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肠神经肌血管错构瘤伴十二指肠淤滞症一例

    作者:刘素君;曹保信;夏成青;麻增林;王云雷;孙扬忠;陈红

    患者女,54岁.因反复发作性上腹胀痛、下腹绞痛伴呕吐8年,加重2个月入院.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胀痛,常于餐后约半小时发生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和所进食物.

  • 腹腔镜十二指肠隔膜切除术一例

    作者:仲智勇;李索林

    患儿女,10个月.主因间断呕吐5个月,加重2 d入院.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偶含胆汁,非喷射性.查体:上腹膨隆,可见胃型.立位腹部X线平片示右上腹两个液气平面.上消化道X线造影显示十二指肠降部明显扩张,水平部肠管狭窄.入院诊断:十二指肠梗阻.行腹腔镜辅助下十二指肠隔膜切除吻合术.

  • 小网膜疝一例

    作者:张文华;刘占祥

    患者,男,38岁.以"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40余h"于2008年4月12日入院.40 h前用餐后在跑动过程中突然出现上腹持续剧烈疼痛,放射至腰区,频繁呕吐,含有胆汁.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体质消瘦,急性痛苦貌,辗转不安.

  • 医源性盲襻综合征一例

    作者:张志鹏;张同琳;修典荣

    患者女,52岁.4个月前因十二指肠水平部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于外院行十二指肠水平部切除、十二指肠降部远端关闭、胃空肠侧端吻合、空肠造瘘术.术后以空肠造瘘维持营养,2个月前进流食后拔除空肠造瘘管后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含胆汁食物,量约1300 ml/d.当地医院考虑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予禁食、补液治疗,患者日渐消瘦且出现贫血.

  • T管拔除后胆漏三例

    作者:吴新军;聂剑宏;曹峻荣

    例1女,48岁.9个月前因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损伤胆总管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对端吻合修补、T管支架引流术.带管出院.门诊拔T管.回家后感上腹痛逐渐加剧,第3日入院.体查:T 36.4℃,无黄疸,腹平,右上腹压痛明显.彩超示下腹腔内4 cm宽液暗区.腹穿刺抽出胆汁,行剖腹探查术.见T管瘘管与腹壁间无粘连,T管瘘管壁极薄,予以结扎瘘管.痊愈出院.

  •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余晟;周杰;赵宏峰;王宇;任旋磊;郑志鹏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大鼠肝移植术中相对热缺血(relative warm ischemia time,RWIT)造成胆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分为胆道相对热缺血0 min(A组)、胆道相对热缺血60 min(B组)、胆道相对热缺血60 min并于术后每日腹腔注射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C组).建立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胆道外引流模型,检测各组术后2 h及术后第1、3、5天胆汁中总胆汁酸(total bilirubin,TBA)浓度、磷脂(phospholipid,PL)浓度、TBA/PL值,并留取胆道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检测胆汁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 glutamyltransferase,γ-GT)水平作为观察胆管损伤的指标.结果 A组术后TBA、PL及TBA/PL均稳定,未出现明显变化;TBA浓度:术后早期B、C组明显低于A组(F=19.662,P<0.05),此后逐渐升高,到第3天各组之间已无明显差异(F=1.244,P>0.05).PL浓度:术后B组较C组下降明显,此后缓慢升高,至术后第5天仍低于C组(t=2.832,P<0.05).TBA/PL值:术后早期B组明显高于A组,并于术后逐渐升高,至术后第3天达到高,术后第5天开始下降.C组术后未出现明显变化,在各个时间点A、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7,P>0.05).胆道损伤评分(胆汁ALP水平、γ-GT水平、胆道病理形态学评分、线粒体平均体积及胆道上皮细胞微绒毛密度)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对照组)大致正常,B组(相对热缺血组)重,C组(干预组)较轻.结论 胆道相对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使肝移植术后早期分泌的胆汁中胆盐及磷脂分泌均降低,其中胆盐早期恢复分泌,而磷脂恢复分泌较迟,导致了早期TBA/PL值增高,胆汁毒性增强,是导致胆道损伤的因素之一;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增加胆汁中磷脂浓度,并降低TBA/PL值,减少胆汁毒性,减轻因相对热缺血导致的胆道损伤.

  • 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致严重胆汁性腹水四例分析

    作者:曹月敏;暴雷;常迎彬;谭文科

    腹腔内胆汁通常引起严重的腹膜炎,在少数情况下,患者临床并无严重腹膜炎的表现,仅有因腹腔内大量液体所引起的轻微腹胀,有的甚至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我院自1985~2003年共收治4例,总结报告如下.

  • 胆汁泡蛋白ELISA检测法的ROC曲线分析

    作者:项建斌;蔡端;方诚;马保金;查锡良;王丽影;张延龄

    目的评价用ELISA kit检测胆固醇性胆结石的准确性.方法构建胆汁33 500泡蛋白检测试剂盒,测定正常人、胆固醇性结石症、胆色素性结石症患者胆囊胆汁泡蛋白含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不同截割点含量的试剂盒诊断价值.结果胆固醇性结石组、胆色素性结石组和正常人群组胆囊胆汁33 500泡蛋白含量依次为(213±70)μg/ml、(72±55)μg/ml及(65±52)μg/ml,其中胆固醇性结石组泡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胆色素性结石组和正常人群组(F=60.9,P<0.05);当泡蛋白截割点含量为143 μg/ml时,该ELISA kit诊断胆固醇性胆石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5%、90%和88%,ROC曲线下面积值高达0.96.结论不同人群存在胆汁泡蛋白含量分布的异质性,ELISA kit辅助诊断胆固醇性胆结石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抗菌素在胆管感染中的浓度及疗效

    作者:邢同海;彭志海

    抗菌素对病原菌的抗菌活性取决于在感染部位浓度和对病原菌杀菌/抑菌效果.胆管感染时抗菌生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及其对胆道敛病菌的抗菌活性足决定其疗效的两个重要因素.治疗肝胆系统感染时抗菌素在胆汁中的浓度分布和变化规律是提高药效的重要依据.

  • 原发性肝癌患者胆汁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现状

    作者:杨学刚;张帅;向贤宏;蒋天鹏;周石

    肝癌患者胆汁中的蛋白质多已完成细胞内组装、酶解、剪切等翻译后修饰过程,变异较小、检测的可重复性高,且成分相对简单、肿瘤相关蛋白的局部浓度高、背景干扰小。因此,运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以胆汁为研究对象,进行高通量、全信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及病理分析可能有潜在的研究前景及重要的临床价值。

  • 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菌群分布及耐药分析

    作者:苏爱美;魏绍春

    目的 探讨本地区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菌群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的相关因素与胆汁培养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326例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2010至2012年、2013至2015年两个时间段140份和186份胆汁标本中分别有73和118份检出致病菌,阳性率为52.1%和63.4%.分别检出致病菌85株和140株;分离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两个时间段分别占74.1%和68.6%;革兰阳性(G+)菌分别占24.7%和28.6%.老年患者、有临床症状、既往手术史、ERCP史、结石、良性胆道疾病患者、手术时间≥3 h患者的培养阳性率高.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低,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部分三代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50.0%).G+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耐药率为0,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红霉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均>40.0%).结论 胆道疾病患者分离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需重视引起胆汁培养高阳性率的临床因素.

  • 抗菌药物在胆汁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的实验研究及杀菌效力评价

    作者:郑惊雷;梁力建;王在国;彭宝岗;李绍强;赖佳明

    目的 探讨6种抗菌药物在胆汁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并评估其杀菌效力.方法 实验用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行胆总管造瘘术后,分别静脉注射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于注射后不同时间收集家兔胆汁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抗菌药物的浓度,并计算出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合低抑菌浓度(MIC)评估各抗菌药物在胆汁中的杀菌效力.结果 各抗菌药物在胆汁中的峰浓度和半衰期分别为:哌拉西林(7 950 ±3 023) mg/L和(1.97±1.23)h,头孢曲松(1 104±248) mg/L和(3.14±0.57)h,头孢哌酮(5 215 ±2 225) mg/L和(0.89 ±0.13)h,美罗培南(31.97 ±12.44) mg/L和(0.36±0.11)h,左氧氟沙星(66.3±36.9) mg/L和(3.32±2.57)h,甲硝唑(28.2±10.2) mg/L和(0.81 ±0.33)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杀菌指数大,分别为(62.1±23.6) ~(993.8±377.9)和(164.8 ±69.0) ~ (659.3 ±275.9),其药物浓度持续在MIC以上的时间(T>MIC)长,两药的T>MIC分别为(6.00±2.53)~(8.00±0.00)h和(6.33±1.97) ~ (8.00±0.00)h;左氧氟沙星的杀菌指数[(2.1±1.2)~(8.3±4.6)]和T>MIC[(0.54±0.25)~(2.67±1.03)h]小,头孢曲松和美罗培南居中,其杀菌指数和T>MIC分别为(4.3±1.0) ~ (69.2±15.5)、(1.42±0.65)~(8.00±0.00)h和(2.0±0.8)~(1 031.3 ±401.4)、(0.29 ±0.10) ~ (1.83 ±0.26)h.甲硝唑对厌氧菌的杀菌指数和T>MIC分别为7.4 ~294.9和1.88 ~5.00 h.结论 6种抗菌药物均可在胆汁中达到有效杀菌浓度,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美罗培南、甲硝唑在家兔胆汁中呈一房室模型,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为二房室模型分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杀菌效力强,甲硝唑对厌氧菌有较强的杀菌力,肝胆系统感染应结合临床选用杀菌效力强的抗菌药物.

  • 模拟胆汁体系中胆固醇结石内细菌对胆固醇晶体形成的作用

    作者:朱雷明;蔡端;吕元;陈为欢;王文风;张延龄

    目的探讨胆固醇结石中的细菌与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观察胆固醇结石中的细菌在模拟胆汁中的生长活性及其对胆固醇晶体成核时间(NT)的影响.结果 (1)模拟胆汁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产孢梭菌和艰难梭菌生长旺盛;痤疮丙酸杆菌长势偏弱;脆弱类杆菌生长受抑制.(2)仅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能缩短胆固醇晶体成核时间.(3)加入铜绿假单胞菌或粪肠球菌的胆汁,晶体形成呈现缓慢的阶段性演变过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粪肠球菌在模拟胆汁中具有促成核活性,而痤疮丙酸杆菌无促成核作用.

  • 胆道手术患者胆汁培养和药物敏感分析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奇为;季福

    目的 分析胆道疾病患者胆汁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以便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 抽取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外科行胆道手术的195例患者的术中胆汁,并选取2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95例胆道疾病患者胆汁培养阳性率为22.6%(44/195),其中混合感染率为25.0%(11/44).培养菌株55株,菌种16种,其中G-菌占61.8%(34/55),C+菌占34.6%(19/55),真菌占3.6%(2/55).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27.3%)、阴沟肠杆菌(12.7%)、粪肠球菌(12.7%)、屎肠球菌(10.9%).24名健康人正常胆汁培养阳性率为4.2%(1/24),为大肠杆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显示:G-菌对美洛培南总耐药率低(2.8%),其次为亚胺培南(5.6%)、头孢哌酮/舒巴坦(22.8%)、阿米卡星(28.7%).对青霉素类、喹讲酮类、部分三代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50.0%).G+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总耐约率为0.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克林霉素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40.0%).结论 (1)该院胆道感染以G-菌为主,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肠球菌有上升趋势.细菌混合感染多见于急性感染患者.(2)治疗胆道感染首选对大肠杆菌耐药率低的广谱抗生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可用于胆道轻度感染,中重度感染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或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可作为临床二线用药治疗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

  • Oddi括约肌成形术后胆汁对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吴高松;刘正人;邹声泉;裘法祖

    近年文献报道,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成形术(transduodenal sphincteroplasty,TS)患者远期胆管癌发生率比正常人群明显增高[1],但其癌变机制尚未明确.我们通过观察TS后胆汁(TS bile,TSB)对体外培养人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TS与胆管癌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 胆囊结石病患者胆道系统细菌DNA的研究

    作者:田志杰;韩天权;姜志宏;张奕;蒋兆彦;胡厚佳;洪秀华;张圣道

    我们通过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NP-PCR,采用细菌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对胆囊结石病患者的胆囊结石核心、胆汁及胆囊黏膜标本进行细菌DNA检测,以期提供更多的分子生物学证据,进一步证实细菌与胆固醇结石的关系.

  • 胆道的解剖生理学与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

    作者:黄志强

    胆道应是一个"器官",而不只是单纯的一条排泄管道胆道从Hering管开始至胆总管末端开口于十二指肠主乳头,形成复杂的胆道系统网络,但是在外科,长期以来临床上把胆道作为一条主要功能是输送肝胆汁的管道,所以"通"与"不通"差不多成为胆道外科的全部内容.其实,"器官"这个词是指身体内有一定功能目的的一部分,而不需要一定的形状.对一个器官来说,需要有独立的血液循环灌注,独立的神经支配,独立的细胞群体,完成特定功能.这些特点在胆道系统都是具备的.在人体内,肺脏排出挥发性物质,肾脏排泄小分子的水溶性物质,而胆汁则分泌排泄大分子、脂溶性的物质,可以说三者同是身体新陈代谢的调节器官.将胆道系统作为一个"器官"来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胆道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生理学的认识,改进或解决对胆道疾病的治疗和有关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问题.

  • 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傅华群;吴伟顶;邹书兵;黄明文;黄长文;徐艳萍

    目的探讨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CCK-R)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受体放射配基结合法检测对照组(n=25)、高胆固醇组(n=25)、自然恢复组(n=25)及治疗组(n=25)豚鼠门静脉血CCK水平、胆囊CCK-R的大结合容量(Bmax)和亲和力(Kd),同时观察空腹胆囊体积(FV)、胆囊胆汁量(FB)和餐后胆囊体积(RV)、胆囊胆汁量(RB)及胆囊收缩率(E)、胆汁胆固醇浓度的变化.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胆固醇组豚鼠FV[(0.89±0.26)~(1.34±0.61) cm3]、FB[(0.68±0.20)~(1.01±0.43)cm3]、RV[(0.28±0.08)~(0.90±0.53) cm3]、RB[(0.23±0.06)~(0.83±0.32) cm3]增大,E[(65.83±7.32)%~(47.22±5.24)%]下降,胆汁胆固醇浓度[(0.44±0.11)~(0.60±0.13) mmol/L]升高,门静脉血CCK水平及CCK-R的Kd无改变,而CCK-R的Bmax[(60±27)~(32±13)fmol/mg蛋白]下降;与自然恢复组比较,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正常. 结论胆汁中的高胆固醇通过下调胆囊CCK-R表达而导致胆囊收缩功能障碍,降低胆汁高胆固醇浓度可以促进胆囊动力功能的恢复.

  • 肝胆转运系统在肝移植术后胆汁排泌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作者:叶晟;董家鸿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胆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淤胆和胆管并发症仍是棘手问题.肝胆转运系统在胆盐、磷脂和胆固醇等分泌和排出中起关键作用,但肝移植中的缺血冷保存及免疫反应等不可避免地造成肝细胞、胆管细胞及其转运蛋白的功能障碍,影响术后的胆汁排泌.

  • 从一患者胆汁中分离出1株阿萨希毛孢子菌

    作者:邹永红;郭学青;李雪莲;夏梦岩

    阿萨希毛孢子菌系毛孢子菌属中的一种,为酵母样真菌.随着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菌药物等的应用,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数量日益增多,近来发现阿萨希毛孢子菌是皮肤、呼吸道和胃肠道的免疫受损患者和新生儿的条件致病菌.本例导致肝胆系统损害,现报道如下.

1143 条记录 9/58 页 « 12...6789101112...575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