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중화정형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453/R
- 国内刊号: 崔政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成型钛网联合Medpor治疗严重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后眼球内陷畸形
目的 探讨严重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后眼球内陷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行x线检查、眶部轴位及冠状位cT扫描,了解眶骨骨折及眶内容物移位嵌顿情况,术中将骨折移位的眶缘复位.成型钛网植入重建眶底壁,应用高密度聚乙烯(Medpor)在重建的眶底壁上充填以矫正眼球内陷.结果 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共治疗严重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合并眼球内陷畸形患者6例,所有患者眼球内陷畸形均得以明显改善或矫正.结论 对于颧上颌复合体骨折造成的严重眶底缺损及眼球内陷畸形,可通过植入成型钛网以重建眶底壁并在重建的眶底壁上充填Medpor的方法而得以有效矫正.
-
携带部分腓骨长肌腱的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复合皮瓣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组织缺损
目的 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探讨以携带部分腓骨长肌腱的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复合皮瓣,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难治性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在前期临床应用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瓣联合转移修复跟后、小腿下段及踝周难治性深度组织缺损的基础上,改进为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及腓骨长肌腱复合皮瓣,用于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难治性组织缺损.结果 2006年以来应用携带部分腓骨长肌腱的腓骨肌腱鞘筋膜与脂肪筋膜复合皮瓣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难治性组织缺损6例,设计应用复合皮瓣大达5 cm×5cm,携带腓骨长肌腱长达5 cm.术后除1例供区移植皮片与皮瓣蒂部交界处部分表皮糜烂延迟愈合外,其余病例复合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5个月至2年,功能、外形恢复满意.结论 腓骨肌腱鞘筋膜及腓骨长肌腱复合皮瓣血供可靠,就近取材,手术简便,供区损伤少,是I临床修复伴有跟腱缺损的小腿下段中小面积难治性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选择.
-
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同指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同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对45例52指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以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结果 45例中除4指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经4~8个月随访,功能及外观良好.吻合神经皮瓣的两点辨别觉为6.0~9.0 mm,平均7.4 mm.未吻合神经的皮瓣的两点辨别觉为8~10 mm,平均9 mm.植皮区无明显凹陷,5指轻度色素沉着,4指出现植皮边缘瘢痕挛缩,其中1指远侧指间关节约10°伸直受限,经理疗后未见缓解.2指出现供区瘢痕触痛,经理疗后部分缓解.在常温下和冰水中均未出现苍白、发凉.供指指腹感觉均为S_4.手功能按ATM法,优42指,良7指,可3指,优良率达92%.结论 该术式不损伤手指的主要动脉,是治疗手指皮肤缺损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
臀上或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臀部褥疮
目的 探讨保留臀大肌的臀上动脉或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臀部褥疮.方法 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超卢探测仪探测穿支点并标记.设计将穿支点包括在内的不带臀大肌的臀上或臀下动脉穿支带蒂皮瓣修复臀部创面.结果 2006年8月至2009年5月临床应用15例,皮瓣大小为6cm×8 cm~7 cm×15 cm,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供区无血肿、血清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臀上动脉或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保留了臀大肌,血运可靠,能明显降低对供区的损伤,是修复臀部褥疮的一个良好选择.
-
改良阴茎延长术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目的 对阴茎发育不良症患者,采用阴茎海绵体延伸术和脂肪瓣转移术充分延长短小的阴茎.方法 通过对男性会阴部结构的解剖学研究,了解阴茎悬韧带的厚度、阴茎脚剥离长度与稳定性的关系;通过离断阴茎浅、深悬韧带,并分离部分海绵体脚,使原固定于耻骨下支的阴茎海绵体充分分离,以使阴茎更为延伸;用含血运的脂肪瓣填塞耻骨前间隙,保证术后远期阴茎的有效长度.结果 2001至2009年采用上述方法行阴茎延长术205例,术前阴茎常态下平均长度4.26cm,勃起时平均长度8.13 cm,术后阴茎常态下平均长度8.63 cm,勃起时平均长度12.11 cm.结论 采用本方法可在不影响阴茎勃起时稳定性的前提下,使阴茎海绵体比以往的阴茎延长术多延伸1~2 cm,使之更加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
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经和血管吻合游离移植修复面部凹陷畸形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经血管吻合游离移植修复面部凹陷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6年10月至2007年1月,根据面部凹陷的范围及深度,应用相应大小和厚度的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游离移植修复32例面部凹陷畸形,其中8例伴有骨骼缺损的患者同期行Medpor骨膜下植入修复骨骼缺损.结果 修复32例面部凹陷畸形共应用33块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单侧应用31例,双侧应用1例.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的大小为12 cm×8 cm~20 cm×11 cm(平均16.5 cm×10.5 cm).30块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完全存活,另3块于术后半年内出现了边缘的吸收.32例中有23例经一期修复即获得满意效果,其余9例于术后半年行二期修整,其中6例因面部臃肿行脂肪抽吸修薄术矫正,另3例因周边吸收行自体脂肪移植术修复.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半,所有患者面部凹陷畸形均得到显著改善,双侧面部接近对称.供区切口一期愈合,瘢痕隐蔽,未出现功能障碍.结论 股前外侧脂肪筋膜瓣町利用的面积大,可修剪成合适厚度用于三维重建,解剖较恒定、切取安全等,必要时可辅以骨骼支架的重建,能使面部凹陷得到较满意的修复.
-
下颌角弧形截骨术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下颌角弧形截骨手术前后咬合力的研究,分析手术对咀嚼功能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 对2008年1至10月行下颌角弧形截骨术的20例女性患者(年龄16~38岁)手术前后切牙区、双侧前磨牙区、双侧磨牙区大咬合力进行测定,比较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咬合力的变化.结果 术前前牙区、右侧前磨牙区、左侧前磨牙区、右侧磨牙区、左侧磨牙区大咬合力分别为:(11.7±3.9)kg、(23.2±1.6)kg、(30.9±2.3)kg、(35.6±4.2)kg、(38.5±3.1)kg.术后6个月测定的大咬合力分别为:(11.9±2.1)kg、(23.0±4.5)kg、(31.0±1.8)kg、(35.9±3.5)kg、(38.5±2.7)kg,各牙区大咬合力达到甚至略高于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角弧形截骨手术对大咬合力及咀嚼功能无明显影响.
-
Millard法修复单侧唇裂患儿手术前后面部形态的三维分析
目的 利用可见光三维扫描仪分析评价Millard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效果.方法 随机收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9年5至6月收治的单侧唇裂患儿的I临床资料,共19例,均为一期修复,其中Ⅱ度唇裂7例,Ⅲ度12例.利用3DSS扫描获得患儿手术前、后面部形态数据,将其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e Studio 10.0中生成j维数字化模型.在软件中精确测量手术前、后健、患侧鼻小柱长度、鼻底宽度、鼻翼长度等数据,对测得数据以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及单样本t检验.结果 无论是Ⅱ度还是Ⅲ度单侧唇裂患儿,其鼻底宽度、鼻基部宽度、鼻翼长度、唇长术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Ⅱ度唇裂患儿术后鼻小柱高度、鼻翼口角距的非对称率与正常人群非对称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度唇裂患儿术后鼻小柱高度、鼻底宽度、鼻基部宽度、鼻翼门角距、唇长的非对称率与正常人群的非对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Millard法修复单侧唇裂.患儿术后鼻底封闭,鼻小柱偏斜畸形获得矫治,唇弓形态恢复较好,但患侧唇高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不足,健、患侧鼻小柱高度的不对称仍较明显.Ⅲ度唇裂患儿术后患侧鼻底宽度仍比健侧宽.
-
葡萄酒色斑增厚及结节形成的病理基础和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分析葡萄酒色斑增厚和结节病灶的组织学特点,探讨其可能的扩张机制.方法 观察3例葡萄酒色斑平坦病灶、11例增厚病灶、9例结节病灶的HE切片,分析比较不同病灶的组织学特征.结果 普通葡萄酒色斑主要表现为真皮浅层轻度血管的扩张,不伴其他皮肤组织的增生.葡萄酒色斑增厚病灶主要表现为真皮层血管进一步扩张,伴皮脂腺增多、毛囊肥大、皮脂腺分泌物淤积等错构现象.葡萄酒色斑结节可分为3种不同表现类型:Ⅰ类似葡萄酒色斑增厚病灶,表现为真皮层血管扩张,伴皮脂腺增多、毛囊肥大、皮脂腺分泌物淤积的错构现象;Ⅱ类表现为真皮层大量扩张血管,呈蜂窝状,问质少,但未观察到其他组织的错构现象;Ⅲ类表现为扩张血管少,组织弥漫胶原化,间质疏松,淋巴细胞灶性浸润,呈淋巴水肿样改变.结论 葡萄酒色斑增厚病灶、增牛结节组织中,部分病灶完伞以扩张血管为主要构成成分,另一部分则不仅观察到不同程度的扩张血管,同时表现出外分泌腺增多、毛囊肥大,并且葡萄酒色斑结节可分成3种不同的表现类型.提示畸形血管的进行性扩张是葡萄酒色斑增生的重要基础,但在部分病例中,增厚与结节可能源于不明原因的组织增生.
-
下颌下缘截骨术联合外板劈除术矫治低角型方颌畸形
目的 探讨应用下颌下缘截骨术与外板劈除术联合矫治低角型方颌畸形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11月,应用下颌下缘截骨术与下颌骨外板劈除术联合矫治31例低角型方颌畸形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调查患者满意度,并用术前、后定位标准面像、X线头影测量等方法评价其矫正效果.结果 本组31例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经术后6~24个月随访,均无张口受限及面瘫等严重并发症,虽有13例术后自觉口角区下唇麻木,但均在4个月内恢复.所有患者面下部正、侧面轮廓均得到改善,术后下颌角角度达110°~120°,下颌平面角达25°~30°,下颌角间宽度均明显减小.所有病例医患双方均对手术后效果感到满意.结论 下颌下缘截骨术与外板劈除术联合应用矫治低角型方颌畸形,可达到较理想效果.
-
皮肤滚针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鲜红斑痣
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应用皮肤滚针联合平阳霉素治疗鲜红斑痣27例,取得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27例,男11例,女16例.年龄6个月至30岁,其中≤10岁的12例,11-20岁9例,21-30岁5例.
-
联合应用胸三角及邻位皮瓣修复咽瘘五例
咽瘘是下咽癌和喉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2年以来.我们联合应用胸三角和邻位皮瓣修复咽瘘共5例,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共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4~69岁.其中下咽癌3例,喉癌2例.所有患者咽瘘形成前均有手术及放疗史.
-
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耳廓离断伤的体会
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我们采用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修复10例耳廓离断伤,获得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0例均为男性,年龄26-54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动物咬伤1例,车祸伤5例,刀砍伤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7 h.
-
头皮岛状瓣藕合植皮及残存组织瓣再造鼻小柱
2005年7月至2009年6月,我们为7例单纯鼻小柱缺损患者采用以颞浅动静脉为蒂的头皮岛状皮瓣藕合游离皮片及残存组织瓣~([1])进行修复,一期完成,无需再行鼻小柱软骨移植,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第1趾蹼皮瓣移植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
应用第1趾蹼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能够同时解决皮瓣的皮肤感觉、运动功能、耐磨性等问题.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我们在临床应用9例,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34岁.致伤原因:冲床压伤4例,机器绞伤2例,热压伤2例,其他因素致伤l例.部位:拇指1例,示指3例,中、环指各2例,小指1例.
-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在颌面部整形美容术中的应用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要求医生在术前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笔者尝试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患者术前图像模拟整形~([1]),作出各种不同的手术结果,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较好的效果.
-
左耳廓完全离断显微再植成功一例
耳廓完全离断再植困难,以往多采取原位回植或将断耳软骨皮下包埋二期再造的方法~([1]),采取显微吻合血管的方式再植的报道尚不多见,2008年5月4日我们对1例左耳廓完全离断的患者实施了显微再植,获得成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术后并发乳腺纤维瘤病一例
乳腺纤维瘤病每年每百万人口中仅2~4例新发患者~([1]),迄今文献共报告100余例~([2]).我们报道1例双侧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并发单侧乳腺纤维瘤病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
-
隆胸患者心理社会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治愈率一直被视为评价外科手术效果的有效指标,然而这对隆胸手术患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1]).隆胸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社会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手术的成败,因而对其实行临床客观指标和心理社会因素的主观评价相结合的全面评价系统是十分必要的~([2]).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对隆胸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如躯体形象、自尊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价研究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3]).
-
进行性单侧面萎缩症的治疗进展
进行性单侧面萎缩症,也称Romberg病、Parry-Romberg综合征.由Parry于1825年先提出,Romberg于1846年再次详细描述本病.1871年Enlenburg提出了进行性单侧面萎缩症(progressive facial hemiatrophy,PFHA)的名称,是以单侧面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软骨以及骨组织进行性萎缩为特征的罕见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
-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的影响.方法 40只雌性C57BL/6和50只雄性BALB/C小鼠分别作为皮肤移植的供体和受体.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直接进行皮肤移植;给予受体环磷酰胺组(Cyelophosphamide,CP组);给予受体SD大鼠BMSCs移植组(SD-BMSCs组);给予受体CP+SD-BMSCs移植组(CP+SD-BMSCs组);CM-DiI荧光标记组.CP+SD-BMSCs组给予大剂量CP腹腔注射,200 mg/kg,2 d,移植当天自受体小鼠尾静脉注射1×10~6个SD-BMSCs.检测项目包括:观察皮片存活时间、单向混合淋巴反应、组织HE染色、组织荧光镜检,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外周血单核细胞中SD-BMSCs的含量等.结果 CP+SD-BMSCs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14.5±1.9)d,空白对照组为(8.O±0.8)d,CP组为(11.1±1.4)d,SD-BMSCs组为(10.9±1.4)d,CP+SD-BMSCs组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比后3组延长(P<0.05).混合淋巴反应结果显示,BMSCs对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存在量效关系.HE染色发现CP+SD-BMSCs组不但有血管生成,淋巴细胞浸润也较少.CM-DiI标记的SD-BMSCs能够在BALB/c小鼠体内存活30 d以上,SD-BMSCs组与CP+SD-BMSCs组外周血流式细胞仪均检测到SD-BMSCs.结论 BMSCs能够在异种受体体内存活较长时间;第三方BMSCs能够延长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时间;BMSCs能够抑制异种T淋巴细胞的活化增殖.
-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与脂肪瘤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体外培养的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与脂肪瘤间充质干细胞(lipom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LMSCs)的生物特性,以探讨ASCs移植的安全性.方法 对正常脂肪组织和脂肪瘤组织进行切片染色,分离培养ASCs和LMSCs,观察细胞形态;MTS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表面分子表达;QRT-PCR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A2)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结果 正常脂肪组织和脂肪瘤组织切片差异明显;ASCs细胞形态一致性好,而LMSCs具有不均质性;MTS活性测定ASCs增殖活性要远低于LMSCs细胞(P=0.000);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SCs与LMSCs在干细胞标志CD29、CD44、CD105上表达类似,而在肿瘤干细胞标志CD133表达上,ASCs(5.35%)要远低于LMSCs(26.87%);细胞周期显示ASCs的增殖能力低于LMSCs;定量PR-PCR显示ASCs中HMGA2平均aQ值为1,远低于在LMSCs中的表达(1.7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hTERT在ASCs和LMSCs中的累计吸光度A值分别为1 379.597±498.617和3 328.108±902.856,面积分别为132 390.27±35 568.945和238 000.53±49 264.289,平均吸光度A值分别为0.009±0.003和0.014±0.003,ASCs中hTERT表达远低于LMSCs.结论 体外培养的ASCs生物学特性与LMSCs存在显著差异,未发现其恶性转、化为肿瘤干细胞的证据.
-
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mast cell tryptase,MCT)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MCT基因在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中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采集未经治疗的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各20例,应用免疫荧光组化对MCT的表达进行定位,应用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进行mRNA基因水平的相对定量分析.结果 MCT主要集中在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柬之间,以瘢痕组织浅层分布较多;实时荧光PCR相对定量结果显示MCT基因在瘢痕疙瘩中表达高于增生性瘢痕和皮肤(P<0.01),瘢痕疙瘩中MCT基因表达量约为增生性瘢痕的2.5倍,皮肤的5.4倍.结论 MCT在瘢痕的形成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瘢痕增生中TGF-β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周大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各12只,制作瘢痕模型,利用HE染色观察瘢痕组织厚度、横截面积变化情况.采用比色氯胺T法测量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利用Western免疫印迹测量TGF-β表达.结果 野生型组小鼠瘢痕增生明显,其厚度、横截面积比自身对照增加倍数显著大于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组小鼠(P<0.01),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瘢痕增生轻,羟脯氨酸含量与同窝野生型组小鼠瘢痕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1),野生型组小鼠瘢痕TGF-β表达比自身对照增加倍数显著大于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组(P<0.01).结论 腺苷A_(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瘢痕TGF-β表达降低,瘢痕增生显著减轻.
-
衰老所致泪槽畸形和睑颊沟畸形发生机制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研究衰老所致泪槽畸形及脸颊沟畸形解剖学方面的形成机制.方法 对6具60岁以上泪槽畸形及睑颊沟畸形较明显的尸体标本(男性3具,女性3具,平均年龄67.2岁)的下睑及眶周区域做逐层解剖(12侧),观察眶部各层组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泪槽畸形及睑颊沟畸形处于眼睑较薄皮肤与颧颊部较厚皮肤的交界处,皮肤与眼轮匝肌附着较紧密;颧部脂肪上缘覆盖于眼轮匝肌睑部与眶部的结合部,并与泪槽及睑颊沟的位置相对应,颧部脂肪七缘不随颧脂肪垫下移;内侧眼轮匝肌眶部与提上唇鼻翼肌之间隙与泪槽位置不对应;眼轮匝肌限制韧带起于眶下缘并止于眼轮匝肌睑部与眶部的结合部,外宽内窄,在内侧1/3延续为内眦部深层眼轮匝肌,直接贴附于眶下缘骨面;眼轮匝肌下脂肪位于眶部外下方,薄且松弛;眶隔附着于眶下缘.眶脂肪向前下方膨出.结论 泪槽畸形和睑颊沟畸形形成是衰老所致各层组织松弛、萎缩和下移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眶隔及眼轮匝肌限制韧带限制组织下移的作用町能是眶下缘凹陷更加凸显的关键.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05 |
1998 | 01 02 03 04 |
1997 | 01 02 03 |
1996 | 01 02 03 04 05 06 |
1995 | 01 02 03 04 05 06 |
1994 | 01 02 03 06 |
1993 | 01 02 04 05 06 |
1992 | 01 02 03 |
1991 | 01 02 03 04 |
1990 | 01 04 |
1989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