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中国输血杂志>200O年文题分类索引

摘要: 实验研究与技术方法福建省两株HTLV-Ⅰ前病毒外膜区部分env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秦占芬等(1)RT-PCR法观察光化学法损伤VSV核酸的动态变化…牛华等(5)低频率抗体抗-Mur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刘达庄等(8)巴氏法结合低pH孵放法在IVIG制备中的应用……陈爱民等(11)FL联合TPO体外扩增脐血CD34+细胞表面标志的变化…………………………………………………仇志根等(17)维生素E对4℃贮存红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寇新明等(19)影响机采血小板收集量的部分因素探讨……………金宗骧等(21)血液保存液枸橼酸钠室内质控的探讨………………陆龙娣等(23)全自动酶标分析系统对抗-HCV EIA检测特征性的影响………………………………………………刘素芳等(25)Medusa软件渐进回归及异常点剔除功能的应用……朱家明等(26)双波长微孔板赖氏法测ALT含量…………………刘玉振等(29)浓缩血小板质量与采前血小板计数的关系…………李建民(31)一种简单易行的止血方法……………………………高培芬等(55)白细胞过滤器防止输血反应2例……………………林立军等(37)高球蛋白血症影响HCV和HIV等项测定结果1例……王爱香等(38)提高血红蛋白四聚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张浩等(48)凝血活酶试剂的标定以及PT报告原则………………刘晓宇(53)计算机在医院血库的应用……………………………范文明等(66)丙型肝炎病毒E1基因的克隆、表达、序列分析及定点突变………………………………………曹凤等(69)中国部分地区RhD(-)汉族人RHD基因结构分析……………………………………………………陈强等(73)GVHD病因学的新视野:HLA分子三维结构研究…孔繁华等(78)RIE法与SRID法检测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A含量的比较………………………………………………林晓军等(82)单项抗-HBc阳性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的研究………………………………………………吴诗品(85)自体光量子血回输治疗急性CO中毒临床疗效观察…杨晓玲等(87)延长紫外线照射时间对杀灭空气中霉菌效果的观察…邸春艳(88)抗-HIV临界值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应用………………于伟等(90)人脐血中造血细胞的分离、浓缩和保存………………马庆等(91)血浆置换辅助治疗重症肌无力8例…………………刘燕明等(92)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中CD34+细胞的筛选及纯化……禹涛等(93)径向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纤维蛋白原…………孙涛等(95)酶联免疫吸附性试验全自动与手工操作方式比较…李慧等(97)血细胞冰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除热原方法考察……龚正明等(98)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及临床效果比较…毕晓琳等(99)改良氰化法检测血浆血红蛋白在全血与浓缩红细胞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温志刚等(102)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临床应用…………………方之蕙等(105)8种抗-HCV试剂质量评估…………………………韩凤广等(119)正常足月儿脐血中G-CSF、GM-CSF和IL-3含量测定…叶欣等(121)Reteplase--第3代基因重组纤溶酶原激活物………刘晓宇等(127)献血者中TTV检测及新基因型鉴定………………温淑娟等(144)人类血小板抗原1~4系统基因分型………………陆震宇等(146)加热灭活病毒产生的低ACAIgG聚体的构象研究…姜永军等(149)DNA小卫星多态性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植入状态分析……………………………………………………景强等(153)改良液氮速冻法转化大肠杆菌细胞…………………陈静娴等(162)对献血者ALT意义的初步研究……………………张评等(164)超细玻璃纤维膜白细胞过滤器的研究………………姚芳芳等(168)对公路运输中血液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罗秋初等(171)ABO血型不合的干细胞移植后血清凝集素的变化…闫石等(174)紫外线照射对储存血液红细胞的影响………………朱玉珍等(179)ELISA法与TRUST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比较………刘振北等(184)献血者血清与外周血白细胞中HCMV-DNA检测的对比研究…………………………………………李春英等(196)16例抗-HIV国产ELISA试剂检测假阳性报告……杨志成等(205)TT病毒研究进展………………………………………姚富柱等(207)红细胞保存研究的新策略--冰冻干燥……………韩颖等(210)血液和血液成分的细菌污染现状及对策……………王佃雨等(212)甲氧基聚乙二醇遮蔽红细胞表面抗原制备通用型血液的初步研究………………………………………季守平等(223)突变型血红蛋白基因(α99,β82Lys→Cys)的克隆和筛选……………………………………………………张浩等(227)针对HBV调节基因ENⅡ的ASON抑制HBV复制表达的体外研究…………………………………丁培芳等(229)流式细胞术测定红细胞存活率的方法建立…………骆群等(232)医用耐寒弹性聚氯乙烯塑料的研究及应用…………姜跃琴等(234)光量子处理对血液保存中红细胞Na+-K+-ATP酶和Ca2+-Mg+-ATP酶活性的影响……………高勇等(237)人血白蛋白制备中铝离子含量的控制………………杨汇川等(239)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陈学奎等(242)冰冻保存机采血小板超微结构与回收率的改变……余梅贵等(244)热乙醇法从组分IV沉淀制备白蛋白………………邹汉武等(246)应用梅毒胶体金法检测献血者中的梅毒抗体………金志坚等(248)用微波做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周晓华等(249)影响ELISA检测结果的因素………………………李天君等(250)健康供者PBSC动员采集及部分血生化指标的变化…何争春等(262)一种ELISA法中节省反应板的方法………………卞茂红等(263)ELISA两种方法检测献血者标本HIV(1+2)抗体比较……………………………………………………马贵明等(264)输血相关的免疫调节改变及其预防…………………闫石等(276)单克隆抗-B试剂与获得性类B抗原反应可行性的新进展……………………………………………徐爽(279)血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产前免疫学检查分析……………………………………………………王红梅(3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所致高效价冷抗体引起配血困难1例…………………………………………刘玉洁等(39)母婴血型不合引起Rh伴ABO溶血病1例…………金小波等(40)抗-JKa引起发热性输血反应1例………………………邹静娟等(41)聚凝胺法快速检出抗-E所致配血不合1例…………谢夏武(42)血液预热温度过高引起输血性溶血1例……………郭瑞德等(10)大连地区HLA-A2人群基因多态性分析……………梁晓华等(18)国内非ABO血型新生儿溶血病病例回顾分析………陈忠等(46)受血者常规筛查Rh血型情况调查……………………项力勤等(72)内蒙古自治区满族Duffy血型分布……………………瞿晓萍等(77)广州地区Kidd血型系统基因频率调查………………兰炯采等(81)114例输血后HLA抗体的初筛分析…………………张志梅等(100)天然抗-M引起ABO定型困难1例…………………冯双利等(108)孕期抗-D效价跟踪结合剖宫产使婴儿存活1例……全麒英等(109)1例Rh0(D)阴性的家系调查…………………………刘阳(110)同种免疫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1例…………………刘孟黎等(111)1例HLA完全相合脐血移植后血型转变的连续观察…吕先萍等(115)天然抗-P1引起血型定型困难1例…………………石翠英等(132)5种不同密度的人红细胞的C3b受体活性测定………郝一文等(116)黄疽患儿ABO、Rh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调查……胡丽华等(120)浙籍汉族人群粒细胞抗原NA基因频率……………沈卓岚等(122)不同剂量60Co辐照异体血后T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李志强等(154)血友病A、B诊断试剂盒的研制………………………肖小璞等(159)ABO血型全自动微板检测法可靠性探讨……………夏卫等(166)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HLA配型结果分析………魏亚明等(175)微板法初步筛查批量标本Rh血型D抗原的检测方法……………………………………………………常缨等(181)红细胞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李沙等(183)288例婴儿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分析……………徐恩英(186)应用RFLP-VNTR分型进行父权鉴定1例…………黄如欣等(189)IgM、IgG抗-E导致配血不合1例……………………唐朝晖等(190)1例Rh缺失型-D血型血清学检查…………………桑胜云等(191)抗-Jka1例报告…………………………………………徐惠新等(193)抗-D、抗-E、抗Jka引起配血不合1例………………田兴国等(194)AxB型1例……………………………………………张艳梅(195)广东人Kell血型系统基因分型………………………曹琼等(200)广州地区汉族人群Duffy基因型分型研究…………武大林等(202)血型报告错误原因探析………………………………白绿江(203)日本脐血移植研究进展………………………………于鸿等(220)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血型转变观察1例……………………………………………………田爱青等(255)自身抗-C3引起配血困难1例………………………万丽萍等(256)自体血浆体外吸收后置换治疗Rh新生儿溶血病…刘显智等(257)母婴ABO合并Rh血型不合成功妊娠分娩1例……刘阳等(259)红细胞免疫抗体检查在输血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魏亚明等(266)血液疗法尿毒症透析期病人输血观察…………………………邱发麒等(32)G(M)-CSF和IVIG对白血病化疗后造血恢复及防治感染的作用………………………………………马康等(33)光血疗对尿毒症患者T3T4的影响……………………杨玉珍等(36)肝脏血管瘤患者的自身输血…………………………赵凤绵等(38)142名瓣膜置换病人用血状况初步总结………………李佳春等(65)AIHA病人的输血前检查和成分输血…………………汪传喜等(61)自体输血在老年颅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周柏发等(89)胸腔引流血安全性研究………………………………许建屏等(101)自体造血干细胞输注不良反应8例分析……………王相华等(104)10例自体输血的经验…………………………………王谦等(106)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后导致患者死亡1例………张国珍等(86)输血反应表现为严重急性肺水肿2例……………王维中(112)IgG抗-Lea引起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单桂秋等(113)自血光量子法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例……卢发森(114)血浆置换配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归薇等(123)临床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李志强(131)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与治疗………………………赵绥民(133)深度血液稀释应用于儿童体外循环的临床观察……李庶等(156)大剂量EACA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梁效安等(158)急性血液稀释法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张晓曦等(176)血浆置换治疗慢性ITP疗效观察及实验分析………何争春等(177)浓缩血小板输注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应用………………………………………………丛素红等(178)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熊燕(187)自体骨髓移植后单次输注异体血致GVHD1例…廖辉等(188)从1例溶血性输血反应看输血前检查的重要性……王跃华(192)13例输血后TTV动态观察…………………………王长奇等(197)自体和异体输血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部分免疫指标观察………………………………………………靳艳华等(199)1008名受血患者输血前血液5项标志检测的调查…马洪亮等(204)1540名受血者5项血清学标志调查…………………吴维广等(204)血液综合利用的现状调查……………………………薛永忠等(206)回收式自身输血………………………………………陈运贤等(214)荷兰安全输血事业概况………………………………孙启凤(221)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后严重不良反应抢救成功1例……王钧等(247)等容血液稀释在颈动脉体瘤手术中的应用…………胡晓云等(251)血细胞分离机在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陈家萍等(252)血浆置换成功救治冷凝集素病1例…………………朱玲等(260)脐血红细胞的渗透性特点……………………………徐树良等(261)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率调查分析………………汪群英(265)近5年成分输血回顾性总结…………………………王海林等(275)临沂地区成分输血应用现状的初步调查……………陈召江等(274)无偿献血受血者输血前5项指标检测分析………………………张学敏等(7)HBsAg快速检测试剂在无偿献血非固定采血点粗筛的应用………………………………………………李慧文等(28)不同地区献血者人群HTLV-Ⅰ感染者的调查………尹红章等(43)HTLV-Ⅰ/Ⅱ经血传播研究进展………………………姚富柱等(50)金标法初筛1530名无偿献血者HBsAg结果分析……罗秋初等(107)有偿与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验结果的比较……胡晶等(118)福建省莆田地区献血人群HTLV-Ⅰ/Ⅱ抗体的血清流行率调查………………………………………张国忠等(125)全血金标法快速筛查非固定采血点HBsAg的初探…陈均等(185)流动采血车工作管理…………………………………方瑞峰等(217)利用互联网开展无偿献血宣传………………………徐传卿等(254)上海市无偿献血者Miltenberger抗体频率的调查…陈瑞明等(267)青岛市无偿献血问卷调查分析………………………刘勇立等(272)血液检验室内质控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侯建华等(56)血站质量职能部门自身建设…………………………沈行峰等(57)血站质量管理体会……………………………………吴人光等(59)GMP及其在血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沈行峰等(137)其他考察美国输血研究的体会……………………………李安丽等(284)对<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部分)>个别内容的更正……………………………………………王广结等(288)<中国输血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名单………………………(47)国内部分医学期刊与输血相关的文献目录介绍(1999)……………………………………………………(67,139,222)<中国输血杂志>2000年文题分类索引…………………………(286)<中国输血杂志>2000年稿约……………………………………(68)敬告作者(28,27,39,87,107,163,266,275,285)读者来信(201)输血信息1则(180)中国输血协会网站开通(106)征订启事(20,24,27,40,66,165,173,203,264,273,256,278)刊(书)讯(84,88,94)名词解释(115)更正(41,103)声明(148,271)会讯(27,34,45,60,117,126,231,238,241,258,278)国际输血协会第11届西太地区大会通知、注册表(289,290)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五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献血者体验、采集效率及产品纯度初步比较

    作者:姜博;相平;魏延民;高志刚;刘军

    目的 比较MCS+、COBE Spectra、Amicus、COM.TEC和Spectra Optia 5种血细胞分离机在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过程中,每种机器的采集效率、产品纯度以及用户体验.方法 自2014年11月20日-2016年4月25日,献血者被分成5组,每组12例,分别使用5种血细胞分离机进行PB-MC的采集.所有献血者均是定期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固定献血者.所有献血者采集前不使用动员剂.在采集过程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献血者的状态.60例献血者的采集时间为2-3 h,总循环血量为5-8 L,终产品体积为100-120 mL.采集完成后,所有的终产品进行五分类血常规检测.根据公式,计算不同分离机采集PBMC的效率和采集产品纯度,然后进行比较.(采集效率=产品PBMC数/单采全程处理PBMC数;单采全程处理PBMC数=[(采前血常规PBMC浓度+采后血常规PBMC浓度)/2]×(处理总循环血量-ACD量);产品PBMC纯度=产品PBMC数/产品白细胞总数).结果 经过方差分析,5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效率比较,F=1.80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种血细胞分离机产品纯度比较,F=8.7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使用5种机型的献血者均未出现献血反应.结论 5种血细胞分离机PBMC采集效率差异不大,产品纯度有明显差异.献血者使用不同血细胞分离机均无明显献血反应.

  • 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的制备质量和效率评价

    作者:周丽;余晋林;吴伟珊;梁凤珍;卓创近;朱业华

    目的 评价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的制备质量和效率.方法 将400袋新鲜冰冻血浆按照不同规格随机分为手工虹吸法组(简称手工组)和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组(简称自动组).测定冷沉淀的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对照质量要求计算符合率,采用SPSS12.0做统计学分析.以每小时人均制备量为效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Ⅷ因子含量均值的比较,3种规格(2.0U、1.5U和1.0U)自动组分别为(130.64± 16.91) IU/袋、(103.89±32.44)IU/袋和(72.35±18.37)IU/袋,手工组分别为(87.61±15.33)IU/袋、(65.43±11.18) IU/袋和(49.54±10.24) IU/袋(均P<0.05);Ⅷ因子含量符合率(95% CI)的比较,3种规格自动组分别为99.17%(97.5%-100%)、100%(100%-100%)、100%(100%-100%),手工组分别为82.50%(75.6%-89.4%)、85.00%(73.4%-96.6%)、82.50%(70.2%-94.8%)(均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值的比较,3种规格自动组分别为(254.26±73.10) mg/袋、(204.32±64.54) mg/袋和(139.44±30.64)mg/袋,手工组分别为(184.89±35.58) mg/袋、(150.42±35.82) mg/袋和(120.75±25.24) mg/袋(均P<0.01);纤维蛋白原含量符合率的比较,3种规格自动组均为100%(100%-100%),手工组分别为92.50%(87.7%-97.3%)、95.00%(87%-91%)、92.50%(84.0%-100%),仅2.0U规格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每小时人均制备量,3种规格自动组分别为19.32袋、22.47袋和28.17袋,平均为21.25袋,手工组分别为7.95袋、10.81袋和12.82袋,平均为9.12袋.结论 全自动冷沉淀制备仪制备的冷沉淀的Ⅷ因子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其符合率均显著高于手工虹吸法,制备效率高,节省人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影响不同血细胞分离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集数量的关键因素初探

    作者:陈蓓怡;高志刚;王雯;刘军

    目的 探讨5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献血者各个因素对采集的影响,并探讨五种机型的采集效果.方法 分析献血者体重、采集产品体积、处理血量、采集循环数、采集所需时间、采前白细胞数、采前红细胞数、采前红细胞比容、采前血红蛋白含量、采前血小板数、采前淋巴细胞绝对值、采前单核细胞绝对值、采前单个核细胞绝对值13个因素对采集的影响.结果 Amicus血细胞分离机,应关注献血者采前单个核细胞绝对值;MCS+血细胞分离机,应关注献血者采集产品体积和采前单个核细胞绝对值;COBE血细胞分离机,应关注献血者采前单个核细胞绝对总值;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应关注献血者单采前淋巴细胞绝对值;Optia血细胞分离机,应关注献血者处理血量和采前淋巴细胞绝对值.结论 了解不同血细胞分离机的影响因素,并在采前进行评估,有助于提高PBMC的采集质量.

  • 可比性验证与线性评价方法在生化分析仪确认中的应用初探

    作者:王拥军;潘凌凌;韩浙东

    目的 探索可比性验证与线性评价方法在血站新购进的生化分析仪性能确认中的应用.方法 按EP15-A2和WS/T 407-2012要求,运用进行线性评价、可比性验证方法对新购4040+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进行确认.结果 精密度CV值和比对偏差均小于6%,与说明书一致,可以接受;测定项目预期值与测定值相相关性良好(回归系数为1.000 232),在可接受范围内,检测结果呈一阶线性;与检验科性能和准确度已证实且长期参加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的检测系统比对,相关系数r2为0.998,结果偏倚在CLIA· 88规定的范围内.结论 可比性验证与线性评价方法对血站新购进的生化分析仪进行性能确认是切实可行的、有效的.

  • 不可逆温度监控指示标签在血液运输中的应用

    作者:高施俊;马莉;聂晓绚;马庆

    目的 选用不可逆温度监控指示标签对血液冷链运输进行温度监控,通过更为经济、便捷的方法直观地监控血液冷链过程受控的情况,确保血液冷链运输的安全,保证血液质量和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1].方法 血液冷链运输箱中按要求在红细胞类血液制品周围放置水质冷媒,同时放入经与校准合格温度计对比合格的温度记录仪和不可逆温度监控指示标签.在外环境为30℃下,放置4h.读取温度记录仪的数值,观察标签颜色变化情况.结果 读取温度记录仪数值,均在2-10℃之间,符合血液运输的要求.观察不可逆温度监控指示标签,未发生超温时的颜色变化,与温度记录仪的读数相比较,结果无差异.结论 采用不可逆温度监控指示标签,可有效、直观地了解血液冷链运输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不可逆温度监控指示标签具备超温后产生不可逆的颜色变化,可作为原始记录的依据.

  • 不同外环境温度对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保温效果的影响

    作者:马庆;杨洁;邱颖婕;徐建平;李晓刚;张晰

    目的 在不同外环境温度下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内温度变化的变化规律.方法不同的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中分别放置经20-24℃环境预温的生理盐水袋,保持插电状态.同时,放入经过计量部门校准合格的温度记录仪.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分别在温度为≥43℃、2-8℃和20-24℃的外环境中放置,并读取温度记录仪的数值.方法 不同的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中分别放置经20-24℃环境预温的生理盐水袋,保持插电状态.同时,放入经过计量部门校准合格的温度记录仪.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分别在温度为≥43℃、2-8℃和20-24℃的外环境中放置,并读取温度记录仪的数值.结果 在6h内,LX-18X和LX-18Z两种型号的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在极端温度下的温度变化趋势一致,且均能满足冷链运输的要求.当常温时,外环境温度对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的保温效果影响小,箱内温度能平稳维持,波动较小;当遭遇高温或低温的极端温度时,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的保温效果在可控范围内受到一定的影响,影响程度随时间的累计而变大.结论 在极端环境温度时,电子生物温控保温箱能达到血液冷链运输的要求.

  • 普通TEG与快速TEG检测结果比较

    作者:刘娜;于昌;纪宏文;马丽;张继雁;马祖轩;高旭蓉;齐虹美;张颖;王欣

    目的 比较普通TEG和快速TEG此2种检测结果是否具有等效性.方法 本院2016年4月-7月的249例患者同步行普通TEG和快速TEG检测,以普通TEG组中R值和快速TEG组中ACT值在参考值范围之内判断为“阴性”,参考范围之外判断为“阳性”,进行一致性分析;同时比较2种方法的K值、Angel角和MA值间的相关性.结果 普通TEG组中R值和快速TEG组ACT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种检测方法的K值、An-gel角和MA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通TEG组中R值和快速TEG组中ACT值间有很好的一致性;而2种方法得到的K值、Angel角、MA值其相关性均较弱,提示2种方法需要各自的正常值范围.

  • 不同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质量评估

    作者:于晓燕;曼斌;白洁;刘丽娟;张燕燕;周倩;贾延军

    目的 通过比较3种型号的血细胞分离机所采集到的单采白细胞样品,及经处理后得到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质量,为选择佳血细胞分离机机型和采集参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使用,3种不同品牌的血细胞分离机Fenwal Amicus、Spectra optia、MCS+ 9000采集了20人次的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单采结束后对样品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测,并分离其中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分类检测.结果 3种机型所采集到的单采白细胞样品中所含的WBC总数无统计学差异,但是Fenwal Amicus所采集的产品中混入的血小板却明显少于其他2种机型,而MCS+ 9000在采集白细胞时会混入更多的红细胞,MCS+9000所采集到的单采产品含有更多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而Fenwal Amicus所得到的嗜碱性粒细胞明显高于MCS+9000.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单采产品中分离出的PBMC和单核细胞绝大多数都是活细胞,主要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而粒细胞的含量很少.Baxter Amicus组终得到的PBMC总数和T淋巴细胞总数高,而单核细胞细胞总数则三者差异不大.结论 3种机型的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过程都比较顺利,所得到的单采白细胞样品和分离得到的PBMC质量差异不大,符合预期目的,都可用于健康志愿者的白细胞单采.

  • 应用比率分析法进行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趋势分析

    作者:李玲玲;于小棠;刘姗姗;迟镝;陈琳

    目的 采用比率分析法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量控制抽检结果进行趋势分析.方法 收集整理2017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质控抽检数据,对其关键项目进行比率换算,将各项目结果绘制在一张折线图中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除容量项目出现多次数据偏离外,其余项目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与全血正向而平稳的趋势相比,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趋势波动较大且呈负向偏离,64%数据超出区间.而血红蛋白(Hb)含量平稳且远离零基线.血细胞比容(HCT)趋势平稳且分布在基线两侧.白细胞残留量呈远离基线的负偏离,波动较大.储存期末溶血率相对全血波动较大.结论 采用比率分析法,可以将不同单位变量关系体现在一张趋势图中,通过比较同种血液项目间的横向关系,以及不同血液品种间的纵向关系,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有效地提升质控数据的应用效率.

  • 一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试剂检验性能的评价

    作者:杨显福;柏云;喻洪跃;彭世国

    目的 对1种国产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试剂的检验性能作出评价.方法 同时采用该国产试剂与1种市售进口APTT试剂平行测定205例临床患者标本的APTT,比对2种试剂敏感性、重复性.通过检测不同水平质控血浆的批间差评价其稳定性.结果 基础检测指标:临床标本APTT测定、肝素监测、乏凝血因子血浆FⅧ∶C与FⅨ∶C工作曲线,该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间检验效能相近(P>0.05).部分检测指标:低浓度血浆敏感性、低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重复性,该国产试剂优于进口试剂(敏感性/r:-0.998 vs-0.986,重复性/CV(%):1.64 vs4.26).结论 该国产APTT试剂能够有效、稳定地应用于临床对APTT的测定.

中国输血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