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血压患者不同部位脉搏波速度和反射波增强指数的变化及相关因素

    作者:张明华;叶平;骆雷鸣;肖文凯;吴红梅;刘德军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颈-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PWV)和反射波增强指数(AI)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237例(高血压组)和与其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253名(对照组),采用自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分析仪测定不同部位PWV,采用桡动脉压力波分析仪测定AI,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等血液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的CFPWV、CRPWV、CAPWV均显著增加(均P<0.01),而AI无明显变化(P=0.19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标准化系数)=0.324,P<0.01]、收缩压(β=0.284,P<0.01)和性别(β=-0.126,P<0.05)是CFPWV的独立相关因素(R2 =0.230);性别(β=-0.353,P<0.01)和舒张压(β=0.175,P<0.01)是CRPWV的独立相关因素(R2 =0.167);收缩压(β=0.222,P<0.01)、年龄(β=0.174,P<0.01)和性别(β=-0.108,P<0.05)是CAPWV的独立相关因素(R2 =0.105);身高(β=-0.399,P<0.01)、心率(β=-0.352,P<0.01)和收缩压(β=0.140,P<0.01)是AI的独立相关因素(R2=0.290).结论:高血压患者各部位PWV显著增加,CFPWV和CAPWV主要相关因素相同(年龄、收缩压和性别),但强度略有不同;CRPWV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和舒张压.AI无明显变化,可能不是反映动脉僵硬的敏感、可靠指标.

  • 高血压患者各节段动脉弹性功能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林光宇;林金秀

    目的: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包括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颈肱脉搏波传导速度(cbPWV)及股踝脉搏波传导速度(faPWV)、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踝臂指数(ABI)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入选对象140例,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102例(高血压组),血压正常者38例(正常血压组),采用BP-203RPE Ⅱ(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定2组各个节段PWV及ABI,采用CVProfilor 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测定C1、C2.分析动脉弹性的其他指标与cfPWV的相关性.结果:①高血压组各个动脉节段PWV及ABI显著高于正常血压组(P<0.01),而C1、C2显著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②各个动脉节段PWV与cfPWV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但cbPWV及baPWV与cfPWV相关性强(r值分别为0.792和0.703,P<0.01),C1、C2与cfPWV显著负相关(P<0.01);ABI与cfPWV呈正相关(P<0.05).③年龄和血压是脉弹性功能各指标的共同影响因素.年龄每增加10岁,cfPWV、baPWV、cbPWV、faPWV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80.3%、347.4%、131.3%、69.0%,C1、C2下降的危险性增加116.0%、219.6%;SBP每升高10 mmHg(1 mmHg=0.133 kPa),cfPWV、baPWV、faPWV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41.3%、218.8%、50.9%,C1、C2下降的危险性增加169.3%、67.9%;DBP每升高5 mmHg,cbPWV升高的危险性增加124.6%,ABI升高的危险性增加37.8%.结论:baPWV是一个简单、敏感的便于临床测量PWV的方法;年龄及SBP、DBP是中心动脉及外周动脉弹性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无创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林敏霞

    目的:通过对本院2 995例无创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血压指数(ABI)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无创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07-2011-02在本院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检测,年龄在25~85岁,按5年间隔的年龄分段,测量并分析baPWV和ABI与其他物理和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论男性或是女性的体检人群中,baPWV平均值以及异常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增加,而且年龄对baPWV的影响系数,女性比男性要大.在45~54岁之间,女性的baPWV值快速增加,并显著高于男性(P<0.01).baPWV与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龄与baPWV呈正相关,血糖、血尿酸、收缩压、舒张压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大小呈高度相关性.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无创检测技术及其主要指标baPWV和ABI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健康体检与心血管病早期风险筛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臂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凤娣;徐勤;黄英;朱玉兰

    目的:前瞻性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臂踝血压指数(ABI)的相关性.方法:在115例(女61)人群资料中用超声测量颈IMT,用日本科林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臂踝PWV和臂踝ABI,同时测定血TC、TG、HDL、LDL、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体质指数(BMI)等,作均数比较、t检验, IMT与各因素的简单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法和逐步法).结果:115例受检者颈IMT平均值为:(0.64±0.11)mm,男性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女性,年龄≥50岁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年龄<50岁组的,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收缩压<140 mmHg组的,有高血压病史组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史组的.颈动脉IMT主要与年龄、臂踝PWV、收缩压、ABI等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625、0.460、0.412、0.361.多元回归分析,对颈动脉IMT有独立影响的因素是年龄、SBP.结论:颈动脉IMT与臂踝PWV、ABI高度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各自条件选择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血管早期病变的检测.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雪骅;陈志君;韩红彦;丘军;左权;方定一

    目的:评估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合并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32名高血压合并严重OSA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30),予以3联抗高血压药物(缬沙坦160 mg+氨氯地平5~10 mg+氢氯噻嗪25 mg),3 周后将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给予有效 CPAP 治疗(压力4~15 cmH2O),每晚>4 h;对照组给予安慰剂CPAP治疗(压力4 cmH2O),治疗3周.分别在降压药物治疗前、后及CPAP治疗3周后测量每位患者的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主动脉压、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收缩波增强指数.结果:降压药物治疗3周之后,诊室血压及中心动脉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有效CPAP治疗3周后,两指标均有进一步的下降(P<0.05).降压药物治疗之前有94%的患者cfPWV超过正常范围(脉搏波传导速度>12 ms),降压治疗后cfPWV下降了[(1.9 ± 1.0)ms,P<0.01],有效CPAP治疗后cfPWV进一步下降了0.7 ms(P<0.05).降压药物+有效CPAP组有37.5%的患者PWV超过正常,单纯降压药物治疗患者中有56%的患者PWV超过正常,降压药物+安慰剂CPAP组有53%的患者PWV超过正常.只有降压药物和CPAP联合治疗才能获得增强指数和AASI的显著下降以及主动脉和肱动脉血压的进一步降低.结论:OSA合并Ⅱ~Ⅲ级高血压患者给予有效CPAP治疗3周,患者诊室血压、动态血压、中心血压有了进一步下降,同时动脉硬化参数,如cfP-WV、AASI和增强指数有显著改善.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异常的观察

    作者:俞倩;张黎军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变化.方法:将142名老年患者分为ACS组和对照组,进行PWV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压和体重指数(BMI)的测量,用聚类分层法对不同PWV及各危险因素分层下两组中PWV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CS组PWV在小于1550cm/s亚层中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1550~1850 cm/s和大于1850cm/s亚层中的检出率则高于对照组(P<0.01),PWV是ACS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子.结论:PWV可以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

  • 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秦晓凌;孙丽;蔚志刚;张侠;黄文娟

    近年来研究证实,CRP不仅是血管炎症的标记物,而且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演变和进展有关的促炎因子,可预测未来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 PWV)是评价动脉弹性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有研究表明动脉弹性功能减退已经成为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对76例脑梗死患者和63例正常健康人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arotid-femoral artery PWV, cfPWV)检测,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检测意义.

  • 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岩;马淑梅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面的作用,探讨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降压治疗是否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方法 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在服药前和服药1,6个月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仪PWV/ABI型仪器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76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降压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心率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降压治疗1及6个月后baPWV测量值均较降压治疗前测量值降低(P<0.01).降压治疗6个月后baPWV变化值与降压治疗1个月比较有进一步的下降(P<0.01).结论 应用替米沙坦降压具有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作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应用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

  • 辛伐他汀对早期高脂血症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邓正聪;王伟红;李隆倩;靳雪芹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塔里木油田地区早期高脂血症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并分析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塔里木油田医院体检中心的59例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辛伐他汀6个月后观察收缩压、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PWV、踝臂指数( ABI)的变化。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PWV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辛伐他汀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变化。 TC、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则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PWV较治疗前减少,ABI得到显著改善(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WV与年龄、hs-CRP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的相关指标,减少高脂血症患者PWV,增加ABI,降低血清hs-CRP水平。 PWV联合hs-CRP检测能够更好的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发挥重要的作用。

  • 氨氯地平对32例高血压患者动脉和心脏效应

    作者:李刚;周宏;孙世明;姜荣健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对动脉和心脏的效应.方法:32例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5 mg,qd,治疗10周后用超声和PWV作治疗前后的心率(HR)、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壁腔比(W/LR)、颈总动脉横断面顺应性(CC)、颈总动脉容积扩张性(DC)等各项指标测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HR、W/R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IMT、CC、DC等在治疗前后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结构,在降压时对心率变化无不良影响.

  • 老年早期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作者:俞倩;张黎军

    目的:分析老年早期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4名老年人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量并以1 400 cm/s为界,将所有对象分为对照组与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各危险因素在两组中的情况.结果: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的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尿酸、血压和体重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和收缩压是老年人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和收缩压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促进作用,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有望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动脉弹性状况分析

    作者:王瑶函;吕亚峰

    目的 :研究隐蔽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及动脉弹性状况.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3月 ~2018年3月某院体检的200例血压正常的人群进行研究,再选取50例某院接诊的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以及动脉弹性状况.结果 :正常组的受试者的24h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明显低于高血压组以及隐蔽性高血压组(P<0.05).隐蔽性高血压组的受试者的中心动脉压反射波变化的舒张压(CDP)、收缩压(CSP)、脉压(CPP)、平均舒张压(CMDP)、平均收缩压(CMSP)、收缩末压(CESP)、第一峰值血压与小血压的差值(P1 Height)、增强压(AUG)、增强指数水平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明显高于正常组受试者,且CDP、CSP、CPP、CMDP、CMSP、CESP、P1 Height、AUG水平明显低于高血压组患受试者(P<0.05).结论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数值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动脉弹性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减退.

  • 1045例体检人员动脉硬化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刘丹妮

    目的:探讨动脉硬化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45例体检人员踝肱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血管弹性状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baPWV评价的动脉硬化患病率持续上升.结论:对体检人群进行动脉硬化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 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艳辉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78例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测量,并通过测量结果计算中心动脉压,记录中心动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老年健康人群中心动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低,其次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而老年高血压患者高,三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体内中心动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较正常健康人群显著上升,因此临床可应用上述指标判断患者病情及血管受损程度,及时制定正确的干预措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避免发生严重后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钙化主动脉结构及顺应性的影响

    作者:孙晓楠;刘国树;石蕊;庞伟;李玉明;叶平;曾强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大血管钙化是否具有修复作用. 方法选用8周龄健康Wister鼠复制维生素D+尼古丁钙化模型,采用左心室直接注射干细胞的方法进行干预移植,4周后检测有创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价动脉顺应性;采用不同染色方法分析组织中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比例,动脉壁中Ⅰ、Ⅲ型胶原的水平和比例变化及动脉钙化程度;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化组织中钙含量.结果 维生素D+尼古丁钙化大鼠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后弹力/胶原纤维比值发生改变,细胞移植组高于假移植组(1.5%±0.3%比0.9%±0.2%,P<0.0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弹力纤维保持固有形状,与胶原纤维结合紧密;动脉组织局部钙含量较假移植组下降(13.80±1.28 mg/g比29.90±1.85 mg/g,P<0.01).上述动脉结构的改变伴有动脉顺应性的改善.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能改善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构成比例,部分抑制钙在动脉壁中的沉积过程,这种动脉结构的恢复伴有动脉顺应性的改善.

  •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作者:于洪伟;刘奇峰;魏岚萍

    目的 比较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对冠心病预测的准确性,探讨AIP检测用于预测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在我院住院且疑诊为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316例,其中男196例,女120例,年龄为60.60±9.83岁,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n=218)和非冠心病组(n=98),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AIP与PWV对冠心病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AIP和PWV均明显高于无冠心病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IP和PWV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830,P<0.01);在AIP和PWV预测冠心病能力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中,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95%CI为0.683~0.802,P<0.01)及0.721(95%CI为0.642~0.784,P<0.01);当AIP取0.161及PWV取1362 cm/s佳临界值时,二者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无差别(P>0.05).结论 AlP可用于冠心病的预测,尤其是当AIP水平超过0.161时诊断冠心病的可能性大.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性

    作者:布热比艳·太来提;布娃加·吾守尔;玛依努尔·伊明艾山;李亚楠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ABI)、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心脏结构、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内二科2013年8月~ 2014年10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51例高血压患者,询问病史、体检、测血压并进行全自动动脉硬化测试仪(VP-1000)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生物化学检测,分别按ABI和BaPWV分两组:ABI低值组和ABI正常组,BaPWV增高组和BaPWV正常组.结果 (1)ABI低值组室间隔厚度(IVST)明显大于ABI正常组(P<0.05).与ABI正常组比较,ABI低值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峰、E峰流速比值(E/A)均明显减低(P<0.05).BaPWV增高组左心房前后径(LAD)、IVST明显大于BaPWV正常组(P<0.05).BaPWV增高组LVEF小于BaPWV正常组(P<0.05).(2)相关分析显示,ABI与IVST呈负相关(r=-0.769,P<0.05),与LVEF、E/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8、0.566,P<0.05).BaPWV与LAD、IVS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1、0.47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26,P<0.05).结论 ABI和BaPWV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改变呈显著相关,可为临床医生进行尽早干预治疗提供信息.

  • 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分析

    作者:王燚;赵存瑞;徐鲲;王金涛;令文娟;康宏;彭瑜;张钲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临床意义及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6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空腹抽血检测生化指标;测定PWV.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分析PWV在研究对象中的分布特点,应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影响PWV的因素.结果 (1)四组间的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和颈-足背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DPWV)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单纯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的CFPWV及CDP-WV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在四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 CFPWV和CDPWV在高血压组和单纯冠心病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的CFPWV高于高血压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的CDPWV较单纯冠心病组明显升高(P<0.05);(3)每组内部CFPWV、CDPWV和CRPWV三组数据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率、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脉压是影响CFPWV的主要因素;HDLC和平均压是影响CDPWV的主要因素.结论 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的PWV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PWV升高更为显著,提示后者的动脉硬化程度更为严重;CFPWV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心率、脉压、平均压、Hcy、HDLC等是影响PWV的因素;如果在早期检测PWV则能够为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筛查诊断、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提供可靠的判别指标.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作者:张会珍;肖冬;朱建英;王辉;李延敬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9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按照动态脉压值分为动态脉压<60 mmHg组(112例)和动态脉压≥60mmHg组(117例).2组均行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血生化检测.结果 动态脉压≥60 mmHg组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显著高于动态脉压< 60 mmHg组(11.5±1.4 m/s比10.3±1.2 m/s,P<0.01);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年龄、偶测收缩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h脉压、白昼脉压、夜间脉压呈正相关(r =0.302,0.248,0.224,0.306,0.365,0.466,0.492,0.372,0.552,0.546,0.488,均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24h脉压、24h收缩压、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影响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脉搏波传导速度密切相关.

  • 血压正常高值者动脉僵硬度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

    作者:胡小亮;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孙尚文;王舒健;潘慧;李俊

    目的 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动脉僵硬度与动态血压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理想血压者63例,血压正常高值者74例,高血压者67例.监测所有入选者24h动态血压,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仪测定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 血压正常高值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夜间收缩压、24 h脉压、白昼脉压及夜间脉压均高于理想血压组,低于高血压组(P<0.05或P<0.01);血压正常高值组夜间舒张压低于高血压组(P<0.05).血压正常高值组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9.67±1.12 m/s)显著高于血压理想组(8.27±0.99 m/s),低于高血压组(10.55±1.71 m/s;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4h收缩压、24 h脉压、夜间收缩压是颈动脉-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385、0.351及0.247,P<0.05).结论 血压正常高值者动脉僵硬度增高,24 h收缩压、24 h脉压、夜间收缩压是影响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

451 条记录 17/23 页 « 12...14151617181920...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