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

    作者:公丕民;博世杰;李建伟;戴美琳

    目的 研究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方法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0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不同收入状况的高校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差异不显著.②不同性别、年龄、职称及婚姻状况的高校教师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t=4.68~17.32,F=2.37~5.43;P<0.05,P<0.01).结论 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整体上良好.

  • 河南省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作者:陈玉焕;冯晶;董晓倩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社会支持程度,为开展教师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96名高校教师进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试和分析.结果 1支持利用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1);2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在婚姻状况上存在差异;3主观支持在有无子女维度上存在差异;4主观支持在学历上存在差异;⑤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在职称上存在差异;⑥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在学校类别上存在差异;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在年龄上存在差异.结论 高校在进行管理和开展教师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支持程度的各种差异.

  •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作者:张虎祥;田宇;杨建文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现阶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寻找高校教师心理保健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体育锻炼问卷对莱高校151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统计结果根据工作年限、年龄、学历、性别、研究学科、体育锻炼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校教师的SCL-90各因子得分比111内常模各因子得分高,工作8年以上教师的躯体化、抑郁和偏执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工作1~8年的教师(P<0.05,P<0.01);35岁以上教师的躯体化、忧郁、偏执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明显高于35岁以下的教师(P<0.05,P<0.01);高学历的教师(硕士、博士)的强迫、忧郁和敌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大学及以下学历的科技人员(P<0.05,P<0.0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除敌对因子分高于偶尔参加与基本不锻炼者外,其余因子分均低于后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4个因子两者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体育锻炼状况不挂,应加强心理卫生、体育锻炼及健康知识的宣传,做好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 高校教师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关系的研究

    作者:聂玉玲;王建涛;李建伟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完美主义量表(SCPS)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32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完美主义的自省因子与自我效能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②完美主义的自省、高标准因子对自我效能都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结论 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存在密切关系.

  • 高校教师完美主义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作者:朱玉娟;刘圣荣;李建伟;李飞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完美主义与自尊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编完美主义量表(SCPS)与自尊量表(SES)对320名高校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 ①完美主义的自省、担心错误因子与自尊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t=-0.35,P<0.01;t=-0.31,P<0.05).②完美主义的条理性、自省因子对自尊都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t=-3.18,P<0.05;t=2.52,P<0.01).结论 完美主义与自尊存在密切关系.

  • 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

    作者:潘欣;王剑;郑子健;唐燕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西省部分高等院校在职教师330人进行调查.结果 ①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三者之间具有密切关系(r分别为-0.217、0.307和-0.282,P<0.01);②工作压力作为预测变量,分别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t分别为-3.948、5.730,P<0.001),且工作满意度单独也对心理健康有显著预测作用(t=-4.392,P<0.001);③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联合起来,对心理健康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t分别为4.954、-3.370,P<0.01),且工作压力经由工作满意度的部分中介效应影响心理健康.结论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且以工作满意度为中介.这提示了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干预应以减压为基础,提升其工作满意度,进而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

  • 高校教师消费者信心指数与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

    作者:曾智;高山

    目的 研究高校教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和幸福感,为了更好地了解高校教师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对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生活质量的深入探讨.方法 结合相关研究,运用<消费者信心指教调查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南京市4所不同类型高等院校的教师进行调查研究,收回有效问卷296份.结果 ①性别对高校教师总体幸福感和总消费者信心指数、生活质量满意度等影响呈现出显著盖异;②工龄、职称及学历等因素对高校教师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影响差异显著,且部分差异极其显著;③工龄、职称及学历等因素对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影响也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 ①性别、工龄、职称及学历等因素对高校教师消费者信心指教的影响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工龄、职称和学历对高校教师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各项分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且部分差异极其显著;②性别、工龄、驴称及学历等因素对高校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均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女教师比男教师的幸福指数更高,工龄长、职称高和学历高的高校教师比工龄短、职称低和学历低的高校教师总体幸福感更高.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研究

    作者:崔向军;马洋纳;朱小茼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教师工作压力调查量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300名高校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在婚姻状况(t=3.256,P<0.05)、行政级别(t=2.859,P<0.05)上存在着显著差异;②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在是否尝试运用心理减压上存在显著差异(t=-2.024,P<0.05);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P<0.01),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压力进入职业倦怠的回归方程,可以解释心理健康6.2%的变异量,得到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0.25×个人压力,说明个人压力对职业倦怠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有行政级别高校教师比无行政级别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大,已婚高校教师比未婚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大;未尝试用心理学减压的高校教师比尝试用心理学减压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严重;高校教师工作压力越大其职业倦怠状况越严重.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虎祥;张胜林;杨建文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现阶段工作压力的状况,为缓解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建立符合高校教师心理需要的心理支持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量表和工作压力量表对高校151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统计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来源是多元的,其中工作负担压力、职业声望压力、职业发展压力的强度居前3位,男女教师在工作负担压力维度上的差异显著(P<0.01);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工作负担压力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聘任压力维度上存在非常正著性差异,其他维度上不存在差异,总体来看,5~9年与10~19年教龄教师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压力总分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9,P<0.01).结论 高校教师普遍压力较大,学校应构建心理支持系统,力争从教师自身应对方式上使教师减轻压力感,使教师正确认识工作压力,提高自身的承受力,以积极的姿态应对工作压力.

  • 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组织承诺的调节作用

    作者:胡青;李笃武;孙宏伟;张彧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承诺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从山东省各高校随机抽取400名教师作为样本,采用工作压力量表,组织承诺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当前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其中来自评价体制的压力大(4.99±1.13);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水平总体较高(4.47+0.99),规范承诺水平高(5.03±1.14),情感承诺水平次之(4.61±1.26);2科研压力与工作绩效呈负相关(r=-0.204,P<0.05),并对工作绩效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04,P<0.05).评价体制压力与工作缋效呈负相关(r=-0.224,P<0.05),并对工作绩效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24,P<0.05);③组织承诺是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调节变量,对二者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1目前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较为严重.其中来自评价体制方面的压力为突出;2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呈负相关,是工作绩效的重要预测变量;③组织承诺对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 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刘乐功;王鹏;高峰强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焦虑、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4个变量在人口学因素的差异;验证4个变量之间的假设模型.方法 以1331名高校教师为被试,发放问卷测量,用SPSS 11.5分析数据、AMOS 7.0验证假设模型.结果 ①不同受教育程度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存在显著差异(F=2.864,P<0.05);②不同性别(t=2.066,P<0.05)、年龄(F=6.417,P<0.001)、职称(F=5.289,P<0.01)和任课科目(F=4.339,P<0.05)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存在显著差异;③不同受教育程度(F=4.058,P<0.01)和任课科目(F=6.846,p<0.01)的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④不同性别(t=6.212,P<0.01)、婚姻状况(F=4.557,P<0.01)和职称(F=0.422,P<0.01)的高校教师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⑤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与焦虑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⑥工作倦怠在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完全中介效应显著.结论 4个变量在人口学因素上存在差异,假设模型得到部分验证.

  • 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朱小茼;李建明;牛春娟;吴琼;王立立;杨绍清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259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总分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21l,P<0.01),从各个不同的压力源采说,社会压力和个人压力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185,r=0.245,P<0.01),采取不同应对方式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及各压力源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高校教师越多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感受到的职业压力、社会压力和个人压力越大.

  • 高校教师睡眠状况调查

    作者:牛盾;牛美玲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197名曲阜师大教师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曲阜师大教师的睡眠时间少于常模且早醒现象多于常模,SRSS总分及睡眠质量、觉醒不足和噩梦惊醒等项的得分低于常模,而且曲阜师大教师的睡眠状况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年龄、职称和工作性质的差异.结论大学教师睡眠状况值得关注,提高大学教师的睡眠质量应采取多种措施.SRSS简便易行,有助于大学教师睡眠问题的诊断.

  • 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和焦虑工作倦怠的关系

    作者:张德岐;王鹏;高峰强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焦虑和工作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使用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SAS测查了1655名高校教师.结果 ①工作倦怠在年龄(F=4.004,P<0.01)、学历(F=4.841,P<0.01)、职称(F=5.106,P<0.01)和任课科目(F=3.509,P<0.05)上有显著差异,工作满意度在学历(F=13.461,P<0.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焦虑在性别(t=6.185,P<0.001)和婚姻状况(F=12.168,P<0.001)有显著差异;②工作满意度能够显著预测工作倦怠(β=-0.637,P<0.001)、焦虑(β=-0.273,P<0.001),工作倦怠可以显著预测焦虑(β=0.425,P<0.001);(③工作倦怠在工作满意度和焦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倦怠都与焦虑存在相关,工作满意度通过工作倦怠影响焦虑.

  • 高校教师人格对工作应激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作者:贺腾飞;刘文英

    目的 通过探讨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应激同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人格特质对工作应激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校教师为对象,共发放有效问卷538份.用工作应激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测查.结果 结构方程显示,t<-1.96,表明工作应激对于工作满意度的主效应显著,且为负相关;t>1.96,表明内外向人格对于工作满意度的主效应显著;t>-1.96,表明神经质人格对于工作满意度的主效应不显著,且为负相关.结论 工作应激对工作满意度具有直接反向预测作用;人格特质可以直接预测工作满意度.

  • 福建省高校教师人格特征问题探究

    作者:何少颖;赵陵波;林少真

    目的了解福建省高校教师人格特征.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心理测验量表(16PF)对福建省5所高校257名教师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结果福建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程度优于全国常模,表现在四高四低,即高聪慧性、高兴奋性、高敢为性、高独立性、低有恒性、低怀疑性、低忧虑性、低实验性.高校男女教师个性特征比较中,男教师组稳定性、敢为性高于女教师组,而敏感性、忧虑性低于女教师组.而青年高校教师与中、老年高校教师个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学校管理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 高校教师对自杀的态度

    作者:夏云;高向华

    自杀是一种因社会心理冲突而产生的蓄意终止自己生命,有目的、有计划的自我毁灭行为.意外死亡已成为我国人口死因的第三位,而自杀在意外死亡中占第一位[1].我国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人数约28.7万[2].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个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众所周知,自杀率高低与其居民对自杀的态度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公众对自杀的态度可以对自杀行为产生某种促发或抑制作用.目前虽有一些对青少年、医务人员、律师、佛教徒对自杀态度的研究结果,但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的、较有影响力的群体对自杀态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 高校教师健商研究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何瑛;王卫红

    随着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环境、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缺乏科学而系统的健康知识和全新的健康理念,导致在实现自我健康的能力与行动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并且缺乏评价自我健康效能简单易行的方法与简便而行之有效的工具.

  • 高校教师失眠症心理社会因素对照研究

    作者:王娴贤;林启瑞;江小平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失眠患者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对30名教师失眠症患者和30名健康教师进行心理社会因素方面的对照研究.结果:失眠症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失眠症组个性特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且所获得社会支持较少,表现为对客观支持少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够.同时生活事件多于对照组,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校教师失眠症与心理社会因素高度相关,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应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干预.

  • 运动干预对血脂异常高校教师运动依从性的效果研究

    作者:马江平;赵秋利;程姗姗;刘爽;王艳秋

    目的 评价运动干预对血脂异常高校教师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在哈尔滨市某两所高校中选取研究对象,一所高校的40名教师作为试验组,另一所高校的37名教师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2次健康讲座,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1次个性化指导、8次自发运动小组培育活动,并建立微信和QQ交流群.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的运动达标率、BMI和腰围.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运动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教师的BMI和腰围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师的BMI和腰围在干预后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干预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干预能够改善血脂异常高校教师的运动依从性,促使其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399 条记录 3/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