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方艳志;尚习文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椎管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P<0.05).结论 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椎管减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尤兴正

    目的 探讨造成腰间盘突出病症的各种因素,以及由于腰椎管狭窄而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椎管减压术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主要采用随机抽检的方法,并在进行椎管加压手术之后,进行随访,将8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都采用了常规治疗方法,其中治疗组采用椎管加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获得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这8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经过了椎管减压术治疗治疗之后,结合了外源性稳定因素配合治疗,收效显著.结论 采用椎管减压术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复发率较低.

  • 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孙荣华;杨维权;周菲;吴晓峰;王魁;郑朝晖;刘大雄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与优点.方法借助冷光源及其他自制器械用小切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手术52例,平均随访2.3年,根据JOA评定标准,优48例(92.3%),良3例(5.8%),可1例(1.9%).结论用小切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

  •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作者:陆樱

    目的:总结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措施,为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寻找可靠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行侧后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治疗方式评分、护士对疼痛的照顾评分、止痛效果、夜间睡眠时间、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天、术后30天、术后90天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后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术后疼痛风险,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 单侧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应用于Wiltse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的早期疗效观察

    作者:余可谊;John Hsiang;贺永雄

    背景:目前,多数腰椎微创融合手术多需双侧的旁正中切口以完成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后路固定.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新的术式,相比以往的方法更加简单、创伤更小,同时固定强度满意.目的:介绍一种用于微创腰椎经椎间孔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新的后路内固定技术,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单节段的腰椎管减压+TLIF,同时辅以同侧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的关节突螺钉固定的40例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27~82岁,平均57.5岁.手术节段:L4-523例,L5-S114例,L3-43例.总结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97~167 min,平均124 min.术中出血100~200 ml,平均140 ml,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3d,平均l~6d.2例患者术后在关节突螺钉侧出现小腿疼痛,行翻修手术取出关节突螺钉,其中1例术后症状缓解,另1例无缓解.无伤口感染和脑脊液漏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超过10个月,期间融合节段无脊柱不稳发生.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辅以对侧关节突螺钉可以用于单节段Wiltse入路的微创腰椎TLIF术,其固定强度满意.与传统的双侧旁正中入路相比,该技术可避免双侧切口的显露和剥离,减少组织损伤,同时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的优点,但该技术在置人关节突螺钉时需要警惕神经根损伤的风险.

  • 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作者:夏英鹏;徐天同;万军;申庆丰;胡炜;张学利;田融

    目的:评价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lumbar spinous process-splitting laminectomy,ISPSL)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canal stenosis,LC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4月~2007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LCS患者77例,31例患者采用LSPSL,另46例采用传统入路椎管减压.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采用JOA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通过手术前后MRI T2像上L4/5和L5/S1椎间隙水平椎旁肌面积的改变评定椎旁肌肉的损伤程度.结果:LSPSL组手术时间为140±35min,传统人路组为125±25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LSPSL组出血量为120±32ml,较传统入路组的180±27ml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的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1),LSPSL组JOA评分改善率为62%±3%,显著高于传统入路组的43%±7%(P<0.01).术后1年时LSPSL组L4/5和L5/S1椎间隙水平椎旁肌萎缩率为6.4%、6.9%,明显低于传统入路组的31%、30%(均P<0.001).LSPSL组2例术后出现伤口周同痛,术后40d内逐步缓解;传统入路组5例术后出现腰椎失稳并伴腰痛.需长期口服小剂量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治疗.结论:棘突纵切入路椎管减压术操作并不复杂,而且和传统入路一样可以完成腰椎管充分减压,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腰椎后路手术对于椎旁肌肉的损伤,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后腰痛的发生.

  •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庆贺;姜洪和;王长纯;高吉昌;张承敏;王东卯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椎管减压术和后凸畸形矫正术的联合术式,共治疗16例.结果:平均随访8.6年.后凸外观显著改善,11例无疼痛,运动、感觉近正常,3例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有明显改进;术后无改善和症状加重各1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后凸并椎管狭窄症的椎管减压和截骨矫正手术可同期完成.

  • 髓内神经纤维瘤复发并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瘤样改变一例

    作者:刁正文;杨福兵;董劲虎;李定军;杨呈浩;刘运超

    患者 女,60岁.因"左下肢乏力1年,加重3个月"入院.MRI检查示:T5~8平面髓内占位性病变,考虑室管膜瘤可能性大.遂以"T5~8髓内占位"收入住院.查体: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行椎管探查、髓内占位病变切除、椎管减压术.术中见肿瘤部分位于脊髓内,部分位于髓外脊髓左侧硬膜下,大小约9.0cm×1.2cm×0.4cm,灰红色、实体性,予以全切后减张缝合硬脊膜,关闭切口.术后MRI提示肿瘤已全切.病理诊断:T5~8髓内神经纤维瘤.出院时左下肢情况无改善,右下肢症状缓解.

  • 椎管减压术后神经根沉降征的变化研究

    作者:杨军;王章富;章文杰;郭子仪;郑永育;马方华;洪正华

    目的 通过比较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减压术前后的变化,来研究神经根沉降征与硬膜外压力变化的关系,为SedSign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20例患者,分为阳性SedSign组和阴性SedSign组,阳性SedSign组(n=10)为小硬膜囊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 <80mm2、行走距离<50m、阳性SedSign、单节段中央型LSS患者;阴性SedSign组(n=10)为小CSA> 120mm2、50m<行走距离<500m、阴性SedSign、非LSS患者(单节段的腰椎滑移患者或单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经后路椎管减压术,术后评估手术疗效好代表其减压的彻底性,术后4~ 30个月复查腰椎MRI,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根沉降征的变化.结果 阳性SedSign组内10例患者术后阳性SedSign出现部位仍然为阳性,阴性SedSign组内10例患者手术后SedSign仍为阴性.结论 虽然腰椎管减压手术降低了椎管狭窄段硬膜外压力,但是神经根沉降征无改变,故椎管狭窄段硬膜外压力增高可能不是形成阳性SedSign的主要原因.

  • 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联合椎旁入路椎弓根技术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作者:张育斌;杨艳琴;陈晓生;杨周生

    目的 对比研究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联合椎旁入路椎弓根技术与单纯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入路组(A组39例)和单纯棘突劈开组(B组38例),评估两组围手术期参数,JOA、VAS改善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P<0.05),术中出血量较B组多(P<0.05),但两者术后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肌酸激酶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JOA及VAS改善率方面,A组较B组改善明显(P<0.05);A、B两组椎间不稳发生率分别为2.6%及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两组翻修率分别为7.7%及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上,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联合椎旁入路椎弓根技术与单纯棘突劈开椎管减压术相比,具有更牢固的椎间稳定性,可以减小术后翻修的几率,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研究

    作者:石吉军

    目的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8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行椎管减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Cobb角度变化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Cobb角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疗效显著,可改善Cobb角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 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焕诗;金伟

    在传统腰椎管狭窄手术中,为充分暴露椎管,常将棘突椎板切除进行减压,这样脊柱的后部结构遭受破坏,易造成医源性腰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等并发症.近年,人们设计了多种方法来重建后部的稳定结构,如植骨脊柱内固定术、多椎板间开窗术、保留后部结构的椎板切除术等.现将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 硬膜外麻醉下椎管减压术中发生气颅一例

    作者:赵树恩;郭晓俊;唐文明;姚军

    患者,男性,62岁,诊断:1.L3~4椎间盘突出;2.腰椎管狭窄;3.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4.冠心病.入室神清,BP:153/75mm Hg(1kPa=7.5mm Hg),HR:52次/min,RR:18次/min;左侧卧,选T10~11间隙以慢进针手法行硬膜外穿刺,采取注气法确定硬膜外腔负压.穿刺较困难,但穿刺过程中无神经根刺激症状,亦未见脑脊液流出,穿刺成功后负压明显,置管顺利,其间血压曾高达195/

  • 不同入路手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效果分析

    作者:许长平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手术行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26例,根据骨折脱位类型和脊髓损伤情况选择不同的入路方式,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脱位矫正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123~368(154.3±25.7)min;术中出血量155~608(316.4±51.5)ml;术中和术后未见并发症病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完全恢复颈椎椎体高度,Cobb 角由8°~11°降至2°~3°;脊髓神经功能 Frankel 分级平均提高1.5级;术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融合(3.5±0.6)个月。结论前路手术可直接处理椎体或椎间盘损伤患者,从而消除颈椎不稳,后路手术在排除骨折块压迫或椎间盘损伤前提下解除关节突脱位交锁,而前后联合入路可同时处理故障脱位和椎间盘损伤,但创伤较大,技术难度较高,临床需根据病情需要科学选择入路方式。

  • 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艳冬;高焕云;韩同玲

    胸椎结核并发截瘫,由于结核病变侵入椎管.压迫甚至损伤脊髓所致,是胸椎结核严重的并发症,需限期行病灶清除椎管减压术.1995~20025年间,我院外科共收治胸椎结核并截瘫患者2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保留棘突复合体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

    作者:段书堂;常再平;梅甲智

    目的 探讨保留棘突复合体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以往应用该方法治疗的14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术中保留完整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绝大部分棘突.咬除狭窄椎管相应的椎板、关节突增生部分、钙化的后纵韧带和增生的椎体后缘,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及突出的纤维环和髓核.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全部随访6个月~30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良率达92%.结论 保留棘突复合体的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技术难度小、创伤小、对腰椎功能影响小、疗效好等优点.

  • 气管插管全麻诱发癫痫大发作1例

    作者:刘军旺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1岁,以腰椎管狭窄入院,拟行椎管减压术.术前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生命体征正常,5年前因车祸致颅底骨折,轻度脑挫裂伤曾在本院住院治疗痊愈,否认既往有癫痫发作史.麻醉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前用药:阿托品针剂0.5 mg、地西泮针剂10 mg肌注.麻醉诱导:丙泊酚针剂120 mg,咪唑安定针剂5 mg,芬太尼针剂0.1 mg,氯化琥珀胆碱针剂100 mg,快速诱导.麻醉维持: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4~6 mg/(kg·h),并间断静脉推注芬太尼1~2 μg/kg,维库溴铵间断静脉推注维持肌松,于手术开始前5 min快速滴入氯胺酮50 mg,芬太尼0.1 mg,以加深麻醉.手术进展顺利,麻醉满意,术毕患者清醒,拔管护送回病房.

  • 间断夹闭引流法在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后的应用分析

    作者:杨敏;杨静

    目的 探讨间断夹闭引流法在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择期行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均放置引流管,对照组65例采用持续负压引流法(CNPD)引流,实验组65例采用间断夹闭引流法;评价两组不同节段的术后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差异性,观察记录两组引流管放置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实验组病例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为(46.2±4.9)h,较对照组的(53.7±6.2)h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发生,伤口均实现甲级愈合,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总引流量为(207.3±38.1)ml,其中一节段手术病例为(185.7±34.2)ml、二节段手术病例为(212.5±50.1)ml,均较对照组的(367.2±82.4)ml、(341.5±79.3)ml、(389.2±96.5)ml显著减少(P<0.05).结论 应用间断夹闭引流法行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后引流,对减少术后引流血量有所帮助,对伤口愈合亦无影响,临床应用简便易行,效果值得肯定.

  • 腰椎间盘摘除的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陈映贞

    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39~70岁.平均54.6岁.其中12例行椎管减压及髓核摘除,3例行椎管减压术.

  • 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作者:何平

    目的:探讨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大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37例患者.对A组患者进行椎管减压术,对B组患者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Cobb's角和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结果: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其VAS的评分和Cobb's角均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维持其脊柱的生理性稳定,减轻其疼痛感.

6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