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 及 MRI 扫描诊断垂体微腺瘤24例

    作者:司建设;李曦;任芙娥

    CT及MRI 扫描易于发现较大的垂体瘤,而微腺瘤(microadenoma)只有在冠状位、薄层面扫描才能发现.MRI 有多方位成像的优点,故对垂体微腺瘤检出率明显提高.1995~2002年,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微腺瘤24例,现将其 CT 及 MRI 影像特征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CT MRI
  • 垂体微腺瘤低磁场MRI诊断价值

    作者:王红;史恒瑞

    目的 探讨低磁场磁共振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微腺瘤30例的MRI表现,总结其表现特征.结果 在30例微腺瘤患者中,28例在TIWI上为低信号,2例TIW I为等信号;21例上缘不对称性膨隆,20例垂体柄偏移,13例鞍底局限性下陷;增强扫描后30例呈相对低信号,边缘清楚28例.结论 磁共振检查是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及内分泌检查能很好的诊断垂体微腺瘤,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高压注射器应用于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护理

    作者:文叶雪;林焕杰;欧卫谦

    目的 探讨高压注射器在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59例垂体微腺瘤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结果 59例患者,静脉穿刺处均无渗漏,无药物不良反应;所有患者都能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检查.结论 高压注射器正确的使用和护理,可给核磁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带来更为精确的诊断,在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增强检查中值得应用推广.

  • 垂体微腺瘤18例诊断体会

    作者:陈爱桂;蔡宝坡;李福军

    目的 探讨垂体微腺瘸的临床诊断.方法 本组18例患者全部有详细临床表现、均做了CT和MRI检查、全部做了血FSH、LH、E2、PRL、PT检查.结果 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影像学表现,其中17例有各种不同临床表现,8例患者内分泌检查有血清PRL升高.结论 垂体微腺瘤的诊断CT和MRI是主要检查手段,但要密切结合临床及内分泌检查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 垂体微腺瘤 诊断
  • 动态增强CT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研究

    目的:动态增强CT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6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垂体微腺瘤的患者进行CT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并分析其病灶的特征。结果 CT平扫,动态增强及常规延时迟增强扫描垂体微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6%,89%,65.7%,3种不同的扫描方法病灶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常规延时迟增强扫描提高了检出率,其中动态增强扫描检出率高。动态增强扫可作为CT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强化方法。

  • 垂体微腺瘤的影像诊断

    目的:分析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早期影响诊断方法和诊断率。方法我院通过对病史的完整资料收集,利用医学影像确诊131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发现影响垂体腺瘤早期准确判断的原因。结果131例垂体微腺瘤利用蝶鞍X先平片、CT、MR等常规检查手段即可诊断。利用高分辨力CT、高场强MR薄层强化扫描对131例垂体微腺瘤患者能够有明确的诊断效果。结论了解垂体微腺瘤的发病症状,及时对疑似患者进行CT或MR薄层强化扫描能够明确诊断患者的腺瘤状况,对于垂体微腺瘤的诊断,MR薄层强化扫描是佳的诊断方法,其次是CT冠状薄层强化扫描。这两种诊断方式都能够有效的在早期对垂体腺瘤进行准确的诊断。

  • 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军;徐英辉;许瑞雪

    目的 探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5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27例,伽玛刀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19例(76.0%),激索水平下降或正常18例,占激素有异常者78.3%(18/23),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2~4周,平均20.3 d;伽玛刀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23例(85.2%),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22例,占激素有异常者88.0%(22/25),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组2例继发脑脊液漏,1例因术后颅内感染死亡;伽玛刀组2例出现反应性脑水肿,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好转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伽玛刀治疗,且影像学复查结果也好于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效果略高于手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激素水平下降缓慢,需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对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垂体微腺瘤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成功三例

    作者:郭玲玲;叶贵丹

    例1女,30岁,体质指数19.56 kg/m2.因左输卵管切除术后7年未避孕未孕,于2008年3月来我科要求辅助生殖助孕治疗.既往2年前出现月经紊乱,周期40d至2个月,伴泌乳,无视物模糊.

  • 进行性肥胖乏力腰背痛

    作者:官莉莉;斯徐伟;马静波;朱麒钱;车焕永

    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因进行性肥胖伴乏力1年余,腰背痛1个月于2001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5月逐渐出现颜面及腹背部肥胖,而四肢进行性消瘦,颜面部毛发增多,面部及胸背部痤疮,并感乏力,不能胜任日常工作及生活,伴四肢麻木感,晨间勃起次数减少,皮肤易破溃且愈合缓慢,同时发现血压升高(170/100 mmHg).2001年6月在外院检查诊断为"皮质醇增多症".2001年7月至上海诊断为"垂体微腺瘤"行"经鼻蝶窦垂体瘤摘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符合"促肾上腺激素细胞腺瘤".但上述症状术后改善不明显.2001年10月出现腰背痛,影响行走及坐立,当地X片提示"T11~T12压缩性改变".2001年11月中旬出现咳嗽,咳少量黄痰.既往史及家族史无殊.

  • Keyhole动态MR对泌乳素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诊断

    作者:王玉仁;陆武;周胜利;刘雨成

    目的评价Keyhole动态MR对泌乳素(prolactin,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动态MR影像表现,双盲法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不告知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情况下作用诊断,垂体内见有粟粒、结节或片块状异常信号者作肯定微腺瘤诊断;垂体内信号不均者作可疑微腺瘤诊断;垂体信号未见异常者不作微腺瘤诊断.结果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参考时,可肯定垂体微腺瘤诊断者18例;可疑垂体微腺瘤诊断者26例;不作垂体微腺瘤诊断者1例.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率达97.8%.结论动态MR对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怀疑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而MR平扫阴性的病人应常规作动态MR检查.

  • 垂体微腺瘤临床报告1例

    作者:秦春梅;沈轶

    一、材料与方法患者,男性,26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尿、多饮、口渴、乏力、食欲减退.1天前不能进食.逐渐出现神志恍惚,言语不利.急诊测血压70/50mmHg,血糖26mmoL.查体:向心性肥胖.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腋下及腹部、臀部可见长3~5cm,宽2cm紫纹多条.四肢末梢紫绀,皮温低.

  • 低磁场MRI半剂量动态增强在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敖莉萍;阮玖根;付海洪

    目的 探讨低场MRI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综合诊断为微腺瘤或经手术证实患者30例,使用0.2T开放式磁共振行MRI平扫及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30例中21例平扫垂体內发现T1WI 低信号,T2WI高信号,9例垂体內未见明显异常信号,但有微腺瘤间接征象,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29例发现低信号.结论 低磁场半剂量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脑垂体微腺瘤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的探讨

    作者:李新军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已确诊垂体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常规行MRI平扫,并对其采用Alltech centauri 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8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血PRL均>40 ng/mL。常规MRI平扫28例中有16例可见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10例为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 16例为高或稍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4例为低或稍低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25例为低或稍低信号,3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有诊断意义,可明显提高其检出率。

  • 螺旋CT诊断垂体微腺瘤

    作者:江祥生;朱学琴;梁守祥;古俊科;陈妙玲

    目的 分析垂体微腺瘤采用螺旋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临床证实的垂体微腺瘤患者的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 增强CT扫描时11例病例均呈垂体局限性低密度灶改变,延迟CT扫描低密度灶均呈等密度或高密度强化,病灶大小为0.53~0.87cm,垂体高度异常(男性>7mm,女性>9mm)6例,鞍隔膨隆上抬4例,垂体柄偏斜4例,鞍底骨质侵蚀塌陷2例.结论 螺旋CT诊断垂体微腺瘤是非常有效的.

  •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评价

    作者:那蕴杰

    临床所见之垂体微腺瘤大多数为功能性腺瘤,其直径小于10mm,肿瘤较小时MRI平扫可以没有阳性发现.近年来MRI应用更加广泛,随着其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等优越性使诊断率不断提高,经过与手术结果对照垂体微腺瘤的真阳率颇有差异,本文主要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上的表现及价值.

  • 疑难病例析评第357例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左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

    作者:曾梅芳;李益明;何敏;鹿斌;杨叶虹;王镛斐;汪寅;叶红英

    病历摘要患者男,1986年出生,因“反复向心性肥胖伴满月脸紫纹9年”,于2014年5月8日入院。患者2005年1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体重增加伴满月脸、痤疮、紫纹、乏力,2006年2月13日就诊于A医院,查血皮质醇升高、节律消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升高(表1),24 h 尿游离皮质醇(24 h UFC)1206μg/24 h (正常参考值:30.15~129.13μg/24 h),行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地塞米松2 mg,1次/6 h ×8次)示24 h UFC 较基础值下降53.4%,鞍区增强MRI (图1)示“垂体柄左偏,垂体右侧可疑低强化影,垂体微腺瘤不除外”,临床诊断“库欣病”。2006年3月17日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病理示“垂体前后叶组织”,术后症状较前无明显好转。2006年8月31日于 B医院复查,结果示血皮质醇昼夜节律消失、ACTH正常范围内(表1),肾上腺CT平扫示“左侧肾上腺饱满”(图2)。2006年9月30日行腹腔镜下左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术后症状明显好转。2008年1月再次出现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2008年9月16日于C医院就诊,查血皮质醇节律消失、ACTH明显升高(表1),24 h UFC 1068.5μg/24 h,行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8 mg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下降22%),鞍区增强MRI示“垂体瘤术后改变”。行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 BIPSS),外周、左侧岩下窦及右侧岩下窦ACTH分别为(重复采血2次)70.1/70.6、74.8/79.5、78.1/80.4 pmol/L,岩下窦与外周血浆 ACTH 比值<2。考虑“异位ACTH综合征( EAS )”可能大,检查未发现明确病灶,予口服酮康唑治疗,1周后血尿皮质醇明显下降,间断用药3年,期间体重得到控制。2012年年底因酮康唑缺药停用,再次出现体重增加伴痤疮,2013年年底开始口服溴隐亭治疗,但疗效不佳,2014年2月自行停用。

  • 垂体微腺瘤MRI诊断(附30例分析)

    作者:高明达;杜艳英

    对经MRI确诊的垂体微腺瘤患者30例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提出MRI显示垂体微腺瘤比其他检查优越,应作为首选,并指出应注意鉴别诊断的问题.

  • 垂体微腺瘤的MR诊断

    作者:侯仲军;吴锡标;黄世章;何咏

    目的总结垂体微腺瘤不同的生长方式,提出垂体微腺瘤的MR诊断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了93例垂体微腺瘤MR平扫、动态增强和动态后T1WI的资料,对垂体微腺瘤的生长方式和特征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依据其生长方式将垂体微腺瘤分为3型:偏心型55例(59%),中心型25例(27%),鞍底型13例(14%).诊断依据:(1)垂体内部局限性低信号;(2)垂体两侧不对称大于1.4mm;(3)垂体中间向上膨隆大于2.3mm;(4)垂体高径大于8mm.结论利用垂体微腺瘤的分型,掌握其生长特点,全面考虑临床表现和垂体内分泌的生化检查.在检查方法上,要动态增强扫描和常规增强扫描相结合.

  • 垂体微腺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

    作者:樊斌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的肿瘤,<10mm称垂体微腺瘤.随着MRI的普遍应用和内分泌检测手段的提高,使垂体微腺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成为可能,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30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的CT、MRI及临床资料及MRI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低磁场MRI动态增强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张怡璐;陆亚萍;钱大雁;王寿立

    目的探讨低磁场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具体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3例高度怀疑垂体腺瘤,影像检查垂体高度在10mm以下的患者,使用GE 0.2T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动态增强及常规增强扫描.结果23例中,18例在动态增强扫描发现明显病灶,常规增强扫描发现4例病灶.结论低磁场MRI动态增强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是非常有效的.

154 条记录 2/8 页 « 12345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