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6681
  • 国内刊号: 11-9336/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0004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镭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及预防保健的影响

    作者:顾伟峰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及预防保健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结果 对照组复发48例,复发率为48.98%,观察组复发20例,复发率为20.4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中推广.

  • 阿仑膦酸钠在治疗绝经后合并骨质疏松症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左华

    目的 分析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合并骨质疏松症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绝经后合并骨质疏松症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等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正常骨量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正常率、斑块面积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同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应用于治疗绝经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党广旺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独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曲美他嗪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曲美他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子宫肌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围术期疗效分析

    作者:周溪京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围术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围手术期治疗与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对本次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与术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治疗护理,疗效满意,且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广旭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UAP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有效减少UAP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心肌耗氧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医治疗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晓燕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脑方治疗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10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脑方治疗,共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补肾健脑方治疗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作者:刘钟华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及中药外敷法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愈35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21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丽媛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自拟中药茵苓汤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

  • 缩窄性心包炎的MRI诊断分析

    作者:王振宇

    目的 分析缩窄性心包炎的MRI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2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人25名,设为对照组.将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MRI诊断,可见平均心包厚度为(5.07±1.72) mm.具体表现为不规则局限性增厚与弥漫性增厚,前者为12例,后者为13例,共计25例.结论 针对缩窄性心包炎,MRI为佳的诊断方法,不但可清晰呈现心包厚度,还可确认室间隔摆动情况.

  • 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玉宏

    超声造影是指借助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有所增强,将超声诊断的分辨率、敏感性、特异性大幅度提高起来的一项技术.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完善,超声造影被广泛应用在心血管、肾脏、乳腺、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断当中,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而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超声造影剂也不断发生了变化,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超声微泡造影剂相继问世.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应用可以增强左右心室腔、心肌、全身器官组织和病变的造影,有助于提高诊断率.为了探讨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文章参考多项研究资料对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加以论述.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效果对比

    作者:王玲华

    目的 分析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手术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分为观察组50例和参照组4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参照组患者则应用舒芬太尼.对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呼吸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高,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燕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董海坤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本研究中多层螺旋CT可以将血管钙化及斑块脂核清晰的反应出来,分析斑块的CT密度值则可对斑块的类型进行分析;多层螺旋CT对0级血管的扫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达到100%,对2级血管的敏感性则低于其它类型的血管,为79.21%,对3级血管的特异性较低,为8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针对轻、中度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高危患者其准确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整体而言,多层螺旋CT在诊断冠心病中具有准确、无创、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高血压病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高绍军

    目的 观察和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基础用药和异丙酚麻醉,观察组给予基础用药及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血压、苏醒评分及拔管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时,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更为安全,效果可靠,故值得推广.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程鸣明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体温、白细胞水平、CRP水平以及患者血清中炎症介质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白细胞水平、CRP水平以及患者血清中炎症介质IL-6较治疗前出现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及赘生物缩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显著地降低患者体温、白细胞水平、CRP水平以及患者血清中炎症介质IL-6,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及缩小赘生物.

  • B型脑钠肽与肌钙蛋白T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分析

    作者:孙立光

    目的 探讨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cTnT)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1次BN P及cTnT水平.结果 按心功能分级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治疗前后心功能越差者,BNP及cTnT水平越高;而各组治疗后BNP及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及cTnT的联合检测肌钙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肺炎嗜衣原体、IL-6与冠心病关系的血清学探讨

    作者:李海岩

    目的 从血清学的角度分析肺炎嗜衣原体、IL-6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冠心病分型标准将其分为稳定组43例和非稳定组29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肺炎嗜衣原体、IL-6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IgA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IgG、IgM的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稳定组和稳定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炎嗜衣原体、IL-6与冠心病存在紧密联系,二者均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姜春辉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做为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41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名做为对照组,均体检hs-CRP、Hcy、Cys-C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hs-CRP、Hcy、Cys-C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UAP患者hs-CRP、Hcy、Cys-C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S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Hcy、Cys-C等指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晓君

    目的 探讨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加入补肾益气固冲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经资料整合,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和复发率两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瑞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支原体感染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易黄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药易黄汤与常规西药抗生素联合治疗妇科支原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作者:韩琳;李桂珍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性疾病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孕产妇10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发生胎盘早剥16例,子痫5例,早产3例,产后出血18例,剖宫产69例;对照组发生胎盘早剥3例,早产31例,产后出血4例,剖宫产36例.观察组上述各情况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宫内窘迫10例,围生儿死亡5例,低体重儿11例,阿普加(Apgar)评分(7.16±0.58)分;对照组发生宫内胎儿窘迫3例,无围生儿死亡,低体重儿3例,Apgar评分(9.11±0.65)分.观察组上述各种情况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性疾病会增加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会对母体及围生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临床要做好预防及管理.

  •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桑宏宇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 经过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3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1.5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 参附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乔松彦

    目的 分析采用参附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汤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附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明显优于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且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参附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使患者逐渐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小儿心律失常的价值比较

    作者:于洪波

    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小儿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 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75例,分别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指标的检出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与非室性心律失常心率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小儿心律失常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小丽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48例作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孕妇49名作为对照组,并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对照组剖宫产率为18.8%,早产率为2.1%,胎儿窘迫率为4.2%,胎儿生长受限率为4.2%,新生儿窒息率为6.3%,新生儿黄疸率为6.3%;观察组剖宫产率为36.7%,早产率为16.3%,胎儿窘迫率为12.2%,胎儿生长受限率为16.3%,新生儿窒息率为18.4%,新生儿黄疸率为22.4%;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可提升剖宫产率和早产率,且不利于新生儿健康,应做到早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 雷公藤酒加中药熏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冬影

    目的 分析探讨雷公藤酒加中药熏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雷公藤酒加中药熏蒸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酒加中药熏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作者:何晓虎

    目的 探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5年10月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医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两组患者从疗效、症状改善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均有所缓解,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3.3%、76.7%,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喘促、胸闷、水肿症状改善率也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不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治未病”理论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作者:崔华

    目的 探讨“治未病”理论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降压治疗及“治未病”理论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总有效率及总满意率分别为95.56%、98.89%,对照组则分别为78.89%、81.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病患者,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整体护理

    作者:郭莉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 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迅速明确诊断,并及时对症治疗,同时配合护士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干预,包括病情观察、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用药护理等方法,观察整体护理的效果.结果 本组53例患者经治疗及整体护理干预后,病情均有效控制,未出现病情复发,平均住院时间为(7.7±1.2)天;非常满意49例,满意4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为100.0%.结论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急、症状明显,发病后应立即给予疗,并配合护士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这对于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再次复发均有重要的作用,故值得我们重视并推广.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心理及血压的影响

    作者:张影;佘成芳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术前心理及血压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术前的不良心理情绪,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护理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作者:孙艳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科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34例,自行排尿率为87.18%;对照组患者,自行排尿28例,自行排尿率为71.19%;两组自行排尿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预防肛肠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自行排尿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冠心病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

    作者:孙丽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骨折的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骨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 通过急救护理后,76例患者中,康复出院72例(94.7%),并发症3例(3.9%),死亡1例(1.4%).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骨折患者给予急救护理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和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前护理临床分析

    作者:周红艳

    目的 探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前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产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产前护理,可有效的提高产妇的生产有效率.

  •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

    作者:鲁明

    目的 探究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替硝唑并结合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替硝唑并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35/4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理护理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

    作者:郭珍

    目的 分析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理护理对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加强术中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加强术中心理护理后,其焦虑自评量(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外科非心脏手术患者加强其术中心理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血压及心率.

  • 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朱晓宏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9例,均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并与围手术期给予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患者,4例手术并发症经处理后均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6.9±1.4)天.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配合护士进行临床护理措施干预,可维持血压稳定、确保手术顺利.

  •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作者:曹云波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积极治疗及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非常满意28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6.97%;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满意7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率为81.82%;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应用.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引串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住院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降压效果和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和用药依从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程度、服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讨中西医结合离子导入治疗附件炎引起不孕症的护理

    作者:黄雪瑞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离子导入治疗附件炎引起不孕症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收治的附件炎所致不孕症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离子导入疗法治疗,并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106例患者在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成功怀孕55例(51.89%),治疗3个疗程后成功怀孕22例(20.75%);附件炎所致不孕症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成功受孕率为72.64%.结论 中西医结合离子导入治疗附件炎引起不孕症的疗效显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受孕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探究中医护理用于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效果

    作者:杨慧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用于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胃肠道科收治的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中医护理辅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用于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具有较强的效果.

  • 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聂永新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的同时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建立个人档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用药干预等措施.结果 本组共纳入54例患者,经治疗和社区护理干预后,显效37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作者:郭冠军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及对症治疗,并在围手术期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45例(60眼),经手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恢复,非常满意39例,满意6例,总满意率为10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于确保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促进视力和病情的早期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故值得推广.

  •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颅脑外伤患者功能恢复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丁蜓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其预后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接收的颅脑外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为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为85.4%,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要低于观察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保证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体会

    作者:徐雅杰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抢救治疗,在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环境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吸氧护理、饮食护理及二便护理等,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35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和综合护理后干预,病情有效改善34例,死亡1例,抢救成功率为97.14%.结论 在给予AMI患者抢救治疗的同时,配合护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

  • 护理干预措施对ICU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分析

    作者:夏艳辉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于ICU冠心病患者心理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ICU冠心病患者100例,并且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和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4%,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8%,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冠心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慌等负面情况出现,提升患者的治疗预后,有着积极的临床护理意义.

  •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社区急救及护理

    作者:兰晓辉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社区急救及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接诊后立即明确诊断并给予急救治疗,同时联系转诊,并给予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及心理护理等措施干预.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优13例,良1例,差1例,总优良率为93.33%,未出现死亡,且均顺利转至上级医院接受系统治疗.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给予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及护理措施干预,对于有效缓解和控制病情,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重视.

  • 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选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83.33%,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体会

    作者:郭燕玲

    目的 探究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总结对其实施护理的过程.结果 患儿经手术后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整个治疗护理中未发现肺部感染、呼吸窘迫症、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进行有效完善预备,术后及时监护患儿生命体征,有效管理呼吸道及导管工作,能够极大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 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输液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叶翠荣

    目的 探讨门诊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输液患者的综合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于减少门诊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输液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加替沙星致心血管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赵成伟

    目的 分析加替沙星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集的有关加替沙星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告4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结果 加替沙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均有一定的关系,其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为多见;做好用药前评估、合理选择剂型和剂量可有效预防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临床使用加替沙星时,应注意合理用药,避免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事件.

  • 长春市3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姝君

    目的 研究长春市3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流行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长春市辖区内35岁及以上的常驻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200例,回收1186份,进行人口学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研究显示长春市高血压的发病率为26.81%,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率为21.50%,高血压的发生与超重或肥胖、饮酒密切相关,而与吸烟无明显关系.结论 应倡导居民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运动、限酒、忌烟,以避免这些危险因素影响居民的健康,诱发高血压.

  • 中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药理成分及作用研究

    作者:付萍

    目的 探讨中药丹参治疗冠心病的药理成分及作用.方法 萃取丹参粉末有效成分后,对实验性小白鼠心肌细胞进行灌注,时间为2天,分析丹参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结果 丹参中主要含有脂溶性的丹参酮类成分及水溶性的酚酸类成分两大类,其治疗冠心病的机理包括扩张血管、抗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心肌缺血,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机体钙离子的代谢,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结论 丹参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中药,无毒副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 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魏芳;梁金峰

    目的 研究心衰患者肌钙蛋白(TNI)水平与脑钠肽(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心衰患者86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其他疾病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TNI水平与BNP水平,观察TNI水平与BNP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其他疾病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心衰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Ⅵ水平与BNP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结论 心衰患者心衰程度越严重,TNI水平与BNP水平越高,心衰患者TNI水平与BNP水平具有较为紧密的相关性.

  • 白城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牛淑洁

    目的 调查白城市居民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时限为2014年4月~2015年3月,调查对象为白城市辖区内18周岁以上的常驻(在白城市居住≥1年)人口,共发放1500例调查问卷,回收1458份,进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调查.结果 白城市高血压的发病率为34.02%,知晓率为51.01%,用药率为33.67%,控制率为13.91%;年龄、肥胖、吸烟、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白城市居民高血压防控任务任重道远,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做好高血压的防控.

  • 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齐静;许雪辉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9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5例中,依据ST段是否抬高分为:STEMI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95例,N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30例;依据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表现分为:碎裂QRS波27例,病理性Q波32例,碎裂QRS波并病理性Q波50例,单纯ST段改变16例;对比在STEMI、NSTEMI患者中碎裂QRS及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碎裂QRS波者低于病理性Q波者,但碎裂QRS波者特异性高于病理性Q波者;碎裂Q RS波并病理性Q波者敏感性皆高于碎裂QRS波者、病理性Q波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5例中,STEMI发生率为76.0%、NSTEMI发生率为24.0%;95例STEMI患者碎裂QRS波发生率为15.8%,低于病理性Q波的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30例中,碎裂QRS波者发生率为40.0%,高于病理性Q波者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其他诊断依据情况下,碎裂QRS波可作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新指标,可有效降低漏诊率.

  • 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石峰

    目的 探讨和分析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原因,为临床中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收集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3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结果 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关系不明显,但与年龄及给药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包括胸闷、心悸,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绞痛,低血压等,且以胸闷、心悸为常见.结论 奥美拉唑致心血管不良反应较多,故需注意合理使用该药物,避免其诱发心血管不良反应.

  • 浅谈耳穴埋豆法治疗眩晕的可行性

    作者:于兰;祁芳芳;宫国强;南红梅

    眩晕是临床中的常见症状,其发病原因复杂,本文通过对耳穴埋豆法治疗眩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该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作者:滕波

    目的 探讨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儿58例,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血常规、心肌酶学等辅助检查项目,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病因治疗、稳定心律、抗感染、纠正各种并发症及中成药制剂等.结果 本组共58例患儿,其中窦性心律失常30例(51.72%),异位心律失常16例(27.59%),传导失常12例(20.69%),病因包括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风湿热、上呼吸道感染及神经系统感染等;经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后,临床治愈33例(56.90%),好转24例(41.38%),无效1例(1.72%),总有效率达98.28%.结论 小儿发生心律失常后,应及早明确诊断并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可收到满意的疗效,改善患儿的预后.

  • 喹诺酮类抗生素致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王丽茹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致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上报的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后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报告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具体情况、程度、发生时间及转归时间等.结果 65例中,共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7种,心血管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心动过速、心脏不适、心尖部疼痛、左心衰竭等;不良反应程度以新的一般和一般为主,发生时间多在1天之内,且多在1h内缓解.结论 应注意合理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做好预防工作,在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后及时处理,减少患者的痛苦.

  • 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强

    目的 研究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对全身麻醉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非心脏手术患者8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全身麻醉,其后按照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接受七氟烷麻醉,研究组接受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麻醉.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与参照组在T1时间段,心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和T3时间段,心功能指标水平较比参照组,前者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利多卡因较比单用七氟烷,前者麻醉效果对患者的心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