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丹参及其主要成分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媛;吴芹;石京山;陈修平

    丹参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之一,丹参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包括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传统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近来研究显示,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醋氨酚、酒精等制备的肝损伤模型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文对丹参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

  •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东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作者:赵志刚;郜舒蕊;侯俊玲;王文全;许振光;宋嬿;张现明;李军

    该文采用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及“发汗”处理加工丹参药材,并对切段样品和整体样品进行了晒干和阴干处理,通过测定药材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考察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及不同形式药材干燥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晒干样品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及迷迭香酸损失明显,但整体药材优于切段;烘干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影响较大,高温(80 ~ 100℃)易造成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大量损失;丹参经“发汗”后,迷迭香酸含量降低,丹酚酸B无明显变化,而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显著升高;阴干及低温烘干(40 ~60℃)有利于丹参中活性成分的保留,且阴干处理的切段样品与整体样品各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从各活性成分含量、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以阴干或低温(40 ~60℃)烘干为宜.

  • 高温高压下丹酚酸B,紫草酸水溶液化学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颖;朱靖博;付绍平;朱林敏;张毅

    目的:考察中药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丹酚酸B,紫草酸在高温高压处理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探索其变化机理.方法:采用高温高压(120℃,0.2 MPa)条件对丹参提取物、丹酚酸B及紫草酸进行处理,研究成分的变化情况及稳定性.结果:丹酚酸B与紫草酸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的主要产物为丹酚酸A;紫草酸是丹酚酸B反应的中间产物,在相同条件下比丹酚酸B更容易转化为丹酚酸A;丹酚酸A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不稳定,能够继续分解为其他小分子化合物.结论:该实验为丹酚酸A的获取提供了新的制备方法.

  • 丹参双相载药乳剂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

    作者:王银艳;李曦;赖秀俊;黎伟;杨雅静;储婷;毛声俊

    探讨以乳剂同时载药丹参脂溶性与水溶性成分的可行性,为从制剂学方面综合利用丹参药效成分提供新思路.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为原料,大豆磷脂与帕洛沙姆188为混合乳化剂,甘油为等渗调节剂,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处方,高速剪切法制备初乳,续以高压均质机进行匀化,制备丹参双相载药静脉乳剂,进而考察其药剂学特性与稳定性.所制得产品外观为橙黄色乳状液,平均粒径241 nm,Zeta电位-35.3 mV,其中丹参酮ⅡA载药量为0.5g·L-1,丹酚酸B载药量为1g·L-1,长期留样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研制的乳剂可同时载药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可为充分发挥丹参的药效奠定制剂学基础.

  • 基于眼部特点的麝丹即型凝胶的制备与评价

    作者:王国华;聂其霞;臧琛;张保献;朱琼

    该实验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制备并优化了温敏型麝丹眼用即型凝胶,其处方佳基质为18%的泊洛沙姆407(P407)和5%的泊洛沙姆188(P188);应用安东帕MCR302流变仪对其进行了流变学考察,振幅扫描结果显示应控制其应变(γ)<0.5%,在高频区其弹性模量(G')大于黏性模量(G"),表现为凝胶特征,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温度扫描G',G"及相角(δ)的变化来确定了其相变温度(TSG)为33.25℃,触变性实验显示其结构恢复时间短于5s;分别采用表面张力仪、露点渗透压仪分别测定了其表面张力和渗透压,结果分别为36.43 mN·m-1,320.6 mOsm·kg-1;荧光标记示踪法观察了其在眼角膜的滞留时间为180 min;其溶出实验表现为零级释放动力学特征,麝香酮和丹酚酸B的释放与药物溶蚀线性相关;眼部刺激性实验显示其无刺激性.麝丹即型凝胶有望为临床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提供一种新型外用长效制剂.

  • 冠心宁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的质量分析

    作者:鲁兖;吴赛伟;许丹华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冠心宁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的含量.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以乙腈-3%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显示,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分别在进样量0.006 00 ~ 4.00,0.006 15 ~4.10,0.006 00~4.00,0.006 06~4.04,0.006 09 ~4.06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3,0.999 4,0.999 3,0.999 1,0.999 2;回收率(n=6)分别为98.9% (RSD 0.75%),98.1%(RSD 1.2%),100%(RSD 0.77%),98.7%(RSD 1.7%),102%(RSD 0.68%).按所建方法对13批样品中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冠心宁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的质量控制.

  • 甘草次酸衍生物18-GA-Gly介导肝主动靶向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内相关研究

    作者:金粟;王秀丽;李耿

    基于国内外对甘草次酸配体介导主动肝靶向脂质体的研究情况,该文主要对以甘草次酸为母核的肝靶向配体18-GA-Gly修饰的脂质体的肝靶向效果进行研究.采用薄膜分散-高压乳匀法制备18-GA-Gly配体介导的丹参酚酸B-丹参酮ⅡA脂质体及未修饰配体的脂质体,考察2种脂质体的制剂学性质,考察粒径、电位、包封率和配体结合率;尾静脉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获取血浆样本以及小鼠心、肝、脾、肺、肾组织样本,UPLC测定各样本中丹参酚酸B(Sal B)和丹参酮ⅡA(TSN)含量,评价18-GA-Gly配体的肝靶向效果.结果显示脂质体Gly-TS-Lip和TS-Lip的粒径、电位、包封率、配体结合率基本符合要求;体内靶向性考察结果显示Gly-TS-Lip组脂质体与TS-Lip组脂质体血浆数据无显著性差别;甘草次酸衍生物配体18-GA-Gly介导脂质体可以增加Sal B和TSN在肝组织的峰浓度,但并未显示明显的肝靶向效果.

  • 月安煎干预实验性经前期综合征制备方法研究

    作者:李雪梅;甘雨;张宏;乔敏;侯政;管仲莹;梁茂新

    目的:通过建立经前期综合征(PMS)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以药效学和化学指标为依据筛选小复方月安煎的佳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慢性束缚法复制PMS肝郁脾虚证模型,以水提法、双提法、醇提法3种方法制备的月安煎对其进行干预,测定模型给药后行为学得分、血清雌二醇(E2)和孕激素(P)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种样品中的丹酚酸B含量,结合药效学结果筛选中药复方的佳提取方法.结果:服用月安煎后,双提法实验组和醇提法实验组E2,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增加,且双提法实验组大鼠旷场实验的水平得分和总得分较模型组也明显增加;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双提法产物中丹酚酸B的含量高于较其他2个方法的产物.结论:综合药效学和化学实验结果,确定双提法为月安煎的佳提取方法.

  • UPLC-MS/MS测定复方丹参方中丹参酮ⅡA、丹参酚酸B、人参皂苷Rg1及其在大鼠血浆和脑组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张杰;刘胜兰;王慧;阳国平;李劲平;刘世坤;唐智;裴奇;黄攀豪

    建立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丹参酮ⅡA(TSⅡA)、丹酚酸B(SAB)、人参皂苷Rg1(GRg1)的UPLC-MS/MS分析方法,并开展药物动力学研究.选用SD大鼠,单剂量灌胃(ig)复方丹参方,采集血液与脑组织样品,采用UPLC-MS/MS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TSⅡA、SAB和GRg1的浓度,以Phoenix WinNolin 6.1药动学程序软件对数据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采用统计矩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经方法学考证,3种成分的峰面积与其在血样及脑组织中的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22);回收率为58.86%~112.1%,日内、日间RSD≤9.7%,准确度及稳定性均符合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大鼠ig给复方丹参方后的血浆药动参数如下:丹参酮ⅡA Tmax(1.58±0.081)h,Cmax(725.4±88.20)μg·L-1,AUC0-t(2101.3±124.85)μg·h·L-1,MRT0-t(3.66±0.05)h;丹酚酸B Tmax(1.29±0.21)h,Cmax(307.9±46.75)μg·L-1,AUC0-t(537.4±88.24)μg·h·L-1,MRTlast(2.08±0.11)h;人参皂苷Rg1 Tmax(1.42±0.20)h,Cmax(460.38±154.60)μg·L-1,AUC0-t(383.4±88.16)μg·h·L-1,MRTlast(1.87±0.046)h.脑组织药动参数如下:丹参酮ⅡA Tmax(0.75±0.22)h,Cmax(1.41±0.420)ng·g-1,AUC0-t(4.34±2.48)ng·h·g-1,MRT0-t(4.00±1.90)h;丹酚酸B Tmax(1.08±0.20)h,Cmax(21.09±4.850)ng·g-1,AUC0-t(14.83±3.160)ng·h·g-1,MRT0-t(0.99±0.08)h;人参皂苷Rg1 Tmax(0.50±0.16)h,Cmax(130.96±54.220)ng·g-1,AUC0-t(136.24±34.350)ng·h·g-1,MRT0-t(2.87±0.33)h.该研究所建立的UPLC-MS/MS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中的药动学研究.

  • 精制冠心巴布膏3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侯瑞;王岚;杜茂波;梁日欣;刘淑芝;王彦礼;张建永

    目的:建立家兔血浆中精制冠心巴布膏3种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芍药苷LC-MS/MS测定方法,测定精制冠心巴布膏经皮给予后3种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芍药苷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家兔按15 g.kg-1生药经皮给药,LC-MS/MS测定血浆中3种主要成分的浓度,用软件WinnonLin拟合,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丹参酮ⅡA、丹酚酸B、芍药苷分别在1 ~100,50~1 000,10~1 000 μg· L-1线性关系良好(r >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7%,91.90%,95.93%.日内差异RSD小于15%.家兔透皮给药精制冠心巴布膏后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芍药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 (20.85±12.68),(636.25±386.91),(787.80±395.64) μg·L-1;Tmax(0.49±0.28),(0.44±0.27),(0.46 ±0.30)h.结论:LC-MS/MS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血浆样品成分含量测定,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芍药苷3种主要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适于评价精制冠心巴布膏的体内透皮吸收行为.

  • 丹酚酸B大鼠在体鼻循环吸收研究

    作者:杜秋;杜守颖;李鹏跃;陆洋;白洁;滕会会;王振;张晴

    该实验研究了丹酚酸B在大鼠的鼻腔吸收特性,建立了HPLC测定灌流液中丹酚酸B的方法,考察了丹酚酸B的不同pH缓冲液对鼻腔的刺激性以及在鼻灌流液中的稳定性,并系统研究了丹酚酸B在体鼻黏膜吸收特性.采用改良的大鼠在体鼻循环模型,通过测定鼻灌流液中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定量评价pH4.0,5.0,6.0丹酚酸B磷酸缓冲液对大鼠鼻黏膜的刺激性及其在鼻灌流液中的稳定性,比较低、中、高质量浓度(200,400,800 mg·L-1)的pH5.0丹酚酸B缓冲液中丹酚酸B大鼠鼻腔吸收特性.结果表明,鼻腔刺激性:pH 4.0 >pH 5.0 >pH 6.0,pH6.0丹酚酸B缓冲液24h内变化的RSD为3.1%,稳定性差.优选刺激性小,稳定性好的pH5.0丹酚酸B缓冲液,其大鼠鼻灌流试验显示,丹酚酸B的鼻腔吸收符合一级吸收模型,为被动扩散.pH5.0的丹酚酸B缓冲液对鼻腔刺激性小,稳定性良好,在大鼠鼻灌流试验中吸收良好,对丹酚酸B鼻用制剂的开发有一定的意义.

  • 基于药效成分丹酚酸B和阿魏酸在大鼠血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丹参与川芎配伍

    作者:张翠英;章洪;董宇;任伟光;陈恒文

    通过研究丹参和川芎的药效成分丹酚酸B与阿魏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进而探讨丹参和川芎配伍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尾静脉推注给药:丹参纯化物组(以丹酚酸B计给药50 mg·kg-1)、川芎纯化物组(以阿魏酸计给药0.5mg·kg-1)、丹参与川芎纯化物联合用药组(以阿魏酸计给药0.5mg.kg-1+丹酚酸B计给药50 mg·kg-1);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浆经乙酸乙酯液液萃取纯化;以氯霉素为内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血浆中丹酚酸B和阿魏酸的血药浓度;利用WinNonlin 6.2软件计算动力学参数,并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建立包括线性方程、稳定性、重复性、精密度及回收率等在内的测定大鼠血浆中阿魏酸与丹酚酸B的UPLC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样品处理和分析方法均稳定可靠;所得到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滞留时间(MRT)、半衰期(t1/2)等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丹参和川芎配伍能显著影响药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2药配伍可以促进丹酚酸B分布更广泛、消除减缓、体内作用时间延长;能促使阿魏酸的血药浓度提高,体内清除加快.

  • 复方丹参片丹酚酸B和冰片近红外光谱测定和相关性模型建立

    作者:唐海姣;匡艳辉;张偲偲;王德勤;朱晶晶;覃仁安;王智民

    利用近红外测定复方丹参片中的丹酚酸B和冰片的含量,并建立相关性模型用于快速定量分析.收集不同厂家的复方丹参片共74批,应用近红外光谱采集其光谱,通HPLC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GC测定冰片的含量,建立丹酚酸B和冰片的相关性模型.结果显示丹酚酸B佳波段为10 846.2~10 013,9 195.3~8362.2,6 719.1 ~4 242.8 cm-1,内部交叉均方差为RMSECV=1.72 mg·g-1,决定系数是R2=91.05%,相对分析误差(RPD)为7.93 mg·g-1;冰片的佳波段为10 846.2~5 060.5 cm-1内部交叉均方差(RMSECV)为1.2 mg·g-1,R2 =96.11%,RPD为6.71 mg·g-1.建立的模型对验证集样品的验证结果为相对误差分别为2.67%,4.64%.建立的丹酚酸B和冰片的模型的预测性良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实施监控和质量控制.

  • 丹酚酸B对内皮祖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心脏移植后增殖状况的影响

    作者:赵桂峰;范英昌;姜希娟

    目的 通过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混合后对心肌梗死大鼠进行心脏移植,观察移植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CD34、CD133、CD44)分别鉴定2种细胞.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丹酚酸B佳药物浓度(8μg/mL)预处理EPCs,并以不同比例与BMSCs混合(EPCs/BMSCs分别为1∶1、2∶1、4∶1和8∶1),手术移植至心肌梗死区.HE和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19.60%±3.23%)比较,各细胞移植组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4∶1组(11.37%±2.18%)和8∶1组(9.23%±2.35%)效果明显(P<0.05).与模型组[(5.17±2.31)个/高倍视野]比较,各细胞移植组Ki-67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5),其中8∶1组阳性细胞数[(15.00±3.16)个/高倍视野]明显高于其他细胞移植组(P<0.05).结论 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联合BMSCs进行心脏移植,能够减少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提高BMSCs在梗死用边和缺血局部的增殖.并且随着EPCs移植比例的增加,梗死面积逐渐减少,增殖表达逐渐增强.

  • 丹酚酸B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D14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建国;丁艳蕊;杨胜兰;黄芳

    目的 观察丹参提取物丹酚酸B对四氯化碳(CCl4)致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基因和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CCl4模型组(简称模型组)、丹酚酸B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的同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基质染色法测定血清内毒素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D14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血清内毒素水平及血浆TNF-α含量及CD14 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均降低(P<0.01).结论 丹酚酸B能拮抗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下调肝组织CD14的表达、阻滞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丹酚酸B和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

    作者:孟红旭;王宝;刘建勋

    目的 观察单独及联合使用丹酚酸B和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 采用急性酶解分离法获得大鼠的单个心肌细胞,使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钙通道电流.观察给药前后钙通道电流峰值(钙电流活化后峰值点与完全失活后电流轨迹的垂直距离)的变化.结果 单独使用丹酚酸B(1,10,100 μmol/L)对钙电流峰值的抑制率分别为:(25.3±16.4)%(n=4),(44.6±24.0)%(n=6),(86.0±20.4)%(n=4).单独使用延胡索乙素(10,30,100 μmol/L)对钙电流峰值的抑制率分别为:(22.2±6.4)%(n=5),(27.4±1.6)%(n=3),(51.0±23.0)%(n=9);联合使用丹酚酸B(1μmoL/L)和延胡索乙素(10 μmol/L)对钙通道电流峰值的抑制作用强于单独使用丹酚酸B(1 μmol/L)或延胡索乙素(1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阿托品(14 mmoL/L)能够逆转延胡索乙素对L-型钙通道的抑制作用,而加强丹酚酸B的抑制作用.结论 丹酚酸B和延胡索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均有抑制作用,两者之间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且这两种有效成分调控L-型钙通道的作用机制不同.

  • 丹酚酸B预处理内皮祖细胞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对心肌早期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谭俊珍;李庆雯;南亚昀;范英昌

    目的 探讨丹酚酸B预处理内皮祖细胞(EPCs)联合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于梗死心肌对BMSc分化过程中早期基因Nkx2.5、GATA-4 mRNA表达的影响,从而找出能够使两种细胞达到佳协同作用的移植方法.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BMSc、EPCs,将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在梗死心肌处植入BMSc和丹酚酸B预处理的不同浓度EPCs或DMEM培养液.移植后4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在BMSc分化过程中对心肌早期基因Nkx2.5和GATA-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细胞移植组Nkx2.5及GATA-4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P<0.05);各细胞移植组之间,EPCs含量高(EPCs:BMSc为8:1组)的移植组Nkx2.5(2.654±0.606)、GATA4 mRNA(1.573±0.372)表达增加更明显.结论 BMSc在心肌微环境可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其分化情况与其内环境改善程度有关.

  • 丹酚酸B在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排中的作用

    作者:王丽;姜华军;杨帆;杜郁;贾晓健;司书毅;洪斌

    目的 考察丹酚酸B (SAB)对巨噬细胞胆固醇外排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巨噬细胞RAW 264.7和PMA诱导的THP-1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丹酚酸B对已摄取DiI-acLDL的细胞外排脂质作用的影响,对RAW 264.7细胞表面ABCA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ABCA1的抑制剂DIDS及小分子干扰RNA的方法检测ABCA1在丹酚酸B诱导的促进脂质外排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利用靶向CD36的小分子干扰RNA,通过抑制CD36的表达,检测CD36在丹酚酸B促进载脂巨噬细胞脂质外排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采用DiI荧光标记的脂质检测巨噬细胞对脂质的外排作用,结果显示SAB显著增加了荷脂细胞对DiI-acLDL的外排作用.对脂代谢相关转运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显示,在荷脂的RAW 264.7细胞中,SAB能够以一定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细胞表面ABCA1蛋白水平的表达.进一步研究显示,上述SAB促进外排的作用可被ABCA1的抑制剂或者siRNA的作用消除,确证了ABCA1在SAB介导的脂质外排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样利用CD36小分子干扰RNA将CD36表达抑制后,SAB促进外排的作用消失,说明SAB介导的细胞脂质的外排作用同样依赖于CD36.结论 丹酚酸B通过上调ABCA1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或脂质的外排,且该作用依赖于ABCA1及CD36,为SAB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新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 丹酚酸B对动脉粥样硬化CD40-CD40配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张扬;薛凌

    目的 探讨丹酚酸B对动脉粥样硬化CD40-CD40配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给予普通颗粒饲料喂饲1周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丹酚酸B组,后两组家兔分别通过高脂饮食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给药12周末处死各组实验兔,获取血浆和主动脉全长标本.比较血脂、主动脉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斑块部位CD40L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变化,Western杂交分析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组兔的主动脉CD40L的表达降低(P<0.01),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且兔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明显降低.结论 丹酚酸B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与抑制CD40-CD40配体信号通路,降低粘附分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水平有关.

  •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时MicroRNA表达变化和丹酚酸B干预效应

    作者:潘荣华;汤琼;解加泳;谢凤燕;姚刚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时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变化及丹酚酸B的干预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细胞(HK-2),分为3组:(1)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中未加入丹酚酸B或者TGF-β1; (2) TGF-β1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 (3)丹酚酸B干预组: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丹酚酸B(50 μmol/L)和TGF-β1(浓度为5 ng/ml).采用基因芯片和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1)与正常HK-2细胞比较,TGF-β1组有118种miRNA的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其中28种表达下调2倍以上,90种表达上调2倍以上.(2)与TGF-β1组比较,丹酚酸B干预组有256种miRNA的表达出现显著改变,其中172种表达下调2倍以上,84种表达上调2倍以上.(3)有19种miRNA表达在两组同时出现显著改变,其中8种在TGF-β1组明显下调,而在丹酚酸B干预后明显上调,11种在TGF-β1组明显上调,而在丹酚酸B干预后则明显下调.结论 肾小管EMT时伴有miRNAs表达谱的明显变化,部分miRNA的表达变化与丹酚酸B的干预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治疗肾间质纤维化新的靶点.

1099 条记录 6/55 页 « 12345678...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