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秦皇岛市健康新生儿血常规指标参考范围调查

    作者:李相会;韩颖;吕凤菊

    参考值范围是人体各种生理、生化指标多样本统计分析得出的数值,并伴随着人体差异有所不同.所以,由于地域、生活水平、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年龄、性别等因素的不同,某地区或特定人群的一些指标参考范围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1].秦皇岛市地处沿海,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该地的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经济状况、孕期营养状况等地域性差异对新生儿的血常规指标均有影响.新生儿作为特殊群体,其血常规指标在该地区还没有进行过参考范围的调查.本研究对秦皇岛市400名健康新生儿,男女婴各200例进行调查分析,探索该地区出生24 h内健康新生儿的血常规的参考值.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指标及生化指标的特点分析

    作者:黄晴花

    目的:总结老年AMI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与生化指标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该卫生院收治的的40例老年AMI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研究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成员空腹外周静脉血,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检查与血生化分析,对比总结老年AMI患者血常规指标与血生化指标特点。结果:研究组患者WB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外,患者 RBC、Plt、Hb三项指标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贫血症状比例(40.00%)显著高于对照组(17.50%),各项血生化指标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老年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应该关注老年AMI患者血常规、血生化各项生物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免出现漏诊、误诊情况,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 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分析

    作者:毛亚军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检查对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行血常规检查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取静脉血进行检测,对照组49例,取末梢血进行检测,对比两组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比较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等指标比较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时取静脉血与末梢血的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静脉血的检查结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应用磁球凝固法建立适合未成年人凝血常规指标参考区间的探讨

    作者:孙涛;艾清;袁宝山;邱俊

    凝血常规检测是反应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途径障碍的主要筛选试验,是临床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常用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PT、APTT、Fib、TT,但由于市场上血凝仪使用品牌众多,各厂家检测原理也不尽相同,所用参考区间多针对于成年人,而对适合未成年人的参考区间的探讨鲜有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应用磁球凝固法建立适合未成年人凝血常规检测的参考区间.

  • 浅论肺癌与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常规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的差异性

    作者:何新文

    目的 :探讨肺癌与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常规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的差异性.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上海市吴泾医院收治的62例肺癌患者与62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62例肺癌患者设为单纯肺癌组,将62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设为感染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WBC、NEU、LYM、MONO)、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IL-1β、IL-6、TNF-α)及凝血指标(FIB、D-dimer、PLT、APTT、PT、TT)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与单纯肺癌组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WBC、MONO及NEU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其LYM的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单纯肺癌组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IL-1β、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单纯肺癌组患者相比,感染组患者FIB、D-dimer的水平及PLT、APTT、PT、T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IL-1β的水平均与其MONO呈正相关,与其TT呈负相关.结论:肺癌与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指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与肺癌患者相比,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部的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紊乱的症状更加严重.

  • 延续护理服务在肿瘤化疗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启梅

    出院患者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在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庭成员间建立有效的互动,从而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1-2]。对于大部分是行化疗的肿瘤患者,一般的化疗周期为21天,必须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治疗或者定期复查。许多病人出院后需要复查血常规指标,或需要长期服用止痛药物,还有乳癌患者需要坚持做康复锻炼的,携带PICC或CVC导管出院需要导管维护的。还有很多病人出院后焦虑恐惧心理需要积极指导的。

  • 成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作者:吉英杰;罗生强;范振平;蔡少平;张文瑾

    患者,男性,48岁.既往体健,爱好冬泳,1998年劳累后患"带状疱疹",无烟酒等嗜好.2007年9月持续劳累后,10月3日自觉乏力、纳差,伴尿黄.无明显发热,间断恶心,未呕吐,大便正常,无腹痛、腹泻、腹胀.10月10日化验肝功能:Tbil/Dbil 155.2/122.8 μmol/L,ALT 2 348 U/L,AST 1 616 U/L,ALP 269 U/L,GGT 464 U/L,TBA 59 μmol/L;血小板49×109/L,其余血常规指标均正常,10月11日疑"肝炎"入院.

  • 钙补充剂对新兵训练时血常规指标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伟莉;常静敏;胡晓松

    高强度的新兵训练,可改变人体心肺功能、代谢、激素、神经肌肉等的状态,增加对营养元素的需要[1-2]。有研究表明,过度训练会引起血液流变状态的异常及免疫力下降[3], Abbasciano 等[4]指出,在耐力训练中,血红蛋白浓度是下降的,其他血液学参数也存在明显变化。训练中血液成分的异常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钙补充剂中的钙元素可通过改善血液中红白细胞、血红蛋白、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从而影响血液学参数[6],可以纠正新兵训练中钙的额外损失,也可纠正低钙饮食引起的钙失衡[5]。然而,现阶段钙补充剂在提高新兵训练能力和改善训练时血常规指标异常中的作用还没有被重视。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钙补充剂对新兵训练中血常规指标的影响,寻求新兵训练时血液成分异常的防治方法。

  • Novec 1230灭火剂急性吸入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徐新宏;许林军;江璐;陈茜

    目的:探讨Novec 1230灭火剂急性吸入对小鼠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5周龄雄性ICR小鼠120只,体质量18~22 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染毒组(90只)和正常对照组(对照组,30只),染毒组各30只分别暴露于5%、10%、15%浓度的Novec 1230灭火剂气体中2 h,对照组暴露于普通室内空气中,每组分别设2个时间点(染毒2 h后、染毒2 h后正常饲养14 d),每个时间点15只,检测小鼠在这2个时间点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在5%、10%、15%浓度染毒浓度下染毒2 h后,小鼠红细胞计数(RBC)[分别为(9.99±1.16)×1012、(9.90±0.68)×1012、(8.84±1.39)×1012/L]随染毒浓度增加逐渐下降,与对照组[(9.16±1.18)×1012/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WBC)[分别为(4.11±0.75)×109、(6.23±1.05)×109、(6.51±1.30)×109/L]随染毒浓度增加逐渐上升,与对照组[(5.38±1.46)×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平均容积( MCV)、血小板计数( PLT)、血红蛋白( HGB)与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碱性磷酸酶(ALP)[分别为(218.67±0.85)、(210.13±0.76)、(196.07±6.63)U/L]随染毒浓度增加逐渐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51.50±1.40)、(61.47±0.76)、(62.33±11.1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195.03±1.60)、(201.30±6.56)、(259.43±11.82)U/L]、肌酸激酶(CK)[分别为(515.50±42.95)、(834.60±76.20)、(915.63±24.18)U/L]随染毒浓度增加逐渐上升,与对照组[分别为(184.97±2.46)、(39.37±0.97)、(187.70±2.51)、(452.20±93.01)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饲养14 d后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10%、15%浓度Novec 1230灭火剂气体急性吸入,能引起小鼠感染性损伤和心肌、肝脏损伤,但在脱离染毒环境14 d后损伤即可恢复。

  • 杭州城区健康成人血常规指标调查分析

    作者:刘小龙;余道军;吴加跃

    由于血细胞参数常因地区、种族、人群、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所变化, 故国内近年来均以当地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相继报道了成人、儿童组血细胞各参数的参考值[1~3].本文对杭州城区健康成人体检的静脉血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以探讨杭州地区健康成人血液主要常规指标的参考范围.

  • 20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死亡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分析

    作者:王宏智;刘加良;吴美娟

    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CTD)在重要器官受累时常需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1],在治疗过程中当出现发热或其他全身症状时,判断为原发病未控制或是CTD并发感染,对于进一步的诊治至关重要.但在临床实践中,对此作出正确判断较为困难,而错误的判断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现笔者将近年来收治的因CTD而死亡的患者在主要死亡原因发生前的血常规指标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寻找对临床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的指标提供帮助,报道如下.

  • 长期家庭氧疗及家庭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并呼吸衰竭缓解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葛艳;朱世祥;杨志芸;陈龙

    目的 观察长期家庭无创机械通气结合家庭氧疗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7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三组进行治疗:常规组(A组)、长期家庭氧疗(LTOT)组(B组)、长期家庭氧疗(LTOT)结合家庭无创机械通气(NIPPV)组(C组),同时了解家庭LTOT及NIPPV开展存在的问题.结果 出院1年内的急性加重频率、年医疗费用支出,C组低于B组低于A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PaO2改善情况B、C组优于A组,PaCO2改善情况C组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家庭LTOT及NIPPV可以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分析、血常规指标,同时减少COPD急性加重频率、医疗支出,两者联用效果更好.

  • 2016~2017年许昌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淘汰结果分析

    作者:张晓贞

    目的:分析许昌市2016~201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淘汰情况,比较不同因素淘汰情况的差异,以便更好地指导献血工作,减少血液浪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许昌市72895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统计淘汰血样者的性别、年龄和不合格血液检查指标[血常规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液抗体指标: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和丙肝病毒抗体(anti-HCV)]的分布特点.结果:淘汰血样献血人次中26~35岁和36~45岁年龄段淘汰率较高,18~25岁和46~55岁年龄段淘汰率较低;男性与女性淘汰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淘汰血样的不合格生化指标主要集中在血常规指标,其中因ALT不合格的淘汰率较高,而血液抗体指标中因anti-HIV不合格的淘汰率较低.结论:许昌市2016年1月~2017年6月血液检测淘汰的无偿献血者主要集中于26~45岁之间,淘汰原因以ALT检测不合格为主,血站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献血前资料的采集,有效控制血液淘汰情况,减少血液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 HIV/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和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余枫华;阮冈;吴谨呈

    为了解湖北省宜昌市HIV/AIDS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和血液学特征,对该市内已确诊的34例HIV/A1DS患者进行了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绝对值(LY#)等血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段沫;王国欣

    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接诊的白血病患者144例开展回顾性分析,对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比诊断符合率.结果:与急性白血病患者相比,慢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正常率较低,血小板上升率较高,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常规与患者病理诊断的结果,急性白血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3.58%(56/67),慢性白血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1.82%(63/77),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白血病的筛查诊断中,血常规综合指标分析可作为辅助筛查手段,但是,由于其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不高,当发现疑似白血病临床表现时,仍然需要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检查,为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 甲型H1N1流感患儿血常规、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C反应蛋白水平

    作者:姜舒亚;杨霞;曾昭成;陈小桥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患儿血常规、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为初步诊断儿童甲流提供帮助.方法:选择138例甲流患儿(A组)、126例普通流感患儿(B组)和120名健康对照儿童(C组),统计分析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以及全血SAA和CRP水平.三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两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L SD检验.结果:3组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98,P>0.05);A组PLT计数较B组和C组显著降低(F=6.598,P<0.05);A组MPV水平与B,C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89,P<0.05).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组间比较:A组PLT计数显著低于B组(q=6.26,P<0.05),但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3.02,P>0.05);A组MPV水平显著低于C组(q=6.23,P<0.05),B组MPV水平也显著低于C组(q=6.84,P<0.05),但A组与B组MPV水平无显著差异(q=1.06,P>0.05).三组中性粒细胞含量、单核细胞含量、淋巴细胞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364,5.261,6.169,均P<0.05).A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36、1.94,均P>0.05),但A组单核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29,6.10,均P<0.05).A组SAA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98,P<0.05).A组与B组SA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6.97,P<0.05);A,B两组SAA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99、6.07,均P<0.05).A组CRP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4,P<0.05).A组与B组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94,P>0.05);但A,B两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48,6.61,均P<0.05).通过ROC分析得知,SAA诊断甲流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3(95%CI 0.701~0.944),佳诊断临界值为121.34 mg/L;CRP诊断甲流的AUC为0.904(95%CI 0.814~0.994),佳诊断临界值为11.06 mg/L.结论:甲流患儿血常规中单核细胞比例、SAA和CRP水平增高,而PLT总数低于普通流感患儿,这可为初步鉴别普通流感和甲流提供参考.

  • 血浆循环DNA水平在酸、碱化学烧伤病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卫

    目的:探讨血浆循环DNA水平在酸、碱化学烧伤患者病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酸、碱化学烧伤患者,其中酸化学烧伤30例,碱化学烧伤31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分别检测患者于烧伤后1,5,10,15,30,60 d血浆循环DNA水平和血常规指标.结果: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在伤后第1天即高出正常水平(25 ng/mL);在伤后第5天,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达到峰值,其中酸、碱化学烧伤患者中分别为(245.38±56.47)和(402.89±85.56)ng/mL;此后,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在伤后第60天,血浆循环DNA水平已接近正常水平.酸、碱化学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比、烧伤部位、白细胞数和单核细胞绝对值均无相关性(P>0.05);与平均烧伤面积、伤后至入院时间、烧伤指数、深Ⅱ度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入院前自救、红细胞比积、血红蛋白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浅Ⅱ度烧伤面积呈负相关(P<0.05);此外,碱化学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与红细胞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而酸化学烧伤患者血浆循环DNA水平与红细胞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循环DNA在酸、碱化学烧伤病情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酸、碱化学烧伤临床救治的诊断指标.

  • 儿童甲型H1N1病毒感染早期血常规特点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作者:曹楠楠;欧阳芬;黄宪章;柯培锋;司徒博

    目的 分析甲型H1N1流感(甲流)患儿血常规特点及C反应蛋白水平特点,为初步诊断儿童甲流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5例甲流患儿、135例普通流感患儿和60名健康对照儿童,统计分析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和全血CRP水平.三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甲流组、普通流感组和健康对照组WBC均值分别为(6.83±2.80)×109、(8.61±4.07)×109、(8.13±1.99)×109,PLT总数均值分别为(242.44±85.70)×109、(326.74±116.03)×109、(248.67士42.16)×109,MPV均值分别为(8.62±0.95)fl、(8.40±0.78)fl、(9.41±0.61)fl.三组间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P>0.05),PLT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50,P<0.05),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81,P<0.05).甲流组患者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0.57、2.06,P值均>0.05),但单核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普通流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8.17、5.39,P值均<0.05).结论 甲型H1N1流感感染早期儿童血常规WBC无显著变化,单核细胞比例和CRP水平增高,而PLT总数低于普通流感患儿,可为鉴别普通流感和甲流提供参考.

  • 不同大鼠脾气虚证模型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锦灵;梁一彪;梁丽萍;罗琳;王晖

    目的 测定不同造模方法复制脾气虚证模型的血常规指标并进行比较.方法 大鼠在限食法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番泻叶苦寒泻下、游泳劳倦过度、番泻叶苦寒泻下加游泳劳倦过度3种方法建立脾气虚证模型,根据其表征变化、血清D-木糖检测、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脾的病理组织切片等多指标综合评价所建的模型,测定血常规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番泻叶加游泳复合模型的变化为明显(P<0.01),与其他模型不同的是,复合模型的单核细胞计数(MONO#)、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的变化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以苦寒泻下加劳倦过度加限食法三因素复合的方法建立的脾气虚模型稳定性良好,表现免疫功能下降、贫血等症状符合中医症候,且WBC、LY#、HCT、MCH具有潜能成为评价脾气虚症的稳定性指标.

  • 轻视贫血带来惨痛教训

    作者:刘立根

    几年前,我的一位好友在某医院体检时发现有轻度贫血,血常规指标中有两项与正常值相比低了一点。当时好友就曾咨询过体检的专科医师是否要紧,医生看了报告后表示不是什么大问题,让其不要过于紧张。不料1年后,该好友就被查出患有胃癌,且已发生广泛转移,后治疗无效,非常遗憾地离世了。还记得,在被查出胃癌后,好友曾回忆起他1年前其实就已经常会感到反酸,但由于当时体检医生表示无事,自己也并不清楚贫血对发现肿瘤的意义,就没有进一步探究。而如果当时就能引起警觉,查明贫血的具体原因,及早治疗,可能现在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52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