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震;岩尖

    目的分析、探讨术中胆道造影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年间986例胆囊手术中行术中胆道造影135例资料.结果造影证实Mirizzi综合征20例,胆总管残石15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8例,胆道损伤和变异4例.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对于术中特别是胆囊切除术中发现病变、副损伤和胆道变异有着重要意义.

  •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罗承龙;普光荣;普兴宏;刘景良

    目的 综合评价MR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36例MRCP显示胰胆管扩张的病例进行分析,其中1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8例经临床证实.结果 MRCP显示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 %,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6.7 %.结论 MRCP对胆石症、胆管梗阻等诊断价值高.

  • 超声胆管造影体外实验的初步探讨

    作者:周路遥;陈沛芬;林玲;谢晓燕

    目的 利用体外超声胆管造影模型,探讨不同深度下、不同浓度造影剂对造影剂衰减时间的影响及造影剂信号强度对小结石显示的影响.方法 以内径0.5 cm的硅胶管模拟胆总管,在不同深度下(5、10和15 cm)分别用不同浓度(1/200、1/300、1/400、1/600标准浓度)SonoVue造影剂进行管道内造影,观察造影剂信号衰减情况;取内径1.0cm的硅胶管模拟扩张胆总管,以小石粒放入模拟胆总管结石,观察不同直径结石的超声胆管造影表现.结果 常用造影剂标准浓度的1/200,深度为5、10、15cm时,后壁清晰显示时间分别为54、47、20.5 s;出现表面线状高亮回声出现时间分别为615、380、1140s;出现表面线状高回声后,注入生理盐水管腔依然能够显影,持续时间分别为150、260、285 s.当浓度低于标准浓度的1/200时,在3种深度下后壁均能清晰显示,但持续时间降低.在保留有胆汁的胶管里,造影剂注入后,造影剂与胆汁之间有明显的界线;当胆汁浓稠时,造影剂无法通过胆汁.当造影剂浓度为标准浓度的1/400时,内径为0.5~1.0 cm的小结石在造影模式下清晰显示为充盈缺损,后方伴声衰减;当造影剂浓度高于标准浓度的1/400时,结石显示不清楚或被淹没.在直径为0.3 cm或以下的结石,3种浓度的造影剂均不能显示明确的"充盈缺损"征.结论 腔内造影能获得较长的造影持续时间,且可以进行重复造影.1/300标准浓度的造影剂浓度能够获得合适的增强强度,而结石造影则宜选用1/400标准浓度的造影剂.胆汁对造影剂有负面影响,造影前应尽量抽尽胆汁.超声胆管造影不能提高超声对直径小于0.3 cm的结石的发现率.

  • 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

    作者:史博;李丽;杨光;王秋香;平勇;李智岗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PTCD).术中利用PTCD通路行病理检查.结果 42例中41例获得活检病理结果,操作成功率97.62% (41/42);31例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73.81%(31/42).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诊断为低位梗阻的12例中,3例活检病理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25.00%(3/12).PTC诊断为高位梗阻的30例中,28例活检病理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93.33% (28/30).高位梗阻患者的阳性率高于低位梗阻患者(x2 =20.704,P<0.05).42例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31例活检阳性患者中6例于肝功能好转后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结果相符.结论 经皮肝穿刺胆道活检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安全、有效且成功率及阳性率均较高,尤其适用于高位梗阻患者.

  •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中胰管显影与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相关性

    作者:石爱忠;梁宏元;温锋;单明;孙巍;卢再鸣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中胰管显影与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中先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随后置入引流管行胆道引流或胆道内支架,术后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70例均成穿刺并置入引流管(18例)或置入胆道内支架(52例),成功率为1 00%.11例术中胰管显影,59例胰管未显影,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36.36%(4/11)及8.47%(5/5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4.19,P=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中胰管显影与术后并发胰腺炎存在正相关(r=0.30,P=0.01).结论 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时,术中胰管显影患者术易并发胰腺炎.

  • 术中胆道造影在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中的应用

    作者:尹宁伟;刘东亮;王中振;季予江;季春勇

    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多发小结石既往有黄疸、胰腺炎或胆囊多发小结石不合并黄疸,但术中见胆总管轻度扩张(1.0~1.5cm)病例,是否进行胆总管探查,临床有时难以决定.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病例不探查,可能遗漏结石;阴性探查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而且易发生胆道狭窄及其它并发症.对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病例行术中胆道造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本文结合我科5a来手术资料86例,对此方法作一评价如下.

  • PTC术中胆道活检术对老年阻塞性黄疸30例诊断分析

    作者:王毅;石瑾

    目的:评价PTC下胆道活检对老年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3/2007-02在我科医治的具有胆道活检病理资料的30例老年阻塞性黄疸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诊断阳性率.结果:胆管腺癌21例,腺鳞癌1例,胰腺癌2例,肝细胞癌1例,胆管乳头状腺瘤1例,胆管结石1例,阴性结果3例,活检阳性率90.00%.结论:PTC术中胆道病理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廉、阳性率高,对指导老年阻塞性黄疸患者的综合治疗有重要意义.

  • 胆管细胞癌的超声表现及与CECT、MRI、MRCP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作者:温欣;王学梅

    目的 探讨胆管细胞癌(CCC)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及CEUS表现.比较超声、增强CT(CECT)、MRI、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归纳57例CCC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具体表现,并且对行CEUS检查的4例病灶造影剂灌注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普通超声、CECT、MRI、MRCP以及联合CEUS后超声对CCC的诊断价值.结果 57例病灶以肝门型居多,部分伴发肝内胆管扩张,少数可见肝门部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病灶多表现为血流不丰富的低回声,尤以肝门部和肝左叶者明显.肝门部病灶多伴发胆囊结石,肝右叶者多伴发肝内胆管结石,肝左叶者伴发胆囊和肝内胆管结石的比例各半.4例CEUS表现为动脉期高增强或等增强继而快速减退呈低增强并持续整个门脉期和延迟期.普通超声、CEUS、CECT、MRI及MRCP的诊断价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CC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有一定规律可循,普通超声联合CEUS可降低漏、误诊率.

  • 多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与MR胆胰管成像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的对照观察

    作者:王克扬;董馨;贺文

    目的 比较64排螺旋CT胰胆管三维成像与MR胆胰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36例行常规腹部增强CT及MRCP检查,将CT门静脉期图像分薄至层厚0.625 mm后,对肝内外胆管、胆囊及胰腺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必要时加做曲面重建(CPR).根据手术病理或内镜检查结果,比较MPR(和CPR)与MRCP对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结果 MPR与MRCP对病变定位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7.22%、94.44%;定性诊断符合率MPR为83.33%,部分病例加做CPR后提高至88.89%,MRCP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0.56%.两者定位、定性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诊断符合率一致性中等(Kappa=0.471).结论 MSCT胰胆管三维成像与MRCP都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而MSCT胰胆管成像更利于临床解读.

  • 多层螺旋CT阴性法胆管造影诊断胆管梗阻

    作者:刘新立;刘文亚;王静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阴性法胆管造影(N-CTCP)对胆管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怀疑有胆管梗阻的病例进行N-CTCP成像.使用曲面重建(CPR)和小密度投影(Min-IP)技术对有无胆管梗阻、梗阻部位及梗阻病变的性质进行评价.并将其结果与手术和(或)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60例均一次屏气完成扫描,N-CTCP成像显示胆管满意,CPR加Min-IP对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9.86%、88.64%,特异度分别为94.59%、81.2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92.8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72.22%.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6.61、4.73.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11和0.14.结论 N-CT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准确,对良性及恶性胆管梗阻判断有较高准确性.

  • 辅助推注器在T管胆道造影术中的应用

    作者:覃永平;麻秋琎

    胆道手术后常留置T管引流,在拔T管前进行造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查.传统的操作方法是由医师手持注射器,在暴露于X线下将造影剂经T管注入胆道系统内,该操作方法受曝光次数的限制不能动态观察造影过程,且对医师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既往均为在X线直接暴露下进行人工操作,自2008-01使用辅助推注器进行T管胆道造影以来,造影效果满意,避免了医师受X线的辐射.现报道如下.

  • 对比增强超声在非血管性腔道的应用

    作者:孔艳鹏;冯蕾;夏要友;孙琰;陈坤;林翠云

    目的: SonoVue在经外周静脉注射的血管显像方面的应用具有优势,现探讨对比增强超声在非血管腔道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特点。资料与方法68例均经引流管/造瘘管注入SonoVue在实时超声造影模式下观察置管位置、引流范围、超声造影剂在腔内的运动过程。结果对比增强超声准确地显示引流管/造瘘管增强区域68例,异常增强区域9例。对比增强超声提示3例初次置管失败,5例出血,1例胆囊结石。25例胆道置管引流术提示梗阻部位;22例肾造痿术显示输尿管通畅性并判断梗阻部位;1例肾囊肿穿刺硬化术准确测量与肾门距离。结论用于非血管腔道成像的超声造影剂在介入性超声诊断及治疗中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 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作者:李强;敖国昆;代鹏;谈志远;段峰;宋鹏;王茂强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胆道介入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发生并发症的频次和类型.资料与方法 对29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的30例患者分别行胆道球囊扩张术、胆道引流术和胆道支架置入术,观察术中反应、术后临床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B超和复查胆道造影表现.结果 3例(10.0%)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3例(10.0%)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气囊扩张术和胆道引流后痊愈.8例(26.7%)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7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4例(46.7%)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患者中12例(40.0%)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2例(6.7%)T形管引流口段狭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30例患者(100.0%)术中均感疼痛,其中12例(40.0%)疼痛剧烈.2例(6.7%)术中发生出血,其中1例再次行肝移植.27例(90.0%)术后胆管仍再狭窄,需反复多次成形.2例(6.7%)治疗后狭窄持续存在而再次行肝移植,其中1例曾置入胆道支架,另1例直接行二次肝移植.结论 疼痛、再狭窄是经皮肝穿刺胆道介入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常见并发症,术中预防大出血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 慢性胰腺炎的内镜和影象学诊断

    作者:任旭;迟德志

    0 引言慢性胰腺炎(chronlc pancreatitis,CP)诊断难度较大,特别是局限性CP和肿块形成性CP又称胰腺炎性假瘤(inflammatorypseudo-tumor ofthe pancreas,IPP)与胰腺癌鉴别困难[1-4].近年来内镜诊断技术和影象学发展迅速[5],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e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仍是观察胰管可靠的放射学诊断方法,仍认为是诊断CP的金标准[1,6].笔者以ERCP为中心,并对其他影象学和内镜诊断CP的价值加以探讨.

  • 胆源性胰腺炎和胰胆管合流异常的关系

    作者:蒋晓飞;陈风;蔡雷;徐卫燕;袁浩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ABP)和胰胆管合流异常(anomalous pancreaticobiliary ductalunion,APBDU)的关系.方法 选择ABP患者131例,入院后抽取静脉血检查总胆红素(TB)、ALT、AST、ALP,γ-GT.先行非手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复查上述指标,然后择期手术,并行术中胆道造影,观察胰胆管合流情况.结果 131例ABP患者中发现APBDU 27例,占20.6%.其中胆总管汇入胰管(Ⅰ型)8例,占29.6%,胰管汇入胆总管(Ⅱ型)16例,占59.3%,复杂型(Ⅲ型)3例,占11.1%.经非手术治疗后,TB、ALT、AST、ALP、γ-GT含量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其中APBDU患者的ALT为(71.81±23.19)U/L,AST为(47.85±27.87)U/L,γ-GT为(52.86±31.49)U/L,仍明显高于无APBDU患者的(51.96±15.40)U/L、(40.77±16.58)U/L和(34.86±26.47)U/L(P<0.05).结论 胰胆管合流异常足导致ABP的重要原因之一.

  • 国际肝脏疾病研究(摘译)

    作者:谷俊朝

    通过内窥镜引流胆汁来治疗由钝性肝损伤引起的胆瘘Biliary fistulas resulting from blunt heoatic in-jury treated by endoscopic diversion of the bile flow[波兰]/P Grala…//Acta Chir Belg-2009;109(1):47-51虽然胆瘘是一种相对不常见的由钝性肝损伤引起的并发症,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不严格使用非手术方式来治疗肝损伤,该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由常规诊断装置(超声波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胆管造影术)辅助的物理检查支持了这一论点.

  • 取石网篮经胆囊管取石技术在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振丰;蒲青凡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应用经胆囊管取石网篮行胆管造影、取石及再造影技术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管探查术的患者资料,共185例.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经胆囊管取石网篮插管造影处理.造影阳性者利用网篮直接取石,或以胆管镜辅助取石治疗.取石后再次行胆管造影了解胆管通畅情况.结果 185例患者术中胆管造影均成功.60例胆管造影阳性,其中45例经胆囊管利用网篮直接成功取石,10例通过胆囊管胆总管微切口、胆管镜辅助成功取石,5例中转开腹行胆管探查处理.取石后均再次行胆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结论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经胆囊管利用取石网篮行胆管造影、取石及再造影可及时发现胆总管结石,有效避免不必要胆管阴性探查.胆管取石操作简单、可靠,取石术后胆管清晰、通畅,值得临床推广.

  • 胆道外引流术后螺旋CT三维成像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贵民;陈亮;徐乃东;邱香;王树江;王秀清;谭毓铨

    结合胆管造影术及螺旋CT(SCT)三维成像技术就胆道手术后经引流管行胆道三维成像术进行研究,探讨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健;郑树森;徐骁;梁廷波;黄东胜

    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胆石症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75例术中胆道造影的胆石症病人和62例胆道探查但未行术中胆道造影的胆石症病人的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术后胆道残石的发生率.结果 发现在有胆道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经胆囊管造影的阴性率为64.7%,曾行术中造影的胆石症病人的术后残石率为2.0%,而未行术中造影的胆石症病人的残石率为15.5%.结论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可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还可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

  • 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尔蛟;张曼;任杰;郭欢仪;郭光辉;李凯;苏中振;郑荣琴

    目的 探讨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IB-CE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诊治的10例壶腹部梗阻患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30~83岁,中位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规定.患者先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然后分别行IB-CEUS和X线胆道造影检查.分别观察IB-CEUS和X线胆道造影对引流管、胆囊、肠管、肝外胆管和肝内各级胆管的显影效果.两种检查方法的显示率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所能显示的肝内胆管分支高级别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均能显示胆管树结构.IB-CEUS对引流管、胆囊、肠管及肝外胆管的显示率分别为100%、78%、30%、100%,X线胆道造影为100%、89%、4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CEUS对肝内一、二、三级胆管分支数的显示率分别为100%、98%、98%,X线胆道造影为100%、10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CEUS对所能显示的肝内胆管分支高级别为3.5(3.0~5.0)级,X线胆道造影为4.5(4.0~5.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00,P<0.05).结论 IB-CEUS是一种重要的胆管腔内成像技术,其显像效果与X线胆道造影接近,可作为X线胆道造影的一种重要替代方法.

155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