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剂量化疗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疗法病人的护理
急性白血病病人行化疗及骨髓移植后,均有重度的骨髓抑制,常常出现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感染、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大剂量化疗加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支持疗法能迅速恢复造血细胞,重建免疫功能,且可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我科自1997年1月-5月共对5例难治性白血病病人采取了大剂量化疗加PBSC支持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
外周血干细胞冠脉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护理2例
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相继在各大医院开展,治疗范畴也不断外延.2003年,我科开展2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冠脉内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病例,试图将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受损心肌组织中增生替代坏死心肌,改善心脏功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方法学评价
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测定动员后的外周血及采集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中的CD34+细胞及其亚群,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对及时掌握佳采集时机,准确判断采集的干 /祖细胞数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准确检测外周血及 APBSC中的CD34+细胞,本文比较了几种 FACS检测CD34+细胞方法的异同.
-
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可行性及其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APBSCs)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对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来自12例正常人及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MSCs联合APBSCs移植治疗4例恶性血液病.结果能够从所有26.3±8.8 ml骨髓样本中提取MSCs,其中10例成功扩增.4例患者接受扩增后MSCs联合APBSCs输注.MSCs输注无明显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0.5×109/L 和血小板≥2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9(8~11)d和 8.3(7~ 10)d.结论应用无血清培养体系可培养扩增临床规模的人MSCs.MSCs联合APBSCs共移植安全可行.快速的造血恢复提示在清髓性治疗后输注MSCs可促进造血.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护理体会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就是将病人进行大剂量的放化疗预处理后,把事先采集好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回输体内,重建造血与免疫的过程[1],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段.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指对患有某些恶性血液病的患者进行化疗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使患者自身外周血干细胞达到一定的值,再经过血细胞分离机的采集,把采集出来的造血干细胞冷冻保存,然后对患者进行放、化疗预处理,将冷冻保存的造血干细胞经复苏后迅速回输给患者自己的移植方法.
-
恶性实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附5例报告)
自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人体外周血中存在有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简称:PBSC),80年代开始对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放化疗结合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获得成功以来,PBSC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的重建.其成功与否,与干细胞采集质量的好坏有很大关系.正常状态下,人体外周血中的干/祖细胞总数占单个核细胞的0.01%~0.1%,相当于骨髓1%~10%,在未动员的情况下,常需多次分离才能采取重建造血功能所需的细胞数,不能满足临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需要.当使用动员方案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进入外周血,此时仅需1~2次采集即可满足临床[1].我们对5例恶性实体瘤患者行APBSC的动员与采集,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