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Liver Diseases
- 主管单位: 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湖北中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0264
- 国内刊号: 42-132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辅酶Q 10联合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肌酸激酶的影响
慢性乙型肝炎( 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替比夫定作为新型的左旋核苷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但研究表明[1,2] ,肌酸激酶( CK)升高是替比夫定临床中为常见不良反应, 同时可能导致肌病所引发的一系列严重不良事件. 新的国内外文献显示[3~5] ,辅酶Q10对改善CK有一定的疗效,本文选择60例采用替比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时口服辅酶Q10 ,观察血浆CK水平,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
肝纤维化几种病理染色方法及意义归纳
目的:归纳肝组织各种病理切片染色方法,探讨不同方法在大鼠肝纤维化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腹腔注射30%CCl4橄榄油溶液2.0ml/kg,1次/4天,共7次,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取材肝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弹力胶原纤维染色、网状纤维染色、Masson(马松)三色染色、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组织各种染色均呈现正常形态.模型组大鼠肝脏切片HE染色示肝细胞变性、坏死,呈现大面积假小叶组织结构,属坏死后肝硬变;弹力胶原纤维染色示大量胶原纤维沉积,汇管区周围胶原纤维沉积,纤维条索较粗且染色着色较深,包裹,已形成假小叶;马松染色示大量蓝色胶原纤维沉积,自汇管区周围向外延伸,纤维条索较粗且染色着色较深,表明胶原纤维较多,已形成假小叶;网状纤维染色示网状纤维失去正常分布状态,自汇管区周围网状纤维塌陷、融合、增粗、包裹并已形成假小叶;天狼星红染色示各型胶原纤维自汇管区向外扩展,偏光镜下观察可见胶原沉积、扩展已形成假小叶,其中大量红色I型胶原纤维、绿色III型胶原,少量疏网状II型胶原纤维和淡黄色IV型胶原纤维.结论:HE染色可以观察细胞形态,弹力胶原纤维染色、网状纤维染色、Masson(马松)三色染色均能诊断肝纤维化,而天狼星红染色可以对肝纤维化组织中各型胶原纤维进行分型.
-
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对HBV全基因组1.3倍体细胞模型病毒复制与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对HBV全基因组1.3倍体HepG2细胞模型(HBV 1.3P)病毒复制与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白花香莲解毒颗粒优提取工艺制备稠膏,并使用无菌纯水配制为0.1g稠膏/ml母液,滤纸及0.45μM、0.22μM孔径PVDF超滤膜依次过滤后,应用MEM完全培养基稀释为8个浓度梯度的细胞干预液.CCK-8法测定细胞干预液对HBV 1.3P增殖的抑制率;qPCR法检测干预24h、48h后细胞上清液中HBV DNA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sAg、HBeAg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测定细胞内HBsAg表达强度.结果:①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含量为1.23mg/g.②CCK-8法的佳检测时间是加入试剂后2h,适宜细胞数范围是2×103~1.2×104个.在0.04~0.625mg/ml范围内白花香莲解毒颗粒对HBV 1.3P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在1.25~5mg/ml范围内则会显著抑制HBV 1.3P增殖.③0.625mg/ml是白花香莲解毒颗粒的佳药物浓度,其干预48h HBV DNA的抑制率达(41.86±5.35)%,并能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及细胞内HBsAg、HBeAg的表达.结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体外具能较强地抑制HBV复制及HBsAg、HBeAg表达的生物活性.
-
海珠益肝加味方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
目的:观察海珠益肝加味方对刀豆球蛋白A(Con A)诱导建立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强的松组、海珠益肝加味方组,采用尾静脉注射Con A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造模给药8h后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摘取肝脏,光镜下观察各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水平,测定肝组织NF-κB-p65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海珠益肝加味方组降低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MDA水平,降低肝组织NF-κB-p65表达水平,提高血清IL-4、IL-6水平及其肝组织SOD活性,同时海珠益肝加味方组肝脏病理变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能有效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及其肝脏炎症,调控免疫反应的NF-κB通路,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补肾生髓成肝"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简称:补肾生髓成肝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至2018年3月在湖北省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417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为西药治疗组(7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0例)和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193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8周后患者死亡率及临床生化指标(ALT、TBil、Alb、PTA)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的死亡率(12.95%)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48.65%)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生髓成肝治疗组在降低总胆红素(TBil)及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方面与西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AL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补肾生髓成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能更好地促进黄疸消退及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加味胃苓汤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胃苓汤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7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另取35例健康医护人员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加味胃苓汤,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细菌培养中常见细菌(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拟杆菌、双歧杆菌、梭菌、乳酸杆菌)的变化.结果:①与健康人比,肝硬化腹水患者肠道菌群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拟杆菌、双歧杆菌、梭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②治疗组患者经加味胃苓汤治疗后肠道菌群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拟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治疗组肠道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数量较对照组低,拟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表现为肠道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酵母菌数量增加,拟杆菌、双歧杆菌、梭菌、乳酸杆菌数量下降.加味胃苓汤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肠道菌群失调情况.
-
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Budd-Chiari综合征(BCS)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初次确诊的122例BCS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Child-Pugh分级分A级组、B级组、C级组3个亚组,随机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CA125、层粘连蛋白(LN)、血清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和Ⅲ型前胶原(PCⅢ)的水平.结果:①4组受试者血清CA125、LN、HA、IV-C、PCⅢ的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LN,其余指标水平均有随着肝硬化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②BCS患者CA125阳性率在Child-Pugh A级组、B级组、C级组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P<0.01);③BCS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血清HA、IV-C、PCⅢ水平呈正相关(r=0.232,0.461,0.345,P<0.05),与LN水平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BCS患者血清CA125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有助于判断BCS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及预后.
-
百丹疏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百丹疏肝方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就诊于邯郸市传染病医院的100例初治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患者口服ETV 0.5mg/次,1次/d;联合百丹疏肝方(1剂/d,水煎服);对照组(50例)患者口服ETV(0.5mg/次,1次/d),疗程48周.分析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不可检测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测定硬度值LSM变化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均较基线下降(均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血清白蛋白(Alb)均较基线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 DNA不可检测(<20IU/ml)率分别到达98%和94%,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24周时检测不可检测率比较P=0.018,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48周治疗后LSM均较基线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百丹疏肝方联合ETV可提高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抗肝纤维化效果明显,是值得探索的优化治疗策略之一.
-
茵栀清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茵栀清肝汤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湿热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患者采用茵栀清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144周.观察两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血清ALT、AST复常率及中医临床症候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学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转阴率及中医临床症候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T、AS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茵栀清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提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抑制HBV DNA复制,能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
通阴三阳灸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通阴三阳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通阴三阳灸法,1次/3d,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水、24h尿量、体重、腹围、肝功能(ALT、AST)、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在ALT、AST、腹围、体重、24h尿量、症状总积分指标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阴三阳灸疗法可加快患者腹水的消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肝硬化合并门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门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88例肝硬化合并PVT患者(简称为PVT组)和肝硬化未合并PVT的患者88例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分析法探讨肝硬化并发PVT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病因、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WBC、PLT、TBil、INR、APTT、FIB、PT、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T组患者的Hb、Alb、D-D、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脾静脉内径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和Alb降低、D-D升高、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脾静脉内径宽度增加是肝硬化患者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b和Alb降低、D-D升高、脾静脉内径宽度增加是肝硬化患者并发PVT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内外同治法对肝纤维化患者血清学与肝硬度指标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乙肝肝硬化早期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硬度值的变化,评估内外同治法对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150例符合早期肝硬化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肝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以中医内外同治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安络化纤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4项血清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指标的变化.结果:内外同治法对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肝硬度值(LSM)较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外同治法对早期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治疗肥胖及其代谢并发症的新方法—无饥饿禁食疗法
肥胖是一种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并以体重增加为主要表现的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本身不仅是一种直接影响肝脏、关节、呼吸道等组织、器官健康的慢性病,同时也是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代谢性疾病的高风险因素,还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 -
武汉市某医院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与基因分型结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丙肝病毒基因分型结果,为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检验科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患者资料,分析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患者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接受检测的患者中的构成情况.结果:各年龄组之间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869,P<0.05),60岁~70岁人群阳性率高;不同性别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4,P<0.05),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患者在各科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622,P<0.05),感染科和肝脏外科阳性率高;丙型肝炎基因分型以1b型和2a为主,占到受检人群90%以上.结论:1957年~1967年出生人群应该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重点筛查对象,临床各科室中,部分科室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这些科室的医护人员应当更加注意个人防护措施,以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在确定丙型肝炎治疗方案前进行基因分型的患者比例并不高,我们应该推广HCV治疗前的基因分型检测.
-
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儿童肝母细胞瘤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临床选择2016年5月~2017年3月儿童肝母细胞瘤患者100例,予以免疫荧光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评估全部研究对象手术前后、化疗前后、是否出现复发、预后生存期等临床指标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儿童肝母细胞瘤Ⅰ~Ⅱ期者46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3654.7±134.5)ng/ml,Ⅲ~Ⅳ期者54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7982.4±257.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60,P<0.01).儿童肝母细胞瘤手术前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6854.6±145.7)ng/ml,手术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为(3256.8±35.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76,P<0.01).100例儿童肝母细胞瘤,复发20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者2例,未复发者80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者4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P<0.01).预后生存期1~3年者60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者34例,预后生存期<1年者40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者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P<0.05).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分期、手术情况、化疗情况、复发、预后生存期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病情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密切相关,病人在治疗后1个月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下降至正常者说明病人预后较佳.
-
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感染科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炎65例,肝硬化38例,肝癌25例,其他肝胆疾病22例.另选择同时间段本院体检中心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甘胆酸及其他肝功能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各类肝病患者与正常组血清甘胆酸水平比较,肝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肝胆疾病患者甘胆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正常组,且甘胆酸水平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甘胆酸是诊断肝细胞损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对肝胆疾病有诊断、鉴别诊断意义,并为肝胆疾病的预后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
血管紧张素Ⅱ与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评估血管紧张素Ⅱ与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15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员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并记录观察组患者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宽度及流速、脾静脉宽度、脾厚度、肝脾硬度、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Ang I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Pugh A级患者AngII水平显著低于B级和C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B级患者与C级相比,AngⅡ水平无明显差异.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AngⅡ水平与门静脉宽度及流速、脾静脉宽度、脾厚度、肝脾硬度、血清透明质酸均呈正相关.结论: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性.
-
误诊为药物性肝炎的艾滋病合并慢性戊型肝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 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1] ,教科书中关于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讲述其为急性自限性肝炎,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急性发病过程,不形成慢性感染[2]. 但近些年多个研究报道在器官移植[3~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6~8]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感染戊型肝炎病毒能够发展为慢性戊型肝炎. 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为药物型肝炎而迁延不愈,现将我科收集到的2例因服用抗HIV药物和抗结核药物而误诊为药物型肝炎的慢性戊型肝炎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
Rotor综合征2例报道
1 病例1 .1 病例1 患者,男,63岁,主诉小便黄、面黄、全身皮肤发黄50年余. 50多年前因小便色黄就诊于天津多家公立医院,检查发现结合胆红素升高,约200μmol/L,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5项( HBV-M) ( -) ,并行肝穿刺活检无异常,诊为家族性黄疸. 几十年间血清直接胆红素( DBil )始终波动于100 ~200μmol/L.2017年2月16日行左肺癌手术,病理示腺癌,化疗4周期(用药不详). 既往吸烟史40 余年,20 支/d. 适龄结婚,育2 女.诉家族中其父、其妹和其长女存在小便黄、面黄、全身皮肤发黄,DBil升高症状.
关键词: -
Fibroscan与APRI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Fibroscan与APRI对CHB合并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1例经病理学确诊为CHB合并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生化学及Fibroscan、CAP检测.根据肝组织病理学结果,将肝细胞脂肪变分为F1~F3,将纤维化程度分为S0~S4,同时计算APRI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Fibroscan与APRI诊断CHB合并脂肪肝患者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161例CHB合并脂肪肝患者中,纤维化病理学分度为S0、S1、S2、S3、S4的分别为35例、39例、48例、28例、11例.LSM值的相关性分析发现LSM值与肝纤维化程度、ALT、AST呈正相关,与BMI、TC、TG、LDL-C、HDL-C、CAP等无相关性.Fibroscan、APRI诊断显著肝纤维化(S≥2)的敏感度分别为83.9%、73.6%,特异度分别为74.3%、67.6%,Fibroscan诊断S≥2的AUROC为0.853,明显优于APRI的0.758(Z=2.419,P=0.0156);Fibroscan、APRI诊断进展性肝纤维化(S≥3)的敏感度分别为76.9%、71.8%,特异度分别为89.3%、64.8%,Fibroscan诊断S≥3的AUROC为0.881,明显优于APRI的0.742(Z=2.892,P=0.0038);诊断早期肝硬化(S=4)时,Fibroscan、APRI的敏感度分别为100%、72.7%,特异度分别为69.3%、66%,AUROC分别为0.886、0.717,二者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roscan诊断CHB合并脂肪肝患者纤维化具有较高准确性,尤以诊断进展性肝纤维化为佳,且优于APRI.
-
广东佛山地区HCV感染对FibroScan测量脂肪肝受控衰减参数的影响
目的:结合广东佛山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流行病学情况,研究丙肝病毒(HCV)感染对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设备FibroScan测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影响.方法:对15例单纯CHC(无合并NAFLD)患者、20例单纯NAFLD(无合并CHC)患者以及30例CHC合并NAFLD患者,应用FibroScan测定其CAP值,比较各组间的CAP值;对CHC合并NAFLD组再分别按照丙肝基因型以及丙肝病毒RNA水平进行划分亚组,比较各亚组间的CAP值.结果:3组患者的CAP值均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呈正相关,CHC(无合并NAFLD)组的CAP值低于NAFLD(无合并CHC)组、CHC合并NAFL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HC合并NAFLD组中,各HCV基因型亚组(1b、6a)之间、各HCV RNA水平亚组之间的C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广东佛山地区HCV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在有限样本的研究中,未发现FibroScan对NAFLD患者测定的CAP值受HCV感染影响,但更准确、细致的情况依赖于大样本量的随机、多中心观察研究.
年 | 期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