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杂志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북경중의약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影响因子: 0.7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35/R
- 国内刊号: 张琨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3967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治疗效果和脱失率.结果 主要症状按例数由多至少,依次为咳嗽、气喘、憋气等;治疗1年次、2年次、3年次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4.75%、68.53%和82.64%,各治疗年次总有效率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年次患者脱失率为74.47%,连续治疗2年次患者脱失率为53.08%,连续治疗3年次患者脱失率为50.30%.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具有缓解作用,疗效随治疗年次增多而逐渐增强,但因本研究中就诊患者脱失率较高,故对其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中风病早期肢体康复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观察早期肢体康复对中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期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风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基础治疗均相同,治疗组同时行早期肢体康复,2组疗程均为2周.采用改良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运动功能水平;以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分别观察不同时点2组患者2个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提高,以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15,P=0.028).结论 早期肢体康复可显著降低中风病患者的致残率.康复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汤剂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分组法将90例患者分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以清热除湿汤口服.对照组以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g;加息斯敏3 mg,每日1次,维生素C0.2 g,每日3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皮损体征、瘙痒症状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后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内盛型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避免口服西药产生的毒副作用.
-
糖脂平合剂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糖脂平合剂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MS患者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35例,除5例失访病例外,终纳入观察的治疗组为33例,对照组为33例,在2组患者原用药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分别以中药糖脂平合剂和西药罗格列酮进行干预12周,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肱动脉舒张功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踝肱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诱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UAER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踝肱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糖脂平合剂可以有效改善M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
辨证取穴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8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辨证取穴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 将165名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分别采用辨证取穴推拿和基本推拿方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根据症状评分量表对临床疗效及证候疗效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血锌及尿D-木糖排泄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93.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7,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8.8%,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1,P<0.01).结论 辨证取穴推拿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较单纯用捏脊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与抑郁、焦虑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医证候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8年7月-2009年12月就诊的FD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同期体检的健康患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对FD组进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并分析不同证型证候积分与HAMA、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D组HAMD评分为(4.97±4.88)分,HAMA评分为(7.70±4.47)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26±3.62,3.49±3.65); FD中医证型为肝气郁结证、脾胃气虚证、寒热错杂证及湿热滞胃证,其中肝气郁结证患者HAMD积分和HAMA积分均高于其它各证型(P<0.01),并且证候积分与HAMD评分(r=0.663)、HAMA评分(r=0.587)呈正相关.结论 FD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倾向,其中肝气郁结证症状轻重与抑郁、焦虑程度有密切关系.
-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32例和毫针组30例,分别使用火针及毫针不同针具,针刺穴位均为阿是穴(局部痛点)、梁丘、血海、内外膝眼、阳陵泉,肾虚髓亏证加悬钟,阳虚寒凝证加关元,瘀血阻滞证加合谷、足三里.所有患者均每周针刺2次,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的临床总疗效、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及中医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火针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组(P<0.05);火针组ISOA评分分值下降较毫针组显著(P<0.05);火针组治疗后,除上下楼痛、遇寒加重外,其他各项中医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优于毫针组(均P<0.05).结论 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确切.
-
针灸益脑调神法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益脑调神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50例中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益脑调神针灸疗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语言康复训练,2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语言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失语程度分级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4级患者明显增加;治疗后2组失语程度分级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灸益脑调神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运动性失语安全有效.
-
中医益气利水消肿法联合IL-2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益气利水消肿法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加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IL-2加顺铂治疗,同时联合益气利水消肿中药口服;对照组仅以IL-2加顺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治疗结束1月后观察2组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疗效、Karnofsky评分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利水消肿法中药口服联合IL-2加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并能减轻单纯西药治疗的毒副反应.
-
“治未病”——中医药预防中风后痴呆的新思路
中风后痴呆(PSD)在中风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如何有效预防PSD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肾虚、痰瘀内阻是PSD与中风的共同病理机制,在“治未病”理论的指导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以益肾活血化痰为主要治则,早期干预无认知障碍的中风患者,以降低PSD发病率,是中医药防治PSD的新思路.
-
对情志致痹的再认识
情志因素作为疾病发病因素之一,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做为痹病发病的情志因素.从气机逆乱、内伤正损、痰瘀阻滞以及情志过极可郁火化热等方面探讨情志致病机理,认为情志因素同样可以导致各种痹证的发生.同行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并应用于痹症的临床诊治中.
-
基于“从肾论治”之《神农本草经》药物探究
以孙星衍、孙冯翼同辑《神农本草经》为底本,参照《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医药学名词》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等确定与肾相关的检索词,对《神农本草经》所载“从肾论治”中药进行统计与分析.针对上、中下三品分析,“从肾论治”中药164种,其中上品药110种,所占比例大;针对各部中药的统计分析,草部“从肾论治”中药多,达78种,占47.6%;根据每一检索词下中药的数量,确定“从肾论治”中药相关功效的主次顺序是:抗衰老、明目、促生殖、强筋骨、益精及聪耳、强志、主水、坚齿、华发、益髓、益肾气、充脑、强腰.
-
从痰瘀论治痛风的临证体会
痛风是指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代谢障碍类疾病,常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并存.反复发作的游走性单关节肿痛为困扰痛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痰阻交阻是痛风的主要病理基础,且痰瘀贯穿于痛风的整个病程.在临床中以健脾燥湿、化痰通络、软坚散结为主要治法,从痰瘀论治本病,临床效果良好.
-
从瘀毒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浅析
从瘀、毒角度认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因病机,介绍瘀、毒的形成互化以及瘀毒致病特点,认为毒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瘀毒交错可加重病情,提出了活血祛瘀、排痰通腑、祛痰排毒、通便排毒等临床常用的从瘀毒论治COPD的方法.
-
关幼波气血辨证学术思想探析
关幼波为一代中医大家,他继承并活用八纲辨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总结,重视气血的作用,将气血辨证提高到与八纲辨证同等重要的地位,补充“气血辨证”,创立了“十纲辨证”学术体系,形成其“气血辨证”“痰瘀学说”“络病说”“虚证说”的学术特点.“气血辨证”是关老学术思想的主体,是对中医复杂辨证体系的高度概括,执简驭繁有效地指导临床,为临床治疗特别是疑难怪病的治疗提供了更简洁的思路,拓展了临床辨证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传统基础理论.
-
阎小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间质性肺病经验探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是现代医学疑难杂症之一,属于中医学“肺痹”“肺痿”范畴,简述阎小萍教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的病因、病机的独到认识,其治疗中主张辨病辨证相结合,强调扶正为主,注重调和营卫、活血化瘀,注重免疫调节,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激素副作用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
糖尿病肾病Ⅲ-Ⅴ期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Ⅲ-Ⅴ期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49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以统一的评分标准对每位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脉象进行计分,录入原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糖尿病肾病临床常见7个证素;Ⅲ期以阴虚证、血瘀证多见,Ⅳ期本虚证以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为主,标实证以血瘀证、痰湿证为主;Ⅴ期虚实夹杂,多证并见.结论 糖尿病肾病以痰瘀互结贯穿疾病始终,Ⅲ期以气阴两虚为主要临床表现,Ⅳ期发展为阴阳俱虚,Ⅴ期肾元虚损更甚,浊毒内停.建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证候研究因子分析模型,可以为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
-
中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初探
目的 探讨中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 基于胰腺癌的中医证候要素,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02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癌毒和气虚证多见,其次为血瘀证和气滞证,其他证候要素均少见.患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无统计学差异.胰头癌与胰体尾癌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中晚期胰腺癌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体现了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胰头癌多见癌毒,而胰体尾癌气虚证多见.
-
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学规律,提高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水平.方法 对19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依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分为硬化组和非硬化组,比较2组之间证候分布、证候构成比和相对危险度.结果 2组阴虚证、实热证和血瘀证构成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候组合以三证组合多,呈现痰证和(或)瘀证合并其他证候的规律.血瘀证、阴虚证、痰浊证的相对危险度明显高于其他证候.结论 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证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中医证型的主要特点;痰证是本病基本病理基础之一:血瘀证和阴虚证在动脉粥样硬化病例中出现比例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血压病进展过程呈现由实热或气滞向阴虚、气虚或气阴两虚的病机演变;阴虚和(或)气虚+痰浊和(或)瘀血成为基本证候组合;高血压病患者血瘀证、阴虚证和痰浊证等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内容.
-
清毒汤对TAA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和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毒汤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CDI4和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库普弗细胞CD14及清道夫受体(SR)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和肝组织的病理检测.结果 清毒汤能明显降低内毒素的含量,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清毒汤能抑制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表面CD14表达上调以及SR表达下调,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毒汤对TAA所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大鼠肝脏库普弗细胞表面CD14表达上调以及SR表达下调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减轻内毒素所致的肝损伤
-
郁消颗粒抗抑郁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郁消颗粒的抗抑郁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及利血平拮抗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郁消颗粒对大鼠游泳绝望时间、小鼠悬尾不动时间,以及对利血平化小鼠眼睑下垂、运动不能发生率及体温下降的影响;观察郁消颗粒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评价郁消颗粒的抗抑郁作用.结果 郁消颗粒21.70、10.85g生药/Kg剂量组能缩短大鼠游泳绝望时间;27.90、13.95g生药/Kg剂量组能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27.90、13.95g生药/Kg剂量组能显著对抗利血平所致的小鼠眼睑下垂及小鼠僵直状态发生率,27.90g生药/Kg剂量组可对抗利血平所致小鼠体温下降;未见郁消颗粒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结论 郁消颗粒对多种实验性抑郁模型具有明显的疗效.
-
不同产地天麻中天麻素含量的测定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主要化学成分天麻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 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3:97);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20 nm.对贵州、陕西汉中、安徽大别山3种不同产地的天麻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29%,RSD=1.82%(n=6).在不同产地生长的天麻其天麻素的含量分别为:贵州毕节天麻1.44%;陕西汉中天麻0.82%;安徽大别山天麻0.44%.结论 不同的生长环境对天麻中天麻素的含量影响较大.
-
含超量木鳖子汤剂毒副反应分析
目的 观察含超量(8 ~ 12g)木鳖子汤剂的毒副反应,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择50例辨证论治处方中有超量(8~12g)木鳖子的肿瘤患者,采集病史,系统查体,检测血常规、肝肾功、尿常规、心电图等项,比较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木鳖子8 ~ 12g入汤剂内服治疗后,与用药前比较,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数值仍在正常范围,推测木鳖子可能有轻度肝损害作用,其余各项症状及检测结果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个别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口唇麻木、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木鳖子8~12g入汤剂基本安全,长期应用注意检测肝功能.
-
中医辨证施护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应用
以中医辨证施护为原则,根据不同证型带状疱疹患者的皮肤损伤及疼痛表现,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操作技术邮票贴敷法,加强对患者疼痛症状、饮食起居、情志护理.临床实践证实,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提示中医辨证施护及特色操作技术可以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皮肤损伤的恢复,缓解疼痛症状,缩短病程.
-
对奇经八脉及其腧穴的再认识
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除具有经络的一般性质外,又与十二正经不同,是十二经的补充、备用通路和综合、调节、维系、平衡系统.在考证奇经八脉循行、病候、功能、腧穴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并结合临床应用经验,探讨奇经八脉腧穴中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的应用及其配伍,对指导奇经八脉的临床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