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BX1基因与人类圆锥动脉干畸形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韩秀敏;朱鲜阳;胡晓芳;盛晓棠;魏明;张端珍;崔春生

    目的 在TBX1基因内选取2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SNP)G2857C(rs737868)和G2963A(rs28649236),检测其在圆锥动脉干畸形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BX1基因与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相关性.方法 2004年3月至2006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00例圆锥动脉干畸形患者及100名正常人2个SNP位点基因型;应用列联表法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各SNP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G2963A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0,P<0.05).结论 TBX1基因编码区的SNP位点G2963A与人类圆锥动脉干畸形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G等位基因的人发生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危险性相对增高.

  • 单纯性法洛四联症TBX1基因的表达研究

    作者:韩秀敏;孙英慧;朱鲜阳;方敏华;盛晓棠;崔春生

    目的 分析TBX1基因与单纯性法洛四联症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5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0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TBX1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以β-actin为内对照,半定量RT-PCR分析3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TBX1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TBX1基因9个外显子未发现致病突变,TBX1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 <0.001).结论 TBX1基因编码区的突变可能不是单纯性法洛四联症的致病原因而该基因转录水平的异常可能是参与其发生的一种潜在机制.

  • TBX1基因可能通过调控Tgfb2基因的表达参与心脏发育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作者:程菲;姜红堃

    目的 通过检测TBX1基因干扰后转化生长因子β2基因(Tgfb2)表达的变化探讨TBX1基因参与心脏发育及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可能途径.方法 根据处理因素不同,将细胞分为NC-siRNA组和TBX1-siRNA组.在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中转染TBX1-si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法(qRT-PCR)检测干扰效率;收集转染TBX1-siRNA 48 h后的H9C2细胞系,提取总RNA,qRT-PCR法检测干扰后Tgfb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qRT-PCR检测心肌细胞TBX1 mRNA的表达:H9C2细胞转染TBX1-siRNA 48 h后为0.22±0.02,与NC-siRNA(0.99±0.02)比较,TBX1 mRNA表达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qRT-PCR检测心肌细胞Tgfb2 mRNA的表达:H9C2细胞转染TBX1-siRNA48 h后为2.19±0.01,与NC-siRNA(1.00±0.01)比较,Tgfb2 mRNA表达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X1基因表达下调可能通过调控Tgfb2基因的表达参与心脏发育及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 TBX1基因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姜红堃;郭燕平;李雷;姜红;白英龙

    目的 通过检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ADPKD)患者肾组织中TBX1基因的表达,探讨其在多囊肾发病中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ADPKD多囊肾肾组织11例为病例组;正常肾组织7例为对照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组织TBX1 mRNA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检测TBX1蛋白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ADPKD多囊肾肾组织TBX1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BX1在对照组肾组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微量表达,而在多囊肾囊肿组织上皮细胞中有较强的表达.结论 在ADPKD发病过程中TBX1基因过度表达可能是ADPKD发生的一种潜在致病机制.

  • TBX1基因在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姜红堃;田红宇;郭燕平;王妍;张宇曦;姜红

    目的:通过检测TBX1基因在透明细胞型肾细胞癌(ccRCC)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该基因在ccRCC发病中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12例ccRCC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肾组织中TBX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TBX1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肾组织比较,TBX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ccRCC癌组织中均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 TBX1基因过度表达可能为ccRCC发生的一种潜在致病机制。

  • 应用QF-PCR检测先心病患儿22q11.2微缺失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文靖;任晨春;常诚;田卉;张海霞;粱玥宏;张志坤;崔洪艳

    目的:探讨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先心病患儿22号染色体q11.2微缺失的准确度及灵敏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准确度高、特异性强、快速、高通量、费用低且适合在国内开展的诊断22q11.2微缺失的方法.方法:对84例CHD患儿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以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先心病患儿TBX1基因附近SNP位点为靶位点采用QF-PCR方法检测22q11.2的微缺失,将其结果与FISH结果进行比较,同时选取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84例CHD患儿中有2例染色体异常,其余82例患儿中,有5例QF-PCR方法显示存在22q11.2微缺失,与FISH检测结果完全一致,而正常对照组均未见异常.结论:QF-PCR方法检测先心病患儿22q11.2微缺失准确度高、特异性强,与传统的FISH方法比较,具有快速、简便、高通量的特点,可以作为22号染色体微缺失的诊断依据,为明确CHD患儿病因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 外源性视黄酸调节乳鼠心肌细胞Tbx1的表达

    作者:刘苗;吴小燕;徐佳伟;金润铭

    目的 研究视黄酸(RA)对心肌细胞Tbx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经不同浓度的RA处理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乳鼠心肌细胞Tbx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 Tbx1基因在乳鼠心肌细胞有少量基础的表达,在予以RA刺激后,1×10-7mol/L RA使细胞内Tbx1基冈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分别增加1.51倍和1.10倍(P均<0.05),1×10-6 mol/L RA使细胞内Tbx1基因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分别增加2.21倍和2.38倍(P均<0.05).结论 RA可以上调乳鼠心肌细胞Tbx1的表达,且此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

  • 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患儿TBX1C基因3'UTR区域突变分析

    作者:方绍海;徐月娟;曹瑞雪;陈笋;徐让

    目的 筛查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HD)患者中TBX1C基因3'UTR区域存在的基因突变,探讨该区域突变影响TBX1C基因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无22q11.2区微缺失的52例CTHD患儿(CTHD组)和89名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PCR扩增TBX1C基因完整3'UTR区序列,所有扩增片段均进行双向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TBX1C 3'UTR序列(NM 080647.1)进行比对,筛查出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PicTar和TargetScan在线预测软件预测可能与TBX1C基因3'UTR区结合的微RNA (miRNA),分析TBX1C基因3'UTR区突变对miRNA调控TBX1C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CTHD组中发现1例突变c.*164_*165insC,即在距离终止密码子164位与165位核苷酸之间插入1个胞嘧啶;该突变在对照组中不存在,其他研究中未见报道,为新发突变;预测结果显示10种miRNA能与TBX1C基因3'UTR区结合,该突变并不位于10种miRNA与TBX1C3'UTR的结合区域.结论 TBX1C基因3'UTR区域存在新发突变c.*164_* 165insC,该突变可能改变TBX1C3'UTR区域与miRNA结合的空间构象,进而影响miRNA对TBX1C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 基因突变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姜殿东;韩波

    先天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的出生缺陷,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与遗传机制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单个或多个基因突变可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涉及的基因包括NKX2.5、GATA4、TBX5、TBX1、NOTCH1、CRELD1、TFAP2B基因,这些基因的突变导致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三尖瓣闭锁、三尖瓣下移畸形、右室双出口、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单心室等先天性心脏病发生.

  • TBX1基因T350M多态性与法洛四联症的相关性

    作者:邱广蓉;周静怡;刘培燕;姜红堃;刘红波;孙开来

    目的 探讨TBX1基因T350M多态性与法洛四联症(TOF)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TOF患儿112例(TOF组).其中男69例,女43例;年龄(4.27±1.93)岁.2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5.68±2.17)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合DNA测序进行TBX1基因T350M位点(NCBI SNP ID:rs4819522)多态性检测,分析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TOF患病风险的关系.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312例样本中,TBX1基因T350M多态位点存在C/T多态.T350M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在TOF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220,P=0.016),等位基因频率在TOF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χ2=9.544,P=0.002),且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OF的风险高于C等位基因携带者(OR=1.746,95% CI 1.224~2.490).结论 TBX1基因T350M多态性与TOF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具有T等位基因的个体TOF患病风险增高,TBX1基因可能是TOF的遗传易感基因.

  • Shh和Fgf8介导的视黄酸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心肌细胞TBX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苗;吴小艳;徐佳伟;金润铭

    目的 探讨Shh和Fgf8介导的视黄酸(RA)对22q11.2微缺失综合征中心肌细胞TBX1基因的调节机制.方法 出生1~2 d sD乳鼠20只,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48 h后用流式分选方法分选纯化心肌细胞,纯化的心肌细胞继续培养48 h.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处理1组:1×10-7mol/L RA;处理2组:3×10-7moL/L RA;处理3组:5×10-7 mol/L RA.采用RT-PER和Western blot 方法分别检测乳鼠心肌细胞Shh、Fgf8 mRNA和蛋白相对量表达的变化.结果 Shh和Fgf8在乳鼠心肌细胞有少量的表达,给予RA刺激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10-7mol/LRA使细胞内Shh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增加1.51倍和1.10倍(t=11.328,15.598 Pa<0.05),5×10-7 mol/L RA使细胞内Shh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增加2.21倍和2.38倍(t=13.761,18.982Pa<0.05);3×10-7 mol/L RA使细胞内Fgf8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增加2.50倍和0.80倍(t=14.368,24.226 Pa<0.05),而5×10-7 mol/LRA使细胞内Fgf8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增加3.48倍和2.04倍(t=23.926,26.364 Pa<0.05).结论 RA可以上调乳鼠心肌细胞Shh和Fgf8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效应.Shh和Fgf8参与了RA对心肌细胞TBX1的调节过程.

  • TBX1基因与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

    作者:徐佳伟;金润铭

    染色体22q11.2微缺失综合征(22q11.2DS)是人类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TBX1基因作为一个T-BOX家族转录因子,其单拷贝缺失可能是22q11.2DS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对该综合征临床表征的出现可能有重要作用.TBX1在胚胎生长发育是胚胎咽部分节、咽弓和动脉弓形成、心脏流出道生长与排列及分隔等过程所必需的基因.TBX1受一系列调控基因调节,其本身也调控一系列基因.

  • 中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TBXl基因突变的研究

    作者:黄莹;徐佳伟;吴小艳;林雯;金润铭;孙宗全

    目的 检测中国先天性心脏病患者TBX1基因突变以探讨TBX1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心脏畸形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7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70例健康人样本的TBX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对照组中均检测到928G→A核苷酸变异和933A→G核苷酸变异,经X2检验,928G→A和933A→G核苷酸变异的频率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非综合征心脏畸形的发病机制中,TBX1基因突变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 外源性视黄酸调节胚鼠心肌TBX1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苗;吴小燕;徐佳伟;金润铭

    目的 观察外源性视黄酸(RA)对胚鼠心肌细胞TBX1基因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胚鼠心肌细胞,经不同浓度的RA处理后,采用RT-PCR方法分别检测胚鼠心肌细胞TBX1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有无变化.结果 ①TBX1基因在胚鼠心肌细胞中有基础表达, 在予以 RA刺激后, 1× 10-8 mol/L RA和1×10-7 mol/L RA使细胞内TBX1基因mRNA表达分别增加54.94%和89.53%,而1×10-6 mol/L RA使TBX1基因mRNA表达降低47.94%.②在适浓度条件下(1×10-7 mol/L RA),在予以RA刺激8 h、12 h、16 h后TBX1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1.65倍、1.35倍和1.04倍,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外源性视黄酸在一定浓度下可以促进胚鼠心肌TBX1基因mRNA的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基础提供了依据.

  • 心脏圆锥干畸形患者Tbx1基因杂合性缺失研究

    作者:杨一峰;胡冬煦;夏家辉

    目的检测心脏圆锥干畸形Tbx1基因杂合性缺失情况. 方法以Tbx1基因部分片段为探针,用分子细胞遗传学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22例心脏圆锥干畸形患者,其中综合征型5例,孤立型17例.结果 5例综合征型患者中有2例存在22q11.2位点上的Tbx1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其余患者中无此现象.另外,Northern杂交表明人Tbx1基因在胎心、胎肾以及成人的睾丸、骨骼肌中表达.结论 Tbx1基因可能为上述综合征中某一发育异常的致病基因,与心脏圆锥干畸形致病基因的关系有待于无杂合性缺失患者的突变检测.

  • TBX1基因与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相关研究

    作者:韩秀敏;鲍卫东

    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是婴幼儿期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主要由于胚胎期心脏发育异常所致.现综述TBX1基因在心脏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等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旨在揭示TBX1基因与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关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