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文

RF系统治疗相邻两节段胸腰椎爆裂型骨折8例报告

毛兆光;徐生根;吴国正;徐达根

摘要:   相邻两节段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大多损伤三柱,属不稳定型骨折,常伴有严重的脊髓神经损伤,应积极手术治疗。我科自1992~1998年间收治8例,采用RF系统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2~1998年期间,共收治脊椎骨折581例,其中相邻两节段胸腰椎爆裂型骨折8例占1.38%。男5例,女3例,年龄18~47岁,平均33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5例,砸伤2例,交通事故1例。损伤部位:T11,121例、T12L14例,L1,22例,L2,3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1]分级,A级4例,占50%,B级2例,C、E级各1例。1.2 骨折分型:按Denis[2]爆裂骨折分类,8例16节段中,A型7节段,B型5节段,C型1节段,D型1节段,E型2节段。1.3 影像学资料 ①X线片:伤椎后凸畸形和椎体压缩均明显。②CT扫描:6例8节段伴有后柱损伤,2例伴有侧弯损伤,1例伴有侧方旋转损伤。椎管面积狭窄严重,以爆裂严重的节段为准,完全截瘫的4例平均为65.5%,不全瘫的4例平均为52.5%。1.4 手术处理 均采用RF系统跨两节段复位内固定。RF系统螺纹杆的长度为15cm,角度螺钉Φ6.25mm~7.0mm。对完全截瘫的4例,选择椎管狭窄程度较为严重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另4例则行左右交替、扩大开窗的有限减压,探查脊髓神经。用自制的“L”型打击器将突入椎管内的骨折块完全复位减压。全椎板切除减压的4例行“H”型植骨融合。1.5 结果 8例随访1~7年,平均3年6个月。两节段伤椎高度、后凸畸形角和椎管面积均有明显改善;平均伤椎高度由术前的45.8%,提高到94.3%,后凸畸形角由术前的29.3°矫正到术后的2.6°,椎管面积改善了42.5%。水平移位完全矫正。脊髓神经功能,术后A级2例,B级2例,E级4例,效果明显。

同期刊相关文献推荐
  •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严重脊柱畸形全脊椎截骨术中神经损伤的预警作用

    作者:李庆;蒋华;曾勇;何睿;何鱼

    目的 研究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 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在严重脊柱畸形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amn resection,VCR)中的预警作用.方法 纳入2014-06-2017-06我院行全脊椎截骨术的12例严重脊柱畸形患者,观察手术过程中IONM严重不良事件类型与发生时间,相应的手术操作以及干预措施,以及采取干预措施后神经监测的改善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末次随访神经功能异常情况.结果 IONM监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手术步骤为置钉、截骨、置棒,比例分为1例(8.33%)、6例(50.00%)、5例(41.67%);监测显示,术中置棒矫形、截骨是出现IONM监测严重不良事件的危险时期.归转情况:4例干预后IONM监测显著改善,术后即刻无神经并发症,6个月后神经功能正常;5例干预后IONM监测有一定改善,术后即刻无神经并发症或较轻,6个月后神经功能恢复正常;3例干预治疗后IONM监测无明显改善,术后即刻发生中重度神经并发症,1个月后神经功能部分恢复正常.结论 IONM监测能够早期发现严重脊柱畸形全脊椎截骨术中神经损伤,经积极干预治疗能改善预后,术中置棒矫形、截骨是出现IONM监测严重不良事件的危险时期.

  • 显微内镜与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陈宏亮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和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MSLD)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03-2015-03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MED组和MSLD组各61例,分别予以MED和MSLD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MED组相比,MSLD组的切口更长,但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LD组术总优良率为86.89%,明显优于MED组的77.05%(P=0.01);MSLD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9.03%,与MED组的16.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结论 两种术式治疗LDH均可取得较好疗效,安全性较高;与MED手术相比,MSLD手术切口略长,但疗效方面更有优势.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岳煜;宋相建;徐宏辉;卢坤;孟长涛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的危险因素,为AIS的科学、合理使用支具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纳入2013-03-2016-03于我院支具治疗的164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随访24个月,以侧凸Cobb进展≥5°诊断为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设为进展组,侧凸Cobb进展<5°设为非进展组.调查两组患者初诊年龄、性别、初诊Cobb角等病历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IS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38例,进展率23.17%,平均侧凸Cobb角(6.84±0.87)°,未进展126例,平均侧凸Cobb角(3.77±0.65)°;两组初发Cobb角、顶椎旋转度、站高增长速度、女性初潮年龄、Risser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初发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女性初潮年龄<12岁、站高增长速度>30 mm/年,均是AIS患者结束支具后侧凸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IS患者结束支具治疗后侧凸进展发生率较高,初发Cobb角≥35°、顶椎旋转度≥Ⅲ度、站高增长速度>30 mm/年、女性初潮年龄<12岁均会增加侧凸进展风险.

  •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钛网下沉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作者:黄笃;康照利;邹三明;喻亮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出现钛网下沉的主要原因,以及钛网下沉对手术疗效是否有所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了2013-09-2015-09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的5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其中17例术后出现钛网下沉.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钛网下沉,将其分为两组:下沉组和未下沉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JOA评分(17分制)改善率进行组间对比,同时统计其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分布、椎体撑开角度等相关指标,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手术节段及椎体撑开角度均与术后钛网下沉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手术节段、椎体撑开角度均为独立的危险因素.末次随访时,下沉组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仅为(54.8±6.1)%,显著低于未下沉组的(67.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后出现钛网下沉现象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年龄偏高、手术节段多、椎间撑开角度过大,均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同时,钛网下沉对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

  • 佩戴颈托联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全发;郭遂群;陈梦霞

    目的 分析佩戴颈托联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01-2015-06我院收治的100例颈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PLDD术治疗,观察组联合佩戴颈托干预,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应用数字评分法(NRS)评定患者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均进行X线检查,测定患者颈椎过伸过屈位角位移(AD)及水平位移(HD)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术后2年观察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2年,两组眩晕、视物不清、恶心、头痛、颈部疼痛等症状NR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各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术前、术后2年AD、HD均无明显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佩戴颈托联合PLDD治疗颈性眩晕症可改善患者眩晕及伴随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提高颈椎稳定性.

  • 单双侧生长棒对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脊柱矢状面参数改变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志强

    目的 探讨生长棒对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脊柱矢状面参数改变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06-2016-06,88例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44例.单侧组采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双侧组采用双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检测患儿矢状面与冠状面参数,评估患儿肺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双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高于单侧组(P<0.05).双侧组术后18个月的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均显著低于单侧组,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预计显著高于单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棒技术可以有效矫正脊柱侧凸畸形,有利于后凸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健康发育,其中双侧生长棒技术可以更有效改善患儿矢状面与冠状面参数,减轻脊柱形态对肺功能的影响.

  •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宋京涛;刘利民;黄鹤;许新;孙东红

    目的 研究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06-2016-06,治疗的58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单节段狭窄44例,双节段14例,均采用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术后随访24~40个月,平均(30.45±3.94)月,观察其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5.22±4.98)min;末次随访时,手术优良率93.10%;术后1个月、6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腰痛和下肢痛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末次随访骨性与软性侧隐窝角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经皮微创椎板间入路椎间孔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腿疼痛及活动功能,手术安全有效.

  • 单侧MIS-TLIF与传统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对比

    作者:孙延桃;韩雪昆;方玮;徐成振;蒋志刚;苏志惠;杨文贵

    目的 探讨单侧微创TLIF(MIS-TLIF)与传统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自2013-07-2016-02,采用TLIF手术治疗8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34例予以单侧MIS-TLIF(观察组),另47例予以传统TLIF手术(对照组),对两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①手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手术疗效:两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植骨融合情况:截至末次随访,观察组植骨融合率为91.2%,略低于对照组的97.9%,但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MIS-T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其手术疗效与传统TLIF手术相近,但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是一种相对可靠的微创TLIF手术方案.

  •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钉棒内固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

    作者:陆锡平;张庆祥;王科;闫文千

    目的 对比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与传统钉棒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2016-10行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接受传统钉棒系统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下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的手术节段上位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椎间活动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钉棒系统,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好,且不会加速邻近节段椎体退变.

  • 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璐

    目的 探讨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02-2016-02我院就诊的92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予以腰痹舒筋汤口服治疗,其中观察组予以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疗效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78.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3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前屈、后伸的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症状体征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增高、症状体征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痹舒筋汤联合电针治疗,可提高腰椎间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患者疼痛和症状体征评分,效果显著.

颈腰痛

统计源期刊 审稿时间:1-3个月 早咨询早发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