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hina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중국구강면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口腔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75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244
- 国内刊号: 11-4980/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平阳霉素注射治疗785例舌下腺囊肿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1月-2009年1月,应用平阳霉素及地塞米松混合液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785例.采用DXM 5mg/1mL配PYM8mg加2%利多卡因3mL,按每1cmx1cm的囊肿内注入1mL混合药液(含PYM2mg,DXM1.25mg)酌情用药.7~10d注射1次,1~4次为1个疗程.囊肿完全消失者为治愈;囊肿基本消失,但患侧可触及变硬舌下腺者为基本治愈;囊肿缩小一半以上,不能完全消失需手术治疗者为好转.结果:785例患者中,男270例,女515例,年龄7个月~74岁,平均年龄为33.5岁.经6个月~48个月随访,治愈756例(96.31%),基本治愈26例(3.31%),好转3例(0.38%).治愈和基本治愈率为99.62%,有效率为100%.31例(3.95%)注射区肿痛,舌缘麻木21例(2.68%),下颌下区肿痛11例(1.4%);未见高热、皮疹、休克等过敏反应.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安全有效,可作为某些病例的首选治疗方法.
-
个体化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报告
目的:随访2例3侧采用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4年和4年半,以评价人工关节置换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例3侧采用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术进行骨关节病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了为期4年和4年半的临床随访.记录患者术后在关节疼痛、开口度等指标的变化及患者对治疗结果的主观评价.结果:2例患者术后受累关节疼痛、开口受限及咀嚼能力等方面均获得了满意的改善,开口度在术后4年均增加至35mm以上,未再出现明显颞下颌关节区疼痛.VAS疼痛评估为0~1,开口受限无复发,开口度维持良好.患者自觉咀嚼能力明显增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一种良好术式,对恢复因骨关节病等导致的关节功能丧失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
-
高精度光学导航辅助颅颌面骨畸形整复的技术方法建立与应用
目的:通过自主建立用于颅颌面手术的高精度计算机导航软硬件系统,模拟和精确设计手术方案,实现术中实时可视化手术导航.方法:(1)创建颅颌面整复手术规划及导航软件(TBNAVIS-CMFS).(2)建立基于Polaris光学定位仪的导航工作站.(3)临床上对50例复杂颅颌面畸形患者实施导航辅助矫治与修复重建手术.结果:TBNAVIS-CMFS以清晰的界面和简洁的操作,实现了高精度数字化手术规划;导航辅助的颅颌面骨畸形整复术取得了精确可靠的手术效果,减少了手术创伤.结论:计算机导航技术结合颅颌面整复外科,将有利于从疾病诊断、术前模拟、术中导航等方面推动颅颌面外科趋于精确和微创.
-
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Le Fort 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置变化与上颌骨上抬距离的关系.方法:选取10例患者,均为上颌骨垂直向发育过度导致开唇露齿和下颌骨后下旋转,而下颌骨发育正常,采用单纯Le FortI型截骨术上抬上颌骨,矫正其牙颌面畸形.拍摄术前、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利用Reuleaux法测量实际的下颌骨旋转中心位置,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ANS、PNS上抬量与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位置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下颌骨平均自动旋转中心位于蝶鞍点下方49.350mm、后方17.100mm处.髁突中心位于蝶鞍点下方24.000mm、后方11.950mm处.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垂直向位置与ANS点的上抬量高度相关(P=0.008).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垂直向位置与PNS点的上抬量高度相关(P=0.045).结论:下颌骨旋转中心位于髁突外.下颌骨自动旋转中心与上颌骨上抬幅度高度相关.
-
上海市区1973-2005年口腔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目的:对上海市区1973-2005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变化趋势.方法: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国际癌症登记协会推荐的肿瘤登记方法和要求,整理和统计上海市区1973-2005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例数,计算粗率和标化率.标化率的计算采用世界标准人口,同时估计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用于评价趋势变化.发病例数、粗率和标化率等的计算采用Excel和SAS8.2软件包进行.Joinpoint回归模型拟合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开发的软件Joinpoint3.31版本进行计算.结果:1973-2005年间,上海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口腔恶性肿瘤病例5271例.男女比例为1.1:1.0,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33年来,男女性口腔肿瘤的发病率趋势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从1973年至1978年,这一阶段口腔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男女平均年变化率分别为5.68%和5.43%(P<0.01);第2个阶段从1979年至1987,这一阶段男女性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标化率平均年变化率分别为-3.39%(P=0.0579)和-3.31%,总变化率为-3.05(P<0.05);从1988年起,粗发病率开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男女粗发病率平均年变化率分别为1.79%和2.06%(P均<0.01),女性变化略高于男性,而标化发病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1973-2005年间上海市区口腔恶性肿瘤的标化发病率变化不大;但从90年代起,其粗发病率一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
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上颌骨Brown 2A型缺损
目的:评价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Brown 2A型上颌骨缺损的可靠性.方法:以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8例因切除良性肿瘤造成的上颌骨缺损.男5例,女3例,年龄16~33岁.其中,上颌骨牙源性黏液瘤3例,上颌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成釉细胞瘤各2例,软骨黏液样纤维瘤1例.结果:应用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同期修复Brown 2A型上颌骨缺损,所有骨肌瓣均成活,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美观效果及功能恢复.随访12~24个月,平均18.6个月,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下颌骨肌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快速、简单、安全可靠.
-
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成人颅颌面的三维CT测量
目的:探讨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成年人颅颌面部结构形态特征的美学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选取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者50例(男22例,平均年龄22.9岁;女28例,平均年龄21.2岁),拍摄颅面部CT,运用SimPlant12.02软件(比利时)对颅面部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研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成组t检验及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软组织测量值较硬组织测量值个体差异明显.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特征差异(P<0.05),但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在男女间极为相近.结论:正常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着比例协调的特征规律,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可为颅颌面畸形的诊断分析、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
前臂游离皮瓣功能性修复颌面部缺损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个体化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以期达到恢复其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目的.方法:选择舌癌、颊癌、口底癌患者20例,设计前臂皮瓣时,一是根据缺损大小、形状设计其皮肤外形,二是根据桡动脉和头静脉走行,设计皮下筋膜层外形,包括桡动脉和头静脉在内,大于皮肤范围.术后半个月、3个月、6个月评价修复器官的解剖形态、黏膜化程度、发音清晰度、运动及饮食类型等诸方面生理功能.结果:20例皮瓣全部获得成功,术后半个月和3个月有不同程度的皮瓣外形臃肿,6个月后,修复器官解剖形态无臃肿和牵拉,发音较清晰,感觉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大部分患者(18/20)进普食,少部分(2/20)为软食.结论:皮肤和筋膜下设计前臂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可以较好恢复颌面部器官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
上颌骨功能性修复中骨性支柱重建的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建立以腓骨重建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骨性支柱重建在上颌骨功能性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edGraphics、Unigraphics和Ansys8.0软件建立4种腓骨重建上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于双侧后牙区垂直加载,研究上颌骨的应力分布.结果:建立了上颌骨Brown 3类缺损的3段式腓骨、2段式腓骨+重建钛板、2段式腓骨+钛网和2段式腓骨+颧种植体重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3段式腓骨重建的应力分布图和应力矢量图与正常上颌骨为接近,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另3种应力主要位于重建侧上颌骨,并集中于重建结构转折和颧种植体植入颧骨处.结论:有效的上颌骨骨性支柱重建,能使重建后的上颌骨处于比较合理的应力分布状态,更接近于正常的上颌骨.
-
乌拉地尔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在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正颌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U组(乌拉地尔复合异丙酚组20例)和P组(异丙酚组20例).麻醉诱导,2组都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8mg/kg行麻醉诱导插管.2组均由2%七氟烷和异丙酚维持麻醉.U组在异丙酚的基础上复合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P组仅用异丙酚行控制性降压.2组都以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65mmHg为目标.记录2组在诱导前后及降压前后各个时间段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MAP的值,并进行比较,同时根据Fromme术野评分表评定手术视野质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控制性降压期间,2组MAP都低于术前(P<0.01).U组在5、10、20min的MAP显著低于P组(P<0.01).U组的术野评分也优于P组(P<0.01).但两组心率都有增高,差异不显著(P>0.01).结论:乌拉地尔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起效迅速,可使术野质量更加清晰.
-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5个抑癌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
目的:探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细胞系中CDH13、RASSF2A、TFPI-2、hMLH-1、MyoD1基因的甲基化及其与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法检测ACC细胞系ACC-2、ACC-3、ACC-M中CDH13、RASSF2A、TFPI-2、hMLH-1、MyoD1基因的甲基化;RT-PCR及荧光实时定量PCR对存在甲基化的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结果:3个细胞系中均存在CDH13、RASSF2A、TFPI-2基因的甲基化和未甲基化,只存在MyoD1基因的甲基化和hMLH-1基因的未甲基化;ACC-2中CDH13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ACC-M,ACC-3中RASSF2A的表达显著高于ACC-2、ACC-M,3个细胞系中均未检测到MyoD1基因的表达.结论:ACC细胞系中,CDH13、RASSF2A、TFPI-2、MyoD1基因的甲基化为常见事件,甲基化可能为MyoD1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CDH13基因的表达可能与ACC的转移相关.
-
紫草素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紫草素对Tca811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紫草素对Tca8113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MTT检测显示,紫草素在0~5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P<0.01).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核皱缩及凋亡小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典型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亚G1期细胞明显增加,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草素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可用于口腔鳞癌化学防治的新尝试.
-
愈合时间对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相同力值牵引下,愈合时间对微型种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在8只Beagle犬上颌根间牙槽骨中植入49颗微型种植体支抗,分别在即刻负载、愈合2周、愈合4周、愈合12周后施以150g水平牵引力,定期注射荧光标志物,负载2个月后处死动物.制作种植体-骨的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形态学测量和推出试验.采用SAS6.12软件包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法分析各组间差异,相关性分析BIC、BSA值与生物力学性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4组标本的骨结合百分率(bone-to-implant contact,BIC)和骨充填率(bonesurface area,BSA)分别为(46.6±2.72)%、(44.08±3.62)%、(17.07±0.63)%、(32.85±3.01)%及(66.39±2.94)%、(64.96±5.11)%、(36.82±0.08)%、(70.33±4.07)%.愈合4周与其他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4组标本种植体-骨界面的大剪切力分别是(270.4±20.36)N、(270.4±6.97)N、(105.8±3.73)N、(335.07±17.22)N.愈合12周组与其他3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种植体-骨界面的总吸收能量情况与大剪切力相似.微型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与BSA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其与BIC的相关系数(P<0.05).结论:愈合12周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负载前愈合时间.即刻负载和愈合2周负载也可以接受,但必须注意种植体的即刻固位和即刻稳定性.而愈合4周负载则不利于种植体的稳定.
-
应用珊瑚/骨髓基质细胞/富血小板血浆组织工程骨修复兔颅骨缺损
目的:评价珊瑚/骨髓基质细胞(MSCs)/富血小板血浆(PRP)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MSCs悬液与同一供体来源的PRP混合后滴加到珊瑚圆片上,形成珊瑚/MSCs/PRP复合物,用其修复MSCs和PRP来源兔颅骨极限缺损.自体颅骨或单纯珊瑚植入作为对照.术后6周和12周,通过组织学观察和组织形态测量分析,评价其骨修复效果.实验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包处理,两组之间差异采用t检验.结果:组织学观察显示,珊瑚/MSCs/PRP组,术后第6周,在整个缺损区珊瑚表面及其孔洞内有大量新骨形成;第12周,缺损区珊瑚完全降解吸收,被成熟的板层骨取代,缺损表现为完全的骨修复.图像分析显示:术后第6周和第12周,珊瑚/MSCs/PRP组的成骨量显著多于珊瑚组(P<0.01);术后第12周,珊瑚/MSCs/PRP组成骨量与自体骨组接近(P>0.05).结论:应用珊瑚作为支架材料,MSCs作为种子细胞、PRP作为内源性生长因子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效果良好,与自体骨移植相近,是较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
PTEN抑癌基因对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对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增殖抑制的机制.方法:将含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cDNA重组反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导入高转移性唾液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转染空载体细胞为对照.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CNA、EGFR、CDK4、P16INK4a和P57Kip2蛋白表达.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细胞比较,PTEN基因转染癌细胞M3SP2-PTEN对表皮生长因子(EGF)介导的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癌细胞阻滞在G0/G1期,PCNA、ECFR、CDK4以及C-mye蛋白表达减弱,而P16INK4a和P57 Kip2蛋白表达增强(P<0.05).结论:外源性PTEN基因具有抑制唾液腺黏液表样癌皮细胞系EGF介导的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周期进程受阻以及细胞周期调控分子有关.
-
逆行诱发电位诊断面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
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是刺激面神经干或其外周感受器,其刺激点到大脑皮层某一特定区域出现的特定生物电反应,它可帮助推断面神经病变的部位,为临床上面神经麻痹以及面肌抽搐的定位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信息支持.本文对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的电生理特点以及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争议进行综述.
-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二次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Recurrent pleomorphic adenoma,RPA)术后的二次复发率及影响二次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寿命表法计算术后的二次复发率,应用Kaplan-Meier方法对影响二次复发的各因素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二次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例腮腺RPA患者,男20例(43.48%),女26例(56.52%),年龄15~74岁,中位年龄37.5岁.46例中,13例行局部切除术(7例复发,占53.85%),21例行选择性腮腺浅叶切除术 (9例复发,占42.86%),12例行腮腺全叶切除术 (2例复发,占16.67%).术后二次复发率5年时为(28.38±7.71)%,10年时为(65.57±11.02)%,15年时为(74.18±11.13)%.多结节的腮腺RPA患者术后的二次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单结节患者.结论:腮腺RPA患者术后二次复发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年增加,因此,对术后患者应进行长期随访.为降低再次复发率和防止面瘫的发生,进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全叶扩大切除术是合适的选择.
-
颌面部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畸形: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虽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但血管瘤能否与动静脉畸形合并发生却一直存在争议.作者报告1例颌面部巨大、多发性血管瘤伴动静脉畸形的新生儿病例,经α-干扰素皮下注射治疗,血管瘤基本消退,而动静脉畸形依然存在.该病例报告证实,血管瘤可与动静脉畸形并存发生,且干扰素治疗重症血管瘤具有显著疗效.
-
经腮腺入路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
目的:探讨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对22例低位髁突骨折和4例下颌支骨折采用经腮腺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26例(100%)均使用2块接骨板固定,26(100%)例咬合关系基本恢复到伤前情况,术后开口度26~48mm(平均38.3mm).2例(8%)出现面神经颊支损伤症状,3个月内均恢复正常,未出现面神经永久损伤病例及涎漏等并发症.结论:经腮腺入路行髁突低位骨折和下颌支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视野暴露好,复位固定可靠,面神经损伤较少.
-
颊部皮肤角化棘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角化棘皮瘤是一种少见的皮肤肿瘤,好发于颌面部,其组织学表现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相似.作者报告1例颊部角化棘皮瘤,术后经组织病理确诊,病理学特征为表皮向真皮内凹陷,呈"火山口"状,其中充满角化物质及炎症细胞碎片,两侧的上皮细胞形成"唇缘"包绕瘤体.因其有潜在恶性变,颌面部角化棘皮瘤提倡早期完整切除.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介绍
王慧明教授王慧明教授,男,1960年9月出生,浙江杭州人.198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并留校任教.1986年考入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师从我国著名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王模堂教授及王翰章教授,199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应聘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工作至今,同年10月晋升为主治医师.1994年11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11月晋升为主任医师,并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2月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kiel大学口腔医学院进修及合作研究.回国后因工作出色,被评为浙江省跨世纪人才(151工程),并于2000年9月受聘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口腔科主任.200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任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2007年获得国际牙医学院院士(FICD)称号和华西口腔杰出校友奖.2009年6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2009年12月至今任浙江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附属口腔医院院长.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