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血管病杂志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and Pulmonary Diseases 심폐혈관병잡지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影响因子: 1.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82-636
- 国内刊号: 1007-5062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1-3个月
1.文稿要求精练、通顺、准确及主题明确,重点突出,说明的问题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论著、实验研究、综述及讲座等一般不超过 4 000字,其他稿件以不超过 3500字为宜。论文如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部、省(市)级重点攻关课题,请在文稿首页下方说明,本文为 ×××基金资助项目或 ×××攻关课题,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 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姓名在文题下不分单位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应是 :(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 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 1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 (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 “本文 ”、“作者 ”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应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姓氏字母均大写 )、单位标准英译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 “* ”,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例如 :LIN Xianyan *,WU Jianping,QIN Jiong *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医学主题词表 (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 MeSH中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 :(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 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 2个字用 “;”分隔。
6.医学名词以 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物名称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在需要使用商品名的情况下,应先给出其通用名称,括号内给出商品名。汉字简化以国务院 1986年 10月 15日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参照新版的《新华字典》。外国人名不译成中文,其后亦不加 “氏”字。
7.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及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应在图 (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线条图高宽比例约为 5∶ 7。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每幅图应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大体标本照片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8.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 1984年 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中执行GB3100~ 3102-93《量和单位》一书,血压计量单位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 (1 mm Hg=0.133 kPa)。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 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 ng /kg /min应采用 ng·kg-1 ·min-1的形式 ;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不可混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 (旧称光密度 )的符号为 A,“A”为斜体字。
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数字书写实行 3位分节法,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及标准号不用 3位分节法。公历世纪、年、月、日、时刻计数和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的范围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 5%~95%,不能写成5~ 95%,公差可写成 50.2% ±0.6%或(50.2 ±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 :4 cm×3 cm×5 cm,而不能写成 4 ×3 ×5 cm3。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 :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珋 (中位数仍用 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sx珋;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 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 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 χ2 ;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 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 t值、χ2值、q值等 )。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 “,”分开 (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0.参考文献按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在正文中用上角码标出,文献表中的序号与正文中的要一一对应。参考文献请选用与文稿内容密切相关并经作者亲自阅读过的正式出版物,非正式出版物不在参考文献中列出。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通信作者的基本信息,研究方向放第一页脚注。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 3名,后加 “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 ;中文期刊用全名。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码。
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按文献序号加方括号列于文末。
[期刊]作者列出前 3名作者姓名,作者在 3人以上时加 “等”字(英文加 et al.),作者之间用 “,”分隔,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用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姓首字母大写 ;如用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中国著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按 GB/T 16159—1996的规定书写,名字不能缩写。著者除 “译”外,不必著录责任者的责任。文题 .刊名 (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格式),年份,卷:起止页码。举例 :姚崇华,吴兆苏,张瑞松,等 .北京市城、乡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变化趋势 .心肺血管病杂志,1993,12:193-196. Kuch KH,Kunze KP,Schluter M,et al. Ablation of a left-sided free-wall accessory pathway by percutaneous catheter of radiofrequency current in a patient with the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PACE,1989,12:1681-1688.
[书籍]著者 (列名格式与期刊作者相同).书名 .卷次 :版次 (如是第 1版可不标出 ).出版者,年份 :引文页码 (如专著整体做为文献引用可不著录页码).或:析出文献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 //专著责任者 .书名 .卷次 :版次 (如是第 1版可不标出 ).出版地 :出版者,年份 :析出文献页码 .举例 :肖星甫 .外科输血 //吴英恺,曾宪九,朱预,等 .外科临床指导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8-92. Su Hongxi. Hypokalemia in cardiac surgery under cardiopulmonary bypas(CPB) / /Wu Yingkai,Peters RM,eds. International practice in cardiothoracic surgery. Beijing:Science Press,1985:145-160.
心肺血管病杂志影响因子
心肺血管病杂志发文量
心肺血管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
心肺血管病杂志官网
心肺血管病杂志官网是http://xfxz.cbpt.cnki.net/WKA3/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XFXZ。
-
心肺血管病杂志投稿
心肺血管病杂志投稿可以走网上投稿,不过要认准网站,以防上当受骗。
-
心肺血管病杂志影响因子
心肺血管病杂志影响因子最新分值是 1.21。
-
心肺血管病杂志核心期刊
心肺血管病杂志确实是核心期刊,这个不用质疑。
-
心肺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心肺血管病杂志版面费是在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金额付版面费,具体金额看通知。
-
心肺血管病杂志是国家级吗
不是,是核心期刊。
-
心肺血管病杂志怎么样
心肺血管病杂志含金量很高的,属于核心期刊,还是不错的!
-
心肺血管病杂志好投吗
相对来说不容易投,毕竟是核心期刊,要求很高的。我们有绿色通道,可以让你快速投稿。
-
心肺血管病杂志是不是统计源期刊
是,确实是统计源期刊,属于核心期刊,不过要求肯定也高的。
-
心肺血管病杂志审稿周期
心肺血管病杂志审稿周期大概在1-3个月。
-
刊物信息可查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
严格保密协议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
售后服务保障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
企业信誉保障
16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左心房重构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总体人口患病率在9%~38%之间,男性的患病率较高[1];其特点是在睡眠过程中上呼吸道反复阻塞,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内皮功能障碍和交感神经激活,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OSA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危险因素[2],与明显的心房重构有关,其特征是心房增大、电压降低、特殊位置和广泛的传导异常以及窦房结电位恢复时间延长,这些特征可能部分解释了OSA与AF的关系.OSA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着OSA伴AF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脏电复律和消融术后AF的复发率.本文就OSA左心房重构与AF的关系、OSA诱发AF的可能机制以及CPAP治疗做一综述,为OSA合并AF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体质量指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治疗和预防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慢性炎性反应有关.对人类的健康可以造成极大的危害,预计到2030年COPD将成为第三大死因[1].COP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损伤肺部,还可以出现其他全身并发症如营养不良,还有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硬化[2].营养不良主要的表现就是BMI降低.营养不良与很多疾病的预后有关,有研究表明,营养风险高的行心脏手术患者,其术后发生不良结局较多[3].来
-
基于iTRAQ技术探讨心肌梗死小鼠重构期蛋白表达特点
目的:应用相对和绝对定量的同位素标记(iTRAQ)结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鉴定和定量分析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脏组织膜蛋白表达.方法:选取C57小鼠,18只,分为正常组和心肌梗死(MI)组,心肌梗死组在建模后14d处死,收取正常组及心肌梗死组小鼠的心脏组织提取蛋白.利用iTRAQ技术检测MI后14d及正常对照心脏组织蛋白,鉴定出具有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差异倍数>1.2或<0.8,P<0.05)并结合公共数据信息,探究差异蛋白的生物学信息及信号通路.结果:共检测出1551种蛋白质,与正常对照组心脏组织相比,MI后14d组有383个蛋白显著升高,有309个蛋白显著降低(均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差异蛋白发现,MI后14d组蛋白涉及的生物进程主要为补体系统和糖代谢,主要涉及的通路是免疫和糖代谢相关通路.结论:iTRAQ技术可有效地用于组织蛋白鉴定和定量,利于发现胞浆蛋白与急性心肌梗死重塑期病理变化关系,有望为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
18F-FDG PET/CT显像评价二甲双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采用18F-FDG microPET/CT显像,探讨二甲双胍(MF)干预治疗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只,于左心耳下靠肺动脉圆锥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MF干预组(n=6)及正常对照组(n=6),其中MF干预组给予50mg·kg-1·12h-1剂量MF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分别于再灌注后1d、7d、14d、30d行18F-FDG micro PET/CT门控心肌代谢显像.于大鼠心肌缺血中心区、边缘区、远端区勾画容积感兴趣区(VOI),计算不同部位18F-FDG的标准摄取大值(SUVmax),计算TBR值=缺血中心区SUVmax/远端区SUVmax.分别勾画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mm3)及收缩末期容积(ESV,mm3),计算LVEF.结果:对照组,TBR值从再灌注后1~30d逐渐减低,EDV逐渐增大,两者呈负相关关系(r=-0.732,P=0.000);在MF干预组中,TBR值随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趋势.再灌注第30d,TBR值,MF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81±0.06)vs.(0.65±0.09),P<0.05],MF干预组的LVEDV明显低于对照组[(358.21±22.62)vs.(457.53±29.91),P<0.05].LVEF在再灌注不同时间点,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可以动态评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随时间变化的规律.MF干预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以延缓左心室重构的发生和发展.
-
干扰素调节因子5通过调节M1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在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手术组各15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后第7天检测小鼠心功能,收取心脏组织,通过Masson染色检测心脏纤维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巨噬细胞分化、炎症因子及IRF5的表达;体外培养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给予缺氧/复氧刺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iNOS、IL-1β、IL-6)以及IRF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小鼠存活率100%(15/15),心肌梗死组术后7d存活率为66.7%(10/15).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肌梗死组小鼠LVEF[(72.72±3.55) %vs.(29.77 ±6.63)%,P=0.0001]和缩短分数[(42.53 ±2.64) %vs.(14.63±5.44)%,P=0.0001]均显著降低,心功能明显恶化,纤维化水平明显加重[(0.90±0.29) %vs.(24.54±5.43)%,P=0.0001],巨噬细胞浸润增加[(2.25±1.89)%vs.(96.5±7.90)%,P=0.0001],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均明显增加iNOS [(1.01 ±0.20)vs.(2.00±0.26),P=0.0066],IL-1β[(1.07 ±0.54)vs.(10.74 ±3.87),P=0.0085],IL-6[(1.01 ±0.14) vs.(21.42±8.58),P=0.0101],并且IRF5表达明显增加[(1.01±1.89)vs.(12.91 ±1.34),P=0.0001].体外实验中,通过缺氧/复氧刺激培养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刺激组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表达均明显增加,iNOS[(0.87±0.07)vs.(1.07±0.09),P=0.0403],IL-1β[(1.00±0.09)vs.(1.60±0.26),P=0.0199,IL-6[(0.88 ±0.07)vs.(1.07±0.09),P=0.0403],IRF5表达增加[(0.97 ±0.04)vs.(1.28±0.13),P=0.0191].利用siIRF5转染巨噬细胞,再次给予缺氧/复氧刺激后,M1型巨噬细胞标记物表达降低iNOS [(1.09±0.44)vs.(0.07±0.07),P=0.0165],IL-1β [(1.08±0.42)vs.(0.09 ±0.08),P=0.0157],IL-6 [(1.09±0.43)vs.(0.07±0.06),P=0.0152].结论:IRF5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脏重构.
-
心房异构超声诊断及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心房异构合并心血管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同时分析超声识别心房异构合并体、肺静脉连接方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至2017年,于我院儿童心血管病中心住院治疗的心房异构患者超声及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该类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及合并心血管畸形的分布特点.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剑突下横切面观察脊柱、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奇静脉的位置关系,剑突下长轴切面显示腔静脉及肝静脉的回流方式,胸骨旁切面显示双侧心房肌结构及心耳结构,同时显示心内合并畸形,胸骨上窝切面扫查腔静脉及肺静脉的回流途径.结果:右房异构的间接超声表现为:剑突下横切面显示下腔静脉与腹主动脉位于脊柱同一侧,下腔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常合并无脾;直接表现为双侧心耳均为右心耳结构;左房异构的间接超声表现为:剑突下横切面显示下腔静脉肝段缺如,奇静脉/半奇静脉扩张,位于腹主动脉右后/左后方,上行汇入上腔静脉,常合并脾脏形态、数目、位置异常,直接表现为双侧心耳均为左心耳结构.右心房异构患者均合并心血管复杂畸形,大部分为多种畸形同时合并肺血减少型心血管畸形,其中82例(91%)同时合并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闭锁;左心房异构中14例(67%)合并心血管复杂畸形,7例合并简单畸形,合并复杂畸形者均同时合并肺动脉狭窄/闭锁.此外,心房异构患者常见合并体和/或肺静脉异常连接.21例左心房异构患者100%合并下腔静脉肝段缺如,奇静脉或半奇静脉扩张并引入上腔静脉;57%右心房异构患者(51/90)合并双侧上腔静脉分别回流至两侧心房.本组右心房异构患者均行单心室系列矫治;7例左心房异构合并简单畸形者行双心室矫治.结论:心房异构常合并心血管复杂畸形,预后差,超声医生对心房异构合并体/肺静脉连接方式的判断对外科手术决策有重要意义.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末端前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6年间,患有由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LRS)儿童受试者80例(男性35例,女性45例)参与研究(观察组).选取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的NT-proBNP.并用B超测定以下参数:收缩功能(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肺动脉血流和肺动脉压,左心室舒张功能(E波,A波,E/A比值,减速时间),分析NT-proBNP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观察组中,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NT-proBNP的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和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T-proBNP升高组,EF低于NT-proBNP正常组,肺动脉血流,肺动脉压,Qp/Qs高于NT-proBNP正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肺动脉血流、肺动脉压、Qp/Qs呈正相关.结论:NT-proBNP对于LRS的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早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STEMI患者共257例,根据有无侧支循环分为A组(侧支循环组,n=51)和B组(无侧支循环组,n=206).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术后和术后1年的WEF,以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恶性心律失常、室壁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60.04±11.55)vs.(63.80±12.05)岁,P=0.045]、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31.4% vs.11.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LVEF比较[(54.70 ±4.45)vs.(51.31±6.6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CE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室壁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年龄和梗死前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早期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助于改善STEMI患者的左心室功能,但其对术后12个月内MACE事件、室壁瘤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持续性T波倒置对心肌损伤预测价值的研究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持续性T波倒置(PTI)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142例STEMI行血运重建的患者,梗死后普通12导心电图检查提示PTI和病理性Q波存在至少4个月.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测(CMR)在梗死后1周内和4个月的时候进行,评估梗死特点和心肌功能.结果:有PTI的患者(n=103,73%)显示出较大的急性[21(11,29)%vs.6(1,13)%,P<0.001]和慢性[14(8,19)%vs.3(1,8)%,P<0.001]梗死面积,并且微血管阻塞较常见.校准病理性Q波、心肌梗死面积大小估计值(hs-CTnT,hs-CRP,Nt-proBNP,罪犯血管,介入前TIMI血流)后,PTI与慢性梗死面积之间的关联仍然显著(OR =9.02,95% CI:3.49~23.35,P<0.001).T波倒置幅度对面积>11%慢性梗死的预测价值(AUC:0.84,95% CI:0.77~0.90)明显高于Q波幅度(AUC =0.72,95% CI:0.63~0.80,P=0.009);PTI与病理性Q波或Q波/T波评分的组合预测梗死面积优于PTI单独预测(95% CI:0.29 ~0.57,P<0.001).结论:STEMI后的PTI与CMR显示的更广泛的心肌损伤相关.PTI与病理性Q波或Q波/T波评分相结合的心电图评分系统可能对STEMI后的高度准确的梗塞面积估计有一定价值.
-
重症肌无力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6例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引起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10年间收治的MG引起的呼吸衰竭、撤机困难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6 ~ 78岁,机械通气时间12 ~72d.经综合治疗后,1例患者成功撤机,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间断使用机械通气治疗,1例患者携带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转院,1例患者拒绝继续机械通气治疗而死亡.结论:解决MG导致的呼吸衰竭撤机困难,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撤机困难时针对病因综合治疗可提高撤机成功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利钠肽活化酶与利钠肽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中血清利钠肽活化酶(corin)、心钠素前体(proANP),心钠素(ANP)、NT-proBNP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COPD患者102例,其中COPD无肺动脉高压组50例(Ⅰ组);COPD肺动脉高压组52例(Ⅱ组);健康对照组45例(Ⅲ组),ELISA法检测五组患者血清corin、proANP,ANP、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压力,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结果: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corin、动脉血氧分压均低于COPD无肺动脉高压组和健康对照组,且随肺动脉压力升高呈下降趋势,血清corin、PaO2水平与sPAP均成负相关(P<0.05);COPD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清ANP、NT-proBNP水平高于COPD无肺动脉高压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NT-proBNP、ANP与sPAP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orin水平的变化可能参与了COPD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检测血清corin、NT-proBNP、ANP水平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心肌肌钙蛋白Ⅰ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围手术期的变化规律.方法:筛选我院自2016年05月至2018年05月,收治的实施CABG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非体外循环组(35例)和体外循环组(35例),比较两组H-FABP和cTnⅠ浓度水平在围手术期的变化,并对H-FABP和cTnⅠ浓度峰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清中H-FABP及cTnⅠ浓度水平的变化,非体外循环组明显低于体外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组血清H-FABP浓度和CTNI浓度峰值的相关性分析显示,H-FABP浓度和cTnⅠ浓度峰值呈正相关(r=0.7577,P=0.006).结论:两组患者血清H-FABP和cTnⅠ在CABG术围手术期均升高,是预测CABG术后心肌受损的有效预测指标.
-
牛颈静脉材料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近中期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牛颈静脉材料重建右心室流出道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男性45例,女性37例,年龄4个月~30岁,其中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18例;法洛四联症55例;右心室双出口3例;大动脉转位3例;肺动脉狭窄1例;共同动脉干1例,术中全部使用牛颈静脉材料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术后观察近中期临床结果,如术后并发症病死率,使用超声心动图随访观察肺动脉流速,肺动脉瓣反流情况.结果:82例患者术后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9%,术后患者不同程度存在肺部渗出,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共随访46例,随访率62%.随访时间3个月~5年,随访期间无死亡.9例(19%)病例出现肺动脉流速增高>3m/s,其中3例接受再次手术,3例(6%)出现肺动脉瓣大量返流.结论:牛颈静脉是合适的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材料,可以获得较好的近中期效果,有一定的远期狭窄率.本组病例随访率较低,样本量偏小,分布偏倚较大,还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
-
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分析
目的:研究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表现的不同,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我院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41例患者急性发病后、手术前心电图作为观察组,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参数,寻找心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存在QTc间期延长.进一步分析发现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QRS波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缩短,心肌复极时间(QTc-QRS)延长为主.比较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后心脏彩超主动脉瓣上血流速度,术后患者血流速度减慢,后负荷减小,QTc间期缩短.结论: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存在QTc间期延长,其机制可能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射血时间延长有关.以此为依据,计算心肌复极时间(QTc-QRS)可以作为鉴别诊断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辅助手段.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了解星状神经节节阻滞对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中心肌功能的具体影响,为临床患者疾病诊治提供经验.方法:2013年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90例CABG术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根据麻醉具体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性的麻醉诱导和维持)和观察组(麻醉诱导和维持之前进行患者右侧的星状神经节阻滞),每组均为45例患者.比较不同时点(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即刻、劈胸骨后即刻、开始旁路移植术时)心肌损伤相关生化指标(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Bcl-2蛋白、Bax蛋白、心功能相关激素或活性肽(包括心肌组织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神经肽Y、血管活动肠肽)、心功能临床检测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低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心率、冠状动脉流量、左心室内压大变化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cTnL、CK-MB、Bcl-2、Bax、EPI、NE、NPY、VIP、LVDP、LVEDP、HR、CH、±dp/dtmax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点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点CK-MB、Bax、EPI,T2时点cTnL、CK-MB、Bcl-2、Bax、EPI、NE、VIP、LVDP、LVEDP、CH、±dp/dtmax,T3时点EPI、NE、VIP、LVDP、LVEDP、CH、±dp/d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点心功能相关的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心肌损伤相关生化指标(cTnL、CK-MB、Bcl-2、Bax)、心功能相关激素或活性肽(EPI、NE、NPY、VIP)、心功能临床检测指标(LVDP、LVEDP、HR、CH、CH)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变.结论:麻醉诱导和维持之前进行患者右侧的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因冠状动脉梗阻而进行CABG术的患者,有助于提高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心脏应激反应,尽量保有原有心肌功能.
-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残余畸形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残余畸形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至2017年,行TOF根治术并有随访资料的200例患者,观察术后近、中期残余畸形的发生情况,包括室间隔残余分流、残余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瓣反流.统计分析术后残余畸形的发生与随访时间、手术年龄、手术方式、主动脉骑跨率、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室间隔缺损部位、室间隔缺损大小、肺动脉发育等因素的关系.结果:2013至2017年在我院接受TOF根治术患者随访时间3~30个月(中位数24个月).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室间隔残余分流的发生逐渐减少,残余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瓣反流的发生逐渐增加.有轻度及以上肺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中,行跨瓣环手术占60.9%;无肺动脉瓣反流的患者中,行跨瓣环手术的占30.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年龄、手术方式、主动脉骑跨率、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室间隔缺损部位、室间隔缺损大小、肺动脉发育等情况,在术后近、中期随访中,对室间隔残余分流和残余肺动脉狭窄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组患者术后无严重残余畸形发生.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室间隔残余分流的发生逐渐减少,残余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瓣反流的发生逐渐增加.轻度及以上的肺动脉瓣反流多发生于行跨瓣环手术的患者.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氯吡格雷相关血小板减少1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术前、术后需严格抗血小板、抗凝治疗,而随着PCI术的普及,术后血小板减少病例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PCI患者的结局.如何识别血小板减少病因并正确处理对患者结局具有重要意义,现笔者报道在临床中遇见1例少见的氯吡格雷相关的血小板减少,并分析血小板减少常见病因及处理方法,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参考.
-
鲁登巴赫综合征5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鲁登巴赫综合征(LS)的发病、超声特点和伴发病变,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2008至2015年,诊治的鲁登巴赫综合征患者54例的临床症状、超声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全组LS中,51例为经典性LS,3例为获得性LS,均合并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绝大部分合并不同程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少数合并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亦有极少数合并永存左位上腔静脉和感染性心内膜炎.①全组病例有50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4例右心导管提示,2例术中诊断.②全组病例37例行外科治疗,1例行介入治疗,均无为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危象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LS的超声图像特征明显,超声心动图对其有特异性诊断价值;LS应及早手术或者介入治疗,修补或者封堵房间隔缺损同时有效解除或者减轻二尖瓣狭窄,探查并处理合并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可以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跟腱厚度与颈动脉狭窄相关性分析
目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跟腱厚度与颈动脉狭窄(CAS)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门诊随访的成年FH先证患者137例,根据其跟腱厚度(ATT)的3分位数分组,记录临床资料,分析各组性别、年龄、TG、TC、HDL-C、LDL-C、hs-CRP、IMT及CAS间的差异,同时分析CAS的危险因素.结果:颈动脉狭窄组共29例,非狭窄组108例,颈动脉狭窄组与非狭窄组TC、HDL-C、LDL-C、hs-CRP、IMT及A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及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ATT厚度3分位数分组,三组比较,年龄、TC、HDL-C、LDL-C、IMT及C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TG、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分别与第一组比较,第2组年龄、IMT和CAS以及第3组TC、HDL-C、LDL-C、IMT及C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的危险因素分析,低HDL-C< 1.04mmol/L(OR=4.20,95% CI:1.56 ~ 11.30,P=0.005)及ATT(OR=2.56,95% CI:1.28 ~5.18,P=0.008)为CAS的危险因素;ATT≥0.85cm颈动脉狭窄风险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6.65,95%CI:1.52~29.01,P=0.012),0.56cm≤ATT<0.85cm颈动脉狭窄风险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59,95% CI:0.58~11.63,P=0.216).结论:在FH患者中,跟腱增厚与TC、HDL-C、LDL-C、IMT及CAS关系密切,FH患者CAS与跟腱明显增厚(≥0.85cm)呈正相关性.
-
膜性肾病伴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超声诊断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膜性肾病(MN)患者伴发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超声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经肾活检确诊MN患者104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静脉、下腔静脉、髂静脉、下肢静脉及肺动脉、右心腔内部结构,了解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及肺动脉高压.结果:104例患者中,发现肺栓塞14例,肾静脉血栓5例,下腔静脉血栓2例,髂静脉血栓4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血栓组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清白蛋白、肌酐、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及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MN患者筛查静脉血栓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患者疗效评估提供了简便、无创、无辐射的检测方法.
-
超微血流显像与超声造影评价极低回声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的研究初探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显像(SMI)技术在评价存在局限性极低回声区(JBA)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存在JBA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段的低回声或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斑块进行SMI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这些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状况.结果:SMI和CEUS检查显示38例存在JBA的斑块内均可见新生血管.斑块厚度0.21~0.63cm,平均(0.38±0.10)cm;斑块长度0.90~ 5.2cm,平均(2.21±1.06)cm;SMI及CEUS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为1~2级,但在JBA区域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结论:有JBA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比率高,但新生血管并不在JBA区域内.
-
超声影像诊断下腔静脉变异畸形及并发症
目的:分析下腔静脉变异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下腔静脉变异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日至2017年11月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检查发现的12例下腔静脉变异畸形的声像图表现,以及该疾病并发的其他相关疾病的起因.结果:超声检查发现12例下腔静脉变异患者,其中8例(8/12)为左位下腔静脉,3(3/12)例为双下腔静脉、1例(1/12)肝段下腔静脉缺如,12例患者中1例双下腔静脉伴左侧下腔静脉“胡桃夹现象”,1例左位下腔静脉伴“胡桃夹现象”,1例左位下腔静脉伴左侧髂静脉血栓及1例左位下腔静脉伴双侧髂静脉血栓和双下肢静脉血栓.结论:发现异常下腔静脉的位置及走行对诊断心血管畸形、制定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发现该疾病的相关并发症,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尽早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提示患者下腔静脉变异畸形,使临床及时调整相关诊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准确度,避免意外损伤.
-
血管超声在膜性肾病与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自体动静脉内瘘及血管先天变异的应用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心血管疾病呈现迅速上升趋势,已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占各种疾病的首位.近年来,随着超声医学迅速发展及超声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超声医学已成为临床诊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且超声诊断快捷准确、实时动态、易于反复进行,是目前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
超声诊断颈动脉先天性变异1例
患者,女性,46岁.以头痛3天主诉入院.无发热、心悸、胸痛,无肢体无力及肢体抽搐.既往体健,查体及血液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超声所见: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右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源及走行正常;左侧颈总动脉未探及,左侧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均起自主动脉弓,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走行于左侧锁骨下动脉与左侧颈外动脉之间(图1)右侧颈内动脉内径0.62cm,右侧颈外动脉内径0.50cm,左侧颈内动脉内径0.33cm,左侧颈外动脉内径0.35cm,;左侧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源正常,左侧椎动脉起始走行迂曲;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光滑,管腔内透声好,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上述动脉管腔充盈好,血流通畅.PW测: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117cm/s,左侧颈内动脉上段(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PSV=83cm/s;左侧颈外动脉起始段PSV=119cm/s,左侧颈外动脉上段(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PSV=89cm/s.有侧颈总动脉PSV=75cm/s,右侧颈内动脉起始段PSV=78cm/s,右侧颈外动脉起始段PSV=86cm/s.超声提示:①左侧颈动脉先天性变异,左侧颈总动脉缺如,左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起源异常(起自主动脉弓).②双侧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管径不对称,左侧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管径较右侧细.③左侧椎动脉起始走行迂曲.CTA检查证实超声诊断(图2).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9 | 01 02 03 04 |
-
未知
我是7月份投的稿件,一个月返回了审稿结果,送审了两个专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经修改后被接受,速度还是比较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