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从发病机制到预防的认识
肝移植后受体可出现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异常,其严重性与肝脏受损程度相关,这种早期损伤称为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primary graft dysfunction,PGD),包括严重的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r imary nonfunction,PNF);随着诊断标准的统一,PNF发生率约7%.PGD可使受体病人出现 对糖需求量的增加、凝血障碍、血浆ALT明显增高、代谢性酸中毒和肾功能衰竭,增加手术死亡率和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率.
-
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预防方法的评价
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在休克的复苏、行肝门阻断的肝叶切除以及肝移植等手术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引起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导致肝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减轻肝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是目前肝脏外科特别是肝移植外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
移植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肺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作者结合近几年文献,针对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GF)所采取的肺保护方法如低温、肺通气、肺保存等作一系统性回顾,旨在为临床移植肺保护提供更好的方法和策略.
-
成人肝移植术后早期再次手术
目的 回顾性观察肝移植术后早期再次训腹探查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及特征,并籍此找出可能避免再次手术的措施.方法 总结密歇根大学医院自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2月28日间所行成人肝移植手术患者资料,将再手术患者组与未再手术患者组资料进行对照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52例患者行肝移植手术共54次.随访3至9个月,其中共14次(12例患者)术后再次剖腹探查,所有再手术均在移植术后20 d内.6例系手术技术相关的术后腹腔出血,2例为非手术技术相关腹腔出血,2例术后肝动脉栓塞,1例术后移植物无功能再次肝移植,1例肝动脉取栓后再栓塞行再次肝移植,1例术后肠粘连保守治疗无效,1例阴性探查.行剖腹探查者1例患者死亡.结论 移植术后手术技术相关的腹腔出血是再次手术探查的主要指征,MELD评分较高的患者建议移植术后常规置放引流;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和肝动脉栓塞是早期再次肝移植的主要指征;肝动脉栓塞的诊断和处理需要快速果断,再次手术取栓、融栓与吻合口的校正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后果是致死性的,提高警惕性和早期预防是关键.
-
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与粘附分子
自1963年3月1日,Thomas starzl在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实施了世界首例临床肝移植手术以来,随着手术技能的提高,新型免疫抑制剂(CsA、FK506、MMF)和UW保存液的相继问世,肝移植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今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手段.在肝移植过程中,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Preservation reperfusion injury)是不可避免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导致术后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Primary graft nonfunction)、肝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1,2];因而一直是肝移植领域的研究难题.近年来对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研究表明粘附分子参与和介导了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PMN)与肝窦内皮细胞及肝细胞的粘附过程,在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3].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新型器官保存液抗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由于供者器官在获取、保存和移植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会遭遇冷缺血、热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这将影响供者血管内皮细胞的生存状态[1].缺血时间过长及器官保存液都会启动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从而导致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甚至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2],并且可缩短移植物的存活时间[3],引起慢性移植物功能丧失[4].2006年2-10月,我们分别采用新型器官保存液(TRS液)、UW液及HTK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培养,观察不同器官保存液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