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중국복사위생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3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4-714X
  • 国内刊号: 37-1206/R
  • 发行周期:
  • 邮发: 24-094
  • 曾用名: 放射卫生杂志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潘自强 韩金祥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工作环境中氚对工作人员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翔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采用加拿大坎杜重水堆型,以重水为中子慢化剂,可以在运行中不停堆换料;因此在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的厂区环境的空气中氚的含量高于周围环境.空气中的氚吸入人体,可能会导致机体产生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氚对工作人员肝功能的影响.

  • 对误入X射线探伤作业区的模拟监测

    作者:庄振明;张瑞菊

    2007年7月初,某企业向南京市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报告其单位一名职工误入X射线探伤作业区,并要求为其实施模拟监测[1],以便确定该职工可能的受照剂量情况.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对此事件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就模拟监测情况作一介绍.

  • 放射工作人员血脂异常的调查分析

    作者:庞新侠;刘庆;庞湘侠;韩玉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为掌握长期小剂量低剂量率照射条件下,射线对职业人员的健康影响,全面评价他们的健康状况.根据卫生部<放射人员健康管理规定>询问病史和自觉症状,实验室检查除了所规定的项目外,我们还对400名放射人员的TG、CHO进行了测定,现报告如下.

  • 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全锋;王佳

    目的 对1998~2005年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28-2002和GB5294-85进行监测. 结果 8年人均年有效剂量1.225mSv,小于5 mSv* a-1的人员占监测总人数的97.39%;总集体有效剂量为1.876man*mSv;平均监测比为68.6%.结论 濮阳市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都在限值以下.

  • 应用密切值法评价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质量

    作者:胡江明

    目的 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管理.方法 应用密切值法评价剂量监测数据.结果 显示5年中各地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监测上报率、异常数据率不同,密切值优劣不同,与实际情况相符.其优劣主要取决于异常数据率,其次是其他2项指标.结论 提示密切值法可以用作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评价.

  • 大中专入校新生X射线胸透检查致工作人员辐射剂量的调查

    作者:孙淼;李连波

    目的 了解大中专入校新生X射线胸透检查致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方法 运用热释光方法调查25位从事大中专学生入学X射线胸透检查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结果 一个年度入校新生X射线透视检查放射工作人员头部、胸部、背部、左右手部位所受剂量在4.44~5.04mSv之间,高为头部5.04mSv,右手次之为4.98mSv,低为左手4.44mSv,高于目前我国放射工作人员的平均年剂量当量水平.结论 建议取消大中专学生在高考前、入校后及毕业前进行X射线胸透普查,可考虑对重点人群进行X射线胸透检查或以拍片代替胸透检查,以降低受检者剂量.

  •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的辐射防护

    作者:郑德先;刘清军

    目的 研究手术室介入放射治疗中的防护方法,评价其防护效果.方法 在手术室内推广普及放射防护知识,且在介入性检查和治疗中分别采用床下铅橡胶帘 ,床边悬挂可活动式铅玻璃防护屏 ,医用铅防护服 ,铅防护围脖 ,铅防护眼镜及距离等进行射线防护 ,利用个人剂量仪进行测量防护材料防护前后的射线剂量.结果 铅玻璃防护屏 ,铅防护服 , 适当的增加距离可明显减少受辐射剂量 ,且增加医护人员对防护知识的了解,有显著的防护意义.结论 手术室介入性诊疗中采用多种防护措施,可有效减少射线量 ,保护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 昭通市医用X射线机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涂勇勤

    目的 为搞好放射防护工作,对昭通市医疗卫生单位医用诊断X射线机进行监测,并与1990年和1999年检测结果相比较.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监测规范.结果 17年来,昭通市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和外环境剂量有了很大的改观,防护性能合格率分别由1990年的77%,1999年的87.5%提高到2007年的91.1%.机房外环境合格率由24.6%、38.7%提高到85.8%.结论 小容量机型的防护性能低于大容量机型,机房外环境合格率大容量机型小于小容量机型.

  • 通州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邳建庭;王新明;马永忠;武胜彦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15年来放射工作单位不同放射工种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分布、比较各类放射工作受照剂量的差异、分析人员受照剂量的年度变化.方法 采用氟化锂(LiF)热释光个人剂量计探测器进行监测,使用微机编制专用数据库软件处理数据.结果 通州区15年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逐年提高,年人均剂量当量逐年减少,年集体剂量当量呈下降趋势.年剂量当量小于5mSv的总人数占96.3%以上,连续5年的年均有效剂量超过年剂量限值(20mSv.a-1)的人数为0.对接受较大剂量人群组而言,不论是NR15或SR15,都明显地随着时期而减少.结论 通州区放射工作人员年人均剂量当量水平普遍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并且不同工种之间的剂量水平也没有明显差异,基本保持低剂量水平,说明我区放射工作人员所在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

  • 新疆核技术利用所致工作人员职业照射水平的现状调查

    作者:李建辉;田义宗;赵莉;时良辰

    目的 对新疆核技术利用项目所致工作人员年附加照射水平进行估算.方法 通过现状调查.结果 工作人员年附加有效剂量水平在6.30~306.80μSv/a之间,平均水平为44.460μSv/a.结论 新疆核技术利用项目目前的辐射环境状况普遍良好,基本满足国家有关标准限值的要求.

  • MM50电子回旋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

    作者:林怀英

    目的 对某MM50加速器机房的屏蔽防护设计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规定的剂量限值和防护与安全优化原则,提出本项目年有效剂量管理值,并对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验证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设计达到年有效剂量管理值要求.结论 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有效剂量限值.

  • 某医院核医学科综合防护措施的调查与评价

    作者:杨晓光;赵力;李冰;关立军;李雪;陈大伟

    目的 为保护从事核医学工作职业人员的健康,防止非密封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危害公众.方法 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将获取的资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标准的要求相比较并对符合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核医学科的综合性防护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核医学治疗病房设在普通疗区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该核医学科除治疗病房设置和核素贮存其他防护措施基本符合国学相关标准要求,可以保证职业人员的健康需要,建议:治疗病房应搬到核医学科控制区内,核药物贮存采取防盗措施.

  • 个人剂量盲样比对两次结果分析

    作者:贾晓筠;郑丽仙;赵小爱;石建华

    目的 考核个人剂量监测实验室的监测水平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照射剂量计、刻度剂量计、本底剂量计分别编号后特快专递按规定时间邮寄,刻度照射在国家一级计量站进.结果 两次比对14组剂量计评定值与约定真值的偏差均小于5%.结论 本实验室的整体技术水平符合<个人和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GB10264-88)标准要求.

  • 某医院一台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室屏蔽厚度的计算

    作者:冯建江;陈军军;吴敏;张继军;何启;曾发贵;苟于强

    目的 对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治疗室的防护设计进行预防性审查,以保证各类人员受照剂量在规定限值以内,并符合优化原则要求.方法 依据设计图纸、治疗室准备采用的建筑材料和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源项等内容,根据不同方向射线距离平方反比衰减关系和防护屏蔽材料衰减系数进行防护屏蔽厚度的计算,要求控制在<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范围之内,并留有二倍安全系数.结果 迷道墙和南墙的厚度应为0.6m,西墙的厚度应为0.9m.结论 通过计算和分析,迷道墙和南墙的厚度可由设计的1m减少至0.6m,西墙的厚度可由设计的1m减少至0.9m,这样既可达到防护的优化目标,又可节省经费开支和扩大工作空间.

  • 某口腔医院诊断X射线装置防护状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靳军;王昊;朱珉;孙涛;栗文成

    目的 了解我院放射科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的防护性能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情况.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和GBZ138-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医用诊断X射线装置的防护合格率92%;机房外环境辐射水平合格率100%;机房门外辐射水平合格率100 % ;窗外合格率100%;放射工作人员操作位辐射水平合格率100 %.受检者及陪同人员主动使用防护用品率为4%,经工作人员提示使用防护用品率达到95%.结论 X射线装置的防护性能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情况全部合格.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强,但受检者对自身的防护意识较弱,应加大公众防护知识普及宣传力度.

  • 十堰市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水平研究

    作者:孙来乾

    目的 为保障放射工作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法.结果 十堰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为2.03mSv.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处于较低水平,但需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及工业探伤的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内皮素-1在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变化

    作者:章安源;朱伟;孙青;鹿伟;王晓虹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舒血管物质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影响,探讨CGRP和内皮素-1(ET-1)在ARF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 运用放免法检测大鼠不同时间血浆CGRP、ET-1水平的变化,并检测大鼠的肾功指标,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甘油所致ARF大鼠血浆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P<0.01).结论 血浆CGRP、ET-1含量测定可以作为反映肾功能状态和分析ARF病程发展与转归的敏感指标. CGRP对ARF时的肾脏有保护功能.

  • 介入放射诊治中患者X射线辐射受照水平

    作者:陈胜利;朱栋梁;邹容珠;黄子诚;陈国东;黄齐好

    目的 分析介入放射诊治中患者接受的X射线辐射,探讨减少辐射的方法. 方法采用Angiostar-Plus型DSA机随机配置的剂量测量系统(Diamentor K1),回顾性分析432例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治的面积剂量乘积(DAP,cGycm2 )和入射剂量(ED,mGy). 结果总体DAP值11900±10652,总体ED值679±589,摄影DAP均值为透视的3.34倍,摄影ED均值为透视的1.56倍.结论 透视时间长、摄影帧数多是DSA法介入诊治高剂量的两个主要的可控性因素,摄影剂量对总剂量的贡献大于透视,减低透视脉冲频率和减少摄影帧数可有效降低患者的X射线辐射.

  • 低剂量辐射诱导体外EL-4淋巴瘤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作者:刘淑春;王志成;刘扬;张萱;龚守良

    目的 观察低剂量辐射诱导EL-4淋巴瘤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方法 用X射线照射离体EL-4淋巴瘤细胞,其诱导剂量(D1)为25 ~ 200 mGy(12.5 mGy/min),攻击剂量(D2)为1.5 Gy(287 mGy/min),D1和D2间隔6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周期各时相百分数的变化.结果 当D1和D2分别为25 ~100 mGy和1.5 Gy,或分别为75 mGy和0.5 ~ 2.0 Gy,D1 + D2各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不同程度低于各自D2组,而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各自D2组(P<0.05、P<0.01或P<0.001).结论 上述结果显示,EL-4淋巴瘤细胞在1.0 ~ 2.0 Gy照射前6 h接受25~100 mGy照射,可在体外诱导其细胞周期进程的适应性反应.

  • 上海"6.25"钴源辐射事故受照者淋巴细胞微核17年随访观察

    作者:杜杰;陈英;闫学昆;张学清;刘秀林

    目的 对上海"6.25"钴源事故3名受照者照后17年进行随访,为评价辐射对人体的远后效应及其临床意义提供依据.方法 照后17年抽取静脉血,以松胞素-B微核分析法观察微核(MN)率及其微核细胞(MNC)率.结果 照后17年,MN、 MNC率仍高于正常参考值;MNC中的MN出现频率仍与早先受照剂量相关,含 2个以上的MN 的MNC数以受照剂量大的"龙"高,"俊"次之,而受照剂量低的"军"则以含一个MN 的MNC为主;照后第17年的MN 和MNC率低于照后第5年,但高于照后第10年.结论 微核分析是辐射远后效应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17年后,微核在体内仍然以较高的水平长期存在值得注意.

  • 低剂量率裂变中子长期照射对大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作者:蒋定文;雷呈祥;沈先荣;马丽;杨翊方;彭武林;戴寿荣

    目的 探讨低剂量率裂变中子长期照射对大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大鼠均分成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每天用低剂量率裂变中子(252Cf,吸收剂量率为0.35mGy/h)照射20.5h,在照射的第14d,28d,42d,56d,70d及停止照射后35d各取8只大鼠,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大鼠外周血WBC、RBC、PLT、HGB、MCV及HCT.结果 低剂量率中子累积照射可使大鼠外周血WBC明显下降,在累积剂量为0.3Gy 和0.4Gy时白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累积剂量0.5Gy及停止照射后35d,照射组的WBC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低剂量率中子照射在累积剂量为0.2Gy时,RBC反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有血液浓缩现象.在其他剂量处,RBC则表现为下降趋势,但仅0.5Gy时RBC下降有统计差异(P<0.05);累积剂量为0.3Gy,0.4Gy及0.5Gy时,照射组HGB低于对照组(P<0.05);在停止照射后35d,照射组MCV明显高于对照组.仅发现在累积剂量为0.2Gy时,照射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LT).结论 累积剂量0~0.5Gy的低剂量率裂变中子照射对大鼠外周血RBC及PLT的影响相对较少,但可造成大鼠外周血WBC减少,且在停止照射后一段时间,白细胞总数仍难以恢复至正常水平.

  • 头部CT扫描时防护围脖对减少甲状腺辐射剂量的评估

    作者:傅强;卢涛;张琳

    目的 评估头部CT扫描时患者甲状腺部的辐射剂量和防护围脖对减少甲状腺的辐射受照的作用.方法 取尸体标本(头颈部)采用不同型号CT机和不同扫描模式分别进行使用防护围脖前、后的头部扫描,扫描前将热释光薄片射线剂量仪贴覆在甲状腺中心,记录使用前、后的扫描参数、CT使用的剂量加权指数(CTDIw)、剂量长度积(DLP)和被照体射线剂量.结果 使用防护围脖前甲状腺部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0.207mSv,使用后0.085mSv.前后对比,甲状腺部辐射剂量平均降低58%.结论 一次头部CT扫描时甲状腺部接受的有效剂量很低,但累加辐射危害严重, 防护围脖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应在头部CT扫描时常规使用.

  • 胚胎期接受手机辐射小鼠免疫功能状态研究

    作者:裴银辉;高辉

    目的 探讨胚胎期接受手机辐射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手机辐射妊娠母鼠,分娩后测定幼鼠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和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胚胎期接受手机辐射小鼠同对照组相比,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胚胎期接受手机辐射引起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关键词: 手机 辐射 胚胎 免疫
  • 光激发光在核辐射事故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贾育新;唐强;麦维基;刘小莲;刘彦兵;吴自香;杨宇华;耿继武

    目的 期望发现一种能应用于核辐射事故剂量学的新的光激发光应用材料. 方法取常用的塑封集成电路芯片制成粉末样品,测量其光激发光信号对辐射剂量的响应.结果 粉末样品在光激发下都发射光激发光信号且与辐射成线性关系.结论 初步认为光激发光测量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核辐射事故的剂量重建,并且可作为生物剂量测量的补充 .

  • 鄂尔多斯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卫生防护状况测试与评价

    作者:强国华

    目的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利用FJ-347A型等X、γ射线巡测仪,对医用诊断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周围辐射进行防护检测.结果 医用诊断X线机机房防护设施合格率较低.结论 较大医院的防护工作比较规范且效果也好,其余医院存在问题较多.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预评审和控制效果评审,控制和改善辐射防护.

  • 常规放射治疗剂量计算软件的开发

    作者:程孝国;乔莹;吕惠兰;程玉峰

    目的 开发一种常规剂量计算软件,以便计算常规放射治疗剂量.方法 应用程序界面.该软件使用VC++6.0计算机语言开发.结果 该软件属于Windows式界面,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结论 经过长期验证,该程序运行可靠,操作简单,在放疗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 上海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质量状况调查和评价

    作者:郭常义;高林峰;张力;凌霄;路鹤晴;沈耀芳;陈丽芳;沈金福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新安装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质量状况.方法 用多功能无损X射线机检测仪对新安装机器进行现场检测.结果 在399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中,总体一次检测合格率为73.9%,其中国产机一次检测合格率仅50.5%,而进口机一次检测合格率达94.7%.按机器类型分析,摄片透视机、胃肠机和DSA机一次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9.5%、74.5%和100%.一次检测不合格主要集中在光野与照射野的偏离和曝光管电流的偏离两项指标.二次检测合格后,数字摄片机的多数质量控制指标优于普通摄片机,进口机优于国产机.结论 医用诊断X射线机一次检测合格率偏低,很有必要对新安装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开展质量控制检测.

  • 放射治疗技术质量保证内容及方法

    作者:姜瑞瑶;熊霏;黄国锋;曹征;李兆斌;傅深

    目的 确保放射治疗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放疗机械设置,几何性能需求,肿瘤部位特点.结果 制定了放疗物理技术,计划系统适形调强,摆位等相关质量保证措施.结论 应加强对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同时要求有关医技人员树立高度的责任心,方能确保放射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 加强职业照射中个人剂量监测的管理

    作者:张平;张友九

    目的 加强个人剂量监测实践的管理.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果 明确了个人剂量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措施.结论 加强个人剂量监测管理,有助于提高辐射防护水平.

  • 山东省核与辐射医学应急资源状况

    作者:侯殿俊;乔建维;刘伟;商希梅

    目的 了解山东省核应急医学救援资源的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和现场考察方式,调查我省省级和地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相当于省、地市级的军队和企业医院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应急资源、应急准备工作等情况.结果 本次共调查206家单位.其中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48家,放射卫生机构40家,核辐射救治基地1家,卫生行政部门17家.结果 表明我省在应急准备、处理核/放射事故、诊断放射性疾病等方面均具备一定基础和应对能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核/放射事故应急工作较为重视,但核与辐射事故应急检测设备、应急药品储备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结论 山东省核应急医学救治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医学救援的资金保障和物质储备还应进一步加强.

  • 四川省医疗救治机构核与放射事故应急医学资源调查

    作者:何玲;孙军;熊小兵;杜飞平;贺良国;文湘闽

    目的 了解四川省医疗救治机构应对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能力.方法 采用发放调查表和现场考察方式,普查了市级以上和核设施所在区县级医院,抽查了成都、广安、阿坝各三个区县医院.结果 回收调查表342份,调查了114家医院,5家医院有层流病床24张;80.7%医院设立了公共卫生应急机构,78.07%医院制定了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制定核应急预案的医院仅占26.32%;市级以上医院在血液病科和核医学科上有一定的资源,县级医院无血液病科和核医学科;各级医院没有专门储备核应急药品,但有少量的常规药品;各级医院共有377台检测设备,主要为血液学分析设备,内照射剂量估算设备的数量很少.各级医院中共有核应急相关人员335人.65%人员从事放射损伤诊断治疗,33%人员从事核/放射应急管理,2%人员从事放射损伤诊断治疗和应急管理.结论 四川省医疗救治机构应对核与放射事故医学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 某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防护对策

    作者:王芳;扬帆;龙剑

    目的 探讨我院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的防护对策效果.方法 用回顾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院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开展放射防护对策前后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未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防护对策的1991年其透视与摄片人次数基本一致.开展防护对策后摄片人次数逐年增多,而透视人次数逐年下降.16岁以下儿童的X射线检查人次数明显下降,在尿路、胆道诊断中,正以B超代替X射线进行检查.结论 开展放射防护对策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减少了受检者的受照剂量,保障了受检者的安全与健康,今后应继续完善和巩固受检者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X射线 剂量 防护
  • 2006年北京市大兴区放射卫生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冯洪杰

    目的 为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有关检测规范,2006年我们对全区正在使用的医用X射线机进行了一次状态检测.结果 全年共完成56台医用X射线机的状态检测,合格30台,合格率53.57%,共检测629点,合格589点,合格率93.64 %.结论 状态检测对于放射防护工作很有必要.

  • 聊城市含密封源仪表放射防护情况调查

    作者:窦玉梅;杜桂英

    目的 掌握聊城市含密封源仪表的应用状况、周围辐射水平、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及废源的处理情况.方法 对放射源的使用情况编制使用状况调查表进行逐项调查;使用FD-3013B型γ辐射仪对含密封源仪表周围辐射水平进行监测;使用FJ-427A型热释光剂量仪和FJ411A型热释光精密退火炉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对10家单位使用的53台含密封源仪表进行了调查监测,其中6台含密封源仪表的辐射水平超标准.同时,2001~2006年共监测含密封源仪表工作岗位的160名放射工作人员的照射剂量960人次,6年人均剂量当量为0.28mSv/a.结论 我市含密封源仪表辐射剂量水平大部分(88.68%)符合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含密封源仪表操作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当量远远低于年剂量限值.但某些单位的废源回收不及时,易留下安全隐患,这应引起监管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密切重视,以防放射事故的发生.

  • MRI在幕上脑室内肿瘤诊断上的价值与评价

    作者:覃焱;鲁际;谭光喜;耿道颖

    目的 探讨MRI对幕上脑室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992-2007年10月以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侧脑室及第三脑室肿瘤共48例,回顾性分析比较肿瘤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及MRI表现特点,探讨不同类型幕上脑室内肿瘤的特点.结果 幕上脑室内脑膜瘤好发于中年妇女,多生长于侧脑室三角区,本组病例中为88 .9% (16/18 ) 增强后大多数病灶呈不均匀性强化;少枝胶质细胞瘤及星形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发生于侧脑室内者常位于脑室体前部或额角近室间孔区,增强后强化不如脑膜瘤明显,并多呈不均匀性强化;室管膜瘤主要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本组病例年龄在15~30岁之间.结论 幕上脑室内肿瘤的MRI表现多种多样,除先天性及胚生殖性肿瘤和部分脑膜瘤外,大多数无特征而肿瘤的发病部位及病人年龄具有一定特征.因此,需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年龄、发病部位来综合考虑才能作出较正确的诊断.

    关键词: 脑室内肿瘤 幕上 MRI
  • 乳腺腺体的MRI表现

    作者:马捷;杨忠;朱进;李莹;龚静山;单军;徐坚民

    目的 正确认识乳腺腺体的MRI信号和强化特点,提高MRI对乳腺内良、恶性病变的检出,并避免实际工作中的过诊断.方法 收集24例(48 个)不同范围乳腺腺体的MRI检查患者,分析其腺体分布、形态特点、动态增强、与病变相邻处腺体的MRI表现.结果 腺体分布:双侧对称性分布 22 例,不对称分布2 例.形态特点:呈均匀散在斑片状9例,大片状5例,团状3例,渔网状2例,棉絮样改变5例.动态增强:各期均不强化2例,缓慢轻度强化18例,中度强化2例,局限性片状强化2例.与病变相邻处腺体的表现:良性病变17例,其中肿瘤8 例,表现为肿瘤周围腺体受压,变形,信号高于距离肿瘤较远处正常腺体;非肿瘤性9例,与病变呈渐进性改变,呈"墨汁征".乳腺癌3例,呈伸入样改变,与早期明显强化的癌组织形成明显对比,隆胸术后4例,假体相邻的腺体强化与正常腺体一致.结论 乳腺内腺体的MRI表现和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准确认识和分析是检出病变的前提.

  • 综合治疗预防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复发

    作者:陈业宗;张振明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化疗预防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23例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保存膀胱术后在丝裂霉素规则膀胱灌注化疗的基础上行放射治疗(研究组),照射平均剂量为52.5Gy.以29例同期同样病变行保存膀胱术后单纯丝裂霉素规则膀胱灌注化疗的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除2例因放射性膀胱炎分别中断3d和1周后继续治疗外,其余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所有病例随访3a以上,平均随访41.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3a盆腔复发率分别为18.8%和44.8%(P=0.026);3a远地转移率分别为18.2%和24.1%(P=0.437);3a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6.2%(P=0.670).结论 保存膀胱术后放疗+化疗治疗能有效降低肌层侵犯浸润性膀胱癌盆腔复发率,是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理想的辅助治疗.

  • 非小细胞型肺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逯敏;黄辉;王友军;郭明

    目的 提高对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结果 6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5%.结论 三维适形效果可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

    作者:吴强;谭光喜

    目的 通过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对临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按DeBakey分型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3例.平扫显示主动脉内密度差异的真假腔,假腔密度高于真腔,假腔在真腔周围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强扫描假腔不强化,与强化的真腔相比反呈低密度.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 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

    作者:林黎娟

    目的 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44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术前接受CT扫描,其中37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病例正确诊断40例,正确率91%.CT显示盆腔或下腹部包块影,其中多数位于附件区、子宫直肠陷凹和骶岬前上方,表现为囊实性、实性和囊性包块,形态不规则,以囊实性为多.结论 CT扫描是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对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周围解剖关系及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

  • 高龄高危患者ERCP联合EST+SE术的护理

    作者:胡玉华;郑东萍;王燕燕;王晓霞

    目的 探讨高龄高危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SE)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高龄高危患者成功进行ERCP联合EST+SE术的手术前病情评估及相关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临床经验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 患者术中配合良好,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周后痊愈出院.结论 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掌握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方法,认真细致的观察病情,严格预防手术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CT导引下心包积液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法分析

    作者:李永利;赵国权;杨建波;曹在民

    目的 分析CT导引下对心包积液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方法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方法 使用一次性留置静脉针在CT导引下通过12例心包积液进行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回顾性分析,其中有8例B超导引穿刺失败,例直接行CT导引下穿刺.结果 12例心包积液中,肿瘤转移性6例,结核性3例,风心病心衰,围产期心肌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致心包积液各1例,穿刺成功率为100%.结论 CT导引下对心包积液穿刺一次性置管抽吸引流是一种准确、安全、成功率高、操作简便、无菌操作程度高的可靠方法.

  • CO2激光治疗面部皮肤病

    作者:柴子君

    目的 治疗面部痣、斑、疣等皮肤病.方法 根据病灶的性质及面积,选用不同功率的CO2激光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病灶共3896个,一次治愈率达90%以上.结论 激光治疗面部皮肤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经颅多谱勒对胰岛素抵抗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分析

    作者:王琴;高继栋

    目的 分析经颅多谱勒(TCD)检查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30例有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30例无并发症的单纯T2DM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检测了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 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以及检测了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1C%)﹑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PBS).结果 单纯T2DM的TC和TG及BP及Hb1C%及PI、RI明显高于对照组;有并发症患者的TC和TG及BP及Hb1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和对照组,以及有并发症患者MCA ﹑VA﹑ BA的PI与 RI明显高于无并发症和对照组.结论 经TCD检测到T2DM的脑动脉粥样硬化(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sis)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相关.

  • 某医院新建放射中心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

    作者:滕冲;杨锡标;陈兵

    目的 对某二级医院新建放射中心的射线装置进行放射防护预评价,探讨射线装置项目的 评价模式.方法 收集该工程项目的 基础资料,按照相应的标准及评价目的 要求,对理论估算及现场调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项目的 设计、布置基本合理;通过放射卫生的理论估算,放射人员和公众接受的大剂量估算值小于国标规定的年剂量限值要求.结论 该二级医院新建放射中心的射线装置的放射防护基本符合国家规定.

  • 某钴-60辐照装置超剂量照射事故与分析

    作者:武齐心;程丰民;王荣锁

    目的 分析某钴-60辐照装置发生超剂量照射事故的原因,总结辐射事故应急处理经验,吸取超剂量照射事故发生的教训,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事故发生经过、处理方法和后果进行调查,提出进一步加强辐照装置安全监管的措施.结果 设计存在缺陷,安全联锁装置失效,管理工作不到位及工作人员思想麻痹大意而导致了超剂量照射事故的发生.结论 这是一起重大辐射责任事故,只要加强辐照装置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的放射基础知识和安全防护意识,此类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健康效应后果评价系统

    作者:秦斌;苏旭;孙全富;刘英

    目的 提出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健康效应后果评价系统计算机应用方法.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国际组织的技术建议,进行计算机编程.结果 建立包括数据传输系统、救援人员行动后果评价系统、公众评价系统、个体评价系统、应急决策和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一体的后果评价计算机软件系统.结论 此系统的建立可加强全国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响应能力.

  • PB2028-TL型铁路货物安检系统辐射防护与安全分析

    作者:喻亦林

    目的 PB2028-TL型铁路货物安检系统辐射防护与安全分析.方法 通过对污染源分析、系统布局及屏蔽设计的理论计算与类比分析,判断设备防护性能,预测可能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相关人员剂量水平;通过对系统防护安全、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和环境管理的分析,评价系统运行安全的可靠性.结果 系统设计及安装满足工艺需求,符合辐射防护规定,管理规范.结论 PB2028-TL型铁路货物安检系统使用正当,从辐射防护与环境安全的角度是可行的.

  • 某医院建设γ刀机房项目优化设计与防护效果验证

    作者:李秀芹;赵进沛;刘士敏;谢向东;杨国山

    目的 优化某医院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机房建设项目设计,实现放射防护优化.方法 根据相关资料和标准,以发展的观点,依据防护优化原则,通过计算关键点的辐射吸收剂量来评价机房设计的可行性;基于机房设计防护评价进行设计优化,机房按优化方案建成后,通过监测关键点的剂量率来验证防护效果.结果 机房选址可行,治疗室墙、顶棚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和公众的放射防护安全,但防护门设计值过薄,不能满足防护要求.建议将防护门的铅当量从1cm增加到3cm.通过对优化建成后机房关键点的剂量率检测,其防护效查均满足标准要求.结论 加强大型医用射线项目设计优化,对消除项目隐患,提高诊疗质量、保证安全防护和节约建设成本有重要意义.

  • 某部官兵核辐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尹忠伟;谢怀江;寇庆河

    目的 了解官兵对核辐射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核辐射认知构成、核辐射认知途径和信任程度组成的量表对296官兵进行测试.结果 不同年龄、兵源地、军龄和文化程度的调查官兵对核辐射认知情况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不同途径获得核辐射知识的信任程度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 官兵对核辐射知识情况认知差异较大,核辐射认知情况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军医和战友朋友口头宣传,部队卫生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强核辐射知识普及教育.

    关键词: 官兵 核辐射 认知
  • 重组腺病毒介导野生型PUMA基因对胰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张克君;李德春;朱东明;宋彩霞

    目的 探讨野生型PUMA基因通过重组腺病毒转染至胰腺癌细胞后对放射治疗(放疗)的增敏作用.方法 将含野生型PUM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50MOI转染Aspx-1胰腺癌细胞48h后,采用60Coγ射线对其进行照射6Gy.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UMA蛋白表达.通过噻唑蓝比色法和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生长、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转染野生型PUMA基因的Aspx-1细胞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5),凋亡率增加.转染野生型PUMA基因的Aspx-1细胞再经6Gyγ射线照射后,细胞生长抑制和细胞凋亡率增加更加明显.结论 ①野生型PUMA基因转染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生长.②野生型PUMA基因转染可增加胰腺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

  • 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董晓菊;张建勇;高伟;周开建;赵智慧

    目的 探讨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对公众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根据核与辐射事件的特点及公众对核辐射的认识误区.结果 提出要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一般公众对核与辐射的认识能力.结论 对核与辐射能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可以降低公众对其产生的恐惧心理.

  • 海南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川健;林智;李秋香;陈玉坤;李红环;李志红;罗礼建

    目的 了解海南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海南省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并筛选522份检查结果采用EPI info2002软件录入和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混浊率为2.7%,细胞形态异常率为11.5%,白细胞总数均值为(6.75±1.46)×109/L,异常率为2.9%,红细胞均值为(5.04±0.49)×1012/L,异常率为14.9%,血红蛋白均值为(151.09±12.30)g/L,异常率为23.8%,血小板均值(205.06±54.01)×109/L,异常率为5.2%, CEA均值为(2.77±1.53)μg/L,无一异常,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0.2%.结论 海南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但仍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 甘肃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工作现状分析

    作者:郭桂枝;刘刚;张荣;李烨;牛丽梅;许松华

    目的 观察长期接触小剂量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做好放射性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方法 依据国家标准规定的经典方法.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与对照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但是不同工龄间,不同工种间比较(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长期接触小剂量照的对放射工作人员其染色畸变率将会增加.

  • 降低室内氡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义宗;李建辉;赵莉;张奇

    目的 了解室内氡的来源,降低室内氡的危害.方法 分析室内致使氡浓度升高的关键因素.结果 室内氡浓度与建筑所在地、建筑材料等因素有关.结论 室内氡的污染可以避免和治理.

    关键词: 室内 来源 危害 防治
  • 哈尔滨市高校学生寝室氡浓度的调查分析

    作者:刘春雨;陈亮;韩伟实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高校学生寝室氡浓度的水平及它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双滤膜测量方法,在冬春两季对5所高校的学生寝室氡浓度分别进行了测量.结果 冬季学生寝室平均氡浓度为155.90 Bq/m3,春季为31.02 Bq/m3,前者为后者的5倍多.结论 冬季学生寝室的氡浓度较高,可以通过与室外进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的方法降低室内氡浓度.

  • 某矿山γ辐射水平

    作者:覃国秀;刘庆成;陈宁;徐海峰

    目的 弄清某矿山γ辐射水平并与历史数据比较.方法 通过对该矿山历史资料的收集和现状数据的采集.结果 该矿山工作场所与生活区γ辐射水平的历史数据比现状数据高,生活区的γ辐射水平全都比对照点高,γ辐射水平高监测点都是尾矿坝.结论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该矿山γ辐射水平所致的个人年有效剂量在降低.该矿山退役分矿的治理全都达到预期效果.

  • 当归、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抗辐射作用研究概况

    作者:王宁;李应东;刘凯

    随着核技术在工农业、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应用的迅速发展,人们与放射线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遭受辐射损伤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尤其是临床上对肿瘤患者进行放疗、职业受照人员的辐射性损害日益得到重视.因此,研究开发抗辐射损伤的药物,特别是天然药物抗辐射损伤的研究,在现代医药保健事业中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神经行为及认知能力的影响

    作者:曲波;王亚奇;邢宝明;郭海强;刘洁;张阳;孙高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是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的物理现象,是继"三废"污染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近年随着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其所产生的射频磁场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国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NRPB)公布的"2004年移动电话与健康报告"及相关的研究结果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 CR系统的影像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

    作者:岳林明;张海东

    计算机X射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是光激励荧光体X射线摄影,是一种X射线摄影影像的数字采集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医学影像中的广泛应用,CR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屏片系统摄影方式.CR摄影正在许多医院广泛应用,CR摄影的图像较普通X片摄影清晰,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丰富的影像细节[1].

  • 胸部X射线摄影优化研究进展

    作者:刘建军;程金生;张良安;苏旭

    在世界性范围内,胸部放射诊断学在医疗照射中占大约50%的份额[1],胸部X射线影像能给临床医生提供充分的诊断信息,在可以预计的将来,这种重要作用仍将继续下去[2].但胸部是一个具挑战性的解剖区域,胸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不同的胸部疾病要求在放射摄影中使用精心考虑的技术.

  • 介入放射学放射防护措施及防护装置现状

    作者:刘智慧;郑玉建;孟军;宋福祥

    介入技术是近年来在影像诊断学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虽然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快可顺血管进入身体各部位等优点,然而介入诊断和治疗时是在X射线透视和造影指导下进行.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重建CT图像体积误差的研究

    作者:曾自力;刘兵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作为一种精度很高的治疗技术,是提高治疗比的重要物理措施,它对于以局部肿瘤未控复发为主要失败原因的肿瘤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1].其设计和应用思路是:在杀灭肿瘤方面应像手术那样将足够的高剂量(提高总剂量、缩短疗程)围歼到病灶上,使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的实际形状一致;而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方面应通过BEV(Beam, eye view)、挡野等使线束躲避重要敏感器官.

  •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后耳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作者:姜梁;黎万荣

    近年来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手段被广泛使用,其中80%左右的头颈部肿瘤需放射治疗的介入,但是放疗的同时对受照射部位的正常组织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产生一定的副反应.

  • 放射治疗中人体剂量质量保证进展

    作者:高磊;罗素明

    1 临床放射治疗剂量学的质量控制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国内外统计数字表明,在临床治疗中有50%~70%的癌症患者需要不同程度地接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给肿瘤靶区足够精确的治疗剂量,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受到照射少,以提高肿瘤局部的治疗增效比,减少正常组织的并发症.

  • 骨质疏松的影像学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华;丁辉;甘发清

    骨质疏松(OsteoPrsis,P)是常见全身或局部疾病,其骨质的丢失常引起的骨折、疼痛、身长缩短、驼背、呼吸功能下降,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还给家人与社会带来很大影响和经济负担.

  • 放射化学分析在我国辐射防护领域的应用和展望

    作者:诸洪达;樊体强;武权;高艳辉

    1 放射化学分析过去在辐射防护领域所起的作用1896年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化合物自发地放出能穿透黑纸使胶片感光的辐射,从而首次发现天然放射性以来,使世界进入原子能时代.仅两年后居里夫妇从铀矿石中发现了放射性活度比铀更强的钋和镭,发现镭能发射α、β和γ三种射线.

  • 铸造粉尘对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林超;王瑞;魏杨州;高衍新;王坤

    目的 探讨铸造粉尘对接尘工人和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期铸工尘肺患者38例、0+者22例、有20年以上粉尘接触史而胸部X射线片改变无异常者85例,进行肺功能测定,并与60名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铸工尘肺患者、0+和接尘工人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损伤程度以轻、中度为主.结论 铸造粉尘既可以导致铸工尘肺患者肺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也可使0+和接尘工人肺功能一定程度的损伤.

  • 北京万东程控300mA X射线机无故障代码维修经验总结

    作者:洪国慧

    目的 总结一些特殊维修例子以供同行交流指正.方法 列举出多年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故障.结果 注意对该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结论 虽然没有故障代码的提示,但是依然可以利用多年维修经验进行判断.

  •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扫描技术探讨

    作者:杨成;余成新;刘世芳;陈江津;陆蓬;徐亚卡

    目的 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质量的各种因素,对扫描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和参数优化. 方法利用1.5T超导磁共振和心脏SENSE专用线圈,采用二维屏气,三维导航,全心成像三种方法结合脂肪抑制,T2预脉冲,呼吸导航,心电门控技术,使用三维平衡稳态快速进动成像序列对12例受检者进行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结果 右冠状动脉、左冠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显示良好,长度优于文献报道.全心成像法可以多角度任意方位观察,黑血技术对冠脉内血栓、斑块显示好. 结论定位、线圈、序列、呼吸导航和TD等参数是影响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的关键因素.

  • 酷似颅内病变的头颅CT伪影分析

    作者:陶宗贵;陶然

    目的 分析判别头颅图像伪影,防止误诊.方法 根据实际CT图像.结果 有多种原因可导致CT图像产生伪影,特别是不典型伪影要认真进行分析判断.结论 进行CT扫描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方能确保医疗安全.

    关键词: 头颅CT 伪影 误诊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管理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侯长松;刘柏群;林志凯;赵兰才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国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的体现,也是从源头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重要管理制度.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相关管理和技术评价工作,卫生部近年先后发布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1]等管理规章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181-2006)[2]等技术标准和规范.

  • 职业照射、放射防护及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研究

    作者:陈尔东;苏旭;李小娟;刘长安;周舜元

    目的 针对已有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不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体系. 方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的涵盖特点完善标准体系. 结果对职业照射、放射防护及放射性疾病诊断的标准进行了制修订. 结论进一步完善了放射卫生标准体系.

  • 放射性液体自动稀释分装机的研制开发

    作者:陈守强;柏海平;宫霞霞

    目的 研制开发一种新型医用放射性液体自动稀释分装机.方法 该机对放射性液体的稀释分装采用微机操作,由单片机控制各电机完成稀释分装过程,实现稀释、分装一体化.结果 该机能对患者的服用剂量实现实时检测,保证了患者服用放射性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论 本机的开发降低了辐射对操作人员的伤害.满足了放射性元素应用于医疗的设备特殊要求.

中国辐射卫生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