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表面重建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白朝霞;毕洁瑞;李大争

    鼻骨骨折是面部外伤常见的损伤,在多层螺旋CT问世以前,普通X线、普通cT检查均不能完全达到诊断要求.目前,HRCT已经成为诊断鼻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对于鼻骨骨折的立体观察以及鼻骨孔的鉴别有一定的局限性[1],而结合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ane reformation,MPR)和表面重建(surface display,SSD)技术,显示鼻骨骨折及临近骨骼的骨折均能直观清晰,对于鼻骨骨折及其鼻骨孔的鉴别诊断、鼻骨骨折的类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报告如下.

  • 多层螺旋CT对尘肺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金奎;何跃玲;谢元忠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图像对尘肺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7例0+和Ⅰ期煤工尘肺患者,均仰卧位行螺旋扫描,获得高分辨容积数据,原始图像重建层厚10 mm,分别获得肺窗和纵隔窗图像,扫描完结后,在工作站上对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高分辨1 mm层厚轴位重建,及冠状位1 mm多平面重建(MPR),并进行轴位与冠状位10 mm层厚、5mm间隔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成像.结果 多层螺旋CT可客观发现平片难以观察到的很多小阴影.多层螺旋CT与平片对比,圆形小阴影显示统计结果:p、q、r型结节,P<0.05;不规则型小阴影对照检验结果:s、t型结节,P<0.05;u型,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比X线胸片及常规CT能更好地显示早期尘肺病变,在尘肺病变的早期发现、病灶形态分布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 CT多平面重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作者:孔庆奎;谢元忠;万大兰;王阳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病灶大小、形态、部位及类型对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具有重要的意义[1-4].CT检查一般只进行横断位扫描,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为主,不能显示病灶的全貌.我们利用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可在各个平面上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的三维形态及空间位置,经临床实践证实定性准确率可达98.7%以上.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82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52例,女30例,年龄26~66岁,平均45.6岁.病程6个月~8年.患者主要症状均为下腰部疼痛合并下肢麻木或疼痛,其中56例存在间歇性跛行.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作者:田超;闫世鑫;崔世民;靳松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以其极高的空间分辨力,一直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但此项技术存在侵袭性,检查费用高且时间长,以及1%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缺陷[1].近年来,随着16层螺旋CT检查技术的发展,使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的影像质量明显提高,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mutiple plane reconstruction,MPR)、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透视(volume rendering,VR)和CT仿真内镜(CT virtualendoscopy,CTVE)等重建方法提供二维和三维图像,从而清晰地显示动脉瘤自身的形态及其周围解剖结构.本文旨在通过比较CT血管造影术(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及动脉瘤夹闭手术中所见,以了解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 多排螺旋CT在肝包虫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军;刘龙霏;张泉;袁飞

    包虫病(包虫囊肿)是一种流行于牧区并严重危害当地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又称棘球蚴病,在我国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以新疆、西藏、青海为高发区,内地少见.肝脏是该病好发的器官之一,占全部囊型包虫病的70%[1-41.本研究文回顾性分析笔者于西藏地区工作期间收集的30例肝包虫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在肝包虫病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 多排螺旋CT影像定量测量与中耳手术相关解剖结构的研究

    作者:高颖;邢巍巍;马培如;宫亮;刘永新

    目的:为中耳手术中准确定位相关重要解剖结构提供影像解剖依据.方法:收集需行颅底CT扫描的成年人112例(224耳),利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重建出轴位和冠状位的图像,定量测量与中耳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间距,比较不同性别和侧别的上述间距测量值,并将测量结果与文献中的尸头和颅骨标本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性别的匙突至水平段面神经距离(C间距)、锥隆起顶点至锥曲段面神经间短距离(D间距)、面神经隐窝内外径(E间距)及前后径(F间距)、鼓室窦内外径(G间距)及前后径(H间距)、镫骨足板至水平段面神经短距离(N间距)、镫骨头至水平段面神经短距离(O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左侧的乙状窦沟前缘至外耳道后壁距离(A间距)、乙状沟底至乳突外表面距离(B间距)、外半规管至颈静脉球高位置的垂直距离(Q间距)大于右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R测量结果与文献中尸头和颅骨标本上所得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PR定量测量值可以代表实际中耳解剖结构间距,为手术准确定位及径路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肠梗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比较

    作者:李秀芳;潘旭民;孙卫伟

    目的 探讨腹部立位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既进行腹部X线平片又进行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或临床随访确诊肠梗阻的患者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肠管扩张、肠腔内气体及气液平面,腹部X线平片准确诊断14例,CT准确诊断20例,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有无、肠梗阻的原因、部位、程度能提供更明确的诊断.结论 立位腹部X线平片及CT均为肠梗阻的有效检查方法,腹部立位X线平片对可疑惠者进行筛查,然后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进一步明确肠梗阻的有无、肠梗阻的原因、部位、程度,为临床提供更为确切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骨盆环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文森;赵富金;秦建忠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对于骨盆环骨折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骨盆环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SSD与MPR重建.结果 SSD与MPR重建图像能够立体而直观地显示骨折的部位、形态, 骨折块移位特点和类型等空间关系信息.结论螺旋CT 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对于显示骨盆环骨折的空间关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 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玉兰;王翎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大多数肺癌患者首次确诊时已失去治疗机会,它的5年生存率只有10%~15%[1],多层螺旋CT的机器性能及后处理技术对肺内小孤立病变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多的有用信息.以横断面为基础,结合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及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能清楚全面显示肺癌本身的征象和肺癌与周围组织的确切关系,信息量丰富,对病灶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旨在综述MPR、CPR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三维CT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多;欧阳奇明;曲延征;陈泽辉;卢增华

    CT检查及多平面重建被认为是显示颌面部骨折的佳方法,但普通CT图像与X线平片一样,均为二维的图像,不易于显示水平的骨折线和粉碎性骨折的移位情况,而颌面部骨折的切开复位或内固定均需要对骨折的三维形态有细致的了解.现将我科近3年来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

    作者:喻国栋;孙伟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以MSCT多平面重建进行诊断;对照组以MRI进行诊断.观察2组对梗阻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2组患者梗阻部位及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6.5% (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肠梗阻病变部位及病因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临床开展有效救治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何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抽取临床疑有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而行颈部CTA检查的患者25例,经六排螺旋CT 扫描后得到50 支颈动脉和椎动脉,分别用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及容积重建(SVR)方法进行重建,显示颈部动脉在各平面情况,获取完整颈部动脉图像,采用北美颈动脉切除术标准及CT值对动脉狭窄程度及硬化斑块性质进行判定.结果:共观察颈动脉和椎动脉各50支(共100支),其中正常54支,异常 56支.狭窄血管46支:颈总动脉轻度狭窄3支;颈内动脉轻度狭窄17支,中度狭窄9支,重度狭窄1支;椎动脉轻度狭窄6支,中度狭窄7支,重度狭窄3支.显示血管内壁粥样硬化斑块27处,钙化斑块12处,非钙化斑块9处,混合型斑块6处.结论:MSCTA可早期发现和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及其硬化斑块稳定性作出评估及判断,可有效预防因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64排螺旋 CT 低剂量扫描在良性气管支气管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杨超;夏建军;姜立杰;张宇哲;陈蕾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外压性狭窄中的意义。方法对56例行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发现气管支气管外压性狭窄的病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且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测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计算低剂量螺旋CT气管支气管多平面与曲面重建图像来确定对于诊断气管支气管外压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检查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肺段支气管变窄及闭塞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为别是91.3%、98.1%,97.6%、86.7%和97.9%、97.6%,中央气道的诊断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是对段支气管的诊断,比较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图像在诊断中央气道和段支气管有无狭窄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比后,具有一致性( P <0.01),表明在诊断中央气道狭窄方面的一致性显示为较好(Kappa=0.846),在诊断段支气管变窄方面的一致性表现为中等(Kappa=0.694)。结论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可以准确表明气管、支气管有无狭窄,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及表面重建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

    作者:叶玉芳;张淑倩;刘蓉辉;贾秀川;王连庆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扫描后应用表面重建(SSD)、多平面重建(MPR)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4例眼眶骨折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后同时用骨算法及软组织算法薄层重建,结合SSD、MPR图像进行多方位观察,并将其分为爆裂骨折、直接骨折和复合型骨折.结果 84例患者中爆裂骨折64例,直接骨折7例,混合型骨折13例.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SSD、MPR重建对于判断眼眶骨折的类型、损伤的程度及范围,邻近骨骼及软组织损伤的情况,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听小骨病变中的价值

    作者:叶玉芳;张淑倩;李宝山;贾秀川;王连庆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及多平面重建在显示听小骨外伤及先天畸形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我院64排螺旋CT扫描机,对31例听小骨病变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结果 外伤后听骨链损伤15例,外耳道先天闭锁或狭窄伴听骨链发育畸形16例.结论 容积再现可直观显示外伤时听骨链较明显的错位移位、各听小骨的先天发育异常情况,再结合多平而重建图像即可对听小骨的异常表现做出明确的分析.

  •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隐匿性骨折分析

    作者:周伟;朱玉春;王建良

    各种外伤原因引起的骨折,大多数通过普通X线平片就能明确诊断,但在少数情况下,由于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复杂、投影重叠、位置隐匿等因素,普通X线平片不能显示骨折征象[1],导致各类漏诊、误诊,这类普通X线平片不能发现,但实际存在的骨折,称为隐匿性骨折,一般为骨小梁细小骨折,可伴有骨髓出血,水肿等,无骨皮质中断[2]. 而多层螺旋CT的应用,由于其具有分辨率高、无重叠投影、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影响等优点,使其对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严重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的程度都有很好的显示,弥补了普通X线平片的不足.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应用于副鼻窦疾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作者:石建军

    鼻窦疾病是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投照角度及患者因素影响,单纯横断面CT图像很难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1].本文研究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否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本文将我科采取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副鼻窦疾病的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 容积再现技术诊断内耳畸形2例

    作者:叶玉芳;潘宝根;张淑倩;李宝山;贾秀川

    病例1,女,27岁,主因右耳自幼无听力,左耳听力欠佳,电测听提示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右侧为重度。病例2,男,7岁,左耳自幼无听力,电测听提示左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右耳听力正常。

  • 多种CT后处理技术诊断听骨链断裂并砧骨移位1例

    作者:叶玉芳;潘宝根;张淑倩;刘蓉辉;陈英敏

    患者,女,16 岁,因骑电动车与货车相撞致头部及左耳外伤就诊,患者呈昏迷状态,外伤初期左外耳道有鲜血流出. 于外伤后第 19 天因欲明确耳部损伤情况行颞骨 CT 检查. 应用 GE64 层螺旋 CT 扫描机行颞骨 CT 扫描,骨重建算法,窗宽窗位分别设置为 4000 Hu;700 Hu,层厚 0.625 mm,重叠 0.3 mm,分别以两侧中耳为中心, FOV 设置为 9.6 cm 行靶重建,并对两侧听骨链分别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重建(VRT).

  • 16层螺旋CT在纵隔血肿诊断中应用

    作者:管唯唯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在纵隔血肿诊断中的医学影像学价值及优势.方法:整理收集于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我院的22例胸部外伤及纵隔血肿的患者.结果:22例纵隔血肿患者中,有10例为前纵隔血肿,8例中纵隔血肿,4例后纵隔血肿.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的MPR技术(多平面重建)及VR(大密度重建)技术在诊断胸部外伤、纵隔血肿、肺挫伤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均能良好地显示胸部疾病,尤其是纵隔血肿方面,能够清楚显示血肿的具体位置、性状,与邻界器官的关系,有无合并其他疾病,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提高了诊断率,为危急患者诊治赢取宝贵的时间.

574 条记录 8/29 页 « 12...567891011...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