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중화풍습병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7480
- 国内刊号: 1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53
- 曾用名: 风湿病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栗占国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磁共振在脊柱关节病足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脊柱关节病患者足部病变的磁共振(MR)表现,比较MR与X线在诊断该病中的价值.方法 46例(92足)脊柱关节病患者行足部MR扫描和X线检查,其中强直性脊柱炎37例,未分化脊柱关节病7例,炎性肠病关节炎2例;10名同年龄健康志愿者(20足)作为对照组.结果 46例脊柱关节病患者中,MR检查发现足部病变41例(89%),其中29例(63%)为单侧足部病变,12例(26%)表现为双侧足部病变.MR征象表现为关节积液,肌腱炎,软组织肿胀及骨质侵蚀性改变等;X线检查发现足部病变21例(46%),其中11例(52%)为单侧足部病变,10例(48%)表现为双侧足部病变.X线主要对骨质侵蚀性改变、关节旁骨赘形成、关节间隙变窄等改变较敏感;临床检查发现足部病变(关节疼痛、肿胀)15例(33%).10名健康志愿者足部MR和X线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征象.结论 MR与X线相比能敏感发现脊柱关节病患者的足部病变,肌腱、韧带及其附着点是病变的常见解剖部位.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蛋白聚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体系,了解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对蛋白聚糖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软骨细胞来自OA患者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髁,实验采用第1代软骨细胞.随机将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TNF-α组、IL-β组和联合组(TNF-α+IL-1β),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刺激因子共培养4 d.采用3种方法了解蛋白聚糖的代谢水平:①用二甲基亚甲蓝分光光度法(DMMB法)检测细胞中及培养液中的糖胺多糖(GAG)含量;②酶联免疫吸附法通过2种抗蛋白聚糖单克隆抗体(Mab-383和5D4)检测培养液中蛋白聚糖的不同代谢片段;③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法检测软骨细胞的蛋白聚糖、带有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样模体的解整链蛋白金属蛋白酶-4(ADAMTS-4)和ADAMTS-5的Mrna水平.结果 ①实验组培养液中(GAG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TNF-α组、IL-1β组及联合组的培养液中5D4片段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各组383片段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实验组的蛋白聚糖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TNF-α组的ADAMTS-5、IL-β组的ADAMTS-4及联合组的两种酶的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NF-α及IL-1β可下调人OA软骨细胞的蛋白聚糖Mrna表达,上调ADAMTS-4及ADAMTS-5的mRNA表达.并促进蛋白聚糖的分解,可能在OA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
一个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家系的全基因组扫描及散发病例的随访研究
目的 报道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2发病例9人家系一个,并对既往报道和新增的病例进行随访.方法 对该家系的9位成员进行涵盖400多个微卫星标记的全基因组扫描,并对既往报道和新增的共12例进行随访.结果 基因组扫描初步提示d2s305和d10sl652为可能的易感位点.随访显示:中位数病程为3年(1~7年).其中失访3例,6例病情无变化,1例行整形手术者出现术后复发,另有2例存在自愈倾向.提示本病为局限性、良性经过.结论 近2年来国内外的报道例数明显增加,进一步提示本病并非罕见.遗传因子可能在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的神经系统损害
目的 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韦格纳肉芽肿病(WG)和Churg-Strauss综合征(CSS)患者的神经系统损害特点.方法 同顾性分析1991-2006年住院治疗的104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其中MPA 58例,WG 31例,CSS 15例.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神经系统损害特点.结果 患者诊断时平均年龄:MPA为50.7岁,WG为47.5岁,CSS为41.7岁.MPA组和WG组男女比例相似,但CSS组男性多见.MPA、WG和CSS组中分别有25例(43%),16例(52%)和13例(87%)出现周围或中枢神经损害,三组均以周围神经损害多见,但WG的颅神经受累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合并神经损害和无神经损害的患者血管炎活动指数(BVAC)在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进行了ANCA检测,MPA组中44例(76%)阳性,WG组中24例(77%)阳性,CSS组中4例(27%)阳性.结论 神经系统损害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风湿病医生应重视神经损害的诊断和及时治疗.
-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死亡病例的分析,提高风湿病医师对PAH诊治及预后的认识.方法 收集1997-2006年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心内科、呼吸科收治的结缔组织病伴发PAH死亡病例14例,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别是PAH出现到死亡的时间、治疗情况及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在诊断PAH之前均出现咳嗽、气喘、活动后进行性呼吸困难,随病情发展均出现右心衰竭体征,部分患者出现左心衰竭.13例整个病程伴有严重的雷诺现象.14例患者肺动脉压均>90 mm Hg,为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PAH到死亡时间,短1个月,长2年.12例诊断PAH时原发病为稳定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PAH无效.直接死亡原因:1例肺梗死.呼吸功能衰竭死亡;3例活动后突然摔倒,呼吸心跳停止死亡,5例死亡前出现明显肺水肿,左右心均衰竭.5例在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基础上,急性肺内感染,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14例患者在诊断结缔组织病伴发PAH时均为重度PAH,并已出现右心功能障碍,而绝大部分原发病为稳定期,均已失去佳治疗机会.左右心衰竭是PAH的主要死亡原因.
-
小剂量硫唑嘌呤在风湿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目的 了解小剂量硫唑嘌呤(AZA)在风湿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对109例接受小剂量AZA治疗的风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药物不良反应(ADR)关联性评价进行筛选.结果 2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继发感染常见;100 mg/d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50 mg/d者(P<0.05);联合其他改变病情抗风湿病药(DMARDs)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用药无差异(P>0.05);联合激素者白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较无联合激素者迟(P<0.0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非SLE组(P<0.01).结论 小剂量AZA不良反应多数比较轻微,发生率与剂量相关;联合用药并不一定增加AZA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联合激素治疗者白细胞下降可能较晚出现.
-
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并间质性肺病分析
目的 提高对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ADM)的认识,了解CAD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109例DM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X线片、HRCT、肺功能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等.结果 109例皮肌炎(DM)中有CADM 17例(15.6%),女:男为4.7:1;发病年龄2~65岁,平均(43±14)岁:病程24~108个月,平均(29±27)个月;合并ILD者9例,未合并ILD者8例.CADM-ILD中,9例HRCT均表现网状斑片影;肺功能检查8例异常,其中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6例,弥散功能障碍5例;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均无二氧化碳潴留;UCG检查测定轻至中度肺动脉高压4例;5例行肺活检示间质炎症,纤维化.17例患者全部给予激素,12例加用免疫抑制剂,重症予MP、静脉内免疫球蛋白(IVIG)冲击治疗.2例合并肺部感染于1个月内呼吸衰竭死亡.结论 本组CADM中35.3%有肌肉受累的亚临床证据;发生肺间质病变率52.9%,未合并感染时多表现为慢性进展.
-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
目的 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Fc融合蛋白[rhTNFR:Fc,益赛普(etanercep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及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其在不同关节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18例难治性RA和22例难治性AS患者,使用ATNFR:Fc 25 mg/次,每周2次皮下注射,持续3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周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RA组和AS组疗效评价分别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H和ASAS20疗效评价标准.结果 ①rhTNFR:Fc治疗后As组达到ASAS20的总体有效率为95.5%,而RA组达到ACR20为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S组在rhTNFR:Fc治疗第2、4、12周时达到ASAS20疗效的患者分别为12例、21例和21例,而RA组达到ACR20疗效的为3例、5例和9例,各时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RA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占50%,显著高于AS组的9%(P<0.01).RA组因无效及不良反应停药的患者5例,而AS组仅1例,脱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的依从性好于RA组;④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X线比较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相对RA患者总体反应而言,AS组患者对rhTNFR:Fc治疗起效快,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但两组治疗前后关节X线均无明显改变.
-
女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瘦素及可溶性受体的变化和意义
目的 探讨瘦素及其可溶性受体在女性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肌炎及硬皮病)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肌炎及硬皮病患者血清中瘦素及可溶性受体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盘状红斑狼疮、限局性硬皮病患者血清瘦素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肌炎/多发肌炎、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肌炎及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可溶性受体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肌炎及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体内存在瘦素及其受体水平的异常,这种异常可能与其发病有关.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T细胞靶向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为一累及多系统、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治疗上一直没有新的突破.而近几年出现的基于SLE发病机制中不同环节的特异靶向治疗已发展成为治疗SLE的新趋势.
-
甲氨蝶呤代谢相关酶的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应用相关性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
-
血管标记物和超声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和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其病情控制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但如何在早期对患者的病情、预后及治疗反应作出判断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
-
波生坦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一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常见,以往由于缺乏有效药物治疗,患者临床预后较差.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的出现,为这一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
-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误诊一例
血管炎是血管的炎症过程,导致受累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或破坏,使之支配的组织器官发生缺血性损害的一组异质性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vtoplasmic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ANCA阳性、具有相似的临床和组织学特点的一类血管炎,如都具有呼吸系统、肾、神经系统损害等.
-
成人斯蒂尔病并烟雾病一例
成人斯蒂尔病(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AOSD)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炎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特点为高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并伴有周围血粒细胞增高,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浆膜炎等.
-
韦格纳肉芽肿病肾移植术后5年一例
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主要侵犯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程中80%可出现肾脏受累,一旦出现多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为局灶性、节段性、新月体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检测少或无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90%病情活动者血清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1]。
-
透明质酸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软骨细胞基质增殖能力和表型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透明质酸对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β(rrlL-1β)诱导体外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的表型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软骨细胞成功后.加入不同浓度的透明质酸(10、20、40 μg/ml),1 h后,以10ng/ml IL-1β刺激,培养24 h后,通过噻唑蓝(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Ⅰ、Ⅱ胶原及聚集蛋白聚糖的Mrna合成和蛋白表达.以Griess反应测定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浓度,并通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催化L-精氨酸和分子氧反应生成NO推算Inos的活力.结果 透明质酸可有效抑制IL-1β诱导OA软骨细胞Inos的活性和NO的产量.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透明质酸能恢复OA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RI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透明质酸能提高OA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抑制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和蛋白合成,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透明质酸对软骨细胞正常表型的维持有保护作用,并能明显拮抗IL-1β对软骨细胞增殖的抑制,这可能与透明质酸降低NO的含量和iNOS的活性有关.
-
脂质和蛋白质过氧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脂质和蛋白质过氧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60例SLE患者与60名正常对照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动度、丙二醛(MDA)和蛋白质羰基的浓度.分析氧化航氧化指标与SLE病情活动及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狼疮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OD活动度显著降低(P<0.01),MDA和蛋白质羰基的浓度显著升高(P<0.01).不同疾病活动度的SLE患者MDA、蛋白质羰基、SO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体的过氧化状态与SLE患者病程中出现的肾脏损伤和心血管病变存在一定联系.氧化/抗氧化指标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氧化/氧化指标与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 SOD活动度的降低,MDA和蛋白质羰基浓度的升高提示SLE患者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机体过氧化状态与SLE疾病活动和临床表现显著相关.
-
盐酸曲马多的毒性不容低估
盐酸曲马多(tramadol hydmehlorid,曲马多)为阿片类中枢性镇痛剂.它包括两个对映体,其中(+)对映体及其O-去甲基(+)代谢物是μ阿片受体拮抗剂,并可刺激血清素释放和抑制其再摄取,而(一)对映体则抑制神经元触突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和增加神经元外5-羟色胺浓度,从而发挥对疼痛传导的抑制作用.
-
阿魏酸钠对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影响
骨关节炎(osteoalthritis,OA)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病理上表现为软骨细胞和软骨基质的退行性改变,终导致关节软骨结构破坏和功能障碍.
-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选举揭晓
-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估方法及标准研究进展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i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是儿童风湿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1].这是一组包含16周岁以前发病.持续时间超过6周,且原因不明的各种关节炎病变.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