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중국복사위생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3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4-714X
  • 国内刊号: 37-1206/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4-094
  • 曾用名: 放射卫生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潘自强 韩金祥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山东省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分析

    作者:高娟;吴娜;崔太昌

    根据我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建立健全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档案管理.探讨职业性小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防护条件提供重要依据,近几年我单位对我省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连续的职业性健康监护.现将我省内一大型医疗机构放射作业人员近期健康检查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 双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合并右输尿管囊肿内结石1例

    作者:张新毅;田宁

    1 病历资料患者女,54岁,因发现"膀胱结石"15 d,突发小便困难2h人院.平日偶有右下腹部疼痛,为阵发性,有肉眼血尿,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化验室检查: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其余化验室检查正常.B超检查:右侧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右侧输尿管扩张,右输尿管末端入口处结石.腹部平片:膀胱右侧输尿管入口处约1.8cm×1.5 cm大小结石.见图1.静脉泌尿系造影:双侧重复肾盂、输尿管,右侧输尿管扩张,膀胱区右侧输尿管人口处见1.8 cm×1.5cm圆形阳性阻光影,其周围可见"晕圈"征.

    关键词:
  • 江苏省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地区个人剂量水平分析

    作者:杨叶中;李娜;魏召阳

    目的 了解江苏省2012年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地区—张家港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方法 按照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的方法对2012-2013年全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共监测894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44 mSv·a-,其中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约1.457 mSv· a-1,放射治疗学为1.268 mSv·a-1,诊断放射学、工业探伤等岗位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约0.300 mSv·a-1左右.结论 介入放射学和放射治疗学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诊断放射学、工业探伤等岗位人员平均年有效剂量接近,均处于较低水平.

  • 江苏省2009-2011年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秦永春;徐小三;杨小勇;陈群;余宁乐

    目的 掌握江苏省省管单位3000多名放射工作人员2009-2011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及分布情况.方法 以2009-2011年我所检测的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值为研究对象,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02的要求,采用热释光方法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当量Hp(10).结果 2009-2011年我所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其中超过95%的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低于1 mSv; 2009-2011年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分别为0.192 mSv,0.241mSv和0.180 mSv.

  • 2011-2012年连云港市放射性疾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庄家毅;周日辉;董建梅

    目的 开展主动性放射工作场所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开展各类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性能监测,采用热释光剂量仪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完成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监测调查表.结果 哨点单位放射性场所防护监测合格率100%,监测的四类职业类别中,从事介入放射学人员的年有效剂量高、健康体检中异常检出率也高.结论 建议增加对乡镇医院和企业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重点关注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 大连市自来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

    作者:董倩倩;张兴晖;姜振华

    目的 了解大连市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提供水的本底参考资料.方法 根据大连市生活饮用水供需体系和社会人口等因素确定采样点,依据国家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水源水总α比活度为(0.28 ~4.59)×10-2Bq/L、总β比活度为(5.73 ~ 16.62)×10-2 Bq/L,管网末梢水总α比活度为(0.82 ~3.72)×10-2 Bq/L、总β比活度为(1.09~12.01)×10-2 Bq/L.结论 大连市生活饮用水中总α、总β比活度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水源水总α、总β比活度在我国湖库水正常总α、总β水平范围内.

  • 2003-2007年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水平与分析

    作者:林海辉;曾锡慎;麦维基;贾育新;刘小莲

    目的 对2003-2007年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法.结果 5年共监测20 997人次,受照剂量超过5 mSv的人员占2.0%,只有1人受照剂量超过20 mSv,人均年剂量当量0.66 mSv,实测集体剂量当量13.85人·Sv.核工业人均年剂量当量大,为1.80mSv,其次是核医学和工业探伤,分别为0.58和0.45 mSv,其他工种受照剂量都较小;核工业对集体剂量的贡献大,达9.14人·Sv,占66.0%,其次是X射线诊断,为2.18人·mSv,占15.7%.结论 广东省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受照剂量基本呈逐年下降,同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核医学诊治过程中甲亢患者的受照剂量分析及防护

    作者:吕坤祥;何拥军;李卫一;黄旭荃;周尧远

    目的 测定利用放射性同位素99m TcO4-和131Ⅰ诊治过程中甲亢患者的受照剂量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探讨加强其辐射防护的重要性.方法 测量26例99m TcO4-检查患者及30例131 Ⅰ治疗患者给药24 h内,距患者1 m、2 m、3 m、4 m、5 rn、6 m外的外照射水平,并用ICRP给出的核医学诊治时放射性核素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病人的受照有效剂量.结果 放射性核素诊治甲亢患者的剂量范围在2.3×10-2~5.0×102 mGy/MBq,高吸收剂量可达5.0×102 mGy/MBq,并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辐射,距患者2 m处的外照射水平下降明显,服药后24 h外照射基本降至本底水平.结论 加强对放射性核素诊治过程中患者的防护措施及管理是必要的.

  • 一例PET-CT受检者体外剂量监测结果及思考

    作者:卢桂才;李鸿成;姬绪莉

    目的 通过PET-CT受检者体外γ剂量当量率的监测,分析评价受检者体外剂量变化及对周围人员的影响.提请管理部门、医院及PET-CT受检者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护周围人员的健康.方法 用辐射剂量仪对一例PET-CT受检者注射”F-FDG药物后体外γ剂量当量率进行跟踪监测.结果 随时间距离的变化,PET-CT受检者体外γ剂量当量率衰减显著,注射18F-FDG药物后24 h体表剂量可达本底水平.结论 应合理规范PET-CT检查.加强PET-CT受检者的24 h管理,有效减少受检者对周围公众或家属的辐射影响.

  • 距离及屏蔽对数字床旁X射线摄影散射线防护的影响

    作者:顾磊;刘涛

    目的 探讨数字床旁X射线摄影过程中不同距离与屏蔽材料对于降低散射线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利用胸部体模作为被照体,在79 kV、3.2 mAs摄影条件下,分别测量不同距离时有无铅屏风遮挡的散射线剂量,以及砖墙与轻钢龙骨墙屏蔽后散射线剂量.结果 散射线剂量随测试距离增大而降低.相同距离,有铅屏风遮挡时,所测得散射线剂量仅为无遮挡的3%左右.两种不同建筑材质墙体对散射线的屏蔽效果相差很大,砖墙后所测得散射线数值近似于本底值.结论 在数字床旁X射线摄影过程中,屏蔽防护是重要的降低散射线剂量的措施,辅以适当的距离防护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散射线剂量.

  • 宁夏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结果与分析

    作者:李鸿成;卢桂才;姬绪莉;孔庆宇

    目的 通过参加全国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提高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水平.方法 按照《首届全国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方案》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比对.结果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盲样考核结果评定为“合格、复核”.结论 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技术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 2010-2012年云南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牟胜;樊芳;唐丽;徐文萍;唐红

    目的 了解云南省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的剂量水平,为辐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2010-2012年对云南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年共监测8613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5 mSv,99.42%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小于5 mSv.不同工种中,介入放射学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为0.98 mSv.结论 云南省大部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较低,相应的工作场所是安全的,介入放射学人员是今后防护和监测的重点.

  • 一起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值异常增高的调查

    作者:吴敏;冯晓妍;陈军军;苟于强;刘雯静

    目的 对2012年我区一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中数据异常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以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管理,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方法 使用多功能辐射防护监测仪对某核医学科环境和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污染检测.结果 个人剂量监测异常升高是由于某放射工作人员体表受到放射性核素严重污染所致,其体表被污染大值为1 676.41 Bq·cm-2,3个月个人受照剂量为1.51 mSv,高出我区2008年放射工作人员年平均剂量水平100倍.结论 加强防护知识培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 真空断路器电离辐射危害研究

    作者:王忠立;路建超;杨海峰;胡新梅;赵丽;郭强

    目的 探讨真空断路器耐压测试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情况.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与放射卫生调查,分析其生产工艺,并对工作现场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监测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真空断路器分闸状态下进行测试时,测量点改造前周围辐射水平明显高于国家标准,改造后周围辐射水平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且改造前后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真空断路器分闸状态下进行测试时,符合X射线产生的基本原理,产生伴生X射线.建议加强工作人员防护,制定相关国家标准.

  • 介入放射学职业照射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远浩;祖庆;李朝晖;蔡长煌;刘宝英

    目的 分析影响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变化的各种可能因素,为介入放射学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标准水体模对不同的操作条件下介入术者胸部的剂量率进行检测.结果 术者的位置、防护条件、受检者体厚、球床距离、照射野、投照角度的变化均可能对操作者的剂量产生影响.结论 根据剂量变化的特点,充分利用各项防护措施,尽可能降低介入操作者的剂量水平.

  • 放化疗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留临床观察

    作者:任爱军;邵倩;卢洁;李奉祥;李建彬

    目的 研究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留患者行SIB-IMRT,靶区勾画:残留病灶勾画为GTV,外放5 mm为临床靶区(CTV),CTV外放5 mm为计划靶区(PTV);瘤床勾画为临床靶区(CTV1),CTV1分别外放15 mm和30 mm为计划靶区1(PTV1)和计划靶区2(PTV2),PTV、PTV1、PTV2处方量分别为2.5 Gy/次、2.3 Gy/次、2.0 Gy/次,5次/周,共25次;放疗期间每日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同步放化疗结束后,继续给予替莫唑胺150 mg/m2,连续口服5d,28 d为1个周期,辅助化疗共6个周期.56例患者单纯行同步放化疗者26例为A组,放化疗结束后继续化疗6个周期者30例为B组.结果 全组56例患者中CR 7例(12.5%),PR 38例(67.8%),SD 8例(14.3%),PD 3例(5.4%);全组患者的有效率80.3%.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9.82±9.11)月;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73.2%、33.9%;A组与B组比较平均生存时间、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较轻,毒性反应以血液学毒性为主.结论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加后续单药辅助化疗治疗脑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残留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可耐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基于泊位旁安装γ探测器的进口有色金属矿远程放射性监控研究

    作者:严文勋;封亚辉;李建军;郑建明;程薇;戴东情

    目的 提出进口有色金属矿产品的远程放射性监控方案.方法 在口岸指定泊位旁安装γ探测器来实现进口有色金属矿的远程放射性监控.结果 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结论 提出了一种进口有色金属矿产品的远程放射性监控方案,为远程监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 水泥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测定及辐射水平分析

    作者:陈涛;贾明扬;陈义学

    目的 测定水泥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分析其辐射水平,为安全使用水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NaI探头的γ能谱仪测量了9种常用水泥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 Th、40K的含量,并对其辐射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 水泥样品放射性水平的顺序为白色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结论 所收集的9种水泥样品都符合国家相关的辐射安全标准,但不恰当使用这些水泥仍然会造成潜在的辐射安全风险,因此在使用水泥的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

  • 急性颅脑损伤的CT颅内阳性并发症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仲恒;曹兆飞;钱明霞;郑巍;马周鹏

    目的 分析急性颅脑损伤的CT颅内阳性并发症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急性颅内损伤的临床危险因素及CT检查的适应症.方法 对2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脑CT表现与临床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临床特征作为自变量,CT显示的急性颅脑损伤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所有颅内损伤相关性较强的临床危险因素依次为神经查体阳性(OR=3.05)、危险的外伤机制(OR=2.37).对严重的颅内损伤,相关性较强的临床因素依次为意识丧失(OR =4.13)、颅骨骨折征象(OR=3.85).结论 根据急性颅脑损伤出现颅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可以初步确定CT检查的适应症,并预测急性颅内损伤的发生及损伤程度,在及时对危重病人进行检查的同时可减少不必要的CT检查.

  • 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态网络系统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作者:孙华斌;于秀欣;赵勇

    目的 试图从理论上提出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态网络系统理论模型,建立统一的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物效应理论模型,解释和定量描述自由基、抗氧化剂生物效应的双相性或多样性,并应用于核化生损伤的医学防护等研究.方法 在总结自由基生物医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的10个基本原理,建立统一的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态网络系统理论模型.结果 提出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态网络系统理论模型,建立了3个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态网络系统理论模型方程,可以解释和定量描述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物效应的双相性或多样性,并提出了核化生损伤的统一的氧化还原应激损伤机理和防护措施.结论 提出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态网络系统理论模型,解释和定量描述自由基和抗氧化剂生物效应的双相性或多样性.该理论模型适用于其他广义刺激的氧化还原应激: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生物因子、心理、药物、毒物毒素等,可称为广义氧化应激和还原应激的生态网络系统理论模型.

  • 鼻咽癌细胞生物节律及时辰照射观察

    作者:范治军;刘士煜;李科;王焕坤;陈亮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生物节律和时辰照射对鼻咽癌细胞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鼻咽癌细胞CNE-2细胞系,在一天内不同的时间点(4AM、10AM、4PM、10PM)取出培养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根据细胞周期曲线一天内G2/M期的高峰和低谷分别照射鼻咽癌细胞,用微量细胞克隆形成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存活率SF(survival fraction).结果 各细胞周期在4AM、10AM、4PM、10PM 4个时间点的分布,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可见随时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细胞克隆形成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均显示细胞在一天内G2/M期的高峰和低谷分别照射,细胞存活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峰时照射的细胞SF小于低谷时照射.结论 人鼻咽癌CNE-2细胞系的细胞周期随昼夜呈现节律性变化,时辰照射鼻咽癌细胞存活率的差异预示鼻咽癌时辰放疗的优越性.

  • PET-CT检查注射药物时采用不同分组方法所需18F-FDG量的研究

    作者:张红雨;张忠太;李迎新;徐树伟;崔洁;郭芳

    目的 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分组方法,使得行PET-CT检查时,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省放射性药物18F-FDG的量,节约成本,减少辐射.方法 分别对12人次检查时采取A、B、C、D4种不同的分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结果 方法A(每组注射1人次,每组间隔20 min,共12组)需要18F-FDG的量多,方法D(每组注射4人次,每组间隔80 min,共3组)需要18F-FDG的量少.方法B(每组注射2人次,每组间隔40 min,共6组)、方法C(每组注射3人次,每组间隔60 min,共4组)、方法D分别比方法A所需药物的量少了5.0%、9.4%、14.0%.结论 PET-CT检查时注射药物采用3人次一组的方式为理想,其不影响图像质量和检查效果,而且还节省药物和减少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因此建议采用该分组方法给受检者注射药物.

  • 加速器一年QUICKCHECK检测结果与评价

    作者:李玉;徐慧军;张素静

    目的 对加速器射野参数一年的QUICKCHECK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加速器射野中心轴剂量、平坦度、对称性、射线质、剂量率的一致性.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加速器正常运行216天,故障47天.利用QUICKCHECK共对加速器共进行216次检测,检测的参数包括中心轴剂量、平坦度、对称性(G/T方向和L/R方向)、射线质、剂量率.对检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加速器的稳定性.结果 对于10 cm×10 cm射野,中心轴剂量为(100士2.3)MU,有11次(5.09%)检测结果超过2%.平坦度检测值为(100±2.6)%,有4次(1.85%)超过2%.对称性(G/T方向)检测值为(100±1.4)%.对称性(L/R方向)检测值为100±2.7%,有4次(1.85%)超过2%.射线质检测值为(100±2.79)%,有3次(1.39%)超过2%.剂量率检测值为(300 ±11.2) MU/min.对于20 cm×20 cm射野,中心轴剂量为(100±2.1)MU,有11次(5.09%)检测结果超过2%.平坦度检测结果为(100±1.2)%.对称性(G/T方向)为(100±0.27)%,对称性(L/R方向)为(100士1.27)%,射线质为(100±0.35)%.结论 中心轴剂量合格率为94.91%,平坦度合格率为98.15%,对称性合格率为100%,射线质合格率为100%,剂量率合格率为100%.除中心轴剂量外,加速器各项参数的一致性合格率都在98%以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 加速器 QUICKCHECK 检测
  • 云南省CT机质量控制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唐红;武国亮;张炳祥;黄荣钦

    目的 掌握云南省CT机的质量控制状况和患者的受照剂量情况.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采用非介入式多功能X射线质量检测仪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云南省部分医疗机构所使用的23台CT机的CT剂量指数(CT-DIw)、定位光精度、10 mm层厚偏差、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可探测能力、CT值线性、诊断床定位精度合格率均为100%,水的CT值、噪声、均匀性合格率分别为78.3%、78.3%和91.3%.结论 应加强对CT性能的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每台在用的CT机处于合格、安全的工作状态,以减少和避免患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关键词: CT机 质量控制 剂量
  • 放射诊疗正确性判断的价值意义

    作者:张洪军

    目的 探讨正当性判断医疗照射的具体实施问题.方法 依据相关法规、标准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新出版物,应用放射防护原则.结果 介绍了医用辐射实践中正当性原则适用的三个层次,对医疗照射正当性判断的原则要求、策略和特殊考虑进行了讨论.结论 由于医用辐射实践的独特性质,对患者所受医疗照射,需要采取与其他计划照射情景不同的、更加细致的正当性判断方法;应用特定放射诊疗程序的正当性判断,是执业医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 蚌埠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控制检测与评价

    作者:沈红先;孔繁祥;沈洁

    目的 了解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运行状况,推进影像质量保证工作.方法 使用质控检测仪器,按国家标准推荐的方法,对本辖区内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主要参数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测58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合格率为43.1%,不合格参数主要为:管电流、光野与射野一致性、曝光时间和高对比度分辨力等.结论 蚌埠市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存在一定问题,易造成临床上的漏诊、误诊,通过加强质控检测可促进医用诊断X射线机影像质量显著提高.

  • 广州市番禺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控检测与分析

    作者:李明芳;罗锦雁;杨宇华;周美娟

    目的 分析广州市番禺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运行状况,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达到提高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诊断质量、降低受检者及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的目的.方法 使用质量控制测量系统对广州市番禺区43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摄影和透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检测,并按照WS 76-2011中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本次检测在用的43台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中,检测项目全部合格的有40台,占93.0%,其中国产设备合格率为94.7%,进口设备合格率为91.7%.各检测项目结果显示,出现不合格的检测项目为光野与照射野偏离、自动亮度控制,其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3.1%、92.3%;其余检测项目如管电压指示偏离、输出量的线性和重复性、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率等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广州市番禺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是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单位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仍需加强,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十分必要.

  • 某县重点职业病哨点监测(放射性氡)项目做法、经验和体会

    作者:樊芳;武国亮;唐丽;张炳祥;黄荣钦

    目的 总结放射性氡哨点项目做法、经验和体会.方法 根据项目实施指南,按要求完成每次监测工作,结合实际工作.结果 从组织保障、监测实施方案、人员能力建设、公众的反应等方面总结经验和体会.结论 完成本年度监测任务,提高县级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监测能力,达到了监测方案的预期目的.

  • 江苏省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试点情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柯德兵;王金敖

    目的 了解我省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推进全省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络数据信息平台建设,科学实施医疗机构放射诊疗防护监督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安全.方法 根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现场问卷调查、现场放射诊疗设备防护与质量控制检测及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相结合方式.结果 医疗单位的放射诊疗许可持证率为100%;放射防护用品的配备率为10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及建档率均为99%;放射治疗设备二次调整后的监测结果合格率为100%.结论 建立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网,可实现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对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共享监测信息,提高放射诊疗防护监管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

  • 某省放射治疗单位的防护现况分析

    作者:于丹;石东风

    目的 了解某省放射治疗单位的防护现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方法 以某省2010年度放射治疗单位的卫生监督执法卷宗为资料来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共23家放射治疗单位,《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为91.3%,《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率为80.5%,职业健康检查率为95.9%,个人剂量监测率为98.5%,共配备医学物理人员36人,放射治疗设备检测率为86.8%,放疗剂量扫描装置和个人剂量报警仪的配置率分别为43.5%和73.9%.结论 某省仍存在放射治疗单位、人员及大型医用设备未取得许可证,医学物理人员和配套设备不足的情况.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需做好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加快许可进程,合理配置人员和设备,加强放射防护及有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完善放射防护管理制度.

  • 儿童肺炎影像表现与病原学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赵建设;宋丹;崔若棣;高鑫;郭磊;易明岗

    目的 探讨不同病原体感染儿童肺炎的影像表现,为临床早期判断肺炎病原体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673例经实验室病原检测为肺炎阳性患儿的影像学(X射线、CT)表现及病原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类.结果 支原体肺炎主要影像表现肺叶、段实变193例、支气管肺炎167例;链球菌肺炎主要影像表现肺叶、段性实变62例;金黄色葡萄糖球菌肺炎主要影像表现肺叶、段实变33例、肺脓肿9例、肺气囊形成23例、坏死21例;大肠杆菌肺炎主要影像表现支气管肺炎31例;克雷伯杆菌肺炎主要影像表现大叶性肺实变16例、肺脓肿9例;腺病毒肺炎主要影像表现广泛肺浸润3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主要影像表现毛细支气管炎28例.结论 根据不同病原体儿童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儿童肺炎病原体类型,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

  • 数字化胃肠机在排粪造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士明;崔学峰

    目的 评价数字化胃肠机在排粪造影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例临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患者,在数字胃肠机下进行排粪造影检查,进行图像采集和后处理.结果 直肠前突95例,直肠粘膜脱垂53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22例,盆底疝5例,直肠前突并粘膜脱垂20例,骶直分离5例.结论 数字胃肠机在排粪检查中能反映排便过程,减少漏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及CT评价

    作者:张波绪;刘浩;杜敏

    目的 探讨腹膜后纤维化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方法 通过观察实际工作中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根据影像学及临床表现,CT对于腹膜后纤维化的诊断符合临床诊断.结论 对于怀疑腹膜后纤维化者,CT可作为首选检查.

  • 输卵管真、假性扩张的X射线鉴别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来友;费文丽;王国辉;戚健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HSG)中输卵管积水扩张(真性扩张)及输卵管单纯狭窄或梗阻引起的扩张(假性扩张)的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输卵管真性扩张及假性扩张患者各100例,对比分析HSG过程中输卵管显影的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100例真性扩张病例造影过程中输卵管扩张部位造影剂浓度均由浅变浓、20 min后观察涂抹相时均可见迂曲扩张的输卵管影,95例扩张程度无明显变化,5例扩张程度为轻微加重;100例假性扩张病例造影过程中输卵管扩张部位造影剂浓度均无变化、扩张程度为逐渐扩张,20min后观察涂抹相时仅2例可见迂曲、轻度扩张的输卵管影.结论 通过观察造影过程中输卵管扩张部位造影剂浓度的变化、扩张程度变化及涂抹相是否可见迂曲扩张的输卵管影,就能准确地鉴别输卵管的真、假性扩张,这样就可以为临床对不孕症患者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及采用何种受孕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 MSCT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德志;宋岫峰;邢广莹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腺瘤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甲状旁腺腺瘤的MS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 10例甲状旁腺腺瘤单发,2例为双发,边界清晰,呈软组织密度.CT平扫及增强9例呈均匀强化,3例为不均匀强化,均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结论 甲状旁腺腺瘤的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对其定位和定性诊断.

  • 478例X射线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戚健;王来友;费文丽;王丹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478例HSG患者的护理方法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478例患者行HSG均成功,诊断准确,2例HSG后腹痛较剧,1例HSG后第三天出血较多,余无明显并发症;11例输卵管未显影者,为了鉴别究竟是宫角括约肌痉挛还是间质部阻塞,经护理人员温热造影剂、重新行HSG后证实,4例间质部阻塞,7例是因造影剂温度过低引起的输卵管痉挛;19例因疼痛难忍要放弃治疗时,经护理人员精神鼓励后,其阻塞的输卵管变为通畅.结论 舒适、人性化的护理不但能确保HSG操作成功、诊断准确,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病变输卵管的复通治疗还具有很大的作用.

  •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芳

    目的 依据肠扭转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特点,探讨MSCT诊断肠扭转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4月~2012年6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肠扭转病例,经MSCT平扫及多平面重组法(MPR),分析MS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结果 10例肠扭转均正确诊断,除4例都有通常的肠梗阻征象外,小肠扩张、积气6例,肠管壁增厚、水肿6例,肠系膜漩涡征6例,肠管漩涡征4例,靶环征和鸟喙征各2例,肠系膜血管狭窄4例,腹腔积液2例.肠系膜血管漩涡征伴有肠管漩涡征4例,其中肠系膜上静脉狭窄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组对肠扭转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PET-CT机房的防护改造方案设计及效果验证

    作者:邓磊;周宁;陈以水;李南翔

    目的 对一防护不达标的PEC-CT机房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防护改造方案,为建设单位制定施工方案提供参考.并对改造后的PET-CT机房的辐射防护效果进行了监测,验证改造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PET-CT机房所使用核素的种类及活度,综合现有的屏蔽状况及其它因素,通过理论计算方法,得出改造所需要增加的材料及厚度数据;并在PET-CT运行状态下,监测机房外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参考点的剂量率,评价改建工程方案的合理性.结果 防护改造效果比较理想,改造后工作场所的周围环境各参考点剂量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对于具体的改造工程,结合辐射源性质和周围环境、工作场所的具体因素,采取合理的屏蔽措施,改造后的PET-位CT机房防护效果可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 利用RADTRAN4程序估算放射源运输对工作人员和公众辐射影响

    作者:韩春彩;陈春燕;陈超;廖运璇

    目的 利用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RADTRAN4程序,对我国60Co放射源运输引起的辐射影响评价中参数的确定进行说明,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几个60Co放射源运输实例,给出了正常情况和事故情况评价中所需各种输入参数的取值,并估算了正常及事故情况下工作人员及公众所受剂量.同时,实际测量了某运输公司的几名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并与估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在正常运输情况下,工作人员所受剂量大的为司机兼押运人员、公众所受剂量大的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作人员.事故情况下,工作人员及公众所受剂量低于事故情况下对事故处理人员和公众的剂量控制值.用个人剂量计实际测量了某运输公司的几名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其人均剂量约为9.0×10-2mSv.结论 运输过程中,实测剂量结果均低于估算结果,并针对该结果提出几点建议.

  • 医用陀螺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作者:康智忠;张艳红;李国伟;王诗斌;曹丽娟;张青文

    目的 识别、分析、评价医用陀螺刀可能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医用陀螺刀机房的屏蔽防护设计进行安全评价,从而预防、控制或消除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安全.方法 采用综合评价法、类比法进行评价.结果 该医用陀螺刀机房的选址与总体布局、设备安装、放射防护设施设计、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经类比单位该项目的实际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有关规定.结论 该项目产生的辐射危害等级分类为A类,但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是可以预防的,在严格执行了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标准后,该医用陀螺刀机房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 某医院医用电子加速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作者:常艾民

    目的 评价某医院医用电子加速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相关资料,采用放射卫生学调查、放射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加速器防护性能、相关场所辐射水平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结论 该项目属于职业病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但需完善自主监测、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放射事故应急预案的演习训练.

  • 某医院伽玛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作者:韩志伟

    目的 对某医院伽玛刀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该伽玛刀建设项目的屏蔽设计和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结论 正当使用该伽玛刀,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 常熟市医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指标分析及防护应对

    作者:朱静;王健;吕敏;盛红艳;张晓懿;涂彧

    目的 了解常熟市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本市今后放射防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和对策.方法 选择2004年和201 1年参加职业病体检的371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对象,按放射工龄长短分为三组,A组为工龄<5a;B组为工龄5~15 a;C组为工龄>15 a.对其体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WBC:2004年工龄5~15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2004年各工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不同工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眼晶体的异常率呈上升趋势.2004年和2011年工龄<15 a组与工龄>15 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年内工龄>15 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2011年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异常率和微核异常率均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且明显低于2004年各工龄组.201 1年该两项指标工龄<15 a组与工龄>15 a组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工龄>15a组与对照组相比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4年该两项指标各工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4年各工龄组的微核异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前常熟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2004年,且工龄<15a者无明显健康问题,但工龄15 a后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提示辐射防护工作仍是我们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酒泉、天水两市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荣;刘银银

    目的 探讨甘肃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 选择甘肃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健康监护,分析比较B超、血压、心电图、血小板、白细胞、眼科等健康检查结果.结果 酒泉市放射工作人员B超异常检出率,高血压检出率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天水市放射工作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泉市放射工作人员血小板减少率明显低于天水市放射工作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减少率和眼科检查异常率两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酒泉、天水两市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

  • 463例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检测分析

    作者:普兴福;李梅春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了解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法分析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结果 2012年1~12月份随机抽取463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与对照组、不同年龄、不同工龄、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微核检出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减少电离辐射的危害,加强放射防护,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

  • 青海省东西部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调查

    作者:李得恩;龙启萍;李存香

    目的 调查分析青海省东西部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核素水平情况.方法 以日月山为界东部为农业区,西部为牧业区,东部选玉树州和果洛州两个地区,西部选西宁市和海东地区两个地区,分别采样,进行放射性核素测定.结果 东部放射性水平高于西部地区.结论 青海省东西部地区土壤中放射性水平处于正常本底范围内,与1998年调查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我省东西部地区放射性核素处于稳定阶段.

    关键词: 土壤 放射性核素
  • 2008-2012年黄河水系济南段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

    作者:罗磊;王延;刘卫东;刘晓虹

    目的 调查2008-2012年黄河水系济南段水体中总α、总β的放射性水平范围.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方法.结果 2008-2012年黄河水系济南段水体中总α放射性比活度为(0.07~0.16) Bq/L,平均值为0.12 Bq/L,总β放射性比活度为(0.20~0.23)Bq/L,平均值为0.21 Bq/L.结论 黄河水系济南段水体中的总α、总β的放射性水平处于正常本地范围,使用是安全的.

  • 数字摄影(DR)受检者辐射剂量水平研究进展

    作者:邱正帅;邓大平;朱建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X射线摄影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CR)及数字化X射线成像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DR)在临床中的应用,X射线技术逐渐进入数字化时代,已基本取代了传统X射线摄影.目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欧盟委员会(EC)、英国国家放射防护委员会(NRPB)及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等制定的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都是关于普通拍片的,未见关于数字摄影的参考水平.针对DR的广泛应用可能对受检者带来危险,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93号出版物认为要重视DR受检者的辐射防护[1],要求在充分利用X射线的同时,必须切实做好防护工作,确保受检者身体健康.

    关键词:
  • 综合场强测量方法对结果影响的研究

    作者:周杨;王国旗

    目的 探讨不同测量方式和监测人员对电磁辐射综合场强监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用的综合场强仪分别利用木支架、塑料支架、手持等方式进行监测.结果 塑料支架方式的监测结果小,木支架方式次之,手持方式的监测结果大;监测人员的影响较大,但距离大于1 m时影响甚微.结论 监测电磁辐射综合场强,必须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 金丝桃素的碘-131标记

    作者:孟斌;马娅;朱伟;Yicheng Ni;张健;孙自平

    目的 建立金丝桃素的碘-131标记方法.方法 以Iodogen为氧化剂,对金丝桃素进行了碘-131的亲电取代标记.结果 在中性反应条件下,使用适当量金丝桃素和Iodogen,标记反应可快速而高效地完成,标记率可高达99%.结论 该标记流程操作简单,标记率高,标记物稳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Iodogen
  • 培养温度对人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作者:林芝源;吴圻荣;彭彩霞

    目的 探讨细胞培养法检测微核过程中培养温度对人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每份血液标本同时接种于四瓶淋巴细胞培养液中,一支放置(37±0.5)℃培养箱培养作为对照组;其余三支分别放置(33 ~39)℃的不同温度进行培养作为实验组.培养72h后同时收获细胞,制片染色,分析细胞微核率、微核细胞率、转化率,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的细胞微核率和微率细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实验组的细胞微核率和微率细胞率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外细胞培养过程中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可引起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提示细胞增殖期培养温度的变化对人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有损伤作用.

  • 体源近似屏蔽计算的两种方法

    作者:殷文娟;吕军

    目的 解决体源的屏蔽计算.方法 采用模拟源计算方法和自吸收因子修正方法.结果 通过与MCNP程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由两种模拟源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偏大,为保守估计.结论 这两种方法所得计算结果相同,在本质上是一种方法,同时也证明了所得到的自吸收因子公式的正确性.

  • 基于无源效率刻度方法的实验室γ谱仪测量样品尺寸优化设计

    作者:成智威;申茂泉;殷经鹏;杨文静;田自宁

    目的 实验室HPGe γ谱仪测量样品的几何尺寸优化设计,针对一定质量的样品,给出探测效率高时样品的尺寸.方法 基于无源效率刻度方法,计算出不同几何尺寸下的实验室HPGeγ谱仪对圆柱形聚乙烯盒封装的1 500 g土壤样品的探测效率,作探测效率与样品盒直径的关系曲线,求出探测效率大时的直径范围.另外采集野外未受人为干扰的表层土壤分装在不同尺寸的聚乙烯盒内进行测量验证.结果 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相吻合,表明计算的效率曲线可靠,对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后得出了大效率处的几何尺寸.结论 基于无源效率刻度方法可以较方便可靠地对实验室HPGeγ谱仪测量样品的几何尺寸进行优化设计.

  • 《放射性肿瘤病因判断标准》判断值变化对铀矿工肺癌预期数的影响

    作者:武晓燕;李幼忱;战景明;林海鹏;路文芳;张慧芳;刘战旗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肿瘤病因判定标准》修订后,铀矿工肺癌预期数的变化.方法 根据GBZ 97-2009及GBZ 97-2002公式倒推95%可信上限病因概率(PC) ≥50%和PC≥50%时,铀矿工氡及其子体累积受照剂量水平.结果 新标准诊断的矿工肺癌预期数约为旧标准的2倍.结论 GBZ 97-2009有利于患肺癌的铀矿工维权,但是否适合我国国情,仍需推敲.

中国辐射卫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