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鸡胚地龙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沈振华;杨丽;罗国忠;于峰;罗海燕;黄月那;胡建山

    目的 探讨鸡胚地龙膏对动物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0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出21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84只新西兰白兔制作左后腿部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奇正消痛膏组),鸡胚低剂量组和鸡胚高剂量组,每组21只动物.模型对照组不作处理,自然恢复,阳性药物组采用奇正消痛膏治疗(1 g/kg),鸡胚低剂量组和鸡胚高剂量组采用鸡胚地龙膏治疗,药物剂量分别为0.15 g/kg和0.75 g/kg.动态测定新西兰大白兔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浆黏度、组织学及形态计量学指标,同时测定血浆及组织液中IL-1β水平的含量变化.结果 鸡胚地龙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有良好的恢复作用,鸡胚高剂量组在病情程度评估、组织病理学、血浆及损伤局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的含量下降方面均优于模型组(P <0.05或0.01).结论 鸡胚地龙膏外用治疗新西兰大白兔急性软组织损伤,能明显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和降低炎症介质IL-1β释放,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 角膜重度碱烧伤羊膜移植治疗实验研究

    作者:林玉霞

    目的 探讨羊膜移植治疗兔眼重度碱烧伤的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 建立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氯霉素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和0.1%地塞米松及羊膜移植进行治疗,取伤后1d,3d,7d,14d房水检测TNF-α、IL-1. 结果 各时段氯霉素眼药水和0.1%地塞米松组和羊膜移植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和氯霉素眼药水组TNF-α、IL-1的活性和含量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抑制TNF-α和IL-1的生物合成和释放可能是羊膜移植治疗角膜碱烧伤的机理之一.

  • 益赛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作者:陈燕;夏豪;鲍翠玉;陈红光;汪新亮;谢华强;刘兰

    目的:探讨益赛普(etanercept)对结扎冠脉左前降支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IL-10)与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血清中的肌钙蛋白-l(cardial intropin-I)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赛普组的心肌炎症反应较轻,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血清中IL-1,IL-6和肌钙蛋白的含量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赛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的保护作用是通过作用抗炎症反应.

  • 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黎明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浊度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4例和稳定性心绞痛(SAP)34例及对照组30例血清C-反应蛋白(CRP)、自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UAP、SAP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特征.结果UAP组患者血清CRP、IL-1、INF-α水平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UAP组患者Ⅱ型斑块发生率高于SAP组(P<0.01),且以轻中度狭窄为主;Ⅱ型斑块患者血清CRP、IL-1、TNF-α水平高于Ⅰ型Ⅲ型者(P<0.01).结论UAP主要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有关,不稳定斑块存在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斑块的稳定性及UAP等ACS中起重要作用.

  • ACEI联合ARB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RP、IL-1和IL-6的影响

    作者:邹晓荣;卢晓昭;李芳;吴雅岚;李照辉;徐丽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第323医院肾病血透中心治疗的无明显感染症状的MHD患者50例,口服盐酸贝那普利10 mg/d和厄贝沙坦150 mg/d,于用药前和用药1、3、6个月测量血压、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Kt/V值、残余尿量,检测炎症指标CRP、IL-1、IL-6水平,统计分析各项指标差异。结果42例患者入组获得分析数据。服药6个月时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均呈现升高趋势,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6个月时,CRP显著降低,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和IL-6水平在1、3、6个月均表现出降低趋势,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Kt/V值、残余尿量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联合应用ACEI和ARB类药物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CRP、IL-1和IL-6水平,可能对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带来益处。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IL-1、TNF-α和sVCAM-1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义红;佘正明

    目的探讨脑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后第1、2、5天患者血清中IL-1、TNF-α、sVCAM-1水平.结果发病后24小时内患者血清中IL-1、TNF-α、sVCAM-1水平即开始升高,分别为0.38±0.16ng/ml、1.63±0.61ng/ml、687.19±356.76ng/ml.其中IL-1、TNF-α血清浓度于24小时内达到高峰,第二天有所下降0.25±0.12ng/ml、1.40±0.71ng/ml,第五天下降至接近正常水平0.18±0.09ng/ml、0.73±0.32ng/ml.sVCAM-1血清浓度于发病后第二天达到高峰990.79±368.36ng/ml,第五天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977.70±384.16ng/ml.发病后第二天IL-1水平与sVCAM-1水平升高呈线性正相关.结论脑缺血患者血清IL-1、TNF-α、sVCAM-1水平均升高,表明IL-1、TNF-α和sVCAM-1可能参与了脑缺血损伤过程.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1、IL-6、hs-CRP的影响

    作者:庞永诚;何少平;谢丹;邓虹;杨海玲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探讨炎性因子在ACS中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s-CRP、IL-1、IL-6的变化.结果:两组人院时IL-1、IL-6和hs-CRP均处于较高水平,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炎症反应在ACS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可更快地降低ACS患者的IL-1、IL-6和hs-CRP.

  •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IL-6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娄益飞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中白介素-1 (IL-1)、白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以静滴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结果 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下降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血清IL-1、IL-6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醒脑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并且能显著降低血清抗炎因子IL-1、IL-6水平值.

  • 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IL-1、IL-6表达的影响

    作者:肖志英;朱军华;何静;唐碧波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40例SAP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入液静滴,连用7d.检测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IL-1、IL-6)含量,观察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感染中转手术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清中IL-1、IL-6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治疗组平均ICU治疗时间(d)、平均住院时间(d)、MODS发生率、感染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抑制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SIRS,降低MODS的发生率,从而改善预后.

  • 羌归膝舒丸对兔膝关节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IL-1、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柴旭斌;周英杰

    目的 观察羌归膝舒丸干预后膝OA模型兔膝关节液中IL-1、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羌归膝舒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抽出11只纳入空白组,余纳入模型组,模型组用管状石膏伸直位固定右后膝5周制作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完成造模后,随机抽取空白组和模型组各1只兔子处死以验证模型成功后,拆除造模组石膏.将没有造模的剩余10只兔分为空白组(A组),造模成功的剩余30只兔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羌归膝舒丸组(C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组(D组).C组予以与60 kg体质量人等效剂量的羌归膝舒丸悬浊液10 mL、D组予以与60 kg体质量人等效剂量的盐酸氨基葡萄糖混悬液10 mL灌胃,A、B组予以10 mL蒸馏水灌胃,灌胃处理3周后处死,行各组肉眼观察膝关节大体形态以及取股骨髁软骨行光镜观察,ELISA法测定膝关节液中IL-1以及TNF-α含量.结果 1)造模5周后,造模组膝关节出现明显的退行性改变.2)治疗后肉眼观察B、C、D组较A组相比均有退变,C、D组的退变程度较B组轻.光镜下B、C、D组均可见软骨退变的病理变化.3)治疗后B、C、D组与A组相比较关节液中IL-1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C、D组关节液中IL-1和TNF-α含量与B组相比有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C组IL-1、TNF-αα含量与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羌归膝舒丸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防治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关节液中细胞炎性因子IL-1、TNF-α含量从而抑制软骨的破坏,延缓骨性关节炎的进展.

  • 消痹灵胶囊对骨性关节炎家兔血清及关节液中IL-1、TNF-α和NO的影响

    作者:田思强

    目的 探讨消痹灵胶囊对家兔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0)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雄性新西兰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消痹灵胶囊组、壮骨关节丸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将家兔右腿膝关节伸直,用石膏外周管形固定1圈,使其右侧膝关节不能活动,制造家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从关节固定第2周开始给药,直至第9周后停止石膏固定及给药.在造模第3、6、9周分别测定家兔血清及关节液中IL-1、TNF-α及N0含量变化.结果 消痹灵胶囊能减轻实验家兔血清和关节液中IL-1、TNF-α和N0的含量,较壮骨关节丸组及模型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消痹灵胶囊有助于改善骨内微循环,降低骨内压;抑制免疫因子反应,减轻软骨基质的降解;抑制关节软骨降解酶,延缓软骨退变.

  • IL-1及TNF-α在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金鱼;王炳胜;王书杰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血清中的水平.方法:建立AA大鼠模型,根据X线片及组织病理学的特点证实造模成功.用ELISA法检测AA大鼠模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TNF-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含有大量的IL-1,TNF-α,提示IL-1、TNF-α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相关标志物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余志强;王新华;周勇军;易斌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并以9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血清中IL-1、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L-1、IL-6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71,0.625;P<0.05),IL-1与IL-6呈正相关(r=0.748,P<0.05).结论 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反映了膝骨性关节炎病情轻重及关节损伤程度,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 白细胞介素-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朴;李艳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其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IL-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有助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本文就IL-1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类风湿关节炎伴慢性贫血患者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分析

    作者:钱超;余建华;汤巧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慢性贫血(ACD)患者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RA患者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并检测RA患者血清铁、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及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对RA伴贫血患者行骨髓涂片铁染色检测.结果 无贫血组、ACD不伴缺铁组、ACD伴缺铁组的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D不伴缺铁组、ACD伴缺铁组的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显著高于无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不伴缺铁组血清铁、TIBC、sTf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SF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伴缺铁组血清铁、SF显著低于ACD不伴缺铁组,TIBC和sTfR显著高于ACD不伴缺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髓涂片铁染色示ACD不伴缺铁组细胞内、外铁均高于ACD伴缺铁组.结论 RA 患者血清IL-1、TNF-α和IFN-γ水平异常增高是导致ACD的重要原因.

  • 儿童哮喘症与白细胞介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丽;李俐佳;江超;伍贤鼎;何涓;杨孝红;张文玉

    目的 进一步探讨儿童哮喘症与白细胞介素-1(IL-1)、IL-5、IL-12、IL-13的相关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儿童哮喘症患儿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26±1.3);儿童哮喘症患儿又分为急性发作期组30例和缓解期组20例.健康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7±1.5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IL-1、IL-5、IL-12、IL-13水平.结果 哮喘症患儿IL-1、IL-5、IL-13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IL-1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哮喘症患儿存在着IL-1、IL-5、IL-12、IL-13的增高和紊乱.

  •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瘦素和白细胞介素及脂联素测定的意义

    作者:张春霞

    目的 探讨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瘦素(Leptin)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18、脂联素(AD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37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IL-1、IL-18及ADP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4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IL-1、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血清ADP水平又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Leptin水平与IL-1、IL-18水平呈正相关(r=0.587 2,0.613 4,P<0.01),而与ADP水平呈负相关(r=-0.478 4,P<0.01).结论 检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Leptin和血清IL-1、IL-18和ADP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辅助诊断脂肪肝及判断其肝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检测指标,有重要临床价值.

  • 细胞因子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绪山;陈胜全;杨全德;刘景宏;王彪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胰腺炎(A P )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水平,探讨其在病情观察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灌云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AP患者(发病时间小于24 h)58例,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19例,于入院第1、3、7天,检测血清IL‐1、IL‐6及T N F‐α水平;同时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的健康人31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IL‐1、IL‐6及 TNF‐α水平。动态检测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和CT严重度指数(CTSI),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AP组患者血清IL‐1、IL‐6及 TNF‐α水平明显高于同期M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患者第3天比第1天IL‐1、IL‐6及TNF‐α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 IL‐1、IL‐6及 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与同组前两次检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AP组患者入院第1、3、7天IL‐1、IL‐6及TNF‐α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CTSI明显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入院第3天MAP与SAP组患者血清IL‐1、IL‐6及 TNF‐α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CTSI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检测AP患者血清中IL‐1、IL‐6及 TNF‐α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彭慈军;冯赞杰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活性氧(ROS)生成、细胞因子参与、肝细胞内钙离子超载、细胞凋亡等有关[1].大豆异黄酮(SI)是人们公认的抗氧化剂及抗炎药物.研究结果表明,其对心肌、脑等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3].但对HIRI是否具有保护效应,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了SI对HIRI的保护作用.

  • 环氧合酶-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及其致病的可能机制

    作者:曹名波;董蕾;鲁晓岚;罗金燕

    环氧合酶-2(COX-2)的过度表达与许多炎症性疾病有关,然而对它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知之甚少.Celecoxib是特异性的COX-2抑制剂[1].我们通过建立大鼠NAFLD动物模型,同时在模型组中给予celecoxib进行干预治疗,研究COX-2在NAFLD中的作用,以便进一步探讨其在NAFLD中的致病机制.

573 条记录 24/29 页 « 12...21222324252627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