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关现代CT一些基本概念的讨论

    作者:王鸣鹏

    编辑同志:我在阅读杂志和文章中经常看到有"16层CT"或"16排CT"不同的说法,以及对于CT的图像后处理有的称为"重建",有的称为"重组",如多平面重建,多平面重组.诸如此类的名词究竟哪个是规范的说法,它们之间都有些什么区别.借杂志这块园地,能否对这样一些问题作一讨论或答复.谢谢.

  • MS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吉立新

    目的 对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以洛阳市第一中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128例具有明确胸部外伤史且经DR/CR摄片显示为可疑骨折患者为对象,对其行MSCT容积扫描,并通过MPR、MIP、VRT等后重建技术对患者肋骨骨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78例DR/CR摄片可疑骨折84处,通过MSCT诊断显示骨折76例、100处,2例患者无明显异常;50例DR/CR摄片未呈现明显异常患者,通过MSCT诊断后显示骨折18例、24处.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能够将肋骨隐形骨折更清晰、完整地显示出来,对肋骨隐匿性骨折来说是有效可靠的诊断方法.

  • MS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怡

    目的 探讨MS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MSCT影像学资料.结果 50例周围型小肺癌病变位于右肺29例、左肺21例.基本征象为分叶征40例、毛刺征33例、棘突征10例、血管集束征20例、空泡征8例、支气管充气征7例、空洞4例和胸膜凹陷征20例.38例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其中均匀强化29例、不均匀强化9例.强化幅度:6例>50 Hu、30例20~50 Hu,2例<20 Hu.结论 MSCT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全面提示病灶内部及周边的形态特征,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有助于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 MSCT腹部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应用

    作者:刘会良;贺华安

    目的 探讨MSCT扫描图像后处理技术及临床应用.方法 将多层螺旋CT连续扫描的容积数据通过工作站,可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CT血管造影图像、三维CT图像及仿真内窥镜图像后处理,本文收集62例病例,其中41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62例患者均经图像后处理,处理后的三维图像可任意方向旋转观看及剪切,使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周围关系较清晰地显示.结论 图像后处理重建技术的空间分辨率高、快速、无创,使病灶获得大程度的展示,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64层MS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勤英;施健;王强;施晓平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MSCT)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4例支气管异物患儿64层MSCT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经MSCT横断位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现(VR)和CT仿真内镜(CTVE)三维图像后处理.结果 14例支气管异物患儿,异物为米粒4例,花生衣1例,开心果2例,瓜子仁2例,果冻2例,葡萄干1例,不明异物2例.异物发生部位在右主支气管开口处5例,右主支气管5例,右下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3例.64层MSCT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地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及大小,有异物所引起的支气管的狭窄和异物阻塞产生的间接征象.结论 64层MSCT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异物,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陈渡

    目的:通过图像后处理技术即二维及三维重建,探讨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X线平片检查怀疑有骨折并且临床体征明显的患者行多排螺旋CT扫描.通过图像后处理得到二维及三维图像,由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确定是否有骨折.结果:60例患者中CT发现单纯线形骨折46例;粉粹性骨折14例;复合骨折36例:14例塌陷骨折,13例近水平骨折.结论:多排螺旋CT通过后处理技术成像是目前诊断鼻骨骨折的比较适合的方法.

  • 多层螺旋CT结肠成像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结肠成像在结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28层螺旋CT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肠癌,7例纤维结肠镜证实结肠息肉和1例结肠癌合并一枚息肉,共计23例患者进行容积扫描,在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和仿真内镜、多平面重建观察,并与手术病理或纤维结肠镜结果相对比。结果本组23例CT成像结果效果良好,诊断15例结肠癌病变范围、浸润情况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28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肠癌术前分期有很高临床价值。

  • 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技术现状

    作者:陈文保;陈建方

    头颈血管病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如头颈动脉狭窄及动脉瘤等疾病发病往往表现为急性症,可引起脑水肿、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多种病理性改变,病死率、致残率较高[1].因此,颅颈血管病变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致死率、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为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金标准和常用方法,但DSA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多层以及双能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技术(CTA)广泛应用于临床,以其方便快捷、无创、特异度及灵敏度高等特点,在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7].头颈部CTA是利用受检者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时期性,进行连续解剖及病、生理原始数据的立体采集,然后利用CT图像后处理软件重建成直观的脑血管成像技术.其适用于诊断头颈部动脉瘤、血管畸形、斑块、钙化、狭窄等[8].本文结合MSCT在头、颈动脉成像方面的技术进展,针对对比剂的使用、扫描方法和图像后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杜锋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CT影像,将螺旋CT横断面图像设定为A组,螺旋CT横断面图像辅以多层面图像重建(MPR)后处理图像设定为B组,对两组在诊断肠梗阻的部位、病因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与临床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两组均能确定肠梗阻的存在,A组能确定16例(55.17%)梗阻部位及17例(58.62%)梗阻病因,B组能确定26例(89.66%)梗阻部位及28例(96.55%)梗阻病因,B组诊断准确率不论在梗阻部位还是在梗阻病因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横断面罔像结合MPR后处理,能大大提高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

  • DR组织均衡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申正坤;李南南;刘志鹏

    目的 讨论DR组织均衡技术在颈椎和胸部检查中的结构显示优势.方法 随机抽取94例作为研究对象,颈椎检查43例,胸部检查51例.两个部位检查均分为对照组和检查组,采取组织均衡处理前行常规DR检查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均衡后处理为检查组,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颈椎检查方面,关节突和椎管的清晰显示程度无任何差别,在椎间孔、椎板宽度、关节间隙方面,检查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胸部检查方面,检查组在肝肺重叠处肺纹理的显示方面检查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双肺外带纹理、气管隆突结构、纵隔结构等方面检查组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均衡处理后,能得到常规摄影不能得到良好图像的组织成像,能避免成像部位的漏诊和误诊.

  • 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

    作者:蔡成仕;赵瑞华;刘英峰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 对116例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后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胸部外伤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二者的影响学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 胸部DR检查显示肋骨骨折85例(72.3%),未发现肋骨及肋软骨骨折31例(26.7%),其中可疑骨折11例(9.5%);39例(33.6%)发现的肋骨骨折数目少于肋骨CT.多层螺旋CT明确诊断肋骨骨折114例(98.3%).结论 多层螺旋CT与不同重建技术合理组合可以明确诊断肋骨骨折的部位、程度、数目及合并症.与DR相比,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具有优势.

  • 初探结构式报告与多站迷你面试结合在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谭静;刘一帆;李勤勍;封俊

    目的 探讨结构式报告结合多站迷你面试(MMI)形式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中,采用结构式报告与多站迷你面试(MMI)形式的多媒体交互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比较其与传统教学方式(对照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同学在识别疾病征象及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考核中用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准确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式报告结合多站迷你面试(MMI)形式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方法利于提高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和职业能力.

  • 影响S05-CR系统图像质量的因素及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陈平;王政;石梅生;陈德瑞

    介绍了S05-CR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影响S05-CR系统图像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因素,提出了CR图像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应对方案.详细叙述了窗宽窗位自动处理实现方法,并采用Photoshop软件模拟和验证了图像数据中间件处理器的实现方式,为今后软件改进明确了方法和思路.

  • 结肠癌56例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诊断结果分析

    作者:张雪辉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多层螺旋CT 及图像后处理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 进行全结肠容积扫描,并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比4种后处理图像,同时与病理结果做对照。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4种后处理图像技术中,以CT仿真结肠镜(CTVC)对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高(96.4%),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图像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透明显示(Raysum)对病理病变长度诊断符合率高(100.0%),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图像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平面重建(MPR)对病理肠周侵犯程度符合率高(98.2%),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图像技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16层西门子螺旋CT 及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结肠癌患者诊断率。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孙璐;霍建伟;祖德贵

    当前冠状动脉疾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引起医学界的普遍关注.随着成像设备技术的飞速进展,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多幅图像的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多排螺旋CT问世,通过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的结合,加之多种图像后处理的功能,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检测冠状动脉钙化和斑块,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但冠状动脉造影术费用较高,而且有微型创伤.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和应用,为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检查途径,成为临床选择性冠状动脉疾病的筛查、诊断影像检查方法之一.现将64排螺旋CT(S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其在冠心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 胸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蔡丰;尚燕宁;张涛

    目的评价胸部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7例胸部螺旋CT扫描资料进行MPR、MIP、SSD、VR、STS及VE等图像后处理,结合轴扫资料评价后处理图像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与轴扫资料对比,采用后处理图像明确诊断15例;提供病变细节,增加诊断信息57例;复杂部位病变准确定位9例;直观显示病变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75例;无明显增加诊断信息11例.结论胸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可有效增加和提高轴扫CT诊断信息及临床应用价值.

  • MS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安忠;李士光;蒙海谷;宋弘丽;史红珠;车宁;张炬;李淑萍;张伟;朱世军

    目的:总结胸部外伤后行MSCT扫描后患者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提供比较全面、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治疗方案做有力的支持。材料:检查设备使用锐科魔卡DR,64排128层MSCT机:Aquilion TSX-101A (Toshiba Medical Systerms,日本),麦迪克斯PACS系统。方法:收集我科近年来同时进行胸部DR摄片和胸部CT扫描患者50例,且都进行3D后处理,发送到PSCS系统,请三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阅片。结果:DR总共发现骨折46个,MSCT诊断总共发现骨折73个结论:MSCT三维重建较DR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 西门子DR平板探测器的校正

    作者:王一舟;杨宝珍;刘会善

    0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数字化的浪潮迅速席卷了整个医疗影像技术领域,而加快放射科的数字化进程更是成为广大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趋势下,DR(digital radiography),即数字X线摄影已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相比于传统屏胶成像,数字成像具有高分辨率、低剂量、可网络传输等优点[1].DR的性能取决于平板探测器(FPD).SIEMENS AXIOM Aristos作为一款数字X线机,具有很强的图像后处理能力,能根据不同条件自动对图像进行修饰.由于长时间工作后,平板像素对射线的灵敏度会产生差异,平板探测器需要校正才能获得满意的图像.

  • 双源CT的Lung Care评估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王华斌;李苏建;王中秋;卢光明

    目的:探讨Siemens双源CT的Lung Care软件时孤立性肺结节的辅助诊断能力及适用范围.方法:收集双源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孤立性结节40例.应用Lung Care软件中的卜MPR或VOI法三维重建技术对SPN的基本征象进行分析,并与胸部CT常规扫描进行比较:其中20例肺结节患者于12个月内分3个阶段进行随访,以测量结节生长速度或倍增时间.结果:在40例SPN中,恶性结节28例,良性结节12例.胸部CT常规扫描与Lung Care软件三维重建对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3.57%、82.14%,对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1.67%、83.33%,两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ung Care软件具有的自动分析测量结节体积功能,可准确地计算出结节体积、X径、Y径、Z径、大径、小径,通过20例12个月内随访,8例结节体积增大,7例结节体积缩小,5例结节体积不变,8例体积增大的结节中5例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均为恶性结节.结论:Lung Care软件对肺结节的诊断具有一定辅助作用,可以有效地鉴别结节真伪,观察结节的形态特征,适应于对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 优化骶尾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田岚;蒋震;尤超尘;李勇;赵春阳;龚建平;沈钧康

    目的:评价曝光辐射剂量及图像后处理2种优化措施对骶尾骨侧位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等效体模和矩形波测试卡选取适用于临床优化的曝光条件. 37例患者每例均先后使用该优化的曝光条件和设备默认的曝光条件,摄取骶尾骨侧位的初级图像共74幅,比较2次曝光所测得的毫安秒值和剂量面积乘积的统计学差异.分别使用设备自带的图像后处理软件包中的默认参数与优化参数对所有初级图像进行后处理,得到终图像共148幅.由2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参照欧共体标准对终图像的影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优化曝光条件下测得的辐射剂量较默认曝光条件显著降低(P<0.01).2种不同的曝光条件对终图像的影像质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13),而2种不同的图像后处理参数则显著地影响了终图像的影像质量(P<0.01).结论:数字化骶尾骨侧位摄影检查中,可在一定范围内减低辐射剂量,同时依靠图像后处理软件的优化,同样能得到满足诊断要求的高质量图像.

231 条记录 3/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