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跟腱损伤怎么办
我的专长是足踝疾病,不少患者是因为跟腱损伤、跟腱断裂来求诊的.近年来,我发现门诊中的运动损伤患者,尤其是跟腱损伤,明显增加.尤其每逢周末、周一,大量跟腱损伤和断裂的病人就来了.针对这类患者,我总结出几个特点:第一,以三四十岁人居多.第二,常见的发生场景是打羽毛球,其次是踢足球.第三,患者都是在剧烈运动后,发生意外.
-
带蒂跟外侧皮瓣转位修复跟腱及足跟部皮肤缺损
目的:探讨带蒂跟外侧皮瓣转位修复跟腱及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带蒂跟外侧皮瓣转位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跟腱外露26例.结果:26例患者25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顺利愈合,另1例皮瓣边缘坏死,经短时间换药愈合.皮瓣感觉良好,跟腱无粘连,功能良好.结论:带蒂跟外侧皮瓣血供丰富,转位修复跟腱外露抖安全可靠,是治疗足跟及跟腱外露的理想方法.
-
高频超声在闭合性跟腱断裂诊疗中的应用
跟腱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性损伤.跟腱损伤早期局部肿胀,疼痛,局部的专有体征不明显,患者在查体中的不配合,以及临床医生对跟腱的解剖和功能认识不清,经常导致误漏诊,造成陈旧性损伤,影响患者踝关节功能,降低生活质量.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5年10月对收治的35例闭合性跟腱损伤行术前超声检查,诊断明确,治疗效果满意.
-
超声诊断跟腱断裂1例
患者,男,34岁,因左跟腱损伤就诊。超声检查:左侧跟腱连续中断,断端间距4.4cm,内见无回声区及絮状低回声,两侧断端回缩,呈不规则高回声(图1)。超声提示:左跟腱断例。当日行跟腱缝合术。术后二十天超声复查:左侧跟腱较右侧明显增厚,缝合处呈不规则高回声结节(图2
-
22例软组织损伤的高频超声表现
一、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22例均为2005年12月至2007年7月因活动或意外受伤来我院就诊的软组织损伤患者,男17例,女5例,年龄18~52岁,中位年龄30岁.临床检查:胸部组织损伤1例,患处皮肤淤血肿胀,局部凹陷,患肩及肢体活动受限;小腿组织损伤16例,其中跟腱损伤6例,伤后出现患处剧痛,足不能着地受力,患处可见凹陷;腓肠肌损伤10例,小腿后部中下段内侧肿痛,伸膝足背屈痛及局部压痛,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及硬块;其他部位损伤5例.22例术前均行高频超声检查,术后7~14 d行超声随访.
-
胭绳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
目的 介绍腘绳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对15例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胭绳肌腱移植修复.结果 随访6~15个月,平均9个月,采用Arner-Lindholmliao疗效评定标准:优12,良3例.结论 采用胭绳肌腱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
可吸收防粘连膜在跟腱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对连续21例急性跟腱损伤病例采用跟腱缝合后包绕成都迪康公司生产的聚-DL-乳酸可吸收性防粘连膜(试验组),然后与以往单纯缝合法(1994年4月~2002年6月的病例中随机选取21例)(对照组),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跟腱损伤外科系统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跟腱损伤外科系统治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例空勤人员的跟腱损伤进行术后功能评估,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包括手术细节和术后理疗、功能锻炼等内容的外科系统治疗法.采用临床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方法处理的35例跟腱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使用系统外科治疗法的跟腱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时间短,二次断裂率和感染率均为零.结论跟腱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创伤,外科治疗并不复杂,但是其诊断和治疗经常被临床所忽视,造成不应有的误诊和一定程度上的残疾.外科系统治疗法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费效比.
-
训练模式对跟腱组织结构的影响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训练模式对跟腱生物力学塑造改建的特点,以期为预防军事训练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在特制的兔跑跳装置中,采用不同负荷和时间的训练模式对成年兔进行训练,切取跟腱及其末端区进行组织学、超微结构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无论在光镜、电镜下观察,跟腱在训练第4周存在结构薄弱期,且训练负荷比训练时间的影响更明显;生物力学测试.训练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Ⅰ组差异不显著,到训练4、6、8、10周时差异显著(P<0.05),并且逐渐增大.实验Ⅱ组训练4、6、8、10周时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但至6周时达高点,8周、10周又逐步下降;实验Ⅲ组与实验Ⅱ组类似,2、4周逐渐上升,并于4周达高点,6周、8周、10周逐步下降.结论:过度负荷是跟腱损伤或发病的主要原因,减轻训练负荷,有助于减少跟腱训练伤.
关键词: 跟腱损伤 末端病:军事训练:生物力学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跟腱损伤中的应用
跟腱损伤多由直接暴力、间接拉伤、切割伤所致.现将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本院98例跟腱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洛美沙星致跟腱损伤1例
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起肌腱疾病如肌腱炎、腱鞘炎、跟腱炎、跟腱断裂等,国内病例仅有左氧氟沙星致跟腱炎2例报道[1,2].本院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发现1例怀疑是由洛美沙星引起的跟腱损伤,特报告如下.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陈旧性复杂跟腱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在陈旧性跟腱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覆盖在跟腱断裂修补部位的方法 治疗跟腱损伤28例,对跟腱断裂预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25例患者一期愈合,3例病理性跟腱再次断裂并皮肤坏死,经过转移皮瓣手术后愈合.按照Thermanns疗效评定标准:优21例,良5例,可2例.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 跟腱损伤 -
带线锚钉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应用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带线锚钉重建跟腱止点,缝合跟腱断端采用Krachow缝合法.随访观察术后疗效,包括术后跟腱再断裂、切口愈合情况、踝部活动度等情况,并于术后18个月比较患侧与健侧踝关节活动度,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等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随访16~36个月,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未见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8个月跖屈患侧与健侧踝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20-±3.33)° vs.(41.00±.4.63)°,P>0.05],而背伸患侧活动范围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8±4.10)°vs.(21.12±3.01)°,P<0.05].AOFAS评分80~100分,平均(91.5±4..6)分.优26例,良4例.结论 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处断裂采用带线锚钉修复短期效果良好.
-
自发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结合己丁糖处理疗效分析
近年来自发性跟腱损伤的发生越来越多,特别是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群众体育的普及,发病率有逐步增多的趋势[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自2002年12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6例自发性跟腱断裂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结合己丁糖处理,术后功能恢复满意,现报道如下.
-
跟腱损伤的MRI分型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跟腱损伤的MRI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跟腱损伤的MRI表现与临床资料,根据跟腱损伤的病理改变,将跟腱损伤的MRI表现分为四型.结果 (1)跟腱退行性变,跟腱增粗,前后径大于6 mm,前缘凸起,前后缘不平行,T1WI、T2WI、抑脂序列跟腱内局灶性高信号.(2)跟腱周围炎,跟腱前脂肪垫中见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跟腱周围出现半环状高信号,围绕跟腱后3/4.跟腱后、跟骨后滑液囊出现积液,跟骨内见骨髓水肿.(3)跟腱不完全断裂,跟腱连续性不全中断、跟腱纵行撕裂,跟腱内见纵行条状高信号.(4)跟腱完全断裂,跟腱连续性完全中断、断端呈锯齿状、杵状.结论 MRI可确定跟腱损伤类型,对指导临床治疗非常有意义.
-
足踝疾病康复进展
近年来,足踝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保守治疗与术后康复对足踝疾病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针对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仍无统一意见.本文对几种常见足踝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结果进行总结.跖腱膜炎的康复治疗包括跖腱膜牵伸技术、夜间支具及冲击波治疗,均被认为是有效治疗方法,肌力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仍具争议.急性跟腱损伤,建议穿戴合适的支具早期负重行走,跟腱牵伸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仍是康复治疗的常用技术.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而言,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和单纯牵伸治疗对踝关节的功能无明显改变.常用的方法是术后制动期间定时行关节松动术和肌力训练,待拆除外固定后开始渐进性负重训练,完全负重后行平衡训练.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治疗主要是本体感觉的训练、肌力训练、手法治疗和支具的应用,短期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仍不确定.踇外翻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增加了第一跖趾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对患者的步态有很好的帮助.总之,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仍需普及,各种康复治疗技术的有效性也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康复治疗的时间、频率及持续时间需要大样本数据支持.
-
肌骨超声成像与普通超声对跟腱损伤的诊断效能比较
目的 比较肌骨超声成像与普通超声对运动员跟腱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跟腱损伤运动员5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50)与观察组(n=250),对照组采用普通超声成像检查患者跟腱,观察组采用肌骨超声成像检查患者跟腱,对比两种方法对跟腱损伤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跟腱损伤检出准确率(92.4%)显著高于对照组(72.8%),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钙化灶1级与2级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总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血流信号评级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肌骨超声成像在运动员跟腱损伤中检出准确率高,且在钙化灶评级中具有良好的异常检出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超声波和蜡疗在跟腱损伤中的诊治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跟腱损伤的价值,并分析超声波和蜡疗对其治疗作用.方法 对85例患侧跟腱行高频超声波纵切和横向滑行扫查,并与健侧作对比.其中,30例的超声结果与手术比较;55例行蜡疗、超声波等综合方法理疗.结果 85例中,挫伤28例,部分撕裂伤27例,完全撕裂伤30例(与手术结果全部符合).声像图可见患侧跟腱较健侧明显增厚、肿胀,腱回声不均匀,其问可见低或无回声区,断端回声不规整.综合方法理疗可以消肿止痛和促进再生.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可确定跟腱损伤的部位及程度,保守治疗过程中蜡疗配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二维超声对闭合性跟腱损伤诊断价值的探讨
跟腱是人体强大的肌腱之一。临床上跟腱闭合性损伤较多见,但缺少客观的影像依据。本研究对26例跟腱损伤声像图资料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维超声对跟腱损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跟腱损伤患者26例,均为男性。年龄15~35 岁16 例,35~55 岁8 例,55~75 岁2 例。应用美国Gateway-Fx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患者取俯卧位或坐位,探头置于跟腱上,用十字交叉法作纵、横扫查,观察跟腱是否连续及其内部结构的声像图改变,同时与健侧进行对照,并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将其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复杂跟腱损伤的护理.方法:从2007年5月-2009年7月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覆盖在跟腱断裂修补部位的方法治疗跟腱损伤18例,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区准备,术后取合适体位,严密观察吻合口区皮肤的血运情况,发现血液循环障碍及时正确的处理,预防血管痉挛,给予营养及康复指导.结果:术后18例患者均一期愈合,其中3例筋膜瓣出现血循环危象,均在术后24h内及时处理,血循环都获得了缓解恢复,总体疗效满意.结论:通过围手术期护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治疗陈旧性跟腱损伤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瓣 跟腱损伤 吻合口区 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