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ability Medicine 중국상잔의학
- 主管单位: 伤残医学杂志;中国伤残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45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1-5516/R
- 国内刊号: 李凤鸣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小儿尿道损伤36例临床分析
小儿尿道损伤较成人少见,因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不同,表现症状亦异,在临床处理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如果处理及时得当,愈后往往比较理想,并发症也较少,我院自1985年~1999年共收治小儿尿道损伤36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
接力扩张术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
目的:总结采用接力扩张术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经验.方法:对17例占有毛发头皮面积一半以上的瘢痕性秃发求术者,采用在扩张头皮下再次埋植扩张器进行接力式扩张的方法治疗.结果:除1例因出现扩张皮瓣血运障碍,被迫于中途取出扩张器外,其余16例均顺利完成修复,其中大修复面积为322cm2.结论:接力扩张术是治疗大面积瘢痕性秃发的良好方法.
-
小儿肝外伤
目的:总结小儿肝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22例小儿肝外伤,年龄1岁~14岁,平均6.5岁,男14例,女8例,按美国创伤协会(1989年)肝外伤6级分类法,本组Ⅰ~Ⅱ级8例,未合并其它脏器损伤者6例,保守治愈,余2例行清创缝合;Ⅲ~Ⅳ级肝外伤12例,其中清创缝合5例,清创缝合加带蒂大网膜填塞4例,清创切肝2例,清创缝合-明胶海棉肝周填塞1例;Ⅴ级肝外伤1例行纱布肝周填塞24小时后再行清创性切肝;Ⅵ级肝外伤1例未行手术已死亡.结果:6例保守治疗者有1例发生肝创面感染,经B超引导抽吸、中西结合抗炎治愈;手术15例全部成活,并创腔液化坏死3例,合并胸腔积液4例经B超引导抽吸、抗炎、补充白蛋白治愈,胆漏2例,引流治愈,1例Ⅳ级肝外伤合并肝管断裂经吻胆管支撑2月拨管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小儿肝外伤属紧急病例,接诊后应积极保暖,上肢双通道温林格氏液补液、抗炎.CT检查有助于分级诊断,对Ⅰ~Ⅱ级肝外伤可试行保守治疗,Ⅲ级以上者行大剖腹切口进行探查.手术原则为控制损伤,止血、止胆、引流.术中可在手箍及纱布控制出血后,用水流冲洗出积血及损伤的肝组织,手指、钳夹进行清创,对创腔浅者采用兜底"8"字缝合,创面大而深有活动性出血者,可于创面缝扎止血、止胆,填带蒂大网膜后再予缝合;对肝周及左肝粉碎性损伤、失活肝组织可果断行清创性钳夹后肝切除;对有低体温、酸中毒及病情严重者,可先行纱布填塞,并计划再手术,术中挤捏胆囊可判断有无胆管胆囊的胆汁漏;于肝创面附近、肝下放置引流;对手术后并发膈下感染、胸腔积液者可在B超引导下抽吸.
-
老年人脑-腹联合损伤48例诊治体会
为提高老年人脑-腹联合损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对48例脑-腹联合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和观察,结果治愈36例,死亡12例.认为早期诊断,正确处理脑-腹联合损伤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
尿流率参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辅助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尿流率参数T90、QM90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用FD-1尿流测定仪检测正常青年男性42例、老年男性79例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5例尿流率参数T90、QM90.结果:正常青年男性与老年男性两组间后者QM90有显著降低(P<0.05),而T90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青年男性及老年男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T90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后者QM90有极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T90、QM90是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梗阻程度密切相关,是衡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靠指标.
-
32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手术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方式和时机.方法;全组32例.手术年龄小3个月.≤6个月14例,>6个月18例.行单纯神经周围粘连松解术13例,神经移位移植术19例.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87.5%,神经粘连松解术有效率为76.9%,神经移位移植术有效率为94.1%.≤6个月组有效率为100%,优良率为50%.>6个月组为77.7%和22%.结论:在生后3个月无神经修复或功能恢复,肌电图显示完全生或根性损伤均应早期手术.神经移位移植术是可选的手术方式.
-
颌骨骨折465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五年颌骨骨折治疗体会,探讨有关问题.方法:选用1995年3月至2000年3月治疗的颌骨骨折465例,男348例、女117例.根据就诊时间早晚、致伤原因、骨折部位及分类,治疗方法选择进行总结.结果:治疗有效率98.92%,行紧急气管切开术45例,抗体克12例,手术切开复位骨间固定284例,手法或牵引复位外固定181例,术后感染骨延迟愈合8例(1.7%)合并颅脑损伤死亡5例(1.08%).结论:①排除颅脑及内脏损伤,保证无窒息、休克发生,通过临床表现确诊骨折类型.②要使骨折片尽早复位,应用坚固内固定技术保证骨块不再移位,恢复伤前咬合关系,软组织要严密缝合.③正确地运用正颌外科技术,使陈旧性骨折达到三维立体方向复位.
-
腋下直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新方法的疗效.方法:应用腋下直切口(8cm~10cm)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方法治疗27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果:全部病例均痊愈,无胸膜外血肿、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论:腋下直切口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方法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具有对患儿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损伤少、恢复快、美观易于接受等优点,适合于临床推广.
-
钢丝环扎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自1996年10月~1998年12月,应用钢丝环扎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40例,女8例.年龄26岁~50岁,平均37岁.骨折类型:横断骨折20例,粉碎性骨折24例,下肢骨折4例.均为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均在6小时以内.
-
按骨骼肌亚部化和肌构筑学原理改进肌移植术重建伸膝功能
目的:根据骨骼肌"亚部化"和肌构筑学原理探索改进重建伸膝功能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例小儿股四头肌麻痹病例采用半腱肌和股二头肌长头亚部移植重建伸膝功能.结果:股二头肌长头亚部的生理横切面积(CSA)为18.07cm2,半腱肌为13.24cm2,二者之和为31.31cm2,与股中间肌的CSA31.66cm2相似,已做该手术5例,代替了股中间肌的伸膝功能.术后随访5月~2年,步态明显改善,膝关节稳定,无髌骨脱位与膝关节过伸,伸膝肌Ⅲ~Ⅳ级,均可去拐行走.结论:改进的手术方法,既可防止髌脱位,又保持月国绳肌肌力,防止膝反屈,是更符合解剖学原理的手术.
-
胆道闭锁手术空肠胆支造瘘与防返流瓣的比较研究
目的:为对肝门空肠吻合加空肠胆支造瘘术与加胆支防返流瓣成形术,这两种术式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48例胆道闭锁分为两组.A组24例胆道闭锁行肝门空肠Roux-Y吻合,空肠胆支造瘘术.B组为另外24例行肝门空肠Roux-Y吻合,空肠胆支防返流瓣成形术.对这两组术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9例存活,均无黄疸,长的已9年,1例出现肝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现已8岁.B组存活10例,其中无黄疸存活8例.结论:两组病例术后排胆汁(或排黄绿色大便)时间、胆管炎发生次数等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排胆汁时间相似,无显著差异.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异.
-
小儿假性胰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小儿假性胰腺囊肿.方法:总结近10年来我们收治经B超、钡餐、CT和MRI以及手术证实的假性胰腺囊肿15例.结果:发现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小1岁4个月,大13岁,平均年龄9.4岁.而且7例有明显外伤史(7/15,占40%),恶心呕吐(14/15,占93%)、腹痛(11/15,占73%),腹部肿块(10/15,占66%)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有发热、消瘦、贫血.此外,在诊断上除依靠病史、体检和临床表现外,B超是适宜和有价值的诊断依据,钡餐、CT和MRI可以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还发现一旦血清淀粉酶下降后又重新回升,不但对确诊有重要意义,也是手术的重要指证.14例接受手术治疗患儿均恢复良好,无1例死亡.结论:①小儿假性胰腺囊肿诊断除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外,B超对小儿仍是有价值的辅助检查,诊断困难时可结合钡餐、CT和MRI加以鉴别.②小儿假性胰腺囊肿多与外伤有关,男>女,因男孩好动、顽皮受伤机率多.③囊肿形成超过6周,或者B超显示囊肿壁形成明显时应选用内引流手术,较大囊肿仅外引流难以治愈.
-
早期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附46例报告)
我院自1995年8月至今收治新鲜股骨颈骨折,其中选择了46例患者早期采用空心加压螺纹内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继发性脊髓栓系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硬脊膜内皮样囊肿及囊性脊柱裂术后纤维疤痕粘连可造成继发性脊髓栓系,使得神经损害症状加重或产生新的症状.术文就该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囊性脊柱裂修补术后18例,硬脊膜肉皮样囊肿5例.手术年龄2岁~12岁,术后随访3月~12月,对大小便失禁分别采用Kelly评分法及Bruskewiz评分法.结果:18例囊性脊柱裂,有的第一次手术后原有的神经损害症状进一步加重,有的产生新的症状.MR显示脊髓低位.在原手术处被纤维疤痕粘连牵拉,形成脊髓栓系.5例硬脊膜内皮样囊肿神经功能损害均为后天产生.MR显示皮样囊肿位于硬脊膜内,牵拉压迫脊髓、马尾.手术目的是切除病灶,将粘连牵拉的脊髓、马尾彻底松解开.术后随访,多数病人的大小便功能及双下肢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硬脊膜内皮样囊肿或先天性囊性脊柱裂手术后纤维疤痕粘连可造成脊髓栓系,产生神经损害症状或原有症状进一步加重.MR检查有助于诊断.脊髓栓系松解术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
-
踝关节骨折-脱位71例手术治疗体会
本文报告了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71例,53例经1年~10年随访,优良率87%.认为彻底清创,防止感染,是处理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关键;准确复位,合理固定,恢复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及正常负重线,是踝关节功能康复的必备条件.
-
在心肺脑复苏中纳洛酮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纳络酮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作用机理及实用价值.方法:将急诊室抢救或院内抢救的心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纳洛酮复苏组与常规复苏组.前者在常规复苏基础上给予纳洛酮2.0mg+NS 20ml静推,且可在间隔半小时后重复使用;常规复苏组则行常规心肺脑复苏.结果:纳洛酮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复苏组(其二组的复苏成功率依次为42.9%、14.3%、P<0.05).结论:在常规复苏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能显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
-
可延伸股骨假体在小儿骨肉瘤保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制可延伸的小儿股骨假体,探讨其在小儿骨肉瘤保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设计制作了可延伸的股骨假体,通过临床应用,予以验证.结果:临床成功应用于1例小儿股骨肉瘤.术后随访30月,下肢步态、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延伸股骨假体为小儿骨肉瘤保肢手术后功能重建提供了新途径.术前按个例情况预制假体.可延伸能力可达60mm.
-
小儿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比较少见.1989年~1999年,我院收治小儿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5例.均行手术治疗.一次吻合成功.现报告如下.
-
囊肿切除治疗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目的:探讨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治疗婴儿胆总管囊肿的疗效.方法:1984年6月~1999年6月共有15例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在我科接受了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手术治疗,并对这些患儿进行了随访,随访资料包括:症状、体征、B超.钡餐及肝功能检查.结果:随访资料完整者12例,除1例术后3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外,其余11例成活的患儿生长发育均正常;2例未行套叠瓣的患儿偶有上腹疼痛,但腹痛可自行缓解,钡餐检查见钡剂返流;全组病例肝功均正常,未见胆道结石、消化道溃疡、食道下端静脉曲张.结论: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治疗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369例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外科治疗中的特殊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69例PDA的外科治疗情况,339例经左胸入路结扎导管,其中一个月内早产儿6例.16例在体外循环下(CPB)结扎导管.14例在深低温低流量CPB下经肺动脉缝闭导管,结果:随访3个月~8年,除6例有气急、心悸外,均恢复正常.结论:①不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单纯PDA,可在学龄前择期手术.②抗心衰治疗无效的早产儿应急诊手术.③特殊类型的PDA应在CPB下手术.
-
先天性臀肌纤维化与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的临床鉴别诊断与命名
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收治的"臀肌挛缩症"后认为,先天性臀肌纤维化(或臀肌挛缩症)与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在病史.临床表现、手术所见和手术方法及病理镜检上均有明显不同.先天性臀肌纤维化:婴儿期运动发育迟缓;几乎无肌肉注射史;髋外展外旋严重,跑步易跌倒;局部扪到块状挛缩;术中见病变累及范围广,臀大、中、小肌呈肌腱束条样扇形排列;镜下见肌细胞萎缩轻度变性,有正常血供的致密纤维组织细胞,胞核变长,胞浆轻度玻璃样变.注射性臀肌筋膜挛缩症:运动发育史正常;有长期反复肌注史;髋外展外旋较轻;局部扪到索条状物;术中见病变范围小,呈疤痕索条改变;病检所见为严重的肌肉变性失去正常形态,呈广泛玻璃样变.结果:先天性者,需广泛切除剥离病变方能达到松解目的,远期矫正程度稍差;注射性者,手术松解满意,远期效果较佳.本文还就命名问题结合文献提出自己的看法.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配为用药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率、心律、心电图及PT、APTT等变化.结果:用药组较对照组心绞痛再发率明显减少,而血小板、TT、PT、APTT无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上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并能防止病情进展,且副作用少,用药过程中无需监测.
-
截肢术后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附6例报告)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率有所增加.我们从1996年1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了因下肢截肢术后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本文就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小儿重型隐匿性阴茎的治疗
由于治疗方法的进步,隐匿性阴茎来院求治患儿逐渐增多,我院自1993年7月~1998年10月收治隐匿性阴茎共38例,其中严重型27例.作者采用shirika法加作阴茎根部固定术和阴茎体松解固定术治疗严重型2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综述)
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均系临床常见损伤,但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当少见[1],1958年Delaney等首次报告了该病[2]做为一独立病种,随着现代交通事故的增多,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鉴于本症多见于车祸、高处坠落等严重暴力损伤,一般伤情重、合并症多、易致残、漏诊率高、治疗难度大,故有必要结合文献,作一探讨来提高对该损伤的认识.
-
《伤残医学杂志》投稿及征订须知
-
MK-801并胚胎脊髓移植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胚胎脊髓移植同时应用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观察其是否能够促进半切洞脊髓损伤运动功能恢复.方法:将成年大鼠分为三组,A组:单纯脊髓半切洞损伤组.B组:脊髓半切洞损伤+胚胎脊髓移植组,C组:脊髓半切洞损伤+胚胎脊髓移植+MK-801组.手术后应用联合行为评分(CBS)、感觉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结果:三组CBS得分A组>B组>C组,SEP和MEP潜峰时A组>B组>C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通过分析CBS、SEP、MEP结果表明胚胎脊髓移植和NMDA受体拮抗剂MK-801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
-
青春期前睾丸扭转对青春期睾丸发育的影响
目的:研究青春期前睾丸扭转对青春期睾丸发育的影响.方法:对50只青春期前大鼠,手术制造单侧睾丸扭转720°模型.在它们进入青春期时,采取两侧睾丸组织分别予以常规切片染色、病理分析.结果:光学显微镜下,患侧睾丸和对侧非扭转睾丸的形态都有变化,病损程度与扭转时间有关.结论:青春期前睾丸扭转会造成睾丸在青春期阶段的发育异常.
-
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了解颈内静脉结扎对颅内组织器官的影响及其时间和范围,探索颈内静脉结扎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理,从而指导颈内静脉结扎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设立空白对照、单纯左侧及右侧和双侧颈内静脉结扎4组,于术前及术后48小时内监测颅内压变化及1周后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颅内压无明显改变;单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均有上升,在术后1小时达高峰并持续至术后4小时开始下降(P<0.05),术后48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双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术后颅内压则显著上升,术后2小时达高峰并持续至48小时还高于术前(P<0.05).1周后脑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及单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无明显改变;双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有颅内广泛胶质细胞增生.结论:单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均有一过性上升,双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上升显著且持续时间长.建议一般不要结扎双侧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结扎后48小时内应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测定颅内压及血液粘度并使用降低颅内压及血液粘度的药物.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4 05 06 07 08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