠病理性疼痛模型,观察外源性IL-1β对正常大鼠及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影响,并且检测p38 MAPK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和NF-κB (nuclear factor-kappa 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结果:500 μg/L IL-1β对正常大鼠C纤维介导的基本突触传递和高频刺激诱导的LTP都没有影响,而5 μg/L的IL-1β可以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大鼠上诱导出LTP.预先用p38 MAPK或NF-κB的抑制剂(SB203580或PDTC)可以完全阻断IL-1β诱导的LTP.结论:外源性IL-1β可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LTP.p38 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这一过程.

  •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在急性胰腺炎大鼠肝组织的表达

    作者:邹树;田伏洲;汤礼军

    目的:观察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在大鼠不同程度急性胰腺炎(AP)及AP发病后不同时间在肝组织的表达,并研究EGR-1与AP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先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A、B、C、D4组,分别于胆总管内逆行注入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3h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肝脏及胰腺组织.另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E、F、G、H、I组,5%牛磺胆酸钠溶液(0.75mL/kg)胆管内逆行注射,分别于注射后1h、3h、6h、12h、24h处死动物同上留取标本.检测血清AST、 LDH、 TNF-α、 IL-1β水平,对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并对肝组织进行EGR-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通过注射不同浓度牛磺胆酸钠溶液,成功地复制出不同严重程度的AP动物模型,A、B、C、D4组动物胰腺病理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AST及LDH水平均随着牛磺胆酸钠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2)肝组织EGR-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不同程度AP组,EGR-1表达量随AP病情加重而逐渐增加,并与反映AP病情各指标如肝实质酶、炎性细胞因子浓度、胰腺病理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且表达部位也有所不同.EGR-1在AP发病后不同时间肝组织的表达,具有极明显的细胞种类与部位的差异.在观察时间内,以发病后3h表达量高.结论:EGR-1可能与AP时伴发的肝脏损害严重程度有关,其机制可能与其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生成有关.

  • 白细胞介素-1及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关系

    作者:韩健;郭富强

    炎性反应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炎性反应通过刺激内膜增生在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架置入术后局部和系统炎性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直接与患者的预后有关.白细胞介素(IL)-l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为IL-1特异性的天然拮抗物IL-1受体拮抗剂(IL-1Ra)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就IL-1和IL-1Ra与再狭窄的关系作一综述.

573 条记录 22/29 页 « 12...19202122232425...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