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连翘酯苷A对内毒素致鸡血白介素-17和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作者:程广东;张强;岳丽红;关楠楠;周清波;付钓钧;王萌;李艳华

    目的:研究连翘酯苷A和内毒素作用鸡后,鸡脾器官指数、鸡血IL-17和IL-6 mRNA表达量与蛋白含量与炎症反应关系.方法:选取80只1d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control组,LPS组,30组(30 mg·kg-1连翘酯苷低剂量组)和60组(60mg·kg-1连翘酯苷高剂量组),各组鸡收集鸡脾脏、血和血清,计算鸡脾脏器官指数、通过采用q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血液和血清中IL-17和IL-6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LPS组脾器官指数上升,血液中IL-17和IL-6 mRNA表达量升高;与LPS组比较,连翘酯苷A剂量组脾器官指数下降,血液中IL-17和IL-6 mRNA表达量下降;与正常组相比,LPS组血清中IL-17和IL-6蛋白含量升高;与LPS组比较,连翘酯苷A组血清中IL-17和IL-6蛋白含量下降.结论:试验表明连翘酯苷A可以通过基因和蛋白水平抑制LPS诱导的鸡血中IL-17和IL-6 mRNA表达量和蛋白含量的升高,起到免疫调节作用,达到抗炎效应.

  • "鸡黍约"等三则

    作者:傅维康

    鸡是中国古人早豢养的禽类,并被列为"六畜"之一,鸡之得名,源于鸣时.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徐铉所说:鸡者稽也,能稽时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鸡,知时者也.因为雄鸡每晨鸣叫报晓,能稽时辰,这大概是"鸡"和"稽"字读音相同的缘由吧.鸡的若干别名,如"时夜"、"烛夜",也与稽时有关联;而王充<论衡>称鸡为"酉",是因十二生肖中,鸡与酉相配.

    关键词: 鸡黍约 维他命
  • 禽用疫苗的新型佐剂——细胞因子

    作者:

    随着全球对加入饲料的抗生素的信赖度的日益下降,迫使人们开发替代策略来预防家禽传染病,疫苗的使用及增强现行疫苗的长效保护作用是重点.将重组细胞因子作为佐剂用于禽用疫苗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而且细胞因子的潜在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近,部分鸡细胞因子基因的破译,为研究细胞因子如何在感染和免疫中增强免疫应答提供了可能.

  • 成年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向海马结构及副高纹状体直接投射的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张集祥;孔雪;王军;王政富;陈芳;赵海全;刘为民

    目的:在成年鸡观察小脑浦肯野细胞向端脑海马结构和副高纹状体的直接投射.方法:选择4月龄以上的成年鸡,开颅,直流电损毁小脑Ⅵ叶皮质,动物存活7d,透射电镜观察端脑海马结构的海马(Hp)、旁海马内侧区(APHm)和副高纹状体(HA)前后部分及端脑谷部位(Va)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Hp、APHm内均可观察到大量的溃变终末和少量的溃变纤维,在HA的前后部位可观察到少量溃变终末,在Va未能观察到溃变终末.结论:成年鸡小脑有向海马结构、副高纹状体的直接投射,且其直接投射的主要部位为海马结构.

  • 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向海马的直接投射-透射电镜观察

    作者:王政富;王娟;刘为民;张艳晓;周庆国;李少焕;鲁林

    目的:进一步观察和确定前期的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向端脑海马结构的直接投射.方法:选择2月龄左右的青年鸡,外科方法开颅,直流电损毁小脑V叶白质或红藻氨酸选择性损毁Ⅵa的浦肯野细胞和颗粒细胞,动物存活7 d,透射电镜观察端脑海马结构的旁海马内侧区(APHm)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于APHm内出现变性纤维及变性终末,以泡沫型变性为普遍,并可见到变性终末与APHm内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结论:鸡小脑浦肯野细胞可直接投射向海马结构,并与APHm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

  • 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标记鸡小脑向海马结构的直接投射

    作者:王娟;刘为民;梁梓森;张艳晓;周庆国;王军;Ji Huiqin

    目的:观察鸡是否存在小脑向海马的直接投射.方法:将30%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注射到鸡一侧端脑的海马结构,逆行追踪双侧端脑和小脑向海马结构的传入纤维联系.结果:在小脑,第Ⅰ~Ⅵ叶、Ⅹ叶和Ⅸ叶的前半叶皮质中的蒲氏细胞被标记.在端脑,双侧的外侧隔核、海马结构的旁海马内侧区(APHm)均有多量神经元被标记,初步表明禽类海马结构在端脑的传入联系类似于哺乳类.结论:鸡小脑蒲氏细胞存在向端脑海马结构的直接投射.

  • 鸡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

    作者:张艳晓;袁文菊;刘为民;王政富;计慧琴;王娟

    目的:探索鸡脊髓小脑束起始细胞在脊髓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压力注射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引入鸡小脑Ⅴ、Ⅵ、Ⅶ、Ⅷ、Ⅸ诸叶,逆行追踪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的分布.结果:(1)鸡脊髓小脑束起始神经元分布于Clarke氏柱、腹角灰质、腹角内缘、腹角外缘、外侧索和腹侧索,并在禽类所特有的边缘柱发现起始神经元.(2)标记神经元在腰骶膨大部出现多.(3)分别注射Ⅵ、Ⅶ叶在脊髓均有标记细胞出现,而注射Ⅴ叶、Ⅷ或Ⅸ叶在脊髓没有出现标记细胞.结论:鸡的脊髓小脑束主要起始于腰骶段脊髓,主要投射向小脑的Ⅵ、Ⅶ叶.

  • 鸡精原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因素

    作者:陈昊;余飞;赵文明;吴信生;徐琪;李碧春

    目的:比较不同分离方法和培养体系对鸡精原干细胞(SSC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分离方法、6种培养体系对SSCs进行分离培养.结果:胶原酶+胰蛋白酶组合消化睾丸后获得的平均活细胞率显著地高于其余两种方法.在有和无饲养层细胞存在的条件下,SSCs在DMEM培养液中存活的时间分别为6.5 d和45.5 d,显著地长于在TCM199和RRMI1640中.在6种培养体系中,SSCs在有饲养层体系Ⅳ中存活时间和碱性磷酸酶(AKP)阳性克隆率分别为(45.5±3.2)d和31%±16%,显著地高于其他5种培养体系.SSCs在有饲养层体系Ⅳ中传代传至1、2和3代时,AKP阳性克隆率分别为31.6%、20%和18%.SSCs形成的克隆,经SSEA-1免疫染色,均为阳性.传代至第3代的SSCs,其染色体组型保持不变.结论:采用二酶组合法分离获取SSCs,而以DMEM为基础液形成的有饲养层体系Ⅳ较为适宜.

  • 鸡球虫的分离与保存

    作者:黄兵;韩红玉;董辉;姜连连;赵其平;王鑫;韩静芳

    获得大量纯化的球虫卵囊是进行鸡球虫病的防治、球虫的生物学、免疫学等方面研究的前提.本文着重对鸡球虫的分类地位、卵囊的分离方法以及保存条件等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 球虫 分离 保存
  • 负载布洛芬的生物可吸收膜预防鸡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旭军;刘珅;汪春阳;王伟;何宁;夏震;阮洪江;范存义

    目的 探讨负载布洛芬的生物可吸收膜预防鸡肌腱粘连的疗效及降低局部炎性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成年雌性Lehorn鸡5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8只.制备左、右爪第3趾趾深屈肌腱横断模型,A组为肌腱横形切断后原位缝合,B组为不载药纳米纤维修复组,C组为使用载布洛芬的纳米纤维可吸收膜修复组.术后2、4、6周每组各取6只鸡第3趾行大体及组织学观测、肌腱的功能评价及生物力学测定.结果 6周后,A组:致密粘连组织存留,锐性分离困难,肌腱已愈合,组织结构仍能辨认;B组:肌腱与周围组织有中度纤维束粘连,有透明的膜状物质覆盖其表面;C组:假鞘结构与周围组织颜色一致、假鞘变薄,钝性分离仍可完成松解.组织学观测显示C组肌腱断端腱细胞及胶原纤维渐多且排列整齐.假鞘中含有少量血管和炎性细胞,但较B组明显少.各组肌腱屈曲总角度评定组间相比,C组优于B组,A组差,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测定B组和C组均优于A组,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载布洛芬的生物可吸收膜可以有效防治肌腱粘连,同时抑制局部炎性反应,为预防肌腱粘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鸡跖骨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对肌腱损伤后粘连的影响

    作者:房锋俊;程国良;陶昊;付积杰

    目的探讨鸡跖骨骨折伴肌腱断裂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对肌腱粘连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鸡33只,分成4组,人为造成第三跖骨骨折并切断伸、屈趾肌腱.骨折处分别采用克氏针纵行贯穿、交叉、单根斜向及钢丝十字四种内固定方法,同时修复伸、屈趾肌腱并石膏外固定.术后进行主、被动功能锻炼.八周后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骨折大部分愈合,除钢丝组及交叉克氏针组外其余组均见有旋转或成角畸形发生,纵行克氏针固定组有关节面损伤及关节僵直.屈伸肌腱均完全愈合,纵行克氏针固定组与其他各组比较,从肌腱滑动度、屈肌腱粘连带长度测定、模拟TAM评分结果可看出,肌腱粘连程度相对重,功能差,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临床宜选用牢固的、不通过关节的内固定方法,有利于预防肌腱粘连,促进伤指的功能恢复.

  • 凹透镜诱导鸡眼屈光变化的研究

    作者:席晓勍;褚仁远;周行涛

    目的研究梯度凹透镜及形觉剥夺诱导鸡眼的屈光变化.方法小鸡孵化后第2天单眼分别戴-5D,-10D及-20D凹透镜或以半透明眼罩遮盖,三周后测定眼轴长度及屈光度.结果各组实验眼均呈近视改变,眼轴延长较对照眼显著.-5D及-10D组,实验眼的近视屈光度与所戴凹透镜的度数相接近,-20D组实验眼的近视屈光度及眼轴长度与形觉剥夺组相近.结论凹透镜离焦可改变新生小鸡眼轴生长状态,诱导新生小鸡产生近视眼,鸡眼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较完全地代偿凹透镜的离焦效应.

  • 畜禽内脏食品中酞酸酯类环境污染物的测定

    作者:蔡智鸣;王枫华;赵文红;张前龙;张俊勇

    目的了解市售畜禽内脏食品中酞酸酯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选择离子检测(GC-MS-SIR)技术,结合有机溶剂提取、柱层析分离和低温浓缩的前处理方法.结果猪与鸡心、肝、肾样品中酞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late,DBP)和酞酸二异辛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的含量分别为0.69~9.91μg·g-1和1.55~3.08 μg·g-1.结论经常食用此类遭受污染的动物内脏食品,可能造成酞酸酯在体内慢性蓄积.

  • 正常小鸡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的发育与听功能的关系

    作者:向明亮;穆美云;迟放鲁;李克勇

    目的探讨正常小鸡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的发育成熟与听功能的关系。方法将3、13、28、43 d龄罗曼小鸡用4 000 Hz半周正弦波刺激进行ABR测试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耳蜗近端0.4~0.8 mm区域内的毛细胞神经支配。结果 3、13、28、43 d组小鸡的ABR阈值分别为83.0±7.15、73.5±12.84、72.0±2.99、70.5±2.84 dB SpL。3 d组与13、28、43 d组之间的ABR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出生2周后,听功能已发育完善。3 d组小鸡耳蜗毛细胞上的神经终扣几乎均为传入性,至13 d时,毛细胞上的传出神经终扣明显增加,28、43 d组的小鸡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同13 d时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接受传入和传出神经支配。结论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模式的成熟是正常小鸡听功能发育完善的物质基础。

  • 江苏地区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菌株毒力基因分布

    作者:洪捷;马恺;谈忠鸣

    目的 了解江苏地区不同来源空肠弯曲菌菌株毒力基因的分布.方法 根据已知的特异引物,运用PCR技术,检测空肠弯曲菌菌株6个与毒力相关基因(cadF、virB11、cdtB、csrA、ggt、cst-Ⅱ)分布情况.结果 6个毒力基因,在31株空肠弯曲菌菌株中的分布呈现不同情况.cdtB、cadF和csrA的检出率均为100.0%;cst-Ⅱ为48.4%;ggt为3.2%;31株菌株中均未检出virB11基因.结论 毒力基因cadF、cdtB、csrA、ggt、cst-Ⅱ在江苏地区的空肠弯曲菌中均有分布.

  • 无锡地区鸡弓形虫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丁关娥;徐明宝;周永华;范峰;崔红平

    目的 了解无锡地区散养鸡的弓形虫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ELISA方法调查无锡地区309例散养鸡的弓形虫抗原、抗体阳性率,并与150例集约化养殖鸡的弓形虫感染率进行比较,其中一项阳性即视为弓形虫感染阳性.结果 309例散养鸡中,抗原阳性29例,阳性率为9.39%;抗体阳性53例,阳性率为17.15%;双阳性13例,双阳性率为4.21%;散养鸡总体阳性率为22.33%.集约化养殖鸡总体弓形虫感染率为2.67%.散养鸡感染率显著高于集约化养殖鸡感染率(x2=29.19,P<0.01).结论 无锡地区散养鸡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 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朱雅琳;惠艳;侯巍;李建华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观察可调脉宽Nd:YAG 1064 nm激光对鲜红斑痣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10只莱亨鸡鸡冠作为鲜红斑痣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2只,其中1组作为空白对照不给予照射,其余各组分别以90、100、110、120 J/cm2能量密度照射,脉宽11.5 ms,光斑直径均为6 mm,每只鸡鸡冠照射四个区域.分别观察照射后鸡冠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变化,并对照射前后每高倍镜下血管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1次照射,鸡冠被照射区域颜色变淡,光镜下可见真皮的血管层变薄,血管闭锁,血管数目减少,腔内少量或无红细胞.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血管数有明显减少(P<0.05),在一定范围内,能量越高,变化越明显.结论 可调脉宽Nd:YAG 1064 nm脉冲激光可以引起真皮血管闭锁,血管减少,血管层变薄,从而达到对鲜红斑痣的治疗作用.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鸡白细胞介素2的纯化

    作者:曹敏杰;JIMMY KWANG

    通过将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QE30,此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并被纯化.用纯化ChIL-2作为抗原免疫BALB/C鼠,得到了抗ChIL-2单克隆抗体.以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亲和层析柱,作者首次从植物血凝素刺激的鸡淋巴细胞上清液中高度纯化了鸡白细胞介素2天然蛋白.纯化蛋白在SDS-PAGE上呈现分子质量分别为16 ku和14 ku的两条带,提示鸡白细胞介素2可能为糖基化蛋白.

  • 鸡IL-2基因在输卵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作者:李银聚;吴庭才;张春杰;程相朝;刘一尘;王臣;赵战勤

    探讨鸡IL-2基因cDNA在输卵管上皮细胞中的定位表达和生物学活性.利用卵清蛋白和卵清溶菌酶基因5'端调控区序列构建输卵管定位表达盒,将鸡IL-2基因cDNA分别置于表达盒的调控序列下游,构建定位表达载体pcDNA3-OVP-IL2和pcDNA3-LGP-OVP-IL2.表达载体转染鸡输卵管上皮细胞,激素诱导48h.经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转染pcDNA3-OVP-IL2和pcDNA3-LGP-OVP-IL2表达载体的细胞培养液中均有Mr22 ku的蛋白,96 h细胞上清液中IL-2的表达量分别为2.659μg/L,和5.724μg/L;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显示,所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和促进淋巴母细胞成熟的活性.实验表明融合调控序列能够调控IL-2基因在鸡输卵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IL-2.

  • Ⅱ型胶原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和检测

    作者:姜旭淦;朱敏娟;葛彦文;吴亮;陈盛霞;许化溪

    目的:探讨Ⅱ型胶原蛋白(collagen protein type Ⅱ, CⅡ)抗体产生规律,制备CⅡ抗血清.方法:采用纯化的鸡和猪CⅡ免疫新西兰白兔,每隔10 d收集血清,以改良间接ELISA法检测抗CⅡ抗体效价.结果:鸡CⅡ免疫新西兰白兔后,第10天抗体效价为1∶ 3 200,第20天升至1∶ 204 800;加强免疫后,第30天和第40天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 409 600和1∶ 819 200.猪CⅡ免疫新西兰白兔后,第10天血清中未能检测出抗体,第20天血清抗体效价为1∶ 3 200;加强免疫后,第30天和第40天抗体效价分别为1∶ 51 200和1∶ 102 400.结论:采用纯化的鸡和猪CⅡ免疫新西兰白兔后,经一定潜伏期血清中出现抗体,可以获得高效价抗CⅡ抗体血清.抗体产生情况符合机体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的有关规律,但血清抗体产生的潜伏期和效价与不同种属来源的胶原蛋白有关.

201 条记录 5/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