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学微生物及免疫学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周金霞;高红梅

    目的探究启发式教学模式,寻找新的教学评价方法,提高基础医学的教学水平.方法在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对大学生采用"自己出题考自己"的评价方法.结果受试的大、中专学生都认为"学生自己考自己"的评价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创立了新的教学评价方法,收到了师生满意的效果.结论 "学生自己考自己"的评价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高等医学基础课教学中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与探索.

  • "3+2"专科生护理药理学试卷质量分析

    作者:卢泽恺;张琨;马香芹;毛理纳

    该文对2009级"3+2"专科346名学生的护理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高91分,低37分,平均71.00分,标准差9.02,难度系数为0.71,区分度为0.21.试卷相对较难,区分度一般,但区分度较差的试题所占比例偏大,应适当降低难度,合理调整试题的区分度,以期更好的评价学生水平,提高试卷质量.

  • 护理专业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作者:董秋菊;邵同先;刘焕英

    目的 了解河南职工医学院护理专业课课堂教学现状.方法 随机对该院2006级护理专业的3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对护理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及教学情况总体评价的优秀率分别为39%、35%、25%、36%.结论 护理职业技能课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学能力、专业素质应加强培训和提高.

  • 基于CIPP评价模式构建护理学高仿真模拟教学评价框架

    作者:苗亚杰;王君俏;梁燕;陆敏敏

    目的 构建护理学高仿真模拟教学评价框架.方法 经课题组讨论和专家会议,初步建立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护理学高仿真模拟教学评价框架,采用Delphi法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12%、100%,专家权威系数0.878,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41和0.351(均P<0.01).确立了教学背景、教学输入、教学过程、教学结果4个维度、9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初步构建了高仿真模拟教学评价框架.结论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高,研究结果可靠.该评价框架可以全面综合地评价护理学高仿真模拟教学,指导护理教育者科学地反思教学实践.

  • 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

    作者:廖灯彬;宁宁

    目的 评估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方法 应用徐州医学院开发的试卷分析软件对75名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5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59~89(72.58±6.76)分,基本呈正态分布;难度为0.73,区分度为0.27;学生总失分率为28.41%.结论 本套试卷质量良好,客观题比例较大,区分度较好,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 本科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状与展望

    作者:傅红琼;王世平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本科护生实习阶段临床能力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评价结果的因素,并预测本科护生临床能力评价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本科护生临床教学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 协作测试在护理本科生护理管理学考核中的应用

    作者:赵士宏;刘英贤;徐红梅

    目的 探讨协作测试在护理本科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适用性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05级护理本科生137名,在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中先行传统试卷测试,收卷后再随机2人1组(有1组为3人)用同等难度的试卷进行协作测试,测试结束后发放问卷行协作测试感知评价.结果 护理管理学期末考试成绩,传统测试(73.50±5.49)分,协作测试(84.10±1.99)分;两次测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6.13%学生对协作测试有较积极的感知和肯定的评价.结论 协作测试作为有益的尝试,可成为护理教学质量考核的补充方法.

  • 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

    作者:曹癸兰;刘义兰;梁静;黄海燕

    目的分析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的差异,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方法护生在每个科室实习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教学评价表对每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分别从中专、大专、本科护生填写的调查表中各随机抽取30%进行分析.结果对病房教学氛围和护士长教学管理的评价,本科与中专、大专护生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中专与大专护生间无差异(P>0.05);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本科与中专、大专与中专护生间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本科与大专间无差异(P>0.05).结论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教学质量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本科生对病房教学氛围及护士长教学管理的要求较高,大专生次之.在临床教学中应根据护生的学历层次,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便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 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的仿真模拟学习过程与评价方法

    作者:袁浩斌

    阐述了基于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理念的仿真模拟学习过程与评价方法.提出将循证护理与仿真模拟学习融合能使学生有效地检索相关的研究文献、评判性地评鉴所获得的信息,并在模拟情境中运用佳证据解决临床问题.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准备、情境澄清、确立问题、文献检索与评鉴、护理评估、护理计划与实施、学习反思与知识整合.直接观察法、小组焦点讨论及个人或小组访谈法等都可作为教学评价方法.

  •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云翠;周慧芳;舒静;付蓓;刘虹;廖正微;胡慧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该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1].我院《中医护理学基础》是2010获批的省级精品课程,该课程是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具特色也是基础的课程之一.在此课程教学中,课程组始终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初步建立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现介绍如下:1 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提出

  • 基于SPSS的高校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定量分析

    作者:易颖;曾冲

    通过对我校经管学院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数据用SPSS进行分析,得到了除总分排名外的更为细致的描述性的结果,同时进行了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认为需要重视学生评价的结果,但是要做到对教师公平、公正、客观、人性化的评价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张喜红;康育慧;刘雁灵;赵娜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10级本科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期末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P<0.05);问卷调查表明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

  • 移动背景下以问题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综合能力提升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开龙;陈一鑫;甘振宝;黄树武;林燕;谢君萍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以问题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康复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11月参加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31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微信平台基于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导图教学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的学员31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两组采取出科理论考试、康复评定技能考核、病例书写考核及调查问卷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和康复评定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历书写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文献查阅能力、功能障碍鉴别能力、功能障碍方案制定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以问题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学员的康复综合能力和教学效果.

  • 解剖学教学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及效果评价

    作者:张东东;梁衍锋;宋汉君;扈清云;王淑秋;刘君星;刘蕾

    目的 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通过成绩分析及调查问卷探讨“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卓越医师班随机分为两组,包括教改组和对照组.教改组人体解剖学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教改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各项考核分数相比,理论成绩、实验操作技能、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创新能力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问卷调查显示,两组学生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改组学生对教学形式的肯定程度、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知识理解力、文献检索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主观认可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推广应用.

  • 教学评价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研究

    作者:李玉芳;张松涛;张淑芹;孙威

    目标教学的宗旨是人人达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这一宗旨,要求我们不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更主要的是要在达标上花大力气。 在卫生部颁发的四年制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改革考核方法,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并强调“在执行本计划时,各科教学都要十分重视每个单元的形成性达标评价”。可见在实施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 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对情景体验式教学的评价

    作者:梁园园;江智霞;柏晓玲;张永春;周静;李元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对情景体验式教学的评价,找出此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方法 在贵州省第3期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用问卷调查学员对该教学形式的评价.结果 培训后,学员对情景体验式教学的知晓率达100%;88%以上的学员认为指导老师对教学过程有帮助;此教学形式提高了学员多项能力,93%学员认为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提高,98%认为教育指导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运用情景体验式教学培训重症医学专科护士,能提高学员多项临床能力和教学能力,但有关该教学形式的学时安排、课程设置及效果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自评与他评对比研究

    作者:李涛;朱京慈;张亚莉

    目的通过对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自评与他评的对比研究,探讨自评在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对在院三年制和四年制护理中专实习生临床综合能力以学生自评与老师评价方式,分析自评与他评之间的差异.结果四年制学生自评成绩明显高于他评成绩;三年制学生自评成绩较高,但与老师评分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通过学生自评和他评结果分析,在加强对护生了解,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具有较重要的作用.

  • 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与对策

    作者:简福爱;王晓冰;何燕萍;李伊为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与对策.方法 对目前医学院校课堂授课质量评价的要求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规范课堂授课质量评价提出对策.结果 客观、公正和准确的教学评价,可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起到测定、指导、激励和管理的作用.结论 护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从本专业本课程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去把握教学过程,评价的重点应以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表示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 整形外科学多媒体网络化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作者:梁杰;罗少军;张培华;曾伟锋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成为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的过程[1]. 整形外科学是整形美容专业的基础学位课程,在整形美容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整形外科学的教学设计,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本文就多媒体网络化环境下的整形外科学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 对高校教学督导制的再认识

    作者:杨文斌

    分析了教学督导的性质与地位及两种督导工作模式,提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过程中应继续坚持以导为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教学督导的反馈机制及构建新的教育教学评价观.

366 条记录 13/19 页 « 12...10111213141516...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