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住院患者与抗生素相关性的腹泻病原菌分析

    作者:禹松林;艾效曼;胡云建

    目的 分析引起老年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可疑病原菌种类及发生率.方法 对186例发生AAD老年住院患者,用血培养基、中国蓝培养基、SS培养基、真菌显色培养基及艰难梭菌培养基等,对粪便进行细菌培养;用革兰染色、自动细菌鉴定仪、EIAs、PCR等进行鉴定.结果 艰难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为19.36%( 36/186),8.60% (16/186),2.15%(4/186);真菌阳性率为27.42%(51/186),菌群失调率为36.02% (67/186).未发现其他致病菌.结论 AAD的主要致病菌为艰难梭菌,菌群失调及真菌数量增多可能在AAD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 婴幼儿腹泻病疗效120例分析

    作者:罗旭晓

    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之一,患病率较高.我院2005年2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腹泻病婴幼儿120例,其发病原因主要以饮食因素引起腹泻较多(占55%),病毒、细菌感染也是造成腹泻的重要原因,亦有盲目使用抗生素造成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而致腹泻.现将120例腹泻病分析如下.

  • 双歧杆菌的临床作用和应用

    作者:许应强;董艳

    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益生菌,能代谢产生多种活性物质.研究表明,双歧杆菌对人类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治疗肠道菌群失调、抗菌消炎、调节免疫、辅助治疗多种疾病,还具有抗辐射和作为基因治疗转移载体、抑制肿瘤等多种功效.

  • 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菌群失调大鼠细胞因子和调亡蛋白表达影响

    作者:于莲;张灵芝;马淑霞;张涛;孟德欣;苏瑾;孙维彤;张向宇;平洋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Chinese yam polyssaride,CYP)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菌群失调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和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灌胃(ig)给予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进行模型构建,大鼠84只,分成7组:对照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丽珠肠乐组、纳米CYP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高、中、低剂量组(147,73.5和36.75 mg·kg-1).酶联免疫法检测不同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α,IL-4,IL-17的变化.Western bloting检测结肠组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 18.0分析数据,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极显著差异.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予纳米CYP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后,IL-1α,IL-4,IL-17含量显著升高(P<0.05);Bcl-2阳性表达的相对灰度明显升高(P<0.01);Bax阳性表达的相对灰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纳米CYP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可以提高菌群失调大鼠的IL-1α,IL-4,IL-17含量,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且可以促进Bcl-2蛋白表达,同时抑制Bax蛋白表达.说明口服纳米CYP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可能对大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 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作者:孟德欣;于莲;李雪欣;苏瑾;马淑霞;张涛;许月明

    目的:研究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盐酸林可霉素灌胃给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靶向制剂组、阳性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和模型组.给药10d后,取各组大鼠结肠粪便,并对大鼠粪便菌群16S rRNA的V3-V4区进行扩增,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定其基因序列,与silva数据库中微生物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分类,测定各组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在门的水平上,靶向制剂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组的主要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与模型组相比,靶向制剂组、阳性对照组的数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在纲的水平上,与自然恢复组相比,靶向制剂组和阳性对照组的梭菌纲相对含量与自然恢复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靶向制剂组的芽孢杆菌纲和产芽孢菌纲数量明显增多.结论:纳米山药多糖合生元结肠靶向微生态调节剂能调节肠道菌群,具有增加肠道优势菌数量的能力.

  • 普乐拜尔

    作者:樊正年

    [通用名称]双歧四联活菌片[主要成分]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药理作用]人体内部的微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人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即微生态平衡.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有400多种,其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占98%以上,其余是处于中间状态的细菌和有害菌.正常情况下,这些菌群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 走近结肠炎

    作者:刘生

    结肠炎简称肠炎,有急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其中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之分.其发病原因一般是由细菌引起.还有发生在秋天的一种肠炎叫秋季腹泻,它多由病毒引起.此外,胃肠型感冒引起的腹泻也是由病毒感染后引起,而并不是肠炎杆菌及痢疾杆菌引起的.菌群失调也可以引起.因为肠道里的大肠杆菌是有一定数量的,而且有它的作用.但如果抗菌素用的多了,菌群就很容易失调,因为抗菌素杀菌时,把这个菌杀多了,那个菌就多了,因此肠道的杆菌就不平衡了.

  • 头孢类抗生素的特殊不良反应

    作者:谭次娥;孙慧萍

    头孢类抗生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加,除一般常见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呕吐、恶心、腹泻,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导致菌群失调外,还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如血液系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现收集近几年来的部分有关报道,提供临床参考.

  • 肠炎清联合谷氨酰胺对肠黏膜损伤患者菌群失调的影响

    作者:吴学骋;舒阳

    目的:探讨肠炎清联合谷氨酰胺对肠黏膜损伤患者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0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肠黏膜损伤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中药肠炎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黏膜情况,比较2组患者菌群失调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肠黏膜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肠黏膜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菌群失调的总有效率为92.68% (3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9%(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炎清联合谷氨酰胺治疗肠黏膜损伤,能有效减轻肠黏膜损伤程度,修复肠黏膜,改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

  • 微生态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黄瑞珍;刘新月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微生态制剂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如临床治疗范围、与抗生素合用、如何正确使用等进行了探讨.结果及结论:微生态制剂在预防治疗急慢性感染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辅助治疗等疗效肯定,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关于动力障碍性疾病,微生态制剂是否可作为动力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一种选择还需进一步证实.

  • 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霞;牟稷征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容易导致医源性菌群失调,以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造成治疗的困难.随着微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微生态制剂在治疗菌群失调所导致的疾病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用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或其生长促进物制成的制剂,用以补充和扶持宿主(人、动植物)生理性微生物特别是其中的有益菌,改变不正常的微生物菌落成分,调整和维持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微生态制剂不仅有医药保健品,而且在农业、畜牧业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仅就医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讨论.

  • 微生态活菌制品的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

    作者:袁佩娜

    微生态活菌制品是根据微生态学基本原理,采用人体内正常菌群成员或具有促进正常菌群生长作用、无害的外籍细菌,经培养、收集菌体、干燥成菌粉后,加入适宜辅料混合制成.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的相关症状和疾病,并已得到国内外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和应用.本文对多年来国内外关于微生态活菌制品的作用机制、特点、制备、功效和安全性等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双歧杆菌/肠杆菌值与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于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双歧杆菌/肠杆菌(B/E)值与血清前白蛋白、总胆汁酸的相关性。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实验组)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组(对照组)(n=30)例粪便中B/E值及血清中前白蛋白、总汁酸的含量。免疫透色比浊法测定血清中前白蛋白、循环酶法检测总胆汁酸的含量,粪便B/E值用PCR-DNA/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测定。结果2组粪便中B/E值及血清前白蛋白、总汁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B/E值与血清前白蛋白呈正相关,与总汁酸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在该病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其严重程度与血清中前白蛋白、总汁酸值水平反映的肝功能直接相关。

  • 小儿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文思

    小儿患病在就诊过程中,当医生对是否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把握不大,有大包围用药的现象,或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二重感染、菌群失调,那么怎么才能合理应用抗生素呢?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不同营养支持肠道菌群失调的比较

    作者:万荣文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9年6月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支持组(PN组)和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组(联合组),检测治疗后两组肠道菌株的变化,比较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结果:在SAP发病后7~10 d时,PN组较联合组大肠埃希菌(t=12.124,P=0.000)及肠球菌(t=4.220,P=0.000)数量明显增加,而双歧杆菌(t=15.589,P=0.000)及乳酸杆菌(t=8.227,P=0.000)数量明显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症总发生率为38.5%,而PN组发生率51.3%高于联合组的25.6%(X2=5.417,P=0.020),其DR值为0.328,95%CI,为0.112~0.936.结论: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较单独肠外营养支持能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

  • 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西药联合治疗探讨

    作者:詹少锦;王小平;卞益民

    慢支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者为13%[1].在引起慢支急性发作的各种因素中,细菌感染是常见、重要的因素.中老年人长期患者由于免疫力减少了,更容易反复发生感染.为控制感染,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导致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怎样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喘可治具有温阳补肾、平喘止咳的功效,并且有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与抗菌药物合用对慢支患者免疫力低下治疗效果值得研究.

  • 微生态制剂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杨泉海;祁英

    肝硬化患者肠道中双歧杆菌等减少或消失,大肠杆菌等增加并转为优势菌,可导致血内毒素升高;肠道菌群紊乱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正确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维护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内毒素的产生与吸收,对稳定病情将起着积极作用.

  • 1997~1999年同仁医院抗感染药物分析

    作者:修赤英

    我院是一个有850张床位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抗感染药物是医院使用数量、金额较多、使用面广的一类药物.1997、1998、1999年这三年中,抗感染药物占全院用药比例分别是27.28%、30.73%、27.40%,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关系到医院的临床用药水平及医院药费的增长幅度问题,更关系到患者的健康.若不能合理使用抗生素,会造成菌群失调、耐药.

  • 肠道菌群失调233例临床分析

    作者:严衍伟;李明;甘少光

    目的 探讨临床发生抗生素相关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度其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调查方法,了解233例患者者年龄、抗生素使用与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结果 腹泻是肠道菌群失调的主要症状,老年人(>60岁)123例(54.2%).其中Ⅰ度44例(18.9%);Ⅱ度134例(61.8%);Ⅲ度55例(23.6%).大便常规检查54%患者正常,46%患者大便检查异常.195患者有应用抗生素史,使用1种抗生素的45例,使用2种抗生素的122例,使用3种抗生素的21例,使用4种抗生素的7例,发生菌群失调在使用抗生素后3~21 d,平均(9.8±5.6)d,15例伪膜性肠炎患者中3例应用2种,11例应用3种或3种以上抗生素超过14 d.结论 老年人、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长期用药以及使用疗效高的广谱抗生素都是连续发生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同时应用活菌制剂及益生元,可能有利于增加有益菌群,调整菌群失调,增强肠道抗感染能力.

  • 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菌群分析

    作者:陈鸿彬

    目的探讨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优势菌生理及病理意义,以指导临床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检测200例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在治愈前后阴道菌群变化的情况.结果治愈人数为193例(96.5),其中,支原体培养阴性170例,阳性23例,阴道菌群正常190例,Ⅰ度菌群失调有3例.结论阴道菌群的检测对支原体性阴道炎有一定指导临床意义.

591 条记录 4/30 页 « 12345678...293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