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宏伟;孙海波;李振东;李树春

    目的 总结胸大肌肌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 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患者因头颈部肿瘤手术后巨大组织缺损应用胸大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88.9%)胸大肌肌皮瓣完全存活,4例(11.1%)胸大肌肌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口腔护理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愈合.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修复材料.它具有丰富的组织量和确切的血液供应,修复操作简单,易存活,适用于头颈部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即刻修复.

  • 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朝晖;陈锦;李春华;蔡永聪;李彬;王少新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3年5月~ 2012年4月收集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00例,其中口腔47例,口咽部16例,下颌骨9例,颌面部20例,颈部6例,项背部2例;所有患者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101处)修复组织缺损,其中游离前臂皮瓣61处,游离背阔肌皮瓣1 8处,游离腓骨肌皮瓣7处,游离腹肌穿支皮瓣2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10处,游离髂骨肌瓣2处,游离肩胛皮瓣1处;观察游离组织瓣修复组织缺损处后的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2个月至5年,患者术后外形及功能均恢复正常,101处游离组织瓣术后成活98处,坏死3处,成功率97.03%.受区和供区的并发症12/101(11.8%).结论 游离组织瓣移植在头颈外科修复中应用安全灵活且可供选择的组织瓣多,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经口腔上颌结节入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

    作者:陈贤明;赵敏;甄泽年;陈辉;林海

    目的 探讨经上领结节人路切除咽旁近颅底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5例咽旁近颅底区肿瘤病例,切开上颌牙龈和上领结节黏膜,拔除上领第2,3磨牙,并凿除牙槽骨和上领结节骨,切断附着于翼突和上领结节处的翼内外肌,凿断翼突,沿肿块包膜外分离,或切开包膜,切除肿瘤.尽量保留受累神经.结果 神经鞘瘤4例,脑膜瘤1例,均完整切除,随访6个月至7年,无一例肿瘤复发.2例听力下降患者中1例术后鼓室粘连,听力下降症状未改善;另1例分泌性中耳炎症状消失.3例出现不同程度下唇和舌缘麻木,1例半年后麻木消失,另2例下唇麻木持续存在.伤口感染3例,经抗感染治疗均痊愈.结论 上领结节人路是切除咽旁近颅底区良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 低分子肝素预防头颈肿瘤术后并发肺栓塞疗效观察

    作者:陈志俊;华辉;黄沂传;梁大鹏;赵洪贞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头颈肿瘤术后并发肺栓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87例60岁以上头颈肿瘤手术患者(治疗组),术后6 h内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3 d,预防肺栓塞发生,术后对患者实行24~48 h动态心电、血氧、血压监测,术后4 d检验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 2月在我院接受头颈部肿瘤手术83例60岁以上术后未使用低分子肝素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术后注射低分子肝素均未发生肺栓塞;对照组发生肺栓塞6例,死亡3例.两组患者中肺栓塞发生率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X2=6.519,P=0.01067).治疗组中4例出现颈部皮瓣下积血,但未发生严重的出血现象,与对照组比较,经X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X2校正值=2.1631,P=0.14136).治疗组患者术后接受了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头颈肿瘤患者术后肺栓塞的发生.

  •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方法和径路的选择

    作者:邓毅;吴元庆;陈荣荣;樊贤超;邢奋丽;初亭;陈尔东

    目的 探讨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方法和入路的选择.方法 对6例原发于咽旁间隙较大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和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分别采取颈侧入路、腮腺后入路、口咽软腭部入路及经颈颌入路的方法,完整切除了咽旁间隙肿瘤.结论 根据肿瘤的起源、大小、部位和性质选择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入路.对于比较大的良性实体或低度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以颈外入路和颈颌入路为较好的选择.

  • 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赞;周晓;喻建军;陈杰;戴捷;黄文孝;包荣华

    目的 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一期修复的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一期修复各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32例.结果 32例皮瓣31例完全成活,1例部分坏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略有萎缩,色泽质地弹性均良好.患者术后外形、语音、吞咽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不带腹直肌及其前鞘,只含有皮肤、皮下脂肪和血管蒂,具有腹直肌皮瓣的所有优点,又避免腹部并发症的发生.供区隐蔽,手术操作方便,可实行双组手术,是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理想材料之一.

  • 局部注射治疗头颈部血管瘤96例

    作者:谢红卫;张海琼;李桃云;文芳聪;钟勋

    目的 探讨采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平阳霉素8 mg、地塞米松2.5 mg、2%利多卡因2 ml混合液,以皮试针头分点刺入瘤体,回抽无回血后注药至瘤体苍白和肿胀为准,间隔10~20 d复诊,根据治疗效果决定是否再次注射,总药量不超过40 mg.结果 96例患者经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治疗1~6个月,随访6个月,治愈率84.34%,显效率14.5 8%,总有效率98.92%,全身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治疗血管瘤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有效,是一种经济实惠,简单易行,易推广的可靠治疗方法.

    关键词: 头颈肿瘤 药物治疗
  • 细胞因子网络与头颈肿瘤发生

    作者:全世明;高志强

    细胞因子(cytokine)是一类高活性、多功能的多肽,通过自分泌(autocrine)或旁分泌(paracrine)等方式参与细胞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及功能调节.细胞因子间及其受体间相互作用,协同(synergistic)、抑制或拮抗(Antagonistic),组成复杂的细胞信息调控网络,称为细胞因子网络(cytokine network).对头颈肿瘤发生进行研究,结合临床头颈肿瘤患者各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水平的变化,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导致的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在头颈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前哨淋巴结技术及放射免疫治疗头颈肿瘤的新进展

    作者:程俊萍;杨宝琦;Matti Anniko

    由于早期诊断肿瘤手段的局限性,限制了临床对某些头颈鳞状细胞癌病人行正确的选择性颈部治疗.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则是不利的预后因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降低50%.因为肿瘤浸润的范围和(或)肿瘤的大小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故有时侯即使很小的原发肿瘤也常常伴有颈部转移.本文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前哨淋巴结技术以及以辅助治疗为目的的放射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论述.

  • 游离前臂桡侧皮瓣重建头颈肿瘤术后缺损

    作者:苏文玲;赵德安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重建头颈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游离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头颈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70例;其中舌癌43例,颊癌12例,软腭癌5例,外鼻癌4例,下唇癌3例,上唇癌2例,下咽后壁癌1例.组织缺损范围5 cm×4 cm~14 cm×8 cm,病程4~30个月.分析皮瓣修复技术,观察术后皮瓣供区和受区的外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中仅1例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发生坏死,其余均成活,皮瓣成活率98.4%.术后随访12~36个月,1例下咽后壁癌术后1年余死于远处转移,2例舌癌死于心脑血管意外.术后供区外观平整,有色差,瘢痕不明显,无功能障碍;受区外形接近正常,吞咽顺畅,言语清晰,修复重建效果满意.结论:游离前臂桡侧皮瓣制作简单,血管解剖恒定,管径粗,蒂长,方便吻合,对供区功能损伤小,厚薄适中,适合修复头颈肿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和功能重建.

  • 改进头颈部恶性肿瘤外照射放疗技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拔群;杨石山;刘耿淳;龚朝辉

    目的探讨改进头颈部恶性肿瘤外照射放疗技术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经病理确诊头颈部恶性肿瘤95例,头颈部用头枕面罩固定,低熔点铅挡块技术,等中心照射,一般肿瘤根治剂量72(70~80)Gy,非霍奇金淋巴瘤50~55Gy;预防剂量56(50~60)Gy,非霍奇金淋巴瘤45~50Gy.结果放疗后1~2个月CT复查可评价的肿瘤完全消退率58.57%,明显消退率32.86%,正常组织急性放射相关性粘膜炎发生率0级56.84%,1级42.10%,2级1.05%,随访1~2年脊髓脑干晚期放射反应为0.结论改进的外照射放疗技术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照射更准确,局部控制率高,放射损伤率低.

  • 头颈肿瘤调强放疗结构命名标准化的方法与实现

    作者:游依琪;郑万佳;郑智满;黄慎;陆世培;张俊;李存啸;陶亚岚;林承光;杨鑫;黄晓延;夏云飞

    目的:实现头颈肿瘤放射治疗结构命名的标准化.方法:收集139例患者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采用MATLAB软件对结构文件进行编程解析,以靶区、危及器官和其他辅助结构3类为关键词,进行结构的归类统计.按照AAPM TG-263提供的标准化的放射肿瘤结构命名报告,制定结构标准化规则,编程实现结构命名标准化的自动转换.结果:139例患者的DICOM Structure文件中,共有7 044个结构,其中靶区2 217个(大体肿瘤靶区510个、临床靶区431个、计划靶区1 276个)、危及器官4 069个、辅助结构758个,平均每位患者有(50.68±15.43)个结构.通过自编程软件找出差异并成功标准化转换,并生成新的结构文件.结论:标准化命名可以避免由命名的不一致或不适当而导致的混淆,防范剂量统计分析时的错误,进而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 头颈肿瘤切除加肌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夏荣;殷娟;江佩娜

    总结16例头颈肿瘤切除加肌皮瓣修复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不对患者隐瞒病情,以取得其良好配合;做好供皮区皮肤准备等.术后密切观察皮瓣气味、肿胀程度、有无感染,移植后由于创伤的反应,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如果肿胀明显,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是否皮瓣静脉回流受阻或受植区止血不严格出现血肿;观察切口周围渗出物的色、质、量,敷料是否干洁、有无污染等;保持引流管通畅和适当的负压;做好口腔护理,必要时进行口腔冲洗,以保持清洁;评估疼痛程度及时干预.本组20个皮瓣中,19个完全存活,l例失败.

  • 2017年度头颈部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郑登云;管吉林

    2017年头颈部肿瘤研究进展迅速,特别在肿瘤标志物及新的治疗策略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过去一年里头颈部肿瘤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及国际学术会议报道的重要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鼻咽癌的研究进展1.1 EBV?DNA对无症状人群鼻咽癌的筛查一项前瞻性研究,采用血浆EBV?DNA检测,对无鼻咽癌症状的人群进行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共筛查了20 174名参与者.1 112名(5.5%)参与者血浆标本中检测到EBV?DNA,其中309例(1.5%)重复检测EBV?DAN阳性.这309例中300例行鼻咽镜活检,275 例行鼻咽镜活检和鼻咽磁共振检查,终34人确诊鼻咽癌.仅有1名血浆标本中EBV?DNA阴性参与者在检测后1年内发生鼻咽癌.血浆循环EBV?DNA用于鼻咽癌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和98.6%.血浆循环EBV?DNA 检测对于鼻咽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价值[1].

  • 2016年头颈肿瘤研究进展

    作者:郑登云;杨丽辉;管吉林

    2016年头颈部肿瘤的研究进展迅速,特别在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过去一年头颈部肿瘤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及国际学术会议报道的重要进展做一综述.1 鼻咽癌的研究进展1.1 晚期鼻咽癌的化疗方案选择晚期/复发鼻咽癌的治疗以含铂全身化疗为主,目前的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仍未确立.2016年发表在《Lancet》上的一项Ⅲ期临床研究对比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传统化疗方案5-FU联合顺铂的疗效[1].

  • 显微外科技术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王朝晖;陈锦;王微;李超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及功能要求,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部组织缺损65例.供区有:游离前皮瓣50例,游离背阔肌皮瓣4例,游离腓骨肌皮瓣4例,游离腹直肌穿支皮瓣2例,游离股前外侧皮瓣2例,游离骨骼骨肌瓣2例,游离肩胛皮瓣1例;修复部位有:口腔33例,口咽部13例,下颌骨6例,颌面部8例,颈部3例,项背部2例.组织瓣大小为4 cm×4 cm~10 cm×16 cm,腓骨瓣长度4~8 cm;受区血管为面动脉35根,甲状腺上动脉30根,面静脉27根,甲状腺上静脉21根,面后静脉9根.颈内静脉3根.颈外静脉5根.结果 65例游离组织瓣术后成活63例,坏死2例,成功率96.9%.受区和供区的并发症11/65(16.9%).结论 游离组织瓣在头颈外科修复中应用安全可靠,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 头颈鳞癌Notch1的表达与顺铂敏感性的关系

    作者:张祖平;孙玉兰;付丽;谷峰;张仑;郝希山

    背景与目的:Notchl属于Notch跨膜受体家族,在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Notchl影响化疗药物敏感性.而Notchl与头颈鳞癌顺铂敏感性的关系仍未被阐明.本研究旨在明确Notchl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状况,探讨Notch1表达水平对头颈鳞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5例头颈鳞癌新鲜手术标本进行原代细胞培养,肿瘤原代细胞胶原凝胶体包埋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collagen gel droplet embedded culture-drug sensitivity test.CD-DST)技术检测顺铂敏感性.免疫化学染色检测头颈鳞癌、正常鳞状上皮和舌鳞癌细胞株(Tb3.1)Notchl的表达水平.将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DAPT处理后的Tb3.1细胞分4组(DMSO、DAPT、DMSO+Cisplatin、DAPT+Cisplatin).顺铂作用后CD-DST检测各组吸光度值.结果:头颈鳞癌组织Notch1阳性表达.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鳞状上皮(P<0.001),且与顺铂敏感性呈负相关(r=0.705.P<0.01).Tb3.1细胞Notch1阳性表达,DMSO组(A值155.4±2.3)与DAPT组(A值154.7±1.2)吸光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MSO+Cisplatin组(A值33.9±1.3)与DAPT+Cisplatin组(A值26.6±1.1)吸光度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chl在头颈鳞癌中表达.且表达水平与顺铂的敏感性呈负相关.Notchl可用于预测头颈鳞癌顺铂的敏感性:DAPT阻断Notchl信号通路可提高Tb3.1细胞顺铂的敏感性.

  • E1A基因对头颈部淋巴结转移鳞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和化放疗增敏的作用

    作者:王晓雷;千新来;赵清正;徐震纲;唐平章

    背景与目的:腺病毒 5型早期区 1A基因(early region 1A,E1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具有抑癌作用的基因, E1A蛋白能够从正、负两种途径调控多种基因的表 达,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分化、逆转其恶性表型、降低其体内致瘤性和抗转移等活性,但 E1A基因在头颈淋巴结转移鳞癌治疗中的作用尚少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 E1A基因对头颈淋巴结转移鳞癌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化、放疗增敏作用及其初步的作用机理.方法:经脂质体介导,将真核细胞高效表达 E1A基因的重组质粒 pcDNA3-E1A导入人舌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癌细胞系 686LN-1.通过测绘生长曲线和计算倍增时间,观察 E1A基因对该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用 MTT法测定转染 E1A基因前后,癌细胞对顺铂、泰素、 5-氟尿嘧啶和博来霉素等化疗药物以及放疗敏感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转染前后的细胞周期分布以及 p53和 HER-2/neu表达情况.结果:转染 E1A基因细胞群体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是转染空载体细胞的 1.48倍).与 686LN-1-vect比较, 686LN-1-E1A细胞对顺铂、博来霉素、泰素和射线的敏感性(IC50)分别提高了 8倍、 20倍、 10倍和 1倍.细胞周期出现 G2/M期阻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 E1A基因能抑制 HER-2/neu的表达.结论: E1A基因能够明显抑制人头颈淋巴结转移鳞癌细胞的生长,并明显提高其对顺铂、博来霉素和泰素等化疗药物和放射线的敏感性.上述作用可能与 E1A抑制了 HER-2/neu基因的表达和引起 G2/M期阻滞有关.

  • 头颈部鳞癌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研究

    作者:陶泽璋;刘剑锋;肖伯奎;杨强;詹汉章

    目的:研究原发头颈部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并探讨其作为头颈部鳞癌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PCR-ELISA法对32例原发头颈部鳞癌及15例相应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原发头颈部鳞癌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高于癌旁组(P<0.05).低分化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1).Ⅰ、Ⅱ期与Ⅲ期端粒酶活性值有显著差异(P<0.05).鼻咽组端粒酶活性值明显高于下咽组(P<0.05).淋巴结阳性组端粒酶活性值高于淋巴结阴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癌和癌旁组织均为阳者,癌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值无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活化与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其活化是早期事件,与临床指标关系密切,可望成为头颈部鳞癌早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 Cetuximab联合放疗或化疗治疗11例头颈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分析

    作者:夏良平;张蓓;刘茂珍;胡丕丽;陈徐贤;郭桂芳;丘惠娟;戎煜明;钱穗毅;周菲菲;黄圆圆;汪桃利

    背景与目的:Cetuximab联合放疗或化疗治疗头颈恶性肿瘤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总结Cetuximab与放疗或化疗联合治疗头颈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采用Cetuximab与放疗联合治疗(联合放疗组)的6例,及采用Cetuximab与化疗联合治疗(联合化疗组)的5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近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计完成82个Cetuximab治疗周期(中位周期数是7),没有因为Cetuximab毒性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没有治疗相关死亡.联合放疗组中4例达到了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4例CR者都有痤疮样皮疹,3例为Ⅲ度以上.而2例PR者有1例Ⅰ度皮疹.5例Cetuximab同期放化疗者都有放射野皮肤反应,4例为Ⅲ度以上.放疗组的血液学毒性除1例为Ⅳ度外,其他5例都比较轻.联合化疗组5例中PR、SD(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和PD(疾病进展,progressed disease)分别有2例、2例和1例.联合化疗组的皮疹发生率不高,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有3例.结论:Cetuximab与放疗联合效果较好.但放射野皮肤反应比较大;Cetuximab和化疗联合也是晚期头颈肿瘤的有效选择之一.Cetuximab在中国人头颈肿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积累更多的资料.

356 条记录 13/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