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APD技术在金银花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于燕莉;石俊英

    本文采用RAPD标记方法对金银花两品系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试图从DNA分子水平上为两品系的鉴别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RAPD技术可有效地用于金银花品种的分类与鉴别.

    关键词: RAPD 金银花 品种鉴定
  • RAPD技术在中药贝母类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卞云云;李萍;高志千;王义权;周开亚;Karl W.Tsim;董婷霞

    目的:为了对贝母类药材的正确应用提供分子水平的资料.方法:采用RAPD技术对12个贝母样品进行了亲缘关系研究.结果:所有样品总DNA均为21 Kb左右.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扩增稳定且谱带清晰的引物,扩增产物共记录到27条谱带,多态性片段25条,扩增产物大小为450 bp~1904bp.结论:种内相似性大于种间相似性,安徽贝母和蒲圻贝母的亲缘关系远,浙贝母和蒲圻贝母的亲缘关系近.

    关键词: 贝母 贝母属分类 RAPD
  • RAPD在中药材鉴别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者:王和勇;罗恒;孙敏

    本文论述了RAPD的原理及在中药材鉴别中的优缺点,着重讨论了该技术应用于中药材鉴别时影响其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 RAPD技术与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朱华;周春山;滕建北;靳维荣

    回顾了近年来RAPD技术在中药真伪鉴别、药材的道地性、药材种属、药材生产、中药复方等与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有关的方面的应用概况,探讨了RAPD技术在此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认为该技术将对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RAPD 中药 质量标准
  • 五味子特殊类型白果五味子的分子标记研究

    作者:李先宽;王冰;郑艳超;宋新;吴亚男;陈靓

    目的:应用RAPD、ISSR两种标记技术在分子水平上表现白果五味子的特点,并对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研究.方法:12个RAPD随机引物和8个ISSR引物对21个个体进行检测,应用POPGENE 32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结果:引物S83、S180、S300对白果五味子样品可以扩增出区别于五味子样品的某一或某些特有条带.RAPD标记共得到66个可重复的位点,白果五味子类型的多态性位点52个,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8.79%;ISSR标记共得到42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5个,白果五味子类型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52%.和正常五味子种群相比,白果五味子类型遗传并不稳定,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两种群之间还没有形成较大的遗传差距.结论:RAPD、ISSR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表现白果五味子的特点,并可揭示五味子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 应用RAPD技术对溪黄草基原植物分类鉴定

    作者:莫小路;曾庆钱;黄珊珊;蔡岳文;王玉生;严振

    目的: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中药溪黄草的基原植物分类鉴定.方法:用离心柱法提取5种溪黄草基原植物基因组DNA,用85个10 bp的寡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将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电泳图谱.结果:从85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2条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其中7个引物的扩增图谱表现较好的多态性,且重复性较好.结论:RAPD技术可以成功鉴定溪黄草药材基原.

  • 华中五味子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建立

    作者:熊宇婷;王新升;陈亚祥;宗文慧;杨骁;顾蔚

    目的:建立华中五味子性别相关的RAPD标记.方法:以华中五味子雌雄株嫩叶为材料,用改良CTAB法分别提取基因组DNA,通过单因子与正交实验优化RAPD反应体系,对其性别的基因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25μL总体积:Mg2+浓度2.5 mmol/L,dNTPs浓度0.08 mmol/L,引物浓度0.6μmol/L,Taq酶1.5U,DNA模板60ng,退火温度41.3℃,循环次数35个.在400条随机引物中,只有S353筛选得到一条541 bp的雄性特异条带.结论:该标记可作为其性别鉴定依据.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性别 RAPD
  • 老鹳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作者:尹海波;韩荣春;康廷国;王冰;许亮

    目的:分析8种老鹳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遗传多样性,UPGMA类平均法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1个随机引物供试材料DNA随机扩增,共得到14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14条,多态性为78.62%.经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类,与传统分类方法差异不大.结论:RAPD技术用于老鹳草属的遗传多样性和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 南充地区不同叶型半夏的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任碧轩;白权;王朝莉;陈果;李丽;敬保迁;张大容;冯莉;唐恩洁

    目的:比较南充地区野生芍药叶型和竹叶型半夏的指纹图谱并鉴定差异分子.方法:采用RAPD扩增、分析不同叶型半夏指纹图谱,并对典型特异扩增条带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36条随机引物中有22条扩增出清晰条带.芍药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出157条带,竹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出161条带.芍药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的差异带3条,竹叶型半夏基因组DNA扩增的差异带7条.差异条带AOPN-14300经克隆测序证实为非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记号为EF417577.结论:南充野生不同叶型半夏基因组存在差异,已将部分典型差异基因组DNA片段进行克隆,为从分子水平鉴别本地区半夏奠定基础.

  • 北柴胡种源道地性的RAPD分析

    作者:王秀全;李玉新;李会成;张永刚;赵露;于英

    目的:鉴定吉林省东丰县北柴胡栽培基地5种柴胡样品的种源道地性.方法:用23种引物作RAPD分析.结果:3种引物能有效地鉴别北柴胡样品的道地性.结论:用RAPD法可以准确鉴定北柴胡种源道地性.

    关键词: 北柴胡 道地性 RAPD
  • 山东四种菟丝子的RAPD分析

    作者:林慧彬;林建群;林建强

    目的:考查山东不同种及不同寄主上的菟丝子基因组DNA是否有差异.方法:用50种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8种引物能有效区别4种菟丝子样品;线茎亚属的菟丝子和南方菟丝子有3条相同的扩增带,分子量分别为1.3kb、1.45kb及1.53kb;单柱亚属的金灯藤和啤酒花菟丝子在1.48kb显示清晰的DNA谱带.同一亚属的菟丝子RAPD结果较接近,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寄生于不同植物上的同种菟丝子显示出DNA扩增片段的多态性,表明寄主植物对菟丝子的基因组有一定影响.结论:RAPD分析可以作为性状相近的几种菟丝子,以及不同寄主上的同种菟丝子的鉴定依据.

  • 贵州天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作者:邹佳宁;宋聚先;常楚瑞;王晓丽

    对贵州省境内药用植物天麻的野生和栽培15个样品的基因组DNA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有效引物,共检测到93个位点,其中66个显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70.97%.经NTSYSpc,ver.2.2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与栽培天麻之间的遗传变异较大,说明地理分布和生长环境的差异是导致天麻形成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 天麻 RAPD 遗传多态性
  • 药用植物党参的RAPD分析

    作者:张建清;苏雪;吴琼;丁松爽;孙坤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上分析甘肃党参主要栽培区的9个栽培居群和4个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进而探讨纹党参的来源.方法: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引物,对217个体进行RAPD扩增并计算多态性条带,再用NTSYS软件聚类分析.结果:14个引物共检测出125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党参及其变种素花党参的多态位点分别为109和106,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20%和84.80%.13个居群聚为两大类:8个党参栽培居群为一类,素花党参包括1个文县栽培居群与4个自然居群为第二类.结论:RAPD分析结果揭示了甘肃栽培的党参和素花党参在居群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个栽培党参居群间的遗传分化很小,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甘肃各地的栽培党参中,仅文县栽培品为素花党参,即正品纹党.

  • 罗汉果性别的RAPD标记研究

    作者:韦弟;杨美纯;陈廷速;庾韦花;江文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RAPD)技术,运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研究与罗汉果性别连锁的分子标记.从90条随机引物的扩增产物中筛选出18条可能与性别连锁的RAPD标记.利用雌雄个体对这18条RAPD标记进行验证,发现引物S1431所扩增的约400bp谱带在8个雌性单株中都不出现,而在8个雄性单株中都出现,表明这是一条与雄性连锁的RAPD标记.

    关键词: 罗汉果 性别连锁 RAPD
  • 当归与"莲花归"RAPD分析

    作者:马毅;丁永辉

    甘肃三个不同产地、不同性状的6份当归与"莲花归"样品,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技术,结合UVIpro凝胶成像与分析系统和聚类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同一产地不同性状当归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不同产地当归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因此,当归与"莲花归"不存在遗传背景的改变.

    关键词: 当归 莲花归 RAPD
  • 巴戟天不同农家类型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作者:丁平;徐吉银;楚桐丽

    目的:探讨不同农家类型巴戟天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巴戟天5个不同农家类型的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结论:40个随机引物中有14个引物扩增产物具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平均可扩增出3~5个片段.聚类分析表明,全部材料可分为两大类,其中大叶种聚为一类,小叶种单独为一类.结果:不同农家类型巴戟天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 蛇床种内变异的RAPD分析

    作者:张巧艳;秦路平;郑汉臣;黄宝康;年华;陈磊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地区产蛇床的种内变异.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9个产地的蛇床基因组DNA多态性,并构建树状聚类图.结果:从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75条DNA带,其中64条表现出多态性.结论:地理分布距离越小,蛇床的遗传差异越小,反之越大,但生态环境对蛇床遗传变异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关键词: 蛇床 种内变异 RAPD
  • 密银花栽培变种分类及RAPD研究

    作者:王利丽;张金鸽;陈随清

    目的:对密银花的不同栽培变种进行分类研究,明确不同栽培变种密银花的遗传关系.方法:实地观察密银花的生物学特性,走访药农,确定密银花的变种;采用RAPD分子标记法分析不同栽培变种密银花的遗传关系.结果:对密银花的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和整理,明确了密银花的栽培变种,建立了密银花栽培变种的检索表.同时,建立了密银花RAPD分析的扩增体系,共筛选出10条引物,得到扩增条带60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0条,多态率达到83.33%.结论:确定了密银花的栽培变种及其遗传关系,为保护密银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其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密银花 栽培变种 RAPD
  • 11份荆芥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作者:马艳芝;陈桂平

    目的: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1份荆芥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我国荆芥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方法:以取自不同主要生产地区的11份荆芥幼苗为材料,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统计软件DPS(V7.5)分析遗传距离,利用UPS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RAPD反应体系为20 μL,包括2μL模板DNA,1.6 μL dNTPs(2.5 mmol/L),0.4μL TatqDNA聚合酶1U,2 μL 10×PCR buffer,随机引物组合(100 μmol/L)2 μL,12 μL无菌水;RAPD扩增程序:95℃预变性2 min,95℃变性30 s,35℃退火30 s,72℃延伸1 min,循环35次;后72℃延伸7 min.结果:筛选的14个引物组合共获得36条可重现谱带,其中23条是多态的,多态性百分率为63.89%;聚类分析后,11份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在0.1333 ~0.7778之间;以λ=0.3作为阈值,可将供试11份荆芥种质资源分成4类,其基于RAPD的聚类结果与材料地域远近的分类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一定程度上有相关性,并与引种频繁与否有关.结论:供试荆芥种质资源遗传差异不大,遗传基础较窄,遗传多样性不高.

  • 马拉色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特征与汗斑临床色素改变关系初步研究

    作者:陶诗沁;崔凡;张海平;杨莉佳;沈永年;刘维达

    目的:初步探索汗斑临床色素改变与马拉色菌分子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析(RAPD)对35株马拉色菌进行分析,其中合轴马拉色菌16株(引起临床色素沉着9例、色素减退7例)、糠秕马拉色菌19株(引起临床色素沉着10例、色素减退9例).RAPD产物采用组内联结法及四格表χ2检验法分析每个引物扩增出的不同带型与色素变化的关系.结果:合轴马拉色菌、糠秕马拉色菌S22及S33引物RAPD扩增产物部分片段在种内有显著差异,其中S22组中1 200 bp与300 bp,S33组中550 bp在两种菌之间存在重叠,提示这三个片断中可能存在与马拉色菌的色素合成有关基因.结论:引起色素沉着与色素减退的马拉色菌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与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可能位于某几段基因片段中.

257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