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风藤、山药的RAPD鉴别研究

    作者:刘艳菊;陈家春;李吉莹;赵刚

    目的 以确定海风藤、山蒟的DNA扩增谱带的相似性,用RAPD技术对两种药材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方法 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海风藤、山蒟药材的总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结果 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3条有效引物能够证明二者扩增谱带的相似性.结论 RAPD技术能快速、有效地从DNA水平上确定海风藤、山蒟的相似之处.

  • 冬虫夏草RAPD多态性分析

    作者:钱敏;曾纬;张德利

    对四川甘孜州5个地区的冬虫夏草和古尼虫草、凉山虫草进行了RAPD分析,扩增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多态性比较丰富,RAPD扩增指纹图谱能有效地鉴定冬虫夏草,甚至区分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准确地鉴定冬虫夏草的真伪及品质评价.

    关键词: 冬虫夏草 RAPD 多态性
  • 沉香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反应体系的建立

    作者:邵敏;周鹤峰;唐历波;刘银花;李官成

    目的 对影响沉香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建立适用于沉香RAPD的佳反应体系.方法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变化单一因素的方法对模板 DNA浓度、Taq酶用量、dNTPs、引物浓度、Mg2+浓度、退火温度对RAPD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适合沉香RAPD分析的佳反应体系:在20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用量20 ng、Taq酶1.0 U、dNTPs浓度为0.3~0.4 mmol·L-1、随机引物浓度为0.6 μmol·L-1、Mg2+浓度1.5~2.0 mmol·L-1.PCR反应条件:94℃,10 min;94℃,1 min;36℃,1 min;72℃,2 min;45个循环,72℃,8 min.结论该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 随机扩增多态性DMA技术与简单序列重复标记法探讨部分黄精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

    作者:周晔;TANG Cheng;张攻;LI Pei-fu;王润玲

    目的 为黄精属部分药用植物建立聚类分析,对黄精属药用植物的分类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原植物鉴定、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简单序列重复(ISSR)手段,对随机引物进行筛选,通过1.8%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PCR产物.结果 筛选23种RAPD引物,5种ISSR引物,经PCR扩增产生足够的多态性谱带用于分析.结论 采集不同产地的玉竹、小玉竹、多花黄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RAPD,ISSR方法可以从分子水平区分黄精属药用植物.

  • 枸杞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作者:严奉坤;许兴;殷敏;杨亚亚;王娜

    目的 探索枸杞RAPD反应体系并对其进行优化.方法 在本实验室常用的RAPD反应体系的基础上,根据RAPD扩增效果确定枸杞基因组DNA的佳RAPD反应体系.结果 建立了适合枸杞的RAPD反应体系:20lμl体系中含1×PCR buffer,50 ng模板,0.4μM 10碱基随机引物、1UTaq DNA聚合酶、2 mM Mg2+,125μM dNTPs.结论 枸杞的RAPD反应体系能够用于枸杞的RAPD分析.

    关键词: 枸杞 RAPD 反应体系
  • 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RAPD分子鉴定

    作者:包英华;白音;王文全;阎玉凝

    目的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美花石斛进行分析,为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美花石斛基因组总DNA进行PCR扩增,根据其扩增产物分子量大小进行编码计算.结果 从117种随机引物筛选出8种有效引物,S2108的PCR扩增产物中的特异性位点能够鉴别出广西玉林居群和贵州安居群.结论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鉴别美花石斛种质资源是可行的,在严格控制各项条件下能够保证鉴别美花石斛种质资源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 酸枣仁和枳椇子的RAPD分子鉴别

    作者:高立霞;李松涛;张丽君;曹宏伟;朱克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为酸枣仁和枳椇子的区分建立了一套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实验从酸枣、枳椇叶片中提取植物基因组DNA,设计随机引物、并利用双引物对基因组进行扩增,成功构建了酸枣和枳椇的DNA指纹图谱,并筛选出了三对引物可对酸枣仁和枳椇子进行准确鉴别.

  • 基于RAPD标记竹节参及其近缘植物的品种鉴别

    作者:许成;张长城;李菁;周志勇;刘朝奇;王婷;袁丁

    目的 建立竹节参及其近缘人参属植物种间快速鉴别体系.方法 采用RAPD技术获得DNA指纹图谱,根据图谱中特异性条带,绘制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MCID).结果 从16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并且具有特异性条带的4条引物构建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4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条,多态性比率为91.30%.利用其中的多态性条带,绘制出图谱关系分析图,构成竹节参及其近缘植物的人工绘制品种鉴定图.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单,结果直观可靠,为竹节参及近缘品种的初步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女贞与日本女贞的RAPD分析

    作者:刘杨;包华音;李巧玉

    目的 利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女贞和日本女贞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女贞和日本女贞叶片DNA,从S系列20对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3对引物,对DNA进行PCR扩增,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分离.结果 女贞与日本女贞在DNA方面有共同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RAPD分子标记技术显示了女贞和日本女贞之间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以用于二者的鉴定,为女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CTAB RAPD 女贞 日本女贞
  • 3种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RAPD多态性分析

    作者:徐鹏;吴耀生;黄瑞松;周娟;罗育;李科志;唐银琳;刘镛

    目的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探索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态性,为其种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优化的试剂盒提取法提取大叶钩藤、白钩藤、毛钩藤3种植物的总DNA.用经过筛选的18条10个碱基的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 优化后的试剂盒提取法可有效获取3种钩藤属植物的基因组DNA,18条随机引物扩增得到条带共260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31条,多态率达到88.9%,扩增效果好.按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结果显示,5份钩藤供试材料聚为3类.结论 3种广西钩藤属药用植物的聚类结果与其种和地理区域远近一致,与形态学观察可能存在差异.所得RAPD标记可用于钩藤属药用植物的多态性研究,并为今后开发遗传鉴定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 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分析在金银花品种鉴定中应用

    作者:于燕莉;石俊英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为金银花两品系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RAPD标记方法对金银花两品系的DNA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分析可有效地用于金银花品种的分类与鉴别。

    关键词: RAPD 金银花 品种鉴定
  • 山西野生黄芩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作者:刘晓伶;郝建平;付琳;王峰

    目的 了解野生黄芩种质资源间的遗传距离及亲缘关系.方法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山西10个不同产地的野生黄芩种质进行了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 7条引物扩增出54条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多态率为96.30%,10个野生种的遗传距离在0~0.818之间,可聚为五类.结论 10个不同产地的山西野生黄芩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山西野生黄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为优良黄芩种质的选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 RAPD技术在中药鉴定及相关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莫可元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自1990年由Williams[1]及Welsh [2]等人几乎同时发展起来后,该技术在中药鉴定方面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采用随机序列的较短的单个随机引物(10碱基寡核苷酸),以提取的药材总DNA为模板,引物与模板DNA的互补序列配对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进行非特异性的PCR扩增反应.其扩增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EB染色,以紫外光检测DNA多态性片段.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反映了药材的多态性[3].现就近年来该技术在中药鉴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 RAPD 中药鉴定 综述
  • 4种紫珠属药用植物RAPD多态性分析

    作者:杨先国;谷陟欣;卢捷;刘克明;黄胜

    目的: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探索4种紫珠属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态性,为其种质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试剂盒提取法提取裸花紫珠、广东紫珠、大叶紫珠与杜虹花4种新鲜植物叶中的总DNA,采用经过筛选的20条随机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试剂盒可有效获取4种紫珠植物的总DNA,扩增得到条带共152条,多态性条带137条,多态率达到88.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紫珠供试材料共分为3类.结论:4种紫珠RAPD扩增后的聚类分析结果与植物形态学观察分类结果相一致,所得RAPD标记可用于紫珠属药用植物的多态性研究,为开发遗传鉴定的分子标记奠定基础.

  • 不同产地冬凌草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分析

    作者:陈随清;尹磊;宋君;崔璨;孟灿

    目的: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23个主要分布区的冬凌草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方法:从48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10条多态性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后共获得84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77条(PPB=91.67%),23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1~1.00;从7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5条多态性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后共获得21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条(PPB=76.19%),23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为0.55~1.00.结果:聚类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冬凌草基因水平的分类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分布于伏牛山的冬凌草明显聚为一类,分布于太行山的冬凌草则聚为另一类.两种标记结果呈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36 5.结论:我国冬凌草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该研究为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基础.

  • 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晓芳

    系统介绍了遗传标记从形态学标记到分子遗传标记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DNA分子标记RFLP、RAPD、AFLP、SSR、SNP;SSCP;DDF;CAPS等及其研究进展与应用.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及其DNA多态性分析

    作者:何晓锋;方鉴;曹晋桂;张虎;马文杰;吴镝;焦力群;王敏

    目的 了解2001-200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化趋势并且对其DNA多态性进行分析. 方法 使用VITEK全自动微牛物鉴定仪对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KB)法,对分离的10株敏感株和8株耐药株进行随机引物PCR扩增. 结果 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的敏感性强,头孢哌酮、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均超过50%;10株敏感菌分为8种基因型,8株耐药菌分为5种基因型. 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较敏感,其耐药表型与其基因型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硫酸镍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K-ras、P15基因的改变及基因组不稳定性分析

    作者:陈传德;吴中亮;陈家堃;纪卫东

    目的 检测硫酸镍对K-ras基因和P15基因的改变及基因组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镍化合物致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探查硫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K-fas基因Exon1和P15基因Exon2存在状况.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对硫酸镍在诱导16HBE细胞恶变过程中的基因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K-ras基因Exon1和P15基因Exon2未发生改变.本实验所选用的7条随机引物均能扩增出清晰、明显的条带,条带数在1~6条之间.7条引物中P1、P4、P7三条引物扩增的片段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差异.其余四条引物均有差异,对于同一随机引物他们都具有特异的带型. 结论 P15基因第2外显子和K-ras基因第一外显子可能不是硫酸镍作用的靶部位.在硫酸镍诱发细胞恶变转化过程中,基因组变得逐渐不稳定.

  • RAPD在重症脑卒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上的应用

    作者:李艳春;尹辉明;李青

    目的 本研究探讨RAPD-PCR在医院感染病原菌流行病学分析上的应用. 方法收集重症脑卒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常见致病菌并进行细菌表型鉴定及RAPD基因分型. 结果在生物学分型相同的细菌中有不同的基因型.通过基因分型能明确判定交叉感染及院内感染流行的存在. 结论 RAPD可用于医院感染的常规监控及临床用药指导.

  • 利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分析灰毡毛忍冬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王珊;周日宝;潘清平;鲁耀邦;童巧珍;刘湘丹;吴佳

    目的:揭示灰毡毛忍冬进行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ISSR和RAPD标记技术对17份灰毡毛忍冬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ISSR标记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4054,RAPD标记的Shannon's信息指数为0.3827,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2.04%和79.79%.结论: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样品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ISSR标记多态性高于RAPD标记.

257 条记录 9/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